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闯资本市场,小米看好的智驾公司赴港IPO

原创 赛博汽车 2024-04-03 08:54

作者 | 黎   澜

编辑 | 章涟漪

三年前的3月30日,雷军官宣入局造车,一百天后,小米领投了智驾方案商纵目科技等近20家供应链厂商。
作为小米进军造车后第一批投资押注的公司之一,2024年3月28日,在小米首款汽车SU7上市当日,纵目科技也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这已是纵目科技的第三次上市了。
2017年1月,纵目科技曾在新三板挂牌,同年12月摘牌,给出的理由是“因公司经营及发展战略调整所需”。
2022年11月,纵目科技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拟募资20亿元,但其在2023年9月又选择撤回科创板的上市申请。
如今,纵目科技选择放弃科创板,向港交所发起冲刺。
招股书来看,纵目科技此次的措辞谨慎了很多,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产品上。同时,在申请IPO之前,它还进行了一系列“轻装”动作。
作为第三次闯荡资本市场的“老手”,不知道纵目科技的这次上市路能否走的顺一些?
01
财报有好转,业务在下探
招股书最亮眼的地方,在于毛利率终于实现了转正。
比起2022年11月一直亏损未盈利的状况来说,纵目科技已经实现了毛利率转正,2021-2023年,纵目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8.9%、-3.5%和3.5%,对应毛利分别为-2007万元、-1629万元和盈利1733万元。营收有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8.7%的稳定增长。

而且纵目科技的现金流也变得稳健起来。据招股书显示,现在还有很大的容错空间。截至2024年1月31日,纵目科技的现金资产有3320万元,未动用银行融通金额还剩11.9亿元。
纵目科技是如何实现“翻生”的?很大因素得益于市场行泊一体市场大盘的不断增长。
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L4到来之前,L2+的应用前景最广,其中,“行泊一体”的性价比最高。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标配自动泊车新车交付350.48万辆,同比增长22.10%。
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乘用车ADAS解决方案市场基本有两成是自动泊车。其中,APA解决方案又占到八成以上。以2022年对应的收入计,纵目科技分别是国内第二和国内第一。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行泊一体解决方案,实际上是基于1.0架构来进行设计和整合,简单地将行车SoC和泊车SoC并到一个盒子里面,纵目科技最大的技术护城河在于,只用单SoC就能解决行泊两个问题。
尽管自动泊车APA方案搭载量前五名中有三名都是外资供应商,但内资供应商有“近水楼台”的优势,方便对国内新能源车企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内资供应商市占率由2018年的5%以下增至2022年的16.7%,预计2027年将超过25.0%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以2022年的销售收入来看,公司在中国内地供应商中的排名如下:纵目科技在ADAS市场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1.0%;在自动泊车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4.9%;在APA泊车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5.6%。
据招股书显示,AVP和APA平台已经上机28款车型,并且为为智能移动能源解决方案的能源服务机器人配备了由Drop’nGo平台提供支持的L4级自动驾驶功能
从最基础的构成来看,纵目科技的产品分为两个主要方向:第一,智能驾驶硬件及解决方案,包括域控制器和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车规级传感器;第二,提供自动驾驶相关研发服务。
而硬件部分又分为三个产品,即全景式监控摄像、自动泊车辅助功能、自主泊车功能:分别对应车载全景“倒车雷达”、车内自动泊车,以及车外遥控泊车三个场景
域控制器是管理特定车辆功能或领域的计算机,例如主动安全、自动驾驶、泊车或行泊一体。纵目科技域控制器从车辆周围的传感器(包括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收集数据,构建周围环境的模型。嵌入在域控制器中的软件算法其后会根据该模型确定车辆的适当行动。并且,纵目科技还开发了单独的软件算法,既可以作为综合软件嵌入式硬件产品交付,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软件产品交付。
最后,纵目科技的算力平台提供所有功能迭代的基础,Drop'nGo平台支持从L0级到L4级的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发。
据招股书显示,自2017年推出以来,Drop’nGo平台已经历多轮迭代,增强了其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能力,并提高了对天气及照明情况的适应性,将应用场景从室内扩展到室外。
第三代Drop’nGo平台能够在乘用车上提供L2+级的全面智能泊车功能,并进一步赋能具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能源解决方案。
纵目科技能挣钱的硬件有逐年的变化。
2022年12月,纵目科技的招股书里,将自己形容为“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包含L0至L4级别智能驾驶控制单元及智能传感器在内的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一级供应商”,现在,对控制单元的重视程度下降了。
从收入结构上来看,纵目科技在去年主要依靠车轨迹传感器盈利。
目前,国内以L2+级别为主导的自动驾驶车市,多半还是需要第二档的APA行泊一体解决方案。招股书显示,在ADAS、自动泊车和APA(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泊车解决方案市场,公司均处于领先地位。

盈利层面来看,分产品来看,毛利率最高的是自动驾驶相关研发服务,2021、2022年毛利率分别达到了42.7%和50.8%,不过2023年出现了腰斩,只有18.6%,纵目科技指出,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项目复杂度提升,导致成本增加所致。
单从招股书数据上来看,纵目科技虽然没有太大的指数级增长,但仍然有着不凡的增量空间。

而且,纵目在打通客户深度时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截至2022年12月,纵目的客户矩阵还较为单一。其中,赛力斯就占到了50%以上的收入,前五名客户占到了接近90%的比重。而到了2023年,排名第一的客户下降为43.8%,客户多样性有所上升,抗风险能力也显著增强了。
纵目科技也在不断调整客户服务模式,自动驾驶研发服务得到了一张大单,已于2023年12月成功获得来自长安汽车的Amphiman 3000定点,用于支持其一系列车型的新型汽车平台,并预计将于2024年量产。

不过,纵目科技还是处于亏损状态,

2021-2023年,纵目科技净亏损分别为4.34亿元、5.88亿元和5.64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3.82亿元、4.77亿元和5.16亿元,三年净亏损合计超过了13亿元。
当然,纵目科技对于这种持续存在的亏损也有解释,甚至和2022年科创板上市所需的招股书中的内容类似,那就是芯片太贵了。
纵目科技认为,随着全球芯片的产能过剩,这种对成本的不利影响在未来会显著地降低。毕竟,无论是硬件升级还是解决方案的迭代,核心的刚需都是算力
02
高调融资,多次IPO
纵目科技一直以来都被资本市场寄予厚望。
在最新的股权结构中,香港纵目是公司最大的股东,持有22.17%的股份,唐锐及其母亲李晓灵作为一致行动人,通过多个实体控制着公司33.3%的股份。此外,君联资本作为第二大股东持有7.55%的股份,而备受关注的小米集团则以4.73%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五大股东。

纵目科技最早一轮融资记载发生在2015年。而在此前的一年,即2014年,全球最大的ADAS制造商Mobileye登陆纽交所,这意味着ADAS这一赛道得到了验证,也为身处同一赛道的纵目科技打开了融资通道。
2021年6月,纵目科技宣布正式完成累计金额1.9亿美元D轮融资。其中,D3轮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领投,跟投方包括国内多个知名投资机构复星创富、朗泰资本、上海科创、兴业银行以及战略投资方长安汽车、科博达投资等。
纵目科技在IPO前累计完成了9轮融资,累计获得认购金额达22.47亿元。其中在2022年3月E轮融资中,纵目科技按照93.56元/股的认购价融资8.67亿元,公司估值超90亿元。
然而,纵目科技的融资之旅总是因为各种原因中断
纵目曾经离上市非常近,2017年1月19日纵目科技获准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NEEQ)上市,股票代码为870816,但“考虑到当时发展阶段的业务战略以及合规成本,我们调整了未来的发展战略”,未满一年,纵目科技就于2017年12月11日完成终止挂牌。
2022年轰轰烈烈的上交所几乎已成事实,然而,最终鉴于发展战略等原因,纵目科技自愿撤回过往A股上市申请,而该撤回于2023年9月27日正式受理。
这期间,脉脉还传出消息,纵目科技有对应届生强制降薪20%的说法。

可能是上市之路不顺畅,高层也有了波动。2024年2月,CTO王凡加入了北斗智联,王凡曾是纵目科技的四名核心高管之一,着手搭建了北京自动驾驶研发中心,并在2017年完成了纵目科技AVP1.0版本的研发。
好在履新者是原班人马,取代他的是蒋伟平,早在2013年加入纵目科技,此前曾在CSR半导体公司、英伟达工作,随后因内斗一度出走纵目科技,直到2022年底才重新回归纵目。
03
去往新赛道
在APA市场已经饱和的前提下,纵目科技尝试往充电机器人赛道更进一步。
在2023年,纵目科技接近65%的收入来源都是车规传感器,比起科技公司,纵目科技更像一家制造业企业。这也许源自创始人的另一层制造业属性,纵目CEO唐锐,同时也创立了蚕丛机器人。
在官方领英,纵目科技最新的岗位是智能储能充电机器人现场运维工程师,部分岗位在宁波,主要是在总部上海。

今年一月下旬,纵目科技和蚕丛科技推出自动驾驶界的充电宝,低速全自动驾驶充电机器人FlashBot。据招股书显示,第一代FlashBot配备104 kWh储电量,是全球开发的所有L4级自动驾驶能源服务机器人中拥有最高储电量的机器人之一。
唐锐表示,“蚕丛机器人正在构建一个高弹性的移动能源网络,推动更大时空范围内的能量交易。”在应用层面,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省电、省钱。
去年12月,已经有两台Flashbot在张江园区投入商业化运营,平均每天从本地微网购入272度电,其中185度电卖回给微网,87.5度给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服务,日均循环2.6次,当月带来了一万两千多元的收益,即每台日均净收益接近200元。
在机器人正式露面之前,纵目科技其实就一直在布局能源业务。纵目科技还设计了一套SaaS软件,和维护现场运营的DragonNet程序,软硬结合,纵目科技的充电机器人如果能得到商业化落地,或许能让充电桩场景有一些变化,
据招股书数据,2021-2023年,纵目科技来自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及配件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2.9万元、1135.7万元和43.7万元。
另外,Flashbot作为一个装载传感器的“外接充电宝”,同样也是纵目希望打造的飞轮的一部分,能源服务机器人在不同驾驶案例中进行算法训练,再给予ADAS车规级硬件以数据支撑。
纵目科技这次重整业务亮点,开始往更细分的市场突围,也许可以更加轻盈地完成上市,届时,将是速腾、禾赛之后,第三家上市的小米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

-END-

更多阅读——

赛博汽车 聚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与产业共同成长.
评论 (0)
  •   电磁信号模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信号模拟平台作为模拟复杂电磁环境的系统,在无线通信、电子对抗等多领域广泛应用。以下从功能、技术特性、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展开详细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信号模拟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信号模拟平台。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信号模拟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功能   复杂电磁环境建模:构建贴近真实的电磁环境,涵盖各类干扰因素。   多通道信号模拟:模拟多通道电磁信号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5:10 73浏览
  • 导读在智能汽车技术发展浪潮中,车辆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虹科PEAK智行定位车控系统,集成了尖端科技,能够实现车辆全方位监控与控制。从实时GPS定位到CAN/CAN FD信号处理,虹科方案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更在安全性和效率上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虹科PEAK智行定位车控系统,通过CAN/CAN FD信号实现车辆的精准控制,包括加减速、转弯、倒退等动作,模拟真实车辆平台的动态表现。该系统搭载了虹科各型号设备,通过紧密协作,实时反映车辆位置、总线报文等信息,实现车
    虹科汽车智能互联 2025-04-21 16:04 59浏览
  •   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详解   北京华盛恒辉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实现海量数据自动化分类、筛选、整理及分配。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效能,助力企业精准提取关键信息,优化决策流程,提升运营效率。以下从系统架构、核心功能、技术特性、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展开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6:46 70浏览
  •   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平台深度解析   一、平台概述   北京华盛恒辉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平台融合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GIS、大数据分析及 AI 等技术,旨在快速响应船舶碰撞、火灾、溢油等海上突发事件,实现科学决策与高效资源调配,保障海上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5:21 71浏览
  •   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平台深度解析   一、系统概述   北京华盛恒辉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平台融合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技术,为物流包裹、数据信息等提供高效精准的智能化分拣处理方案。通过自动化设备与智能算法协同运作,取代传统人工分拣模式,显著提升分拣效率、降低错误率,满足电商、快递及供应链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有效数据智能分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6:22 85浏览
  • 北京贞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紫光同芯授权代理商,深耕电子元器件领域数十载,专为汽车与工业客户提供车规级安全芯片及配套服务。公司整合硬件供应、软件SDK与技术支持为一体,配备专业团队提供选型咨询与现场指导,助力客户实现完整的芯片应用解决方案。在全球芯片供应链重构的大背景下,我国车规级芯片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北京贞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紫光同芯授权代理商,深耕电子元器件领域数十载,专为汽车与工业客户提供车规级安全芯片及配套服务。公司整合硬件供应、软件SDK与技术支持为一体,配备专业团队提供选型咨询
    贞光科技 2025-04-21 16:10 51浏览
  • 导读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智能通讯领域,时间敏感网络(TSN)已成为确保网络通信高可靠性和低延迟的关键技术。IEEE 802.1 Qci作为TSN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一套强大的机制来管理网络流量,确保关键数据流的优先级和带宽得到保障。本文将深入探讨IEEE 802.1 Qci协议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虹科提供的Qci解决方案,帮您理解如何通过精确的流量控制来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效率。虹科TSN解决方案01# 技术简介时间敏感网络(TSN)通过IEEE 802.1 Qci标准定义了一种关
    虹科工业智能互联 2025-04-21 16:17 57浏览
  • 导读在汽车测试和现代工业领域,功耗控制与效率优化是工程师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虹科PCAN Router系列设备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灵活性,为CAN/CAN FD网络中的报文转换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本文将探讨虹科PCAN Router系列设备如何在保持高效工作的同时,通过低功耗模式和高效唤醒功能,满足对能耗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景。虹科PCAN Router系列网关1 低功耗模式的优势与实现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对功耗要求存在限制的情况。鉴于此,可以灵活设置虹科PCAN Router系
    虹科汽车智能互联 2025-04-21 15:45 54浏览
  •  霍尔效应自发现以来,已渗透至多个行业领域,其核心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一、‌电子与半导体行业‌1、‌半导体器件开发与测试‌① 通过测量霍尔系数和电阻率,判断器件的导电类型(N型/P型)及载流子浓度分布,优化器件设计和制造工艺‌。② 监控晶圆掺杂水平和表面缺陷,提高集成电路良率‌。2、‌磁场传感器制造与校准‌测试霍尔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度、响应时间等参数,确保其在汽车、工业控制等场景下的可靠性‌。3、‌电磁测量仪器‌基于霍尔电压与磁场强度的线性关系,开发高斯计、电流表、功率计等‌。二、
    锦正茂科技 2025-04-21 13:17 41浏览
  • 精益生产咨询师证/精益管理专业人员证/精益生产工程师证虽然在名称上有一些差异,但其实实际区别并不大,目前类似的证书以ILSSI-CLMP较为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当然,你不会因为有一张精益生产咨询师证,而会有人马上请你做咨询师,因为除了知识之外,你还要有充足经验、热诚、沟通能力等等,这些也是我们招聘咨询师的基本要求。那么,有没有必要取得CLMP证书呢?这主要取决于你自己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和自我提升的意志。CLMP是什么?CLMP的全称是Certified Lean Management Profess
    优思学院 2025-04-21 14:29 37浏览
  •   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是为应对船舶碰撞、火灾等海上突发事件打造的综合管理体系,通过技术与协同机制,实现快速响应救援、优化资源配置,守护海上生命、财产与环境安全。以下从系统构成、功能、技术、应用及趋势展开阐述。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构成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5:50 61浏览
  • 导读Linux驱动程序领域再添新成员,PLIN驱动程序现已正式发布。这一新驱动程序为使用LIN接口的用户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展示如何安装PLIN驱动程序,以及如何在Linux环境下进行基本的PLIN通信操作,确保您能够快速掌握并应用这一新工具。继我们在Linux环境下成功推出CAN/CAN FD接口驱动程序后,现在我们为LIN接口带来了同样兼容Linux的驱动程序。免费软件包中不仅包含了驱动程序本身,还提供实用工具和一份易于理解的快速入门指南。用户下载后,需要根据当前使用的Li
    虹科汽车智能互联 2025-04-21 14:56 55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