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以下是上周新能源圈的新闻:
MG Cyberster四驱红篷版上市,售价36.58万元;
坦克700 Hi4-T开启预售,预售价46.8-50.8万元;
公司动态:
比亚迪公布电池包新专利;
小鹏新车谍照曝光;
问界开放全国城区智驾领航辅助功能;
通用汽车公布2023全年财报,销量/营收/利润大幅增长;
丰田集团2023年全球销量1120万辆,再创新高;
比亚迪1月乘用车销量201019台,其中王朝+海洋销量185096台;
五菱汽车1月新能源销量41066台;
AITO问界1月交付32973台;
理想汽车1月交付31165台;
埃安1月全球销量24947台;
吉利几何1月销量20722台;
蔚来汽车1月交付10055台;
哪吒汽车1月交付10032台;
上汽大众ID.系列1月销量过万;
坦克品牌1月新能源销量9631台;
腾势汽车1月销量9068台;
小鹏汽车1月交付8250台;
上汽通用1月交付新能源车7295台;
阿维塔1月交付7059台;
岚图汽车1月交付7041台;
哈弗新能源1月销量6005台;
智己汽车1月销量5305台;
方程豹1月销量5203台;
仰望1月销量1652台;
1、
MG Cyberster四驱红篷版上市,售价36.58万元
1月29日,为庆祝名爵品牌成立100周年,MG Cyberster四驱红篷版上市,售价36.58万元。
据悉,新车在520km传奇四驱版的基础上换装了MG历史上经典的红色软顶敞篷+摩登米专属车漆色,售价增加6000元,首轮发售100台,将于今年3月上旬开启交付。
+6000块钱就能获得专属经典配色,更加亮眼、也更加不显脏的红篷版肯定是比四驱版要更值一些(选择四驱版的老车主再次被背刺)。而鉴于敞篷配件并不是稀缺资源,未来MG Cyberster两驱版的车主想要通过改装更换红色顶篷应该只是时间问题,MG也很可能为新车推出相应选装包。
2、
坦克700 Hi4-T开启预售,预售价46.8-50.8万元
1月30日,坦克700 Hi4-T基础版开启预售,订金5000元。新车共分为极致版和极境版两款车型,预售价格46.8-50.8万元,为首任车主提供终身免费基础保养和牵引组合选装包(包含电动绞盘+电动拖车装置+拖车取电口)。
据悉,坦克700 Hi4-T基础版定位中大型插混越野SUV,车身长宽高分别为5090/2061/1952mm,轴距为3000mm,并采用机甲风格设计,风格十分硬朗。
内饰方面,新车支持5屏联动,前后排标配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和雨翼头枕,后排支持最大141°无级电动调节,采用了全车双层夹胶玻璃和ANC主动降噪功能提升静谧性,并配备16扬声器哈曼卡顿音响。
动力总成方面,坦克700 Hi4-T搭载一套最大功率260kW的3.0T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9AT+120kWP2电机的插混动力总成,综合功率385kW,零百加速时间5秒,WLTC纯电续航为90km。
此外,坦克700 Hi4-T的新一代智能四驱系统配备了Mlock机械锁,提供泥地、沙地、岩石、涉水、4H、4L、自动、专家模式等越野驾驶模式。越野性能方面,新车接近角最大37.8°,离去角37.6°,最大涉水深度970mm,并配备可增加60mm车轮反跳行程的电子可断开式稳定杆,以及120mm高度可调的空气弹簧。但由于最大质量超过3500kg(整备质量3110kg),需要缴纳全部购置税。
这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国产大排量发动机了,3.0T+9AT也是长城对内燃机最后的倔强。不过有一说一,对越野车来说更大排量的高功率发动机的确更容易在重度越野中维持全功率运转,低速挡的加入也能放大轮上扭矩。再加上硬朗的外观和豪华的内饰,坦克700 Hi4-T有望成为高端越野车中的主力军。
3、
比亚迪公布电池包新专利
近日,比亚迪电池包新专利曝光,授权公告号CN220400676U。该专利可以通过特殊的安装架将电池包固定在车身上,不需要焊接托盘,安装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不需要焊接托盘”,意味着这是一块取消了电池下板的CTB电池包。但这项专利其实并不是给乘用车使用的,而是给商用车(货车/卡车)的驻车空调供电用的。众所周知,纯燃油车的空调压缩机需要发动机运转才能启动,而能够在停车卸货时使用的驻车空调,需要提供额外的电源才能使用。由于不同的商用车横梁结构不一样,所以针对每款车型需要单独焊接托盘(可以简单理解为电池包下盖),才能装下驻车空调的电池包,这无疑给电池包模块化增加了难度。而比亚迪的新专利则是能够通过安装架可将电池包固定在车身上,不需要焊接托盘,这样安装简单、成本也低了很多。
而除了这项专利之外,比亚迪也推出了一款新的“提手与外壳一体成型”的电池包,可见比亚迪在电池技术这块,确实称得上是全领域制霸了。
4、
小鹏新车谍照曝光
近日,小鹏F57谍照曝光。
据悉,新车基于扶摇架构打造,定位中大型纯电跨界轿车,主打中高端。根据爆料,小鹏F57的车内空间会比P7更大,提供550/600/700km三种续航版本。
某种程度上,F57更像是“超大杯”的小鹏P7,有着最新的三电和电子电气架构技术,但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驾控,也能因此降低成本和售价。大家觉得,这台车应该叫P6还是P8?
5、
2月1日至2月28日,小鹏G6推出20000元限时新春钜惠。
除了原本的1万元现金优惠之外,此次小鹏G6又叠加了1万元限时优惠,这也让很多老车主生出不满之心。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很多其他品牌身上,一方面是春节的常规操作,另一方面近期电动车成本的下降也让品牌有了更多空间,同时行业竞争的加剧,让品牌们降价势在必行,总之,对于潜在的新能源用户来说,价格的下降确实是好事。
6、
2月2日,理想宣布在2月9日至2月17日期间,理想车主可享受330座理想超充站免费充电。
每逢过年这样的长假,推出超充站限免可以说是有桩车企的“保留节目”了,可以说每次年节回家,牌面都是有没有特殊照顾的超充桩给的。但更关键的环节,其实是免费超充背后是否能提供足够充沛的充电网络和服务水平,希望车企们能在APP调配好自身的充电资源,更好地服务自家的车主们。
7、
威马汽车重整程序已获法院受理
近日,威马汽车重整程序已获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将于2024年3月29日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召开。
8、
埃安旗下锐湃智能生态电驱工厂投产
近日,埃安旗下锐湃智能生态电驱工厂正式投产。
据悉,该工厂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总投资21.6亿元,占地面积1.4万㎡,目前已成功量产全球首个超高压900V碳化硅电驱,其最高转速为22000rpm、系统效率92.5%,并具备12kW/kg的功率密度。根据规划,工厂到2025年可实现年产40万套IDU电驱系统总成,以及10万套GMC混动机电耦合系统的电机和电控系统。
在新能源榜单中常年排名前三的埃安,也开始提前规划新产能了。此次电驱工厂落地之后,埃安也获得了三电全面自研自产的能力。在自主供应链之后,有助于埃安进一步控制成本、降低售价,受益的还是用户。
9、
2月2日,AITO系列车型进行OTA升级,面向全国地区开放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智驾领航辅助功能、车道巡航辅助增强功能、侧向障碍物防碰撞功能、智能跟随车辆限速功能、特种车辆模型识别功能、智驾状态岛功能、代客泊车功能等。
本次属于HUAWEI ADS 2.0的能力进阶,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开通全国城区智驾领航辅助(City NCA),实现全国的高速、高架、快速路都能使用的目标。
不过这件事在当今的新能源智驾圈,小鹏、理想、极越、智己,都是华为的有力竞争者,接下来的战场,就是用户实际反馈和进一步升级细节方面了。
10、
通用汽车公布2023全年财报
销量/营收/利润大幅增长
1月30日,通用汽车发布2023年全年财报。数据显示,通用汽车全年共售出2594698辆汽车,同比增长14.1%;营收1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0%,历史新高;净利润101亿美元,连续3年超财务预期;汽车业务现金流117亿美元。
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表示,2024年通用的目标是削减约20亿美元的支出,发布更多奥特能平台的新车,并在售出至少25万辆纯电动车的同时,重启HEV混合动力汽车布局;此外,通用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Cruise也会削减约10亿美元的支出,但依然会为了实现自动驾驶而奋斗。
11、
沃尔沃停止向极星提供资金支持
2月1日,沃尔沃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业绩,并宣布将停止向子公司极星提供资金支持,此后股价一度跃升30%。
这件事情的背后影射了所有规模不大的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它很明显地暗示了开发电动汽车的巨额费用。这就意味着,只有财力雄厚、愿意并能够承受持续财务损失的公司才能在这场卷中卷中存活下去。
如果吉利真的能从沃尔沃汽车手中接管极星的话,或许会成为三方共赢的局面。减负后的沃尔沃,能够减轻转型电气化的压力;极星能获得吉利集团的研发资源和资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吉利拥有极星的掌控权之后,也有望借助极星推动吉利的全球化战略。
12、
丰田集团2023年全球销量1120万辆,再创新高
近日,丰田集团宣布2023年全球销量达1120万辆(含子公司大发和日野汽车),同比增长7.2%,再创新高,并连续4年夺得销量冠军。其中,纯电车型占比不足1%。
丰田的增长点,一方面来源于迅速扩张的印度市场,以及今年车价疯狂上涨的美国市场;而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雷克萨斯在日本本土、中东、欧洲的出色表现;由此,才掩盖了在中国市场1.7%的下滑态势。
但与此同时,近期丰田的尾气造假丑闻被频繁曝出,涵盖子公司大发的部分车型、乃至丰田品牌的兰德酷路泽、普拉多等车型。无论是数以十万计的召回、还是类似当年大众“排放门”的影响,无疑给丰田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13、
比亚迪1月乘用车销量201019台
其中王朝+海洋销量185096台
比亚迪1月乘用车销量201019台,其中王朝+海洋销量185096台。
比亚迪依然是毫无悬念的“榜一大哥”,区别只是每月1日还是每月2日公布具体销量数字。受限于1月这个销售淡季,所有传统品牌的销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比亚迪王朝和海洋网也不例外。但随着2024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比亚迪想要完成全年400万台的销量,或许还要拿出更有力的新车和销售政策才行。
14、
五菱汽车1月新能源销量41066台
五菱汽车1月新能源销量41066台,其中五菱星光10005台,五菱缤果11746台,MINI EV 15520台。
五菱最近的销量一直比较稳定,星光的推出也补齐了五菱对于A级新能源家轿的空白,相信2024年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15、
长安启源1月交付10578台
1月份长安汽车三大品牌新能源总销量破3万。其中,长安启源1月交付10578台,深蓝汽车1月交付17042台,阿维塔交付7059台。
深蓝和阿维塔作为独立品牌,之前都已经单独发布了销量,而长安3万+台的新能源销量也确实追上了第一梯队。目前来看,长安系的销量成绩还是比较拿得出手的,相对低端的启源第一个月就已经成功进入了主流插混市场,高端的阿维塔也即将破万,可以期待一下长安接下来的表现。
16、
AITO问界1月交付32973台
AITO问界1月交付32973台,其中问界新M7交付31253台。
这次问界确实是扬眉吐气了,直接挤掉理想夺得新势力月销冠军,问界M7也成了单车销量最高的新势力车型。但归根结底,问界M7成功的原因不只是华为的技术及营销傍身,还有大6座的定位和有优势的价格。接下来,就看问界M9能不能凭借产品力再次“遥遥领先”了。
17、
理想汽车1月交付31165台
理想汽车1月交付31165台。
18、
埃安1月全球销量24947台
埃安1月全球销量24947台,其中国内交付21938台,海外3009台。
埃安也和比亚迪一样受到了1月销量淡季的影响(去年1月,埃安销量只有10206台,同样不及全年48万多台的平均水平)。但值得关注的是,埃安的海外占比已经超过10%,或许会成为今年进一步提振销量的利器。
19、
吉利几何1月销量20722台
吉利几何1月销量20722台,吉利集团(含吉利、领克、极氪)新能源总销量65826台。
吉利银河1月销量19233台。
上市8个月就正式突破10万销量大关,看得出用户对吉利技术和性价比的双重认可,稳定在2万台左右的月销量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和比亚迪一样,随着插混新车密集上市,吉利几何同样要面临诸多对手的夹击。
21、
深蓝汽车1月交付17042台
深蓝汽车1月交付17042台。
深蓝汽车也和吉利银河一样,基本稳定在了月销2万台左右的水平,深蓝SL03和深蓝S7差不多是46开的比例,也说明了大家还是更偏向SUV车型。想要在销量上有所突破,深蓝还是需要推出更多车型来占据细分市场。
22、
领克EM-P超电家族1月销量12596台
领克EM-P超电家族1月销量12596台。
23、
极氪汽车1月交付12537台
极氪汽车1月交付12537台。
目前极氪品牌总交付已经超过21万辆,已经算得上是后起之秀。不过这个“零自燃”的安全宣传点和沃尔沃可真是系出同源,更不用说极氪009和沃尔沃EM90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通过多次实战获得的“公路坦克”称号了。可见吉利当年收购沃尔沃,确实是一步妙棋。
24、
零跑汽车1月交付12277台
零跑汽车1月交付12277台。
25、
蔚来汽车1月交付10055台
蔚来汽车1月交付10055台。
作为一家高端新能源品牌,蔚来月销稳定在1万多台的数据有些太稳了。好在蔚来还有自己的王牌——换电:在和吉利、长安、奇瑞、江淮等多家车企签署了换电业务合作协议之后,再加上走量的阿尔卑斯品牌,蔚来很有可能背靠补能无忧、电池无忧的优势,追上销量数据的大部队。
26、
哪吒汽车1月交付10032台
哪吒汽车1月交付10032台。
同样惊险过万的,还有背靠海外销量的哪吒汽车。从前年的一炮而红、再到去年的回归平均水平,哪吒其实是经历了一番挣扎的,而在营销、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哪吒也正在逐步改进。其实在各家新势力里,哪吒最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叛逆精神”,如果能通过出色的产品力和服务把这张牌打好,哪吒很可能会交出更加出色的成绩。
27、
上汽大众ID.系列1月销量过万
上汽大众ID系列1月销量过万。
目前大众ID.家族的销量,还是在靠大额优惠在撑。这也验证了那句话,“没有不能买的车,只有不能买的价格”,十几万就能买到的合资品质新能源车,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
28、
坦克品牌1月新能源销量9631台
坦克品牌1月新能源销量9631台。其中,坦克400 Hi4-T销量4586台,坦克500 Hi4-T销量5045台。
没想到,长城集团内部新能源销量最高的并不是哈弗、欧拉乃至魏牌,而是主打越野的坦克,可见大家对于新能源越野车型的热情和青睐。
29、
腾势汽车1月销量9068台
腾势汽车1月销量9068台。
作为比亚迪冲击中高端品牌的主力军,腾势的成长大家有目共睹。这背后除了比亚迪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外,也离不开腾势多年的渠道建设和针对腾势D9独特的破圈玩法。但目前腾势也同样存在问题,用户更认可产品本身多过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腾势N7和N8的销量,也无疑对腾势的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0、
小鹏汽车1月交付8250台
小鹏汽车1月交付8250台。
经历一番动荡后逐渐平稳的小鹏,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1月销售淡季的冲击。但销量没能破万的原因还有产能受限:上万台X9的订单积压无法交付,甚至连何小鹏本人都表态要在春节全力加班,确保新车能交付到用户手里。希望小鹏能尽快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吧,在激烈的竞争面前,留给各位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31、
上汽通用1月新能源车型交付量7295台。
在1月交付淡季还能有7000多台交付量,想必上汽通用内部是满意的。但目前最尴尬的问题是主销的别克E5和别克E4都是主打性价比牌的产品,而高端的凯迪拉克IQ锐歌并没能成功打开市场,产品布局也不够宽。好在今年通用已经加大投资达700亿,新车发布、奥特能超级工厂等动作也都在同步进行,期待能在2024年看到新变化吧。
32、
阿维塔1月交付7059台
阿维塔1月交付7059台。
相比小鹏X9,阿维塔12的产能明显要充足很多,已经有不少新车在全国各地跑了。但和其他品牌有所不同的是,阿维塔12的销量却出奇地好,甚至是身为SUV的阿维塔11差不多2.5倍,或许设计和智能真的是阿维塔用户最为看重的两大要素。
33、
岚图汽车1月交付7041台
岚图汽车1月交付7041台。
1月销量一出,岚图也基本稳了。可见只要有一定的产品力基础,提升性价比就能获得不错的销量。岚图、飞凡和智己,也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这条成功的道路。
34、
哈弗新能源1月销量6005台
哈弗新能源1月销量6005台,其中哈弗猛龙4207台。
相比于比亚迪和吉利,哈弗的新能源转型还是姗姗来迟。其销量迟迟无法和燃油车时代的老对手匹敌,主要还是因为电四驱系统无法带来出色的亏电油耗和更长的纯电续航,以及相对孱弱的智能化表现。或许和华为合作、加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表现,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就看长城愿不愿意了。
35、
智己汽车1月销量5305台
智己汽车1月销量5305台。
大概12月全力破万的目标透支了智己的订单,叠加1月淡季就只剩5000多台销量了。好的一点是智己LS6凭借技术和性价比这两张牌,继续蝉联了中大型纯电SUV的销量冠军;在智己L6上市形成合力之后,稳定月销破万应该不是难事。
36、
方程豹1月销量5203台
方程豹1月销量5203台。
背靠比亚迪云辇和DM-o超级混动等优势,5000多台应该不是方程豹豹5的极限。相比于长城旗下的坦克,方程豹更大的优势是“电”而非“油”,这或许会成为方程豹销量最终超过坦克的核心原因。
37、
仰望1月销量1652台
仰望1月销量1652台。
可别小看这个数字,基本上和奔驰GLS、迈巴赫S级、宝马7系和奥迪A8L等百万豪车销量相当了,作为百万级的新能源SUV,仰望能有如此成绩值得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