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30日,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微软和全球估值最高的AI初创公司OpenAI,正在探讨一个规模前所未有的耗资可能高达1150亿美元的AI超级计算数据中心计划。
按照OpenAI和微软的计划,这个超级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将会分为5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五个阶段被OpenAI命名为“星际之门”,在名为《星际之门》的科幻片中,科学家们成功研发出可以实现星际间旅行的装置。
显然,微软和OpenAI正在计划五年内在AI领域,目标是研发出类似“星际之门”这样可以穿越星际间旅行的革命性产品。
01
终极目标:AI领域的“星际之门”
下面看看AI领域终极目标为“星际之门”,这个豪横的AI超级计算数据中心计划的基本情况:
1、率先部署地点:威斯康辛州的普莱森特山,目前已动工,初期投入10亿美元,最终建设成本可能高达100亿美元,加上人工智能芯片的采购等;
2、五个阶段:该AI超级计算中心计划,只有第五个阶段才被命名为“星际之门”,原因可能是微软和OpenAI认为,只有到了第五个阶段,才真正的有可能实现最初的设计目标,类似科幻电影《星际之门》的科学家研发出星际旅行装置一样,AI的发展最终(或者是有望)达到了终极目标;
3、电力需求:尚在规划中的超级计算中心将需要至少数十亿瓦的电力支持,年耗电量可能高达5000兆瓦时的电力,为此,微软和OpenAI计划采用核能,对了,美国也在全力推进核聚变的商业化;
4、如何连接数百万个GPU:OpenAI明确表示,不希望使用英伟达专有的InfiniBand电缆,而希望使用更为通用的以太网电缆,有人认为,这就是英伟达和博通的竞争。目前,微软在现有的超级计算机中心采用的是InfiniBand电缆,但OpenAI希望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这也是为何在春节期间,OpenAI CEO Sam Altman提出了一个惊人的7万亿美元的芯片计划;
5、耗资1150亿美元:这个终极目标为“星际之门”的超级计算中心总耗资预计是1150亿美元,是2023年微软在服务器、办公大楼和其他设备商的资本总支出的三倍多。但在2023年下半年,微软的资本支出速度在加快,2024年预计支出约为500亿美元。
微软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Amy Hood)在今年1月表示,由于“云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的不断增加,这类支出在未来几个季度将会“大幅”上升。微软发言人弗兰克·肖(Frank Shaw)在回应关于超级计算计划的询问时,虽然没有直接评论,但他在一份声明中强调:“我们一直在规划下一代基础设施创新,以继续推动人工智能能力的前沿。”
一切迹象都在表明,在2028年-2030年,这个终极目标为“星际之门”的计划终将实现,届时将会发展出什么样恐怖的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又将在人类社会发生什么样作用,或者将人类带往元宇宙还是星际航行呢?
02
中国需加大投资力度
黄仁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4-5年,全球新数据中心建设将需要高达1万亿美元的资金投入。
很显然,目前,这一场新的AI时代的战争,如同当年美国提出的“星球大战”一样,将会吞噬着难以想象的包括人才、资金、电力、算力等在内的资源。
但根据IDC预计,到2027年,中国在AI领域的投资规模将达到381亿美元,占全球总投资的9%。
实话讲,这个投资强度是完全跟不上美国的投资强度。
但是,目前,AI的主要投资,尤其是大模型的主要投资,都是买算力去了,也就是,都为英伟达公司贡献收入去了。
一方面美国一步步的加紧半导体出口管制令,新一轮的管制规定已经由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BIS)在美国当地时间3月29日发布,并且计划在4月4日生效,这份长达166页的半导体项目出口规定旨在使得中国更难获取美国人工智能芯片和芯片制造工具,新的规定首次将笔记本电脑芯片纳入对中国出口芯片的限制。(这个可能和PC即将进入AI PC时代的竞争有关)
另一方面美国科技公司的领头羊,主要是指Microsoft、Apple、NVIDIA、Amazon、Google、Meta、Tesla等,则在全力以赴地进行新一轮的AI大模型的研究,Microsoft则将AI融入Microsoft Office、Teams、Bing提供Copilot服务,而在Microsoft最新发布AI PC的Surface 10和Laptop 6中,Copilot功能在中国并不可用。
和当年的“星球大战”主要是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应用不一样,这一轮的AI大战则是在各个领域都可能被应用并且展现了提高效率的实际应用,产生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这可能也是为何美国一定要死死掐着算力流入中国的渠道,同时,这一次AI战争,可能也是美国最后的技术高地了。不对,可能还有星际航行。不过,中国也有“南天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