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消息,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信息披露显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状态变为“终止”。据“行家说动力总成”不完全统计,这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赛道第7家企业选择终止IPO。
据悉,终止原因是蜂巢能源及其保荐人中信证券在近期向上海证券交易所递交了撤回上市申请资料的申请。针对此次上市终止,蜂巢能源表示,“公司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公司及公司股东的最大利益为重,决定撤回A股申请,并考虑启动其他融资方案。”
据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原计划募资150亿元,是科创板在审最大IPO,资金主要用于在常州、湖州、遂宁的蜂巢能源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以及蜂巢能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无锡)、三元高能量密度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二代”无钴正极材料、无钴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短刀”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新型电池开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在申请上市之前,蜂巢能源共完成7轮融资,金额累计超过200多亿元,资本方包括先进制造基金、京津冀基金、碧桂园创投、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股东数量达80家。最近一轮融资完成之后,蜂巢能源估值达到460亿元。
营收方面,蜂巢能源在报告期内年年攀升,2019年~2022年蜂巢能源营业收入分别为9.29亿元、17.36亿元、44.74亿元和99.7亿元。与此同时,亏损额呈现不断扩大的状态。2019年-2022年,蜂巢能源分别净亏损3.26亿元、7亿元、11.54亿元、22.56亿元。蜂巢能源IPO终止不乏有其自身原因,市场背景更是其中关键原因。2023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资本参与热情衰退。据行业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1月底,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融资事件达83起,已披露投资金额为464.27亿元。而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融资事件达106起,投资金额达819.55亿元,相较之下,2023年融资金额同比下降76.5%。
资本市场活跃度下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一大批新能源汽车相关IPO选择终止:- 3月7日,恒信动力IPO申请被深交所终止。其主营业务为动力总成系统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属于动力总成系统关键零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新能源汽车;
- 3月31日,绿控传动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绿控传动主要提供电驱动系统、零部件及相关技术的开发与服务,原计划通过IPO募资10.72亿元,投入电驱相关项目;
- 8月23日,西恩科技终止在创业板上市。西恩科技成立于2004年,深耕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利用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硫酸镍、三元前驱体和碳酸锂等;
- 9月15日,博石高科创业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该公司现阶段主要产品为锰酸锂,客户涵盖浙江超威、鹏辉能源、天津力神和ATL电池企业;
- 9月18日,金力股份科创板上市状态变更为终止。根据招股说明书,金力股份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瑞浦兰钧等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并开始向LG化学、SKI、现代、远景动力等海外电池厂商小批量供货;
- 10月10日,中兴新材终止在科创板上市。中兴新材主要产品包括干法锂电基膜及涂覆膜。截至2022年1-9月,中兴新材锂电客户有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海辰储能、派能科技、鹏辉能源等;
虽然IPO迎来退潮,但也不乏瑞浦兰钧这样的成功上市案例。此外,除了以上IPO外,还有欣旺达动力处于IPO进程中,大洋电机旗下上海电驱动筹划分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