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楚济慈 来源 | 零壹智库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在经济调整的大环境下,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却迎来“春天”。自2021年起至今,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已实施三周年。三年来,个贷不良资产成交规模大幅攀升。
根据银登中心公布的数据,2023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达到965.3亿元,较2022全年增长了449.40%。
2024年对于个贷不良资产行业而言,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年份。随着监管制度的完善、贷后监管的强化,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加之反催收机构的推波助澜,个贷不良资产行业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在“2024第八届中国贷后风险管理及资产处置峰会”上,零壹智库CEO柏亮认为,当前,个贷不良资产行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首先,规模增长较快。一方面,市场上的个贷不良资产包在增加;另一方面,很多机构的资产质量压力很大,多头贷款增长较快、违约风险在攀升。
其次,生态越来越丰富。从资产供给、定价、处置,到司法机构、调节中心,以及相关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服务,参与的机构数量越来越多,类型越来越丰富,不良资产市场的成熟度越来越高。
此外,合规成为重中之重,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越来越大。金融消保机制的改革,将为个贷贷后市场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一、市场暴增
银登中心2024年1月公布的《2023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显示,2023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公告挂牌的项目数量为336单,较三季度翻倍,挂牌业务规模达752.9亿元,环比增长52.66%,同比增长327.78%。
从成交情况来看,四季度成交项目数量为256单,成交业务规模达597.2亿元,同比增长329.95%。
2023年全年,不良批量转让成交项目为553单,成交规模达到1193.7亿元,较2022年的369.9亿元增长222.71%。
仅看个贷不良批量转让业务,2021年1月,原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大幕拉开。
到2022年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在50亿元左右,2023年三季度爆发,成交规模一下从二季度的89.5亿元增长到348.8亿元,四季度更是达到475.2亿元。2023年全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项目数量达到390单,成交规模达965.3亿元,较2022全年的175.7亿元大幅增长449.40%。
图1: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统计(2022Q1—2023Q4)
来源:银登中心《2023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
上述数据显示出个贷不良领域的飙升态势。
天津滨海正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个贷事业部总经理陈侃在“2024第八届中国贷后风险管理及资产处置峰会”上表示,这意味着各类资产包都开始出现,而且占比会越来越大,但银登中心的成交率始终保持在80%。
因此,在市场很大的情况下,高成交价的资产包不会再出现了。
从个贷不良的转让类型来看,2023年四季度,信用卡透支类排在第一,业务规模达288.9亿元,占比60.8%;个人消费贷款类规模为121.6亿元,占比25.6%;个人经营性贷款类规模为64.4亿元,占比13.6%。
图2:2023Q4不良贷款转让出让方类型及金额结构(亿元)
来源:银登中心《2023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
“信用卡是个贷不良的蓝海,无论是从转让还是处置,信用卡在个贷不良资产中都是占比最大的”,毕马威特殊资产组中国兼亚太区主管合伙人彭富强表示。
他说,过去几年,个贷不良资产以经营贷和消费贷为主,信用卡不良比较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重新对信用卡的投资做布局。
当然,像城商行信用卡不良资产占比较小,因此对于不同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区分。
陈侃认为,2024年格局会有变化,但总体趋势不变,即信用卡依然占据很大的优势,同时消金公司、互联网贷款会“异军突起”。
二、最新年报中的趋势
零壹智库综合已发布2023年报的主要商业银行数据,从个人/零售不良贷款来看,除郑州银行外,其余各家银行2023年个人不良贷款较上年末均呈现增长态势。
工商银行在个贷不良绝对值上位列第一,个人不良贷款达607.57亿元,增加了112.02亿元,不良贷款率0.70%,上升0.10个百分点。
郑州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贷款占不良总额的21%左右,得益于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等原因,个人不良贷款及不良贷款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不过具体到信用卡不良数据上,上述两个指标仍有所抬升。
图3:主要商业银行个人/零售不良贷款
来源:各银行2023年报,零壹智库整理
图4:主要商业银行个人/零售不良率情况
来源:各银行2023年报,零壹智库整理
注:部分已发年报的银行披露了不良率,但未披露不良贷款余额。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就业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的规模不断扩大,不良指标持续攀升。
截至2023年末,十余家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金额均呈现上升趋势。在信用卡不良率上,除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四家银行不良率下降外,其余均为上升,其中常熟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最快,增长了0.78个百分点至1.40%。
图5:主要商业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情况
图6:主要商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情况
来源:各银行2023年报,零壹智库整理
注:部分已发年报的银行披露了不良率,但未披露不良贷款余额。
兴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达到3.93%,仍排在首位,不过相较2022年末有所下降。其年报显示,2023年末,银行信用卡逾期减少61.32亿元,主要原因是通过强化逾期资产的清收、管控,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和临期催收管理,推动逾期率指标收敛到合理水平。
整体来看,商业银行个贷不良资产规模仍在持续增加,处置不良贷款的紧迫性也变得更强。
工商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公司围绕监测、催收、处置等重点工作,持续迭代升级监测模型策略,推进贷后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常熟银行则在年报中表示,公司通过贷款置换、归并盘活、类银团、依法诉讼、债权转让等方式化解处置风险贷款。同时,该行积极创新处置方式,实行不良资产推介机制,拓宽处置渠道,推广“带抵押过户”、诉讼员工代理,加速资产变现,多种途径化解风险资产。
三、处置:诸多难题待解
前文所述的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数据已很亮眼,但与整个个贷不良市场相比,仍不在一个量级。根据预估,我国个贷不良市场的规模可达到万亿级别。
“经济深度调整、资产缩水叠加银行信贷扩张,加速了个贷不良资产的增长”,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思聪在“2024第八届中国贷后风险管理及资产处置峰会”上表示,“特别是在当前中国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将会形成一轮体量巨大的不良资产潮。”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消费金融、小贷、保险、车贷、融资租赁等其他非银机构在个贷不良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带来了个人金融风险资产的扩张,这还是一个蓝海。
在不良贷款体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传统的诉讼模式在批量个贷组织回款方面的应用显现出了很多的问题,凸显了贷后风险管理和资产处置工作需要更新迭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因此,行业必须积极寻求创新的资产处置方式。
王思聪认为,当前面临着诸多难题,如信息不对称、处置手段单一、司法资源紧缺等。特别是金融黑灰产的存在,加剧了个贷不良资产的风险,金融机构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处置挑战。
他强调,接下来化解金融风险将是长期的任务,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分布式的诉前保全、司法调解或是一个趋势。
上海特资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上海市静安春风法律调解中心调解主任刘波在会上对多元解纷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表示,个贷不良资产处置突围的关键点,在于打造催调诉一体化的多元解纷新模式。
百昌科技集团董事长黄振宇则对金融调解组织表示担忧。他认为,这类组织的快速增长虽显示出行业发展的活力,但部分机构的管理问题亦暴露出金融调解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
北京商报近日发布一篇报道提到,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位于司法诉讼的前置环节,通过调解化解金融机构与用户之间的矛盾。不过却有不法分子顶着“调解”的名义,行“催收”之实,这让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的中立性出现缺位。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在业务规范上有很大的进步,但监管方面却存在很大的空白空间,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为其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未来这类机构的准入门槛和展业流程,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治理。
参考资料:
[1]零壹财经,《柏亮:贷后市场是金融业的底盘,金融消保尤须重视》
[2]北京商报,《“变身”催收机构,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变味”》
[3]21世纪经济报道,《不良资产藏在哪里了?》
[4]中国晨报,《北互金秘书长王思聪参加中国贷后处置峰会》
[5]度言软件,《个贷不良资产处置行业2023年终盘点暨2024新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