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在新型显示领域,该意见指出:要加快量子点显示、全息显示等研究,突破Micro-LED、激光、印刷等显示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实现无障碍、全柔性、3D立体等显示效果,加快在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远程连接、文化内容呈现等场景中推广。另外,台湾友达近期携30英寸透明Micro LED触控显示器等新锐产品,参加本届ISE 2024欧洲大展。友达宣称其 Micro LED 透明显示技术现已“具有高达60%以上的穿透率及广阔视角”。其还将在ISE 2024上展出一款适用于多种场景的60英寸透明Micro LED显示器。
Micro-LED被广泛认为是新一代显示技术。从进程上看,中国内地Micro-LED显示的探索走在了第一梯队,中国内地面板厂商、上游供应链以及各大高校也均在加紧开展Micro-LED前瞻性技术、设备的研发。
在此前的CES 2024上,以MicroLED为代表的新型显示技术亦频繁出现在各大显示展台“C位”。可以看出,当传统消费电子产品进入存量时代,在存量中寻找增量、同时开辟新应用场景已经成为屏厂们的首要任务。三星展示了140英寸超大MicroLED、MicroLED 工艺墙等,其在此次展会上发布的全球首款透明MicroLED屏幕则关注度最高。据悉,该透明MicroLED屏幕采用了非常小的芯片和精密的制造工艺,受环境光影响较小,使得它能为家庭和B2B环境中的各种使用场景提供清晰、流畅的画面。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采用透明MicroLED屏幕的产品面世,或许会是行业的下一个方向。
国内厂商方面,天马推出1.63英寸超高PPI主动式Micro-LED显示屏,PPI达到403,色域超过110%NTSC,并可实现超低反射率,具备高清晰、色彩佳、高效能等特色。JM Insights从深天马A方面公开信息获悉,目前公司的MicroLED设备已进场,预计2024年将实现首样点亮并具备批量出货能力;此外,深圳的MicroLED全套解决方案技术提供商思坦科技展示0.13英寸、实际分辨率高达11400 PPI的Micro LED微显示器;苏州镭昱半导体则展出了0.11英寸和0.22英寸全彩Micro LED微显示屏。
不少C端应用也首次亮相,包括SEED N1电视展出的全球首款可折叠的137英寸MicroLED电视;TCL方面推出的新一代双目全彩MicroLED光波导AR眼镜雷鸟X2 Lite。
眼下,MicroLED已被视作“下一代显示方案”。业内专家表示:MicroLED未来在AR、HUD等新兴应用领域具有优势,非常看好Micro LED未来在车载HUD的应用,Micro LED天然具有高精度、高亮度、高寿命的特性。在像车载这种对耐候性、可靠性要求严苛的使用环境中, Micro LED应该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TCL华星高层在CES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代的AR显示,我们可能还是会更多关注Micro LED,但是Micro LED目前离商业成熟现在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1月31日,台湾友达举办2023 年第四季法说会,董事长彭双浪表示,车用市场逐渐成长,去年营收超过400 亿元台币,在垂直整合产品中逐渐扩大贡献。整体库存已经处于健康水位,车用将持续拉动座舱发展,2024 年整年资本支出预计不会超过300 亿元台币。Micro LED 布局部分,友达总经理柯富仁强调目前核心目标是将Micro LED 带到有价值市场,首先是穿戴,公司已于去年量产Micro LED 手表,接下来是电视跟不同工商应用的透明显示器,导入速度会比车用快,预期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会有不错成绩,逐步导入跟量产;车用预期2026-2027 年会有Micro LED 案子进入量产阶段。
至于友达和錼创合作的产线建置合约,预期年底建置完成,明年上半年可小量产出。友达表示,与錼创合作是著眼于未来常见的成本竞争力,也是走向大型面板生产化的准备工作。
DSCC研究咨询最新发布的关于Micro LED市场更新一文中显示,预计到2028年,MicroLED显示市场规模将达到14.6亿美元。不过目前,MicroLED还面临着成本高企、良率较低的多项难题,技术升级的攻坚战还在继续。Micro LED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点课题都将集中在如何大幅降低成本上,因而在中短期内尚无力挑战LCD与OLED的成本优势,而是从部分Micro LED优势市场起步,如微显和超大尺寸,逐步降低成本进入主流尺寸市场。
JM Insights正打造产业信息交流平台,加交流群请添加微信JM_Insight,敬请注明您所在公司及主营业务,添加后附名片即可。
往期回顾
Review of previous periods
● 大陆统一LCD市场!传京东方收LGD,华星收夏普10.5代超视堺?
● 罚没6.61亿!劲拓股份实控人等因操纵股价遭巨额罚款,找券商分析师发利好报告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