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最近发布了一项禁令,不允许在其他GPU上运行CUDA软件。这一举措引发了关于CUDA兼容禁令的讨论,以及对国内GPU企业的可能影响。
英伟达并未明确指出目标对象,但可能会影响到部分GPU平台,英伟达长期以来在GPU领域的强大地位和对其生态系统的保护。
山雨欲来风满楼,英伟达发布了一项重磅消息:将不再允许使用转译层在其他GPU上运行CUDA软件。这一决定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掀起了对于CUDA兼容性的热议。
自2021年起,英伟达在其许可条款中明文规定,不允许使用转译层在其他硬件平台上运行基于CUDA的软件。最近,这一规定被添加到了CUDA 11.6及更新版本的最终用户许可协议(EULA)中,正式形成了禁止转译的限制条款。
这一决定对GPU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英伟达的CUDA生态系统就像一道铜墙铁壁,对其他GPU厂商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壁垒。许多非英伟达的GPU平台为了吸引开发者,选择兼容CUDA,希望站在英伟达生态的肩膀上,但这一举措将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挑战。
英伟达的禁令主要针对的是使用转译层的兼容方法,而不是重新编译代码的方式。重新编译现有CUDA程序是符合规定的,AMD和英特尔都有工具可以将CUDA程序迁移到他们的平台上。
但是,转译层的使用被明确禁止,这对于一些依赖于此类技术的开发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一些人认为,虽然在其他硬件上运行CUDA程序可能会存在性能损失,但这对于缩小与英伟达的生态差距来说是有利的。
然而,这也意味着英伟达在加速计算领域的霸主地位可能会受到挑战。随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CUDA的兼容性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一些开源项目如OpenAI Triton正在成为对抗CUDA封闭阵营的关键力量,通过简化GPU加速编程过程,减少对CUDA的依赖,从而为更加开放的生态系统铺平道路。
英伟达的这一举措在技术和商业层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意味着需要寻找替代方案来应对CUDA兼容性的挑战;对于竞争对手来说,这可能是一个突破英伟达生态壁垒的机会。作为一家持续创新的公司,英伟达有充分理由捍卫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商业地位,为客户提供更加牢固的生态系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