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Cloud道客陈齐彦: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就是生产力|连线创始人

原创 科创板日报 2024-04-03 18:22

“中国没有OpenAI,不是中国没有像OpenAI员工那样足够聪明的人,而是中国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陈齐彦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就是生产力。


作者 | 毛明江 张诗琪 

1995年,比尔·盖茨登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榜首,他的计算机才能崭露头角是在13岁,独立编出了第一个电脑程序。同年夏天,因为考上重点高中,陈齐彦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台计算机--康柏7071,他在这台电脑的windows操作系统写下了第一个电脑程序。

大学毕业后,陈齐彦进入美国甲骨文(Oracle) 企业管理套件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发工作。和当初那个稚嫩的少年做的事一样,陈齐彦依旧在操作系统上开发一个叫做程序的东西,只不过他所写的程序不在他的个人电脑上运行,而在企业计算平台中。

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前,陈齐彦在2024 DaoCloud AI 算力品牌发布会上发表了题为《d.run,让算力更自由》的主题演讲。身着印有DaoCloud标识的文化衫,一条深色休闲裤,脚踩一双运动鞋,在演讲台上的陈齐彦显得十分从容。在提到算力时,他表示:“算力其实是一种‘算利’,想要实现这个结果,还需要突破 GPU 供应、协同服务、落地应用方面的难题,并要将这条产业链全面联动起来。”

早在2006年,陈齐彦就发现,谷歌早就开始用云原生的方式来构建大规模的系统,但只适用于谷歌内部的高级工程师。而他想把这项技术“嫁接” 到市场,扩大这项技术红利。如今,他摇身一变,成为DaoCloud 道客的创始人,从2014年创业之初到现在,陈齐彦一直坚守初心:“从公司第一天成立到拿到第一笔美元基金的风投,再到今天的商业化,我一直想做的就是新一代操作系统。”

“中国没有OpenAI,不是中国没有像OpenAI员工那样足够聪明的人,而是中国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陈齐彦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就是生产力。他表示,目前DaoCloud 道客已经与大型政企、科研机构、运营商等智算中心建设方与运营方合作,建设算力枢纽中心,为企业提供云原生AI云服务。

智算中心作为重要的算力载体,如何引领新一波基建浪潮?伴随云计算的滚滚热潮,云原生概念应运而生,云原生在智算时代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迈入赋能千行百业的关键期,人工智能如何催生未来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本期《连线创始人》我们对话了DaoCloud 道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齐彦,以下为访谈实录精华版,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有调整和删减:


“人工智能的崛起让新一代操作系统变成了一个广域赛道”

《科创板日报》:道客公司创立这么多年一直在做什么?

陈齐彦:我们公司的创始人均来自美国一线的科技公司,从公司成立到拿到第一笔美元基金的风投,所做的事跟现在其实没有任何变化,道客公司一直坚持做新一代操作系统。这个新一代操作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操作系统产业里的细分赛道,但这个细分赛道,因为人工智能的崛起从一个细分赛道变成了一个广域赛道。

《科创板日报》:在这一领域,你们的竞争对手是谁?

陈齐彦:所有在这个赛道上的操作系统公司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比如微软、IBM、 Red hat这一类公司。我们不是一个云计算公司,也不是一个开发工具公司,我们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道客处于整个生态中的核心部位。我为什么今天能做人工智能的整个整体方案?是因为我们是中间最关键的环节,整个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是由我们提供的。

《科创板日报》:道客经常提到一个词叫“云原生“,如何理解”云原生“?

陈齐彦:云原生你可以理解为它是新一代操作系统技术的一个技术代号。新一代操作系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大规模算力下的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这个理念在全球被大家归结为一个技术代号,这个技术代号就叫云原生。

《科创板日报》:今天的发布会主题为“让算力更自由“,你们为什么具备这个能力?或者说你们为此做了哪些准备?

陈齐彦:我们一直在操作系统技术方面不断积累,而且我们不完全跟着当下时代的需求走,而是具有一定前瞻性。在这个赛道上,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一梯队,所以我们不仅仅是在研发技术,我们也在定义这个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人工智能界,我们为什么能做到这个地位,坦率讲不是因为中国市场,是因为我们在全球市场也在做这件事情。

如果说人工智能的算力是灶台,那么调料可能都在美国。现在问题是调料很多,没有烹饪的那口锅,我们就是那口锅,我们要在中国也能找到这些调料。在美国市场,大家都知道我这个位置是干什么的,所以别人整合我就行了。但在中国市场我们一直等着别人来整合,我们发现没人整合我们。我们就得站出来,告诉大家怎么样一起共建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能力。


“中国没有OpenAI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

《科创板日报》:你们和一些大模型企业合作主要是做什么?

陈齐彦:我们主要是做操作。整个大模型能跑起来,它底下其实是一套计算机系统,需要操作系统,需要数据库,需要服务器。但下面的服务器就不是传统服务器了,就是英伟达的服务器。上面的操作系统就不是微软了,就是我们的操作系统,然后开发工具也会不一样。

大模型能跑起来,下面的底座是基础设施能力。中国没有OpenAI,不是中国没有像OpenAI员工那样足够聪明的人,而是中国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美国的基础设施很早就绪了,我们现在仍在慢慢就绪。你光有算法,光有数据,其实你跑不出大模型。

《科创板日报》:你看好智能算力吗?你认为未来对这方面的投资会很大吗?

陈齐彦:算力是公共基础设施,我是看好的。我刚才讲的中国人工智能的突围方向,那个三角形里面有一个东西其实是我们的长板,就是数据的质量。中国的特色在于举国体制抓数据,所以我们是唯一一个有数据局的。

高质量AI的燃料在数据,有了燃料缺的就是台发动机。从战略规划上来看,上海还是很高明的,我们有数据集团,有算力集团。但是具体实操层面上,现在摆在面前的瓶颈在哪里呢?上海算力集团据我所知,他们的奋斗目标不是千卡,应该是万卡,甚至是十万卡。但这会对算力集团的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就目前来看,上海市算力集团现在仍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到底怎么走这一问题上。


“AI的崛起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巨大的商业契机”

《科创板日报》:跟类似于微软这样的巨头公司竞争会不会觉得压力很大?你们如何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特色呢?

陈齐彦:我觉得我们是中国比较难得的能有一批站在世界级操作系统的技术研发团队,但是这个人才基础比起美国的科技公司来讲,可能是他们的10分之1。但我们体量这么小一个公司能跑到世界前三,我们自己客观分析,外部因素有几个原因。第一,我们享受到了一些政策性红利。一个是数字化的崛起,数字化崛起可能就会发现供给不足。所以我觉得原来操作系统不好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变化。

第二,在这个过程当中又迎来了政策性加速。要国产最关键技术就是要做国产化替代,而这里面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操作系统跟芯片,所以我又被这个加速。中国市场变化要比国外市场剧烈,我们在中国市场看到的需求可能会很快反映成全球化需求。所以这就导致了我们在技术引领上不是跟着人家走。我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一梯队,不是我们做对了事,而是做对了方向。

第三点因素比较特殊,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底层逻辑。我们在走一条不一样的底层创新逻辑,就是全面拥抱开源社区。我们公司把所有的资产全部都开放到开源社区里面来,我能够吸引大量的跟我没有劳动雇佣关系的全球最优秀的生产力跟我一起去优化,只要这个轮子转起来了,任何封闭性系统在开放性系统上一定会一败涂地。所以我们公司虽然只有300人,但是跟我们一块去做操作系统技术的社区工作者差不多有3000人。

《科创板日报》:自ChatGPT问世以来,大模型技术不断突破,这对你们来说有哪些新的思考?

陈齐彦:大模型对我们企业的帮助就在于让我们迎来了第三次的推动力。前两次推动力,一次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二次来自于中国市场。然后我们突然间迎来了一波更大的推动力,始作俑者就是OpenAI,第一个最大的红利受益者是英伟达,而我们也很快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受益者。

AI的崛起对我们公司来讲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巨大的商业契机。我们2017年就跟英伟达合作,在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能够基于英伟达的设备来做大规模的战略了。但是那时候所有的需求都被锁在了摄像头里,因为所有的AI都是机器视觉。而今天AI的入口变成了所有的自然语言交互。所以AI对我们来讲,它的推动力就是创造了一个新兴基础设施。

《科创板日报》:AI对你来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商业机会,你是如何预判整个盈利节点?又是如何预测这一商业化前景的?

陈齐彦:哪怕是经济下行周期,我们也是保持每年40%-60%左右的年化增长,今年预估我们应该至少增长一倍以上。从市场角度来讲,我们最近也在变换思路。通过数据统计你是能够看到,做我们这行的公司,如果他能够拉动一块钱的增长,其实会拉动五块钱的基础设施投资,它是一个1:5放大的作用。那么这个数字到了AI世界是放大到了1:8,就是一块钱的我们的投资会拉动八块钱,因为新型基础设施更昂贵了。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现在就回到不考虑本身技术的东西的,考虑商业化的市场规模的问题。我们现在的经营思路是,我不能等着人家把开发地都造好了,等我去装。我现在索性把1加8加在一起,我快速去铺市场。

我们今年先试跑一年,如果这个东西是奏效的,有可能会出现一个爆发式增长。但这个爆发增长的原因是我们提前参与到了基础设施建设里面,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我们在新世界里面掌握技术的话语权是一个很大的作用。因为AI来了以后完全不一样,本来我们在旧世界里面,我们就守着一块钱的增长就行了,我们很少去加速基础设施,加速这些也不由你决定。但是新的AI世界里面的基础设施的加速是可以由你来主导的,尤其是那个世界里很多基础设施的公司本身能力不足,市场上也没有专业公司来做,那这时候我们跳进来做,我们就可以得到合理的商业利益的分配。

推荐阅读






科创板日报 国内首个专注科创板、创投及TMT等领域的新锐媒体,致力于打造领先、专业、权威的科创信息服务平台。
评论 (0)
  • 文/郭楚妤编辑/cc孙聪颖‍伴随贸易全球化的持续深入,跨境电商迎来蓬勃发展期,物流行业 “出海” 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加之国内快递市场渐趋饱和,存量竞争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国内头部快递企业为突破发展瓶颈,寻求新的增长曲线,纷纷将战略目光投向海外市场。2024 年,堪称中国物流企业出海进程中的关键节点,众多企业纷纷扬帆起航,开启海外拓展之旅。然而,在一片向好的行业发展表象下,部分跨境物流企业的经营状况却不容乐观。它们受困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攀升的运营成本,以及复杂的国际物流环境,陷入了微利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09 15:15 96浏览
  •   物质扩散与污染物监测系统软件:多领域环境守护的智能中枢   北京华盛恒辉物质扩散与污染物监测系统软件,作为一款融合了物质扩散模拟、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以及可视化等多元功能的综合性工具,致力于为环境科学、公共安全、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给予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接下来,将从功能特性、应用场景、技术实现途径、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对这类软件展开详尽介绍。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物质扩散与污染物监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物质扩散与污染物监测系统。这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09 14:54 116浏览
  • 在万物互联时代,智能化安防需求持续升级,传统报警系统已难以满足实时性、可靠性与安全性并重的要求。WT2003H-16S低功耗语音芯片方案,以4G实时音频传输、超低功耗设计、端云加密交互为核心,重新定义智能报警设备的性能边界,为家庭、工业、公共安防等领域提供高效、稳定的安全守护。一、技术内核:五大核心突破,构建全场景安防基座1. 双模音频传输,灵活应对复杂场景实时音频流传输:内置高灵敏度MIC,支持环境音实时采集,通过4G模块直接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响应速度低至毫秒级,适用于火灾警报、紧急呼救等需即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8 08:59 158浏览
  •   卫星图像智能测绘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处理的创新引擎   卫星图像智能测绘系统作为融合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工智能(AI)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的综合性平台,致力于达成高精度、高效率的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处理与应用目标。借助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路径,该系统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输送关键数据支撑。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卫星图像智能测绘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北京五木恒润卫星图像智能测绘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卫星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08 16:19 88浏览
  • 文/Leon编辑/侯煜‍就在小米SU7因高速交通事故、智驾性能受到质疑的时候,另一家中国领先的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低调地进行了一场重大人事变动。(详情见:雷军熬过黑夜,寄望小米SU7成为及时雨)4月4日上午,有网友发现余承东的职务发生了变化,华为官网、其个人微博认证信息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不再包括“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的确不再兼任华为车BU董事长,但并非完全脱离华为的汽车业务,而是聚焦鸿蒙智行。据悉,华为方面寻求将车BU独立出去,但鸿蒙智行仍留在华为终端BG部门。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09 15:28 95浏览
  •   物质扩散与污染物监测系统:环境守护的关键拼图   一、物质扩散原理剖析   物质扩散,本质上是物质在浓度梯度、温度梯度或者压力梯度等驱动力的作用下,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迁移的过程。在环境科学范畴,物质扩散作为污染物在大气、水体以及土壤中迁移的关键机制,对污染物的分布态势、浓度动态变化以及环境风险程度有着直接且重大的影响。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物质扩散与污染物监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物质扩散与污染物监测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物质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09 11:24 64浏览
  •     根据 IEC术语,瞬态过电压是指持续时间几个毫秒及以下的过高电压,通常是以高阻尼(快速衰减)形式出现,波形可以是振荡的,也可以是非振荡的。    瞬态过电压的成因和机理,IEC 60664-1给出了以下四种:    1. 自然放电,最典型的例子是雷击,感应到电力线路上,并通过电网配电系统传输,抵达用户端;        2. 电网中非特定感性负载通断。例如热处理工厂、机加工工厂对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07 22:59 161浏览
  • ## DL/T645-2007* 帧格式:* 帧起始字符:68H* 地址域:A0 A1 A2 A3 A4 A5* 帧起始字符:68H* 控制码:1字节* 主站:* 13H:请求读电能表通信地址* 11H:请求读电能表数据* 1CH:请求跳闸、合闸* 从站:* 91H:正常应答读电能表* 9CH:正常应答跳闸、合闸* 数据域长度:1字节* 数据域:DI0 DI1 DI2 DI3* 发送方:每字节+33H* 接收方:每字节-33H* 数据标识:* 电能量* 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 变量* 事件记录*
    四毛打印店 2025-04-09 10:53 70浏览
  • HDMI从2.1版本开始采用FRL传输模式,和2.0及之前的版本不同。两者在物理层信号上有所区别,这就需要在一些2.1版本的电路设计上增加匹配电路,使得2.1版本的电路能够向下兼容2.0及之前版本。2.1版本的信号特性下面截取自2.1版本规范定义,可以看到2.1版本支持直流耦合和交流耦合,其共模电压和AVCC相关,信号摆幅在400mV-1200mV2.0及之前版本的信号特性HDMI2.0及之前版本采用TMDS信号物理层,其结构和参数如下:兼容设计根据以上规范定义,可以看出TMDS信号的共模电压范
    durid 2025-04-08 19:01 175浏览
  •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语音交互正以颠覆性的方式重塑我们的生活体验。WTK6900系列语音识别芯片凭借其离线高性能、抗噪远场识别、毫秒级响应的核心优势,为智能家居领域注入全新活力。以智能风扇为起点,我们开启一场“解放双手”的科技革命,让每一缕凉风都随“声”而至。一、核心技术:精准识别,无惧环境挑战自适应降噪,听懂你的每一句话WTK6900系列芯片搭载前沿信号处理技术,通过自适应降噪算法,可智能过滤环境噪声干扰。无论是家中电视声、户外虫鸣声,还是厨房烹饪的嘈杂声,芯片均能精准提取有效指令,识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8 08:40 194浏览
  •   卫星图像智能测绘系统全面解析   一、系统概述   卫星图像智能测绘系统是基于卫星遥感技术、图像处理算法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综合应用平台,旨在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处理与分析。该系统通过融合多源卫星数据(如光学、雷达、高光谱等),结合AI驱动的智能算法,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测绘流程,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自然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领域。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卫星图像智能测绘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卫星图像智能测绘系统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08 15:04 103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