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与ASPICE:SDV趋势下软件研发体系的挑战与思考

谈思汽车 2024-01-22 11:51

 智能汽车安全新媒体 

在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一方面”快速交付”、“OTA”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另一方面“交付质量”虽可适度下降但仍要有底线;这两者的冲突已超出了传统的ASPICE研发流程体系的能力范围,“敏捷开发”是否可以解决这一切呢?这两者是否可以,或者如何结合呢?

01

软件研发体系的挑战与思考

1、挑战与痛点

最近在公司内部做了个小的调查,大家对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痛点还是不少的。以下是一个从“管理层”视角来看的“痛点”,以及相应的原因。

1、研发干得“不好”

  • 定义了A,实现出来却变成了B:  产品定义方与实现缺乏沟通,且交付物只在最后阶段可见,再提意见就晚了

  • 里程碑快到了,才发现问题仍然一堆:软件开发的过程不透明,难以管控

  • 上线后,售后问题急死人:工期的压缩对非必要环节产生冲击,严重影响质量

2、市场变化“太快”

  • 定义了A,干到一半想改成B,基本不可能:传统的瀑布式开发,流程越往后走,变更成本越高

  • 定了一年上线,临时想改成8个月,困难重重:瀑布式开发,若未走完全流程则质量问题一大堆,基本无法交付。

3、黄花菜“凉了”

  • 需求从提出到交付,周期太长:单一功能涉及多个专业部门,干系人复杂,沟通成本太高;功能开发流程链条较长,从计划到交付往往涉及10+环节;

2、Tesla和行业内部是怎么干的呢?

首先,Tesla并未采用ASPICE,下面是Tesla的Software QA Engineer的职位描述,就是测试。如果采用ASPICE的话,则会有专门的人员去保证流程、优化流程。

那么Tesla是怎么干的呢?从各种渠道的证据来看,其都是通过“敏捷”来解决的。Tesla的高管团队大多来自硅谷,而硅谷的软件文化——敏捷到无须再提,所以Tesla从设计、开发、生产到组织架构都是敏捷的组织形式。

比如:Tesla的自适应空气悬架,需求从提出到交付,仅用一个迭代[1],按Tesla每月一小迭代的节奏来看,推测也就是1-2个月就上线了。

又比如:Tesla的组织架构,在马斯克发了如下邮件后就荡然无存了,仅有形式上的意义:"沟通应该通过最短路径来完成,而不是用“指挥链”。任何一个试图强行用指挥链方式沟通的经理,很快就会发现他得去别处工作了"

仅有形式上意义的组织架构

那么"Tesla"很多时候属于"外星生物",咱们不一定学得来,那么其他"正常"的公司是怎么干的呢?

敏捷相关行业实践

首先是互联网企业:

Tesla、Apple、Google应用敏捷基本是不用去考证了,其中Apple在2012年组织架构已经是“敏捷”的[2], Google也在2006年就成功将”敏捷”引入Adwords的开发中,并发表相关论文,被IEEE收录

然后是汽车零部件巨头:

至少是2020年起,Aptiv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推广”敏捷”,且聘请咨询公司专门定制了AutoScrum的敏捷框架,在公司官网也可以看到其已经在"主动安全"、"自动驾驶"、"车辆互联"等领域应用敏捷方法了。

Bosch在2015年宣布开始转型为敏捷组织, 管理层率先使用”敏捷”的方式开始工作

Continental在2020年也宣布全面转向敏捷的方法与文化,其VNI部门率先开始全球试点

整车厂也不例外:

奔驰已经将”敏捷(Agile)的组织文化”写入公司战略[8],并且其子公司Mbition也开始用敏捷的方式生产整车,并要求其供应商也使用敏捷的方式。其主页上有一段话:The essence of our Way-of-Working (WoW) is being agile when it comes to applied values and principles

沃尔沃自2017年起,全球整车研发开始转向敏捷开发[9]。并从2020年开始,使用完全敏捷的方式打造新的量产车型。

宝马的智能座舱和IT部门也是使用敏捷方式,其中IT部门在2019年实现100%敏捷。

3、我们的思考与方向

参考行业的实践,以及对敏捷、ASPICE的理解,我们认为转向敏捷开发,并且依托DevOps与工程师文化建立软件研发体系,是解决以上痛点的方式与方法。

02

敏捷细究

既然提到“敏捷”,虽然网络上关于“敏捷”的介绍不少,我还是简单的讲一讲我的理解吧。

1、敏捷概况

  • 是一种源自“精益”的理念,始于2001年 ,一开始仅用于软件开发,目前已应用于生产、零售、人事资源、预算、审计,企业组织形式等领域。

  • 在21世纪席卷全球,最大的5家互联网公司Amazon, Apple, Facebook, Google, Microsoft都在使用。

  • 全球有许多非营利组织提供相关的培训与认证服务,如Scrum联盟,Agile联盟,PMI(项目管理协会)。

  • 主流问题管理工具都原生的支持敏捷开发:如Jira, Teambition (阿里), TAPD (腾讯)。

敏捷的核心"理念"如下:

这里特别要强调最下面这句话:"尽管右项有其价值,但我们更重视左项的价值", 并不是说右边没有价值,而是说如果你认同右边的价值的话,左边就更有价值。

2、敏捷开发流程特点

  • 关键角色:Product Owner(产品负责人), Scrum Master(敏捷教练)

  • 跨职能团队:一个团队内要具备所有的角色

  • 迭代快速:需求拆解,2-6周可交付

敏捷常用方法

敏捷有如下优点(来自2020全球敏捷报告):

下面挑选几点详细阐述一下。

3、敏捷优点详述

1) 敏捷工程实践可以大幅提升代码质量。某金融科技集团实施1年半的数据:问题/故事数 0.4 -> 0.16

  • 测试驱动开发:在编写任何代码之前,首先编写对应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需要能完全自动化运行。根据IBM和微软的研究,BUG会少40% - 50%

  • 结对编程: 两位程序员在一台电脑前工作,一个负责写代码,一个负责实时检视代码。两者角色定期更换。生产率低15%,但BUG少15%,考虑到解BUG工作量比写要大几倍,总体效率更高

测试驱动开发(TDD)流程

2) 敏捷开发可提升交付速度。某金融科技集团实施1年半的数据:交付周期由 75天-> 42天

3) 敏捷开发通过可视化项目管理等措施,提高软件开发透明度,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促进生产效率。某金融科技集团实施1年半的数据:人均用户故事数由2.6 -> 4.3

4) 敏捷与OKR:两者是天生的契合关系,有些公司直接把OKR叫做“敏捷”目标管理。这两者的团队文化都强调:

  • 自组织:在完成必需工作后,团队自行决定做什么

  • 自驱力:沟通更多为自下而上,充分发挥个人主动能动性

这里也进一步讲一个好处,在敏捷实行的较好的团队中,由于自驱与自组织,管理人员会变少,利于整个组织的扁平化。

4、敏捷转型的关键挑战

敏捷虽然很好,但要转型成功,挑战不小,以下是来自敏捷年度报告中的统计。

这里我着重讲两点:

  • 缺乏领导层的支持:实行敏捷,组织架构上的微调是必不可免的,这个就需要领导层的支持。很简单的说,一个SCRUM团队中,有来自产品、开发、测试、集成等各个职能团队的人,他们凭什么听指挥呢?那么至少这个SCRUM master要有考核或比较强的话语权。

  • 组织对变革的阻力:三方面吧,一是接受新的观念、流程对很多人都较为困难,且在转型初期会较为痛苦;二,敏捷特别讲究量化数据,这时很多“老油条”或“摸鱼达人”就会被暴露出来,他们当然天然会反抗这种转型;三、敏捷转型后,整个组织自驱力越来越强,需要的管理人员会变少,这些人该去哪?难免又会有内部的阻力。

5、敏捷转型中会出现的常见问题

敏捷转型中会出现的问题千奇百怪,我也讲两个:

  • 生产率临时下降(2~3个Sprint):在刚开始实行敏捷转型时,有很多新的习惯要养成,有很多新的流程要遵循,所以必然会出现临时性的生产率下降。但放心,一般来说,经过2~3个Sprint的磨合,就可以明显看到效率的提升。

  • 敏捷容易退化:有些组织在实行敏捷一段时间后,比如说站会开了,KANBAN有了,Scrum也跑起来了,会慢慢的松懈,效率会掉下来。这主要因为“敏捷”是“价值观”,而不是“方法”,只用敏捷的方法是不够的。有一句名言叫“Don't do agile, be agile",就是指这个。那么如何保证“敏捷”的价值观能够贯彻并保持下去呢?就靠“工程师文化”了,这个后面详细描述。

03

敏捷与ASPICE

前面讲了很多“敏捷”的好处,但是在汽车行业“ASPICE”才是老大哥啊。本节就讲讲把这两者放一起讲讲。

1、敏捷与ASPICE可以结合吗?

答案是:可以。行业中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用的不少,比如说Aptiv。但是,我要问一句,“为什么要结合呢”?

首先,来说为什么要用“ASPICE”?答案也很显然,客户爸爸们要求的啊。没有ASPICE认证,很多OEM压根就不会把项目给你。

然后,来说为什么要用“敏捷”?答案也很显然,被客户爸爸们逼的。没事改需求,交付周期压缩到巴不得明天就上等等,不“敏捷”怎么活?那么,ASPICE和敏捷结合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在行业中,结果往往是敏捷主导着整个开发流程,ASPICE流于形式。因为,两者从“价值观”上就是冲突的。

了解ASPICE的人就该明白:

  • ASPICE更加注重文档:这里的文档泛指可被第三方检查的证据。ASPICE Level1的认证就是根据你的文档输出(outcome)来倒推你是否有按Base Practice干的。如果你没有这些,Level 1过不了。

  • ASPICE更加注重流程和计划,GP(Generic Practice)2.1.1~2.1.6基本讲的就是流程、计划。如GP2.1.6里面写明了:必须识别、准备、安排合适的资源来保证流程按计划的进行。要知道,你想通过ASPICE Level 2的认证,GP2.1.1~2.1.6是必要条件。

另外,实行“敏捷”的一大好处就是“提高客户满意度”,你没事就给客户交点东西,让他提意见,然后按他的意见改,他能不满意吗?在客户满意了之后,还要啥ASPICE啊?

2、ASPICE的种种弊端

ASPICE在汽车行业很多年了,它的好处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它对工程流程覆盖的非常全面,可以帮助与指导软件开发,并提高交付的质量。我这里主要讲讲它的坏处。不过在讲这个之前,先讲一个笑话和亲身经历。

有一个软件工程师有一天遇到了上帝,上帝跟他说:“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工程师想了想,说“我想做一个好的项目”。上帝想了想,于是让这个工程师得到了“永生”。

作为“软件工程师”,想做一个好的项目实在太难,但我有幸遇到了。大概在2013年时,我和另外5个小伙伴一起做一个TBOX的项目,大概做了3个多月吧,交付给测试,质量出奇的好。好到QA跑过来说,你们项目的数据有问题,怎么没有问题的爬坡曲线?确实,我们当时总BUG就是个位数,然后就再也没有BUG了。

但是,这个项目拿去过ASPICE,没有通过...... 被提了一堆问题。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ASPICE的印象。接下来讲讲ASPICE的弊端。

弊端1: 过时的管理理念

“敏捷”,是由一群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达成的“价值观”方面的共识,更多的是激发个人的积极主动性。

“ASPICE”,是由欧洲20多家OEM共同制定,用于指导零部件厂商的。由于甲方对乙方的天然的不信任,更多的是强调“管理与约束人性的懒惰”。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弊端2: 沉重而不灵活

3~5倍工作量:一个项目,严格采用ASPICE后,是常规项目的3~5倍工作量。这个是很多Tier1实践下的结果,不信的可以自己试试

Traceability——看上去很美的骨感现实:ASPICE几乎每个流程都会讲双向可追溯性(Traceability),大部分项目要么就是把所有的需求全部链接到一个模块上,要么就是只拿一个小模块来做这事。因为,工程实践中,Traceability确实可以帮助发现问题,但是性价比极低,你当架构师做架构设计时是只看一遍需求吗?

改需求或重构时怎么办:我在上一家公司时,曾经有2个月独自做一个大模块,代码量大概4万行左右,其中还有几千行是用于生成代码的代码。然后2个月内,我一边做设计一边写代码,写不通了就重构设计,一共搞了3遍。如果按ASPICE来,我该怎么办?

弊端3:驱赶优秀人才

在这个“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优秀的软件人才都是稀缺的,如何吸引都是一门学问。要是还驱赶,那怎么了得。

“你写出了淘宝的搜索引擎?不好意思,你单元测试是不是没做?”

上图是阿里大神“多隆”,p11,2003-2007年独自一人维护淘宝的搜索引擎,程序员的天花板。像“多隆”这样的优秀工程师,其价值观是这样的:

  • 成就感:实现了某个复杂功能,解决了某个疑难问题

  • 以自己代码的健壮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为荣

  • 吹牛:老子10年前写的代码他们现在还在用呢

但ASPICE后,要求优秀工程师的价值观是这样:

  • 成就感:我所有的文档(泛指)都写完啦

  • 以严格遵守流程,不给QA添麻烦为荣

  • 吹牛:(想不出来了...)

结果呢:“抱歉,我还是离开这家公司吧”

3、ASPICE vs 敏捷 总结

面对第一章的“痛点”,ASPICE确实可以解决质量问题,但对市场变化“很快”毫无贡献,反而还会延长交付的周期。而“敏捷”可以解决所有的“痛点”。

04

工程师文化与DevOps

1、工程师文化

在公司建立“工程师文化”是“敏捷”不退化的根本保障。“工程师文化”的根本,是以“工程师”为中心的文化。

个人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点:

  • 质量为导向:充分信任工程师,在不达交付标准时不上线,且不追责. 优秀的工程师的自我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到了交付时间点若未达心中的交付标准,其实是不愿意上线的。这时要尊重工程师的意愿,且不追责,因为他往往已经尽力了。

  • 追求新技术:使用和关注最新的技术和工具,并允许因尝试新技术而带来的时间成本。尝试新技术就有失败的风险,一味只想提高效率而不愿承担可能的后果就是耍流氓。

  • 专注的时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与其他打扰,否则工程师的“灵感”可能就被打断了。这里的小提示就是,在非必要时,尽量留言,而不是打电话或者直接找过去。

  • 内部技术论坛:内部建立技术的充分沟通与交流的氛围。这里,有个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判断公司是否有技术氛围,就是看那几百人的大群里,都在聊什么?是经常有技术的交流和分享呢?还是都是些行政类的通知?

2、DevOps

DevOps的敏捷快速迭代的技术保证,本身也是个大话题,这里就不展开了,大概有以下几点:

  • 代码的提交直接触发:消除等待时间,快速反馈

  • 每个变化对应一个交付管道:使问题定位和调试变得简单

  • 全开发流程高效自动化:稳定,快速,交付结果可预测

  • 持续进行自动化回归测试:提升交付质量

  • 设施共享并按需提供:资源利用最大化

05

结语

敏捷正在吃掉全世界,可能你还不知道,汽车行业也不会例外!

参考:

  1. https://www.36kr.com/p/847294138930688

  2. https://www.forbes.com/sites/stevedenning/2012/02/03/is-apple-truly-agile/?sh=d209df6641e6

  3. https://www.agilearena.net/google-case-study-agile-software-development/

  4. https://www.aptiv.com/en/careers/competencies/join-our-agile-revolution

  5. https://flyntrok.com/2020/07/07/agile-owl-edition-3/

  6. https://hbr.org/2018/05/agile-at-scale

  7. https://www.continental.com/en/press/press-releases/2020-10-21-new-project-organisation-vni-238392

  8. https://www.daimler.com/company/strategy/

  9. https://www.forbes.com/sites/stevedenning/2020/01/26/how-volvo-embraces-agile-at-scale/?sh=50690f454cf0

  10. https://www.itpro.co.uk/agile-development/31552/how-bmw-embraced-agile-to-hit-new-speeds

  11.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7174601

来源:知乎@Peter 李成仙

-  THE END  -


 精品活动推荐 


因文章部分文字及图片涉及到引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17316577586,我们将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

谈思汽车 智能汽车安全新媒体
评论 (0)
  • 飞凌嵌入式作为龙芯合作伙伴,隆重推出FET-2K0300i-S全国产自主可控工业级核心板!FET-2K0300i-S核心板基于龙芯2K0300i工业级处理器开发设计,集成1个64位LA264处理器,主频1GHz,提供高效的计算能力;支持硬件ECC;2K0300i还具备丰富的连接接口USB、SDIO、UART、SPI、CAN-FD、Ethernet、ADC等一应俱全,龙芯2K0300i支持四路CAN-FD接口,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可满足用户多路CAN需求。除性价比超高的国产处理器外,
    飞凌嵌入式 2025-05-07 11:54 61浏览
  • 二位半 5线数码管的驱动方法这个2位半的7段数码管只用5个管脚驱动。如果用常规的7段+共阳/阴则需要用10个管脚。如果把每个段看成独立的灯。5个管脚来点亮,任选其中一个作为COM端时,另外4条线可以单独各控制一个灯。所以实际上最多能驱动5*4 = 20个段。但是这里会有一个小问题。如果想点亮B1,可以让第3条线(P3)置高,P4 置低,其它阳极连P3的灯对应阴极P2 P1都应置高,此时会发现C1也会点亮。实际操作时,可以把COM端线P3设置为PP输出,其它线为OD输出。就可以单独控制了。实际的驱
    southcreek 2025-05-07 15:06 359浏览
  • Matter协议是一个由Amazon Alexa、Apple HomeKit、Google Home和Samsung SmartThings等全球科技巨头与CSA联盟共同制定的开放性标准,它就像一份“共生契约”,能让原本相互独立的家居生态在应用层上握手共存,同时它并非另起炉灶,而是以IP(互联网协议)为基础框架,将不同通信协议下的家居设备统一到同一套“语义规则”之下。作为应用层上的互通标准,Matter协议正在重新定义智能家居行业的运行逻辑,它不仅能向下屏蔽家居设备制造商的生态和系统,让设备、平
    华普微HOPERF 2025-05-08 11:40 237浏览
  • 硅二极管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硅半导体材料特性的测温装置,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硅二极管的电学参数(如正向压降或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实现温度检测。以下是其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典型应用:一、工作原理1、‌PN结温度特性‌硅二极管由PN结构成,当温度变化时,其正向电压 VF与温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例如,温度每升高1℃,VF约下降2 mV。2、‌电压—温度关系‌通过jing确测量正向电压的微小变化,可推算出环境温度值。部分型号(如SI410)在宽温域内(如1.4 K至475 K)仍能保持高线性度。
    锦正茂科技 2025-05-09 13:52 86浏览
  • 这款无线入耳式蓝牙耳机是长这个样子的,如下图。侧面特写,如下图。充电接口来个特写,用的是卡座卡在PCB板子上的,上下夹紧PCB的正负极,如下图。撬开耳机喇叭盖子,如下图。精致的喇叭(HY),如下图。喇叭是由电学产生声学的,具体结构如下图。电池包(AFS 451012  21 12),用黄色耐高温胶带进行包裹(安规需求),加强隔离绝缘的,如下图。451012是电池包的型号,聚合物锂电池+3.7V 35mAh,详细如下图。电路板是怎么拿出来的呢,剪断喇叭和电池包的连接线,底部抽出PCB板子
    liweicheng 2025-05-06 22:58 484浏览
  • 文/郭楚妤编辑/cc孙聪颖‍相较于一众措辞谨慎、毫无掌舵者个人风格的上市公司财报,利亚德的财报显得尤为另类。利亚德光电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以LED显示、液晶显示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主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16年年报起,无论业绩优劣,董事长李军每年都会在财报末尾附上一首七言打油诗,抒发其对公司当年业绩的感悟。从“三年翻番顺大势”“智能显示我第一”“披荆斩棘幸从容”等词句中,不难窥见李军的雄心壮志。2012年,利亚德(300296.SZ)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立以来,该公司在细分领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5-07 19:25 327浏览
  • 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依据其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一、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利用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实现测温:l ‌金属热电阻‌(如铂电阻 Pt100、Pt1000):高温下电阻值呈线性增长,稳定性高,适用于工业精密测温。l ‌热敏电阻‌(NTC/PTC):NTC 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下降,PTC 则相反;灵敏度高但线性范围较窄,常用于电子设备温控。二、热电偶传感器基于‌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两种不同
    锦正茂科技 2025-05-09 13:31 81浏览
  • 后摄像头是长这个样子,如下图。5孔(D-,D+,5V,12V,GND),说的是连接线的个数,如下图。4LED,+12V驱动4颗LED灯珠,给摄像头补光用的,如下图。打开后盖,发现里面有透明白胶(防水)和白色硬胶(固定),用合适的工具,清理其中的胶状物。BOT层,AN3860,Panasonic Semiconductor (松下电器)制造的,Cylinder Motor Driver IC for Video Camera,如下图。TOP层,感光芯片和广角聚焦镜头组合,如下图。感光芯片,看着是玻
    liweicheng 2025-05-07 23:55 248浏览
  •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外卖市场呈现出美团和饿了么双寡头垄断的局面。美团凭借先发优势、强大的地推团队以及精细化的运营策略,在市场份额上长期占据领先地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美团外卖以68.2%的市场份额领跑外卖行业,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其业务广泛覆盖,从一线城市的繁华商圈到二三线城市的大街小巷,几乎无处不在,为无数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外卖服务。饿了么作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的重要一环,依托阿里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以25.4%的份额位居第二。尽管市场份额上与美团有一定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5-06 19:43 56浏览
  • 随着智能驾驶时代到来,汽车正转变为移动计算平台。车载AI技术对存储器提出新挑战:既要高性能,又需低功耗和车规级可靠性。贞光科技代理的紫光国芯车规级LPDDR4存储器,以其卓越性能成为国产芯片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为智能汽车提供坚实的"记忆力"支持。作为官方授权代理商,贞光科技通过专业技术团队和完善供应链,让这款国产存储器更好地服务国内汽车厂商。本文将探讨车载AI算力需求现状及贞光科技如何通过紫光国芯LPDDR4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车载AI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与挑战智能驾驶推动算力需求爆发式
    贞光科技 2025-05-07 16:54 183浏览
  • UNISOC Miracle Gaming奇迹手游引擎亮点:• 高帧稳帧:支持《王者荣耀》等主流手游90帧高画质模式,连续丢帧率最高降低85%;• 丝滑操控:游戏冷启动速度提升50%,《和平精英》开镜开枪操作延迟降低80%;• 极速网络:专属游戏网络引擎,使《王者荣耀》平均延迟降低80%;• 智感语音:与腾讯GVoice联合,弱网环境仍能保持清晰通话;• 超高画质:游戏画质增强、超级HDR画质、游戏超分技术,优化游戏视效。全球手游市场规模日益壮大,游戏玩家对极致体验的追求愈发苛刻。紫光展锐全新U
    紫光展锐 2025-05-07 17:07 260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