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远红外高光谱遥感技术及其冰云遥感应用

MEMS 2024-01-24 00:01

大气远红外辐射的高光谱测量对于深入理解地气系统的辐射交换与辐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该波段可与中红外波段协同提供冰云、对流层中上层水汽遥感的互补信息,在大气遥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由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和中国气象局高影响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组成的的科研团队在《光学学报》期刊上发表了以“远红外高光谱遥感技术及其冰云遥感应用”为主题的文章。该文章第一作者为刘磊,通讯作者为刘磊和李书磊。

本文综述了远红外高光谱辐射在冰云特征参数遥感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对远红外高光谱冰云特性遥感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与方案。

远红外大气遥感的理论基础

远红外高光谱大气遥感主要以星载或机载天底观测的方式,或在极寒干燥的条件下(极地、高山等)以天顶观测的方式,测量大气或云等目标发射或散射的远红外辐射,根据辐射光谱特征的变化反演云特性、温湿廓线、大气气体成分等。因此,远红外波段大气、云的辐射特性分析是实现相应参数遥感的首要条件。

远红外波段存在多种气体分子的典型吸收线,如H₂O、CO₂、O₃、N₂O、HNO₃、HO等。其中,H₂O、CO₂是最主要的吸收气体,其吸收主要由纯转动能级跃迁和振动能级跃迁导致。图1为红外波段主要吸收气体导致的光学厚度分布,图1(a)为H₂O、CO₂吸收导致的光学厚度,图1(b)为其余气体分子吸收导致的光学厚度。

图1 红外波段由主要气体分子吸收线导致的光学厚度分布

冰云辐射效应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全球辐射强迫模拟存在较大误差的重要因素,而这主要来源于对描述冰云的关键参数(如冰晶粒子形状、有效粒子尺度、冰水路径/冰水含量、光学厚度等)的观测误差及其辐射参数化误差。因此,提高冰云微物理特性的测量准确性一直是大气遥感领域的前沿课题。图2为远红外-中红外波段冰的复折射率指数的实部和虚部随波数的变化。一般而言,实部与冰晶粒子的散射特性有关,虚部则与吸收特性有关。

图2 红外波段冰的复折射率指数的实部(实现)和虚部(虚线)随波数的变化

复折射率指数的差异导致冰晶粒子散射特性的差异。图3(a)~(d)分别为有效粒子直径为20 μm、40 μm、60 μm、100 μm时的冰晶粒子的消光效率因子、吸收效率因子、散射效率因子及单散射反照率的对比。可见,粒子散射特性的变化与复折射率指数的实部和虚部密切相关。在远红外波段,随着波数增大(大于559.5 cm⁻¹),消光效率因子随波数的变化相对平滑,变化较小,并且随有效粒子直径的变化同样相对较小。而在波数较小时,消光效率因子随着有效粒子直径的增加而单调增加。

图3 远红外-中红外波段冰晶粒子和液态水滴粒子的散射特性

综上所述,尽管远红外波段存在严重的大气吸收作用,但在部分“窗口”内,散射辐射对冰云特性仍有较高的敏感性。并且,由于远红外与中红外波段散射效应的差异,在云参数反演方面将可能提供互补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反演精度。

远红外高光谱大气遥感仪器

目前,对于大气远红外辐射的高灵敏度探测,主要分为测热探测技术和光电探测技术。其中,测热探测器主要包括基于热释电效应的热电探测器和针对大气辐射等分布式波源的微型测辐射热计。热电探测器在太赫兹至红外的宽波段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为了提高探测灵敏度,采用DLaTGS(氘化L-丙氨酸硫酸三苷肽)、LiTaO₃(钽酸锂)、PZT(锆酸盐)等聚合材料可进一步降低介电常数。微型测辐射热计在传统半导体测辐射热计的基础上减小尺寸,避免了热容量的限制,从而实现室温条件下大气远红外辐射的高灵敏度探测。同时,可将其扩展为微型测辐射热计阵列,实现地球-大气分布式远红外谱的高效探测。这些优势使得测热探测技术成为当前星载大气远红外辐射高效探测的首选。而光电导探测器则主要基于半导体的本征激发或掺杂半导体的非本征激发效应。为了避免半导体的热致电离,该型探测器通常需要冷却至液氦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星载探测仪器中的应用。

而对于大气远红外辐射的高光谱测量,目前主要包括棱镜、光栅以及干涉仪等技术。对于大气远红外辐射连续光谱,通过棱镜或衍射光栅产生色散,旋转色散原件实现频谱的选择,并将不同频谱能量连续地投射到探测狭缝上。但这种分频方法得到的总能量依赖于狭缝的面积和光学器件能接收的立体角。而干涉仪技术则是通过调整光程差测量干涉图样,再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频谱。其优势在于相对于狭缝,干涉仪的大面积通光孔径具有明显的通量优势,增强了检测微弱信号的能力。然而,干涉仪动镜系统在空间卫星平台搭载时也必须考虑倾斜等误差。

上述内容对当前大气远红外高光谱测量仪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说明,下面主要从观测平台的角度对大气远红外高光谱仪器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通过对传统红外高光谱仪器AERI等的探测系统进行改装也可实现中红外向远红外辐射测量的扩展,如I-BEST在AERI的基础上增加高灵敏度非制冷热电探测器可实现100 cm⁻¹ ~ 1600 cm⁻¹范围远红外辐射的测量,AERI‐ER和E-AERI增加半导体碲化镉和半金属化合物碲化汞混合的光电导探测器实现400 cm⁻¹以上的红外辐射的测量,但本文重点在于对采用新技术体制实现远红外辐射的高光谱、高精度测量仪器的介绍,因此本文对I-BEST、AERI‐ER 和E-AERI等仪器不做介绍。

地基大气远红外高光谱辐射探测仪

20世纪90年代,欧盟和欧洲航天局提出大气远红外辐射测量计划REFIR,目的是利用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实现大气远红外辐射的高光谱测量,并为未来星载应用进行仪器布局设计和关键技术验证。为此,REFIR-BB、REFIR-PAD和FIRMOS等原型机先后开展了观测试验。

图4 REFIR-BB的光路示意图

空基大气远红外高光谱辐射探测仪

由于低层大气水汽和二氧化碳的强吸收作用,对星载远红外大气辐射探测仪器进行综合观测试验验证一般需要在极其干燥的地基站点(高山站点、极地、沙漠等)或机载、球载平台上进行。TAFTS是目前唯一仍在运行的机载远红外高光谱辐射观测仪。

星载大气远红外高光谱辐射探测计划

鉴于远红外辐射在地气系统辐射平衡与大气遥感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卫星平台实现大气上行远红外辐射的高光谱分辨率、高精度的观测一直是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为此,相关机构提出星载大气远红外高光谱辐射探测计划,如FORUM(ESA)、PREFIRE(NASA)等。

图5 FORUM和IASI-NG卫星地面轨迹和足印:FORUM FSI足印(红色)、FEI足印(黄色)和IASI-NG足印(蓝色)

远红外高光谱冰云遥感的反演方法

远红外辐射光谱含有丰富的地表、大气廓线和云的信息,尤其是在极地地区,低温和地表冰/雪导致基于星载中红外发射辐射特征的识别方法无法应用。而远红外波段冰晶粒子的散射作用为冰云的识别和反演提供了有效信息。因此,远红外高光谱辐射在极地地区云的宏微观参数、温湿廓线、地表发射率等特性的反演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重点从云检测与相态识别、云微物理参数反演两个方面对远红外高光谱的应用进行介绍。

云检测与相态识别方法

目前,在中红外到近红外波段已存在多种云检测与相态识别的算法,如累积判别分析、最小残差法、云掩模方法等,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基于特征参数(特定的光谱通道亮温,或不同通道亮温差/比值等)的分类以及代价函数最优化的分类方法等,均需要进行精确的光谱定标。而远红外辐射包含了冰晶粒子的散射信息,因此其与中红外辐射的联合将可能进一步提升云检测及相态识别的准确性。

图6 采用不同波段的通道正确识别冰云的概率

云微物理参数反演方法

冰云微物理参数的反演主要包括冰晶粒子尺度、冰水含量(路径)、光学厚度、尺度谱等参量。红外高光谱全波段反演冰云微物理参数的经典方法包括最优估计理论、查找表、神经网络等。目前,远红外高光谱遥感冰云微物理参数使用最为广泛的反演方法是Di Natale等基于最优估计理论开发的云-大气参数协同反演算法(SACR)。该反演模型是为FORUM计划建立的,可反演参数包括冰云有效粒子直径、光学厚度、液态水云的有效粒子直径、大气温湿廓线等。

图7 混合粒子形状的模拟光谱与采用单一粒子的光谱差值,及与FORUM和IASI-NG噪声比较

总结和展望

大气远红外高光谱辐射的高精度观测对于深入理解地气系统的辐射交换与辐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气遥感领域,该波段可与中红外波段协同提供冰云、对流层中上层水汽遥感的互补信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对于极地地区冰云的宏微观物理参数,远红外高光谱辐射信息将进一步提升观测的准确性,对于冰云辐射强迫的评估、提高冰云在气候模式中的代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气远红外辐射的测量方面,非制冷高灵敏度探测器和高效宽带分束器技术仍是未来重点研究的方向,这是进一步降低仪器噪声水平,实现大气微量气体成分等微弱信号目标遥感的重要措施。目前,大气远红外辐射的探测器一般采用热电探测器、微型测辐射热计,已实现室温条件下大气远红外辐射的高灵敏度探测,并且在多次的综合观测试验中进行了测试与验证,这也是未来星载载荷的发展方向。而光电导探测技术一般需要冷却至接近液氦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星载仪器中的应用。对于大气远红外辐射的高光谱测量,干涉仪技术在检测微弱信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卫星平台上需要考虑动镜倾斜等偏差。此外,集干涉仪和光栅技术于一体的空间外差光谱技术可在窄带光谱范围内实现超光谱分辨,其无动镜、超分辨、大通量、大视场和较小尺寸重量等优势,也将是未来大气远红外辐射高光谱、高精度测量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当前已在实验室设计实现了基于制冷测辐射热计、热释电探测器等技术的远红外辐射高灵敏度测量,对GaAs等材料在远红外波段的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开展了远红外高光谱大气遥感应用的初步探索。为推进我国远红外大气遥感技术的发展,应进一步深化各部门单位及国际交流合作,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着重加强大气远红外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的基础及关键技术研究。

在远红外大气辐射传输与遥感方法研究方面,当前尽管已针对地基高光谱仪器开展了部分辐射传输闭合试验,但对于冰云条件下远红外-中红外全波段的光谱模拟尚需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对于自然界中复杂冰云粒子形状的有效表征问题,需要进一步结合不同尺度冰晶微物理观测资料开发远红外-中红外全波段的冰晶散射模型,以便更好地支撑远红外高光谱冰云遥感的发展。在反演方法方面,主要应用最优估计理论对全波段光谱进行拟合迭代,该方法对于辐射传输模式的速度和精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正向模拟的验证方法上仍需大量工作。另外,多波段仪器的联合观测与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探测场景的扩展,多波段遥感仪器的数据融合比对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云参数的探测精度。如结合亚毫米波、微波遥感将可能进一步增强光学厚云、液态水云、降水等参数的探测精度,并有可能实现云和大气温湿廓线参数的同时反演等。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规划,开展大气远红外高光谱辐射的测量关键技术的攻关与验证,布局多波段大气遥感技术的综合观测,对于深入理解地气系统的辐射平AOS衡、增进冰云辐射强迫效应的评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论文链接:

DOI: 10.3788/AOS231697

延伸阅读:
《光谱成像市场和趋势-2022版》
《小型、微型和芯片级光谱仪技术及市场-2020版》
《新兴图像传感器技术及市场-2024版》

MEMS 中国首家MEMS咨询服务平台——麦姆斯咨询(MEMS Consulting)
评论 (0)
  •   高海拔区域勤务与装备保障调度系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高海拔区域勤务与装备保障调度系统平台专为高海拔特殊地理环境打造,致力于攻克装备适应、人员健康保障、物资运输及应急响应等难题。以下从核心功能、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展开全面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高海拔区域勤务与装备保障调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高海拔区域勤务与装备保障调度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高海拔区域勤务与装备保障调度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4 10:13 86浏览
  • 前言本文主要演示基于TL3576-MiniEVM评估板HDMI OUT、DP 1.4和MIPI的多屏同显、异显方案,适用开发环境如下。Windows开发环境:Windows 7 64bit、Windows 10 64bitLinux开发环境:VMware16.2.5、Ubuntu22.04.5 64bitU-Boot:U-Boot-2017.09Kernel:Linux-6.1.115LinuxSDK:LinuxSDK-[版本号](基于rk3576_linux6.1_release_v
    Tronlong 2025-04-23 13:59 134浏览
  •   无人机结构仿真与部件拆解分析系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无人机结构仿真与部件拆解分析系统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结构仿真与部件拆解分析系统平台成为无人机研发测试的核心工具,在优化设计、提升性能、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以下从功能、架构、应用、优势及趋势展开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结构仿真与部件拆解分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结构仿真与部件拆解分析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无人机结构仿真与部件拆解分析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3 15:00 201浏览
  •   后勤实验仿真系统平台深度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后勤实验仿真系统平台依托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对后勤保障全流程进行模拟、分析与优化的综合性工具。通过搭建虚拟场景,模拟资源调配、物资运输等环节,为后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广泛应用于军事、应急管理等领域。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后勤实验仿真系统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后勤实验仿真系统平台。这些成功案例为后勤实验仿真系统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功能   (一)后勤资源模拟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3 15:39 165浏览
  • 一、技术背景与市场机遇在智能家居高速发展的今天,用户对家电设备的安全性、智能化及能效表现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取暖器因缺乏智能感知功能,存在能源浪费、安全隐患等痛点。WTL580-C01微波雷达感应模块的诞生,为取暖设备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该模块凭借微波雷达技术优势,在精准测距、环境适应、能耗控制等方面实现突破,成为智能取暖器领域的核心技术组件。二、核心技术原理本模块采用多普勒效应微波雷达技术,通过24GHz高频微波信号的发射-接收机制,实现毫米级动作识别和精准测距。当人体进入4-5米有效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23 08:41 161浏览
  •   电磁频谱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解析   一、系统定义与目标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频谱数据综合管理平台融合无线传感器、软件定义电台等前沿技术,是实现无线电频谱资源全流程管理的复杂系统。其核心目标包括:优化频谱资源配置,满足多元通信需求;运用动态管理与频谱共享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强化频谱安全监管,杜绝非法占用与干扰;为电子战提供频谱监测分析支持,辅助作战决策。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频谱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频谱数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3 16:27 190浏览
  •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平台解析   一、系统概述   北京华盛恒辉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平台是用于还原真实战场或特定场景电磁环境的综合性技术平台。该平台借助软硬件协同运作,能够产生多源、多频段、多体制的电磁信号,并融合空间、时间、频谱等参数,构建高逼真度的电磁环境,为电子对抗、通信、雷达等系统的研发、测试、训练及评估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复杂电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3 10:29 181浏览
  •   有效样本分析决策系统平台全面解析   一、引言   北京华盛恒辉有效样本分析决策系统在当今数据驱动的时代,企业、科研机构等面临着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挑战。有效样本分析决策系统平台应运而生,它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精准分析,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成为提升决策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工具。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有效样本分析决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有效样本分析决策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有效样本分析决策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平台概述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4 11:13 89浏览
  • 故障现象一辆2016款奔驰C200L车,搭载274 920发动机,累计行驶里程约为13万km。该车组合仪表上的防侧滑故障灯、转向助力故障灯、安全气囊故障灯等偶尔异常点亮,且此时将挡位置于R挡,中控显示屏提示“后视摄像头不可用”,无法显示倒车影像。 故障诊断用故障检测仪检测,发现多个控制单元中均存储有通信类故障代码(图1),其中故障代码“U015587 与仪表盘的通信存在故障。信息缺失”出现的频次较高。 图1 存储的故障代码1而组合仪表中存储有故障代码“U006488 与用户界
    虹科Pico汽车示波器 2025-04-23 11:22 101浏览
  •   航空兵训练与战术对抗仿真平台系统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航空兵训练与战术对抗仿真平台系统是现代军事训练的关键工具,借助计算机技术构建虚拟战场,支持多兵种协同作战模拟,为军事决策、训练及装备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航空兵训练与战术对抗仿真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航空兵训练与战术对抗仿真平台。这些成功案例为航空兵训练与战术对抗仿真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架构与核心功能   系统由模拟器、计算机兵力生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4 16:34 86浏览
  • 一、行业背景与市场需求高血压作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其早期监测与管理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超13亿人受高血压困扰,且患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传统血压计因功能单一、数据孤立等缺陷,难以满足现代健康管理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集语音播报、蓝牙传输、电量检测于一体的智能血压计应运而生,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测量-分析-管理”全流程智能化,成为慢性病管理的核心终端设备。二、技术架构与核心功能智能血压计以电子血压测量技术为基础,融合物联网、AI算法及语音交互技术,构建起多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23 09:06 169浏览
  •   陆地边防事件紧急处置系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陆地边防事件紧急处置系统平台是整合监测、预警、指挥等功能的智能化综合系统,致力于增强边防安全管控能力,快速响应各类突发事件。以下从系统架构、核心功能、技术支撑、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展开全面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陆地边防事件紧急处置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陆地边防事件紧急处置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陆地边防事件紧急处置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架构   感知层:部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3 11:22 126浏览
  •   海上训练与保障调度指挥平台系统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海上训练与保障调度指挥平台系统是现代海上作战训练的核心枢纽,融合信息技术、GIS、大数据及 AI 等前沿技术,旨在实现海上训练高效组织、作战保障科学决策。以下从架构功能、应用场景、系统优势及发展挑战展开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海上训练与保障调度指挥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海上训练与保障调度指挥平台。这些成功案例为海上训练与保障调度指挥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4 15:26 72浏览
  •   陆地装备体系论证与评估综合平台系统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陆地装备体系论证与评估综合平台系统是契合现代军事需求而生的专业系统,借助科学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对陆地装备体系的全方位论证与评估,为军事决策和装备发展提供关键支撑。以下从功能、技术、应用及展望展开分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陆地装备体系论证与评估综合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陆地装备体系论证与评估综合平台。这些成功案例为陆地装备体系论证与评估综合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4 10:53 98浏览
  •   通用装备论证与评估系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通用装备论证与评估系统平台是服务军事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综合性信息化平台,通过科学化、系统化手段,实现装备需求论证、效能分析等核心功能,提升装备建设效益。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通用装备论证与评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通用装备论证与评估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通用装备论证与评估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分层架构   (一)数据层   整合装备性能、作战、试验等多源异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4 16:14 75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