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名片关注了解更多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很出众,既不是聪明人,人生更没有一路开挂,只是有点好运气。十年间,我从一个没有光学知识背景的学生来到光电领域,从事了光模块开发,又机缘巧合地从开发转到维护,从维护又转到开发,每一次转身都像一次冒险,却让我有机会更接近做好硬件工程师的“真相”。光模块实际上是围绕光器件应用、以硬件为主体的小系统产品,在光电领域做硬件就是做产品。在我看来,产品应该追求极致而非完美。产品最怕的不是有缺点,而是缺乏亮点。做产品就是要找到客户真正的痛点,然后将其解决方案做到极致。
当年,和我一起入职武研海思光电的有20个应届毕业生,我们当中有学光的、学电的,但是搞光电硬件两者都要懂,所以当时大家的学习氛围很好,互相补短,思想导师还充当了知识导师。可不凑巧的是,入职一个月时,我的导师就突然被安排出长差。导师这一走,我感觉自己成了“孤儿”,看着别人都有老师指点,内心那个羡慕啊。一次,部门老员工给新员工赋能,问了一个电路问题,结果我这个学电的答不上来,反倒被一个电路基础几乎为零的同事抢答。太丢人了,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学电的?又不是没做过类似电路,怎么问题一深入就发懵答不上来?这事对我触动很大,看来不能光吃老本,是真要下番苦功夫了。
为了进步,我这个师傅不在身边的“孤儿”,只好想办法吃“百家饭“,怕丢面子就没面子,不怕丢面子,才有面子。之后,我一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就找机会向老员工请教,也不管人家是做测试的还是搞架构的,是主攻软件还是主攻硬件的。有次,我又拿同一个问题去“骚扰”老员工,他边忙边丢了一句“下次记不住就记本子上啊!”我还不置可否,反正脸皮厚,有收获就好。直到有次经历让我碰了壁,才明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那天,我刚定位完硬件问题,准备用光纤组网,却不知道哪个光纤跳线是好的,傻乎乎地用肉眼找。谁知老员工早看出我的窘境,提醒我说:“你拿光功率计带着光纤和不带着光纤都测一下不就知道了?“我一听顿时傻了眼:是啊,怎么就没想到用工具?后来回想起来,我不是不会用工具,而是缺乏对物理原理的了解,不知道怎么用,更不知道怎么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问题。我被这事一“激”,更感自己基础薄弱,既然天资一般,不如老老实实拿个本子做笔记,基础知识、反面案例、经验总结全都记在里面。就这么坚持了好多年,直到现在。最后,转正答辩的时候,我“特有面儿”地拿到了A,也更加坚信输在起跑线不可怕,努力总能追得上。
2012年,光电开发首款突发接收模块。虽然突发接收模块和之前做过的连续接收模块有少许相似,但当时业界只有一套方案,成本很高,性能也不好。与此同时,业界只有一家芯片厂家在开发对应的集成芯片,且还在优化改版。这对于连突发接收的know-how都不清楚的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难。这就好比,过去我们是开着灯在10米的范围内看清一个靶子上贴的字条,现在变成了在闪光灯不停干扰的情况下,我们要在更远的区域看到多个分散的靶子上写的字。而我的任务更是棘手,要在一次闪光的时间内预判特定靶子离你有多远(就是所谓的突发光功率接收上报)。
开发前,为了快速上手,团队还找了行业大牛请教突发接收原理,但事后我发现原理性的东西虽很有帮助,但只能指引大的方向,微观上的细节还需自己摸索。在攻关的那段时间里,我也在一直思考,对于连续的同速率甚至更高速的模块原来都可以一板搞定,为什么这个模块做了这么多版还是在功能和性能上有问题,特别是某一个场景上报时产生了极大的问题,让已经延期一次的项目时间变得更紧。为了节约时间,我趁着焊工不在的时候,自己在芯片上搭电路飞0201电阻以及电容调参数,可问题依然存在。
项目交付的压力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慢慢失去了耐心。就在这时,幸运之神在我的头顶转了个“圈”。在一次实验室休息的间隙,我和兄弟们想不如放放音乐缓解下压力,于是十分魔性地用手机放了一曲《大悲咒》,没想到居然来了灵感。我看着手机的喇叭,突然联想到音响里有个储能电容,我们接收机不是也有个类似的大电容吗?怎么之前就把它给忽略了?我和同事们一讨论,发现大家在做连续接收模块时,根本不需要大电容,但这却是解决突发快速放电的关键。既然接收机内部的电容我们动不了,那就在外部增加电路加快它的响应速度,。思路一打开,困扰我许久的难点也迎刃而解,不仅加快了放电速度也加快了突发电流产生的时间 , 将整体时间压缩了8倍左右,最终主力版本也如期交付。
实际上在攻关突发接受上报的技术点时,还有一个更具挑战但不紧急的任务,就是寻求突破,实现低成本突发接收功能。我结合前期查阅的论文以及突发接收原理材料做出了一套电路,但经测试发现,设计电路的时候没有考虑极限温度,电路不太稳定。虽然后来知道怎么改,但是已经错过了降成本的空窗期,再做的价值意义已不大,这让我很沮丧。但是这次失败的研究,却让我从真正意义上深入了解了突发的原理和电路设计的关键点。没过多久机会就来了,客户不断提出诉求,希望再提升光模块性能,而且还要快速交付。于是,我把低成本突发接收功能技术用在这个版本上,结合研究时识别的提升光模块灵敏度关键点,并优化电路架构,不仅一版成功,而且还将光模块做到了业界性能以及成本最优。将竞争对手甩在了后面,帮助客户持续溢价盈利。这几次经历让我深深明白了,要做好一个硬件产品,必须得完全了解所用元件的原理和构成以及物理特性,没有深入骨髓的理解,就不可能有全盘的考虑。哪怕产品在通往极致的路上,走了些弯路也别着急,坚持了,你就赢了。
2015年海思PON光模块产品提速,客户产品线同时想提升端口密度,那就需要更小封装的配套产品,可业界的同类产品都是大封装,无法匹配。各厂家经过尝试,仅M公司的功耗和性能满足基本应用要求。但我要解决的是,不仅把产品的功耗降下去,还要把性能提上来。但其实这两者是矛盾的,功率大,性能强,功耗自然就高,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尽量压缩功耗。
分析来分析去,我发现TEC是模块中那些功耗损失的大头。为了找到方案,我不断搜索论文,看专利,试图找到破解之法,后来,我听说其他领域模块的团队之前尝试过很多方案,便邀请他们看下我的方案给点思路建议,可是他们直接否定了我认为的“短期最可行”方案。其中一个专家更直言不讳:“这个方案只是看起来很美,我们之前试过,不成立的。” 回到座位后,我一直思考他说的话,但并不想就此放弃,心里盘算着再继续往深研究一下。
于是我又去找专家仔细了解了他们之前验证的全过程,倒推他们是哪里出了问题。一遍一遍推演论证,终于被我发现,不成立是由于应用场景不同导致的。他们觉得行不通的电路原理却适用于我这种波长相对不敏感的场景,最终我们通过实际验证获得了30%的TEC功耗降幅收益。有了这个竞争优势,就这样我们团队的产品又火了一把。
时代在发展,经验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要想做好硬件,万不可过分迷信过往的经验。一样的产品问题面对不同的场景和时间,往往解决办法是差异化的。面对你要使用的器件,就得深入去了解它的特点,多问一些为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设计,找到最优解。而这种不断优化的探索精神,其实是每一位硬件工程师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法。
如果要把单板做个比喻,我认为它在产品里就像是身体的骨骼, 是驱动全身的关键。要想将硬件设计做到极致,不仅要了解周边部件的特点,也要将自己的硬件设计做到恰到好处。我父亲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常告诉我:有些事只要想做好,就不能只做个“差不多”。这句话也贯穿他整个职场生涯,即便他后面做了管理者,依然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父亲对我影响很大,从我开始做光模块到现在,我都认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做出好产品,跟“差不多先生”说NO,才能离“极致”更近一点,再近一点。硬件工程师及从业者都在关注我们
声明:本文转载自《华为人》。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投稿/招聘/推广/宣传 请加微信:woniu26a
推荐阅读▼
后台回复“加群”,管理员拉你加入同行技术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