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席卷全球,根据Clean Technica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创历史新高,突破1300万辆大关,达13,689,291辆,同比增长35.7%,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
每逢节假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长龙便成为一道“风景线”,充电桩一桩难求的现象困扰着许多车主。充电焦虑成为了全球诸多消费者换车的“拦路虎”。
新能源汽车充电现状
S&P Global Mobility最新调查显示,充电问题已成为阻碍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因素,仅次于车辆成本。调查结果表明,约46%的受访者担心充电所需的时间,44%的受访者担心充电站的可用性。
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主要表现为:
■ 充电速度慢:目前主流的充电桩功率大多在60kW以下,充满一辆电车需要1-2小时,无法满足用户的快速充电需求。
■ 电网整合和电力需求:在工作日,充电需求出现明显的高峰,尤其是快速充电的需求与居民用电高峰期重叠,这在夏季可能对电网造成额外的压力,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
■ 充电标准的互操作性:新能源汽车厂商各自为营,由于存在多种连接器类型和充电级别,确保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之间的兼容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此外,充电桩数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问题不仅影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也制约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充电难题如何破?
在全球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由于交通运输占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28%,不少国家都把转向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到2030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超过美国总销量的50%。
电动汽车(EV)普及率的快速增长要求充电设施也同样迅速扩展。根据Scoop Market的数据,全球电动汽车(EV)充电基础设施市场有望实现大幅增长,预计将从2023年的252亿美元激增至2032年的2248亿美元,在预测期内将以27.5%的显著复合年增长率稳步扩张。
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通过发展创新的充电技术和方法是解决充电问题的关键一步:
快充技术:快速充电技术是目前充电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公共充电场景中尤为重要。根据Scoop Market的统计,2022年至2024年间,全球350kW及以上超快速充电站的部署量预计将增长40%,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即插即充技术:它可以简化充电流程,允许电动汽车和充电站直接通信,实现自动计费,无需每次手动验证。
用于动态充电的电动道路系统:允许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道路本身进行充电,而无需停车。2024年3月,北美地区第一条无线充电道路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正式亮相,支持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充电。
V2X通信技术是未来交通和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V2X通信技术可以使能量从车辆流向电网、家庭和其他能源消费者,优化能源使用并有助于电网稳定,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效益。
电池技术创新是破题之道
充电基础设施不可能只是一味简单地做“加法”来满足越来越快的市场需求。充电效率低、续航里程受限等问题,才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瓶颈。与传统燃油车加油相比,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同时,冬季低温情况下续航里程缩水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破解充电难题,提升电池技术也是重点方向。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当中的核心部件,在电池安全、寿命和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富利与恩智浦合作开发的汽车级锂离子电池管理解决方案(BMS)可助力开发者快充创新。这款方案涵盖了可重复使用且可扩展的软、硬件设计,可用于开发每个链具有3到210个逻辑电池芯的应用。在功能安全方面,方案支持ISO 26262标准的ASIL D功能等级,同时能够保证在焊接及老化后的高测量精度。不仅如此,其整合的电压、电流及温度监控功能也可提供高精度的电池芯评估,同时芯片内置的平衡功能可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结语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充电功率的提升、充电时间的缩短、充电成本的降低以及充电设施的完善,充电焦虑将不再是困扰用户的问题。未来新能源汽车充电将更加方便、快捷、智能。新能源汽车也将为人们提供更加绿色、环保、智能的出行体验。
互动有礼
您认为未来充电技术应该如何发展,以提高充电效率?快来一起聊聊吧~
欢迎在文末参与互动,【点赞/在看/评论】任意一种方式均可,点在看和点赞用户需将截图发至公众号后台,我们将从所有参与互动用户中随机抽取2名用户送出安富利定制Type-C数据线1条。
上期名单公布
240425期文章《解读AI TRiSM在AI、数据通信和GPU领域的应用》获奖名单如下:
veegee
Endy
安富利定制
Type-C数据线
*请以上获奖者点击此处填写兑奖信息,工作人员核实后将尽快安排礼品发放。
*活动仅限电子行业人员参与,且参与本次活动即代表同意安富利隐私条款。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安富利所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