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基于超构材料的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研究进展

MEMS 2023-12-02 00:02

运用各种侦察探测手段,实现战场透明化是现代信息化战争的一个基本特点。红外探测和雷达探测被广泛应用于战场,这促使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技术成为了对抗探测的研究重点。相较于传统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基于超构材料的新型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性能。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96901部队的科研团队在《材料导报》期刊上发表了以“基于超材料的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研究进”为主题的文章。该文章第一作者为孟真,通讯作者为刘东青副教授,主要从事红外辐射调控材料及其在自适应伪装、红外隐身和智能热控等技术的应用研究工作。

本文对实现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的原理和途径进行了阐述,重点综述了基于光子晶体、吸波超构材料和编码超构材料的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进展,并分析了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发展趋势。

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原理与途径

红外隐身,顾名思义就是降低目标被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系统)发现的概率,达到隐身的目的。红外探测器通过对物体发射的红外线进行感光成像,进而可以发现与背景存在较大红外辐射差异的位置。一般而言,武器装备以及作战人员相较于环境背景均具有较强的红外辐射。控制目标红外辐射实现红外隐身的两个途径:一是控制目标表面的红外发射率;二是控制目标的表面温度。通常为了实现军事目标的红外隐身,需要尽可能降低其表面温度和所用材料的红外发射率。

雷达通过主动发射并接收目标被动反射的电磁波实现对目标的探测。雷达隐身的目的就是降低目标被雷达探测设备发现的概率。雷达散射截面(RCS)就是反映目标在受到电磁波照射后,向雷达接收方向散射电磁波能力的量。通过降低目标的RCS可以减小目标被探测的距离,进而降低目标被发现的概率。降低武器装备RCS的主要途径有:一是通过外形设计等方法来改变散射波的方向;二是通过雷达吸波材料吸收入射的电磁波。

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要能够在红外和雷达两个频段同时具有隐身能力,然而不同频段对隐身材料的电磁特性一般具有不同的要求,甚至在某些方面是相互限制的。红外隐身一般要求材料具有低发射率,根据基尔霍夫定律也就是低吸收率;而雷达隐身为了更好地吸收入射电磁波,则一般要求材料具有高吸收率,这就导致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在隐身材料吸收率上存在机理上的矛盾,这也正是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兼容的科学难点所在。因此,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重点是在借助上述能够实现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的途径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两者在隐身性能上的相互影响。目前常见的红外和雷达兼容的隐身材料实现的途径可概括为以下两种:第一,通过研制单一型材料,使其能够同时实现红外低辐射和雷达高吸收,实现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第二,将能够分别实现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的两种材料进行复合,且复合后两种材料依然能够较好地保持各自的隐身性能。

红外隐身材料和雷达隐身材料在材料吸收率上存在隐身机理方面的矛盾,这导致通过单一型传统材料实现两者的兼容难度较大。但是通过单一型传统材料实现红外和雷达兼容依然是梦寐以求的,为此很多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单一型传统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可分为导电聚合物、纳米材料和掺杂氧化物半导体三类。

超构材料(Metamaterials)是一种由亚波长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单元结构组成的人工材料。通过设计可以实现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特性。不同于传统材料,超构材料的性质不由其化学组成成分的固有性质所决定,而是取决于组成材料的周期单元的性质。随着研究的深入,超构材料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其涵盖的研究领域及涉及范围也不断扩大,包括左手材料、电磁超构材料、光学超构材料、声学超构材料、力学超构材料等。其中,电磁超构材料通过调节其人工结构单元的结构参数,可实现对超构材料电磁参数的自由设计,进而实现对在其中传播的电磁波的相位、幅值、极化等的自由调控。光子晶体是由不同介电常数的介质周期性排列而成的、能够实现对电磁波调控的人工结构材料,因此通常被认为是电磁超构材料的一个分支。吸波超构材料,也被称作超构材料吸波体,是指由超构材料结构和介质基板组成的一类复合吸波材料,它基于阻抗匹配和电磁谐振机理能够实现对入射电磁波的完美吸收,也是电磁超构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相较于传统吸波材料,吸波超构材料具有厚度薄、质量轻、吸收强以及电磁参数可调等优点,在隐身领域表现出独特优势。编码超构材料是电磁超构材料的一个新兴分支,它将数字编码的思想融入到了超构材料设计,将具有不同相位响应的结构单元进行编码,通过设计编码序列可以实现对电磁波的调控。光子晶体、吸波超构材料和编码超构材料均属于电磁超构材料的范畴,都具有超构材料的人工设计和亚波长周期结构的特性,其对电磁波的调控特性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周期结构而不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不同的调控机理,光子晶体通过调控光子禁带的位置实现对电磁波反射和透过的控制,吸波超构材料借助于阻抗匹配和电磁谐振实现完美吸收,编码超构材料则是通过对电磁波反射相位的控制实现了对电磁波的操控。

由于超构材料能够灵活地调控电磁波,其在隐身技术领域的研究价值也日益凸显,相关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超构材料的出现也为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基于光子晶体、吸波超构材料和编码超构材料的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超构材料

基于光子晶体的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

光子晶体是一种由不同介电常数的材料周期性排列组成的具有光子禁带的新型人工结构材料。1987年Yablonovitch和John几乎同时提出了光子晶体的概念。光子晶体对处于光子禁带范围内的电磁波表现出高反射的特性,而对处于光子晶体通带范围内的电磁波表现出高透过的特性。通过人工设计材料组成、材料介电常数以及晶格参数等可以实现对光子带隙位置的调控,将其禁带调控至红外探测波段,则可以有效地抑制红外辐射,实现红外隐身的目的。利用雷达透波材料进行光子晶体的设计,是实现红外和雷达的兼容隐身的常见技术手段之一。

2014年,Wang等基于薄膜光学理论的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由不同厚度的Ge和ZnS交替叠层构成结构的传输特性。基于理论研究基础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一维双异质结构复合光子晶体(CPC),制备样品横截面的SEM照片如图1a所示。2020年,汪家春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薄膜材料的多波段隐身衣,该隐身衣的组成如图2a所示,包括光子晶体光学红外复合隐身层和柔性雷达吸波基布层两部分。光子晶体光学红外复合隐身层是一种如图2c所示的薄膜结构。同年,该团队的程立又提出将能够实现雷达隐身的等离子体层和能够实现红外隐身且允许雷达波无损透射的光子晶体薄膜整合,实现了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

图1 (a)CPC样品横截面的SEM照片;(b)玻璃基CPC和玻璃基板在2 ~ 18 GHz的透过率对比曲线;(c)掺杂结构一维光子晶体微观结

图2 隐身衣(a)组成示意图和(b)结构示意图;(c)隐身衣光子晶体结构示意

光子晶体除了被用于进行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设计外,还被广泛用于进行红外与可见光、激光等其他频段的多频谱兼容隐身设计。光子晶体依靠其可设计性强、性能易调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红外隐身材料的设计,利用微波高透材料进行光子晶体设计再结合雷达吸波材料则可以实现红外隐身与雷达隐身的兼容。利用光谱挖空原理和薄膜干涉等理论,光子晶体可以进一步实现与激光、可见光隐身的兼容,使其在多频谱兼容隐身材料设计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来看,光子晶体对材料体系的选择比较苛刻,很多常用的半导体材料价格昂贵,大规模制造依然成本较高;并且膜层厚度以及均匀程度对其性能影响较大,这也对制备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目前针对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光子晶体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一维光子晶体,其层层堆叠的制备形式较为单一,限制了其发展,后续应该拓宽研究思路,进一步加强二维以及三维光子晶体用于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设计的研究。

基于吸波超构材料的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

基于阻抗匹配和电磁谐振理论,吸波超构材料能够实现对入射电磁波的完美吸收。2008年,Landy等最早设计出一种能够在GHz频段实现接近100%“完美”吸收的超构材料吸波体,其结构单元包含电谐振器和磁谐振器两部分,能够分别跟电场和磁场进行耦合。因此吸波超构材料能够高效地吸收入射电磁波,显著降低目标的回波强度,有效地降低目标RCS,实现雷达隐身。

2013年,Tian等最早提出在雷达吸波材料表面覆盖一层微波高透且红外高反射的频率选择表面以实现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频率选择表面是一种具有二维周期性结构,通过人工设计可以对特定频段电磁波实现带通或带阻特性的空间滤波器,属于超构材料的一种,在电磁隐身领域多被应用于雷达天线带通天线罩的设计。2019年,刘东青等基于上述设计原理,将具有选择性辐射特性的Ag/Ge薄膜层进行了容性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并将其与雷达吸波功能层进行了如图3b所示的叠加,叠加后的结构实现了红外选择性辐射(3~5 μm和8~14 μm波段低发射率、5~8 μm波段高发射率),同时在雷达X和Ku波段具有高吸收率。同年,Kim等利用如图3c所示的分层超构材料(HMM)结构实现了红外选择性辐射与雷达吸波的兼容隐身。其中,层Ⅰ和层Ⅱ共同组成了红外选择性辐射体(ISE),其图案化设计允许微波透过并进入由层Ⅱ与层Ⅲ共同组成的微波吸波体(MSA),实现对透过微波的高吸收。该HMM在5~8 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比Au高1570%,同时其在8~12 μm的红外波段和2.5~ 3.8 cm的微波波段的特征信号分别降低了95%和99%。

图3 (a)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结构的三维视图;(b)选择性红外辐射和雷达吸波兼容隐身材料的结构示意图;(c)分层超构材料(HMM)的微波入射和红外反射示意图以及整合了ISE和MSA层的HMM的结构和组成示意

之后很多课题组又从不同的方向对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超构材料进行了探索。2019年,Zhang等提出了一个如图4a所示的柔性透明的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结构,同时实现了微波波段的高吸收、红外波段的低发射和光学透明三者的兼容。2020年,该团队的Feng等提出了一种用于激光、热红外探测器和雷达伪装的分层超构材料(HMM),其结构如图4b所示。HMM由一个全金属超构表面阵列与微波吸收器组合构成,其全金属超构表面阵列除了作为红外屏蔽和微波透过层外,还通过裁剪波阵面将能量反射到非镜面角度,将1.06 μm激光波长下的镜面反射减少到5%以下,在实现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的基础上进一步兼容了激光隐身。

图4 (a)红外和雷达双隐身结构示意图及样品图片;(b)HMM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展示了入射微波、反射红外波和散射入射激光在上半空间的情况

2020年,Xu等为了简化整体结构,提出了一种光学透明的ITO/介质/ITO三明治结构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超构材料(见图5a),该材料无需单独覆盖红外隐身层就实现了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的目的。2021年,Zhu等在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的基础上对多频谱兼容隐身做了进一步探索,设计了如图5b所示的结构,上层的Ge/ZnS的多层结构主要作用于可见光、红外和激光。

图5 (a)一体化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结构示意图;(b)多频谱兼容隐身结构示意

上述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都是通过采用低红外发射率材料来实现红外隐身的,此外还有一些工作是通过控制材料温度来实现的。2018年,Shen等提出了一种如图6a所示以水为基底的透明超构材料吸收体。利用水循环系统,通过调控注入水的温度实现了可调谐红外的目的,实现了宽带雷达吸波与可调谐红外兼容隐身。2021年,Li等提出了一种如图6b所示的水基红外和雷达兼容的光学透明隐身结构。

图6 (a)透明水基超构材料吸波体结构示意图;(b)具有低红外辐射特性的光学透明水基宽带可切换雷达吸收/反射器结构示意

基于编码超构材料的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

实现雷达隐身的技术途径除了利用吸波材料吸收入射的电磁波外,还可以通过外形设计等方法来改变散射波的方向。2007年,Paquay等通过将具有相反反射相位的人工磁导体结构(AMC)和完美电导体(PEC)结构单元进行棋盘状排布,实现了对垂直入射电磁波的反射相消,进而达到了RCS缩减的目的。2019年,Xie等提出了一种由具有空间不同取向的亚波长金属光栅结合组成的超构表面,实现了耐高温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设计制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7a所示。该超构表面利用金属的固有物理特性实现了耐高温和红外低发射率的目的,通过对不同取向光栅结构的空间布局进行设计实现了RCS缩减的目的,其性能测试结果如图7b、c所示。

图7 (a)耐热金属超构表面示意图;(b)制备样品的高温RCS缩减测量结果;(c)室温下超构表面的红外发射特

2021年,Zhong等则将随机金属网格和编码超构表面相结合,设计了如图8所示的结构,实现了基于随机金属网格的编码超构表面,在保持可见光到红外高透光率的前提下,实现了灵活的微波操控。2021年,Liu等设计了一种由红外屏蔽层(ISL)和微波异常反射层(MARL)组成的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超构材料,同时实现了红外低发射和微波低反射,其结构示意图如图9a所示。

图8 (a)随机金属网格编码超构表面的结构示意图;(b)数字单元“0”和“1”的反射相位和幅

图9 单元和超单元的设计示意图:(a)由MARL和ISL组成的单元结构示意图;(b)由单元Ⅰ-Ⅴ组成的超单元俯视图;(c)单元Ⅰ-Ⅴ反射幅度和(d)反射相位的仿真结

总体来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光子晶体、吸波超构材料和编码超构材料的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兼容隐身性能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为从仅考虑控制红外全波段(3~14 μm)发射率扩展到控制温度和实现红外选择性辐射,雷达吸波带宽不断提升;(2)在实现红外和雷达兼容基础上进一步兼容其他频段,主要表现为进一步兼容可见光透明或变色,兼容激光隐身;(3)通过一体化设计实现红外和雷达兼容,降低结构复杂程度。通过表1对目前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较为关注的技术指进行了总结,可以看出基于超构材料的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相比基于传统材料的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在雷达吸波带宽、红外发射率等主要指标上都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性能,在进一步兼容可见光隐身、激光隐身等方面也表现出独特优势。

然而,目前针对超构材料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其常见的制备工艺(如光刻工艺、平板刻蚀工艺(离子束刻蚀、电子束刻蚀、X射线刻蚀等)、丝网印刷以及3D打印工艺等)也普遍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对高精度仪器设备依赖性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超构材料的应用。因此进一步发展高精度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提高隐身超构材料在服役环境下的稳定性是推进其应用的必经之路,也必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武器装备受到了更加严重的威胁,光谱动态可调的隐身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可调谐超构材料、相变材料以及电致变色/变发射率器件等光谱可调材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针对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依然主要集中在静态伪装,其红外发射率、雷达吸波频段和强度等特性一旦被设计制造后就被固化下来,导致其只能适用于特定类型的背景环境。因此,光谱可调的动态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必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结语

基于超构材料的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相较于传统红外和雷达兼容隐身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兼容隐身性能,具有可设计性强、自由度高等优点。然而在材料稳定性、制备成本和制备工艺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依然无法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这也是后期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结合未来发展方向,应对人工智能探测设备的迅速发展,光谱可调的多频谱兼容隐身材料将具有更加广阔的研究前景。

论文链接:

DOI: 10.11896/cldb.220400001

MEMS 中国首家MEMS咨询服务平台——麦姆斯咨询(MEMS Consulting)
评论
  • 每日可见的315MHz和433MHz遥控模块,你能分清楚吗?众所周知,一套遥控设备主要由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发射器可以将控制者的控制按键经过编码,调制到射频信号上面,然后经天线发射出无线信号。而接收器是将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码,从而得到与控制按键相对应的信号,然后再去控制相应的设备工作。当前,常见的遥控设备主要分为红外遥控与无线电遥控两大类,其主要区别为所采用的载波频率及其应用场景不一致。红外遥控设备所采用的射频信号频率一般为38kHz,通常应用在电视、投影仪等设备中;而无线电遥控设备
    华普微HOPERF 2025-01-06 15:29 73浏览
  • 在智能家居领域中,Wi-Fi、蓝牙、Zigbee、Thread与Z-Wave等无线通信协议是构建短距物联局域网的关键手段,它们常在实际应用中交叉运用,以满足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多样化的功能需求。然而,这些协议之间并未遵循统一的互通标准,缺乏直接的互操作性,在进行组网时需要引入额外的网关作为“翻译桥梁”,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同时,Apple HomeKit、SamSung SmartThings、Amazon Alexa、Google Home等主流智能家居平台为了提升市占率与消费者
    华普微HOPERF 2025-01-06 17:23 79浏览
  • 彼得·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管理思想影响了无数企业和管理者。然而,关于他的书籍分类,一种流行的说法令人感到困惑:德鲁克一生写了39本书,其中15本是关于管理的,而其中“专门写工商企业或为企业管理者写的”只有两本——《为成果而管理》和《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样的表述广为流传,但深入探讨后却发现并不完全准确。让我们一起重新审视这一说法,解析其中的矛盾与根源,进而重新认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及其著作的真正价值。从《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看德鲁克的视角《创新与企业家精神》通常被认为是一本专为企业管
    优思学院 2025-01-06 12:03 73浏览
  •     为控制片内设备并且查询其工作状态,MCU内部总是有一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Special Function Register)。    使用Eclipse环境调试MCU程序时,可以利用 Peripheral Registers Viewer来查看SFR。这个小工具是怎样知道某个型号的MCU有怎样的寄存器定义呢?它使用一种描述性的文本文件——SVD文件。这个文件存储在下面红色字体的路径下。    例:南京沁恒  &n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1-04 20:04 69浏览
  • 这篇内容主要讨论三个基本问题,硅电容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硅电容,如何正确使用硅电容?1.  硅电容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容是什么?物理学上电容的概念指的是给定电位差下自由电荷的储藏量,记为C,单位是F,指的是容纳电荷的能力,C=εS/d=ε0εrS/4πkd(真空)=Q/U。百度百科上电容器的概念指的是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通过观察电容本身的定义公式中可以看到,在各个变量中比较能够改变的就是εr,S和d,也就是介质的介电常数,金属板有效相对面积以及距离。当前
    知白 2025-01-06 12:04 110浏览
  • 自动化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基石,而驱动隔离器作为关键组件,在提升效率、精度和可靠性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工业技术不断革新,驱动隔离器正助力自动化生产设备适应新兴趋势,并推动行业未来的发展。本文将探讨自动化的核心趋势及驱动隔离器在其中的重要角色。自动化领域的新兴趋势智能工厂的崛起智能工厂已成为自动化生产的新标杆。通过结合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智能工厂实现了实时监控和动态决策。驱动隔离器在其中至关重要,它确保了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单元之间的信号完整性,同时提供高
    腾恩科技-彭工 2025-01-03 16:28 166浏览
  • 根据Global Info Research项目团队最新调研,预计2030年全球封闭式电机产值达到1425百万美元,2024-2030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4%。 封闭式电机是一种电动机,其外壳设计为密闭结构,通常用于要求较高的防护等级的应用场合。封闭式电机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灰尘、水分和其他污染物进入内部,从而保护电机的内部组件,延长其使用寿命。 环洋市场咨询机构出版的调研分析报告【全球封闭式电机行业总体规模、主要厂商及IPO上市调研报告,2025-2031】研究全球封闭式电机总体规
    GIRtina 2025-01-06 11:10 76浏览
  • PLC组态方式主要有三种,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下面来简单说说: 1. 硬件组态   定义:硬件组态指的是选择适合的PLC型号、I/O模块、通信模块等硬件组件,并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连接和配置。    灵活性:这种方式允许用户根据项目需求自由搭配硬件组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成本:可能需要额外的硬件购买成本,适用于对系统性能和扩展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 2. 软件组态   定义:软件组态主要是通过PLC
    丙丁先生 2025-01-06 09:23 66浏览
  •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的变化,各行各业对CPU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几年流行的 AIOT,为了有更好的用户体验,CPU的算力就要求更高了。今天为大家推荐由米尔基于瑞芯微RK3576处理器推出的MYC-LR3576核心板及开发板。关于RK3576处理器国产CPU,是这些年的骄傲,华为手机全国产化,国人一片呼声,再也不用卡脖子了。RK3576处理器,就是一款由国产是厂商瑞芯微,今年第二季推出的全新通用型的高性能SOC芯片,这款CPU到底有多么的高性能,下面看看它的几个特性:8核心6 TOPS超强算力双千
    米尔电子嵌入式 2025-01-03 17:04 45浏览
  • 本文介绍Linux系统更换开机logo方法教程,通用RK3566、RK3568、RK3588、RK3576等开发板,触觉智能RK3562开发板演示,搭载4核A53处理器,主频高达2.0GHz;内置独立1Tops算力NPU,可应用于物联网网关、平板电脑、智能家居、教育电子、工业显示与控制等行业。制作图片开机logo图片制作注意事项(1)图片必须为bmp格式;(2)图片大小不能大于4MB;(3)BMP位深最大是32,建议设置为8;(4)图片名称为logo.bmp和logo_kernel.bmp;开机
    Industio_触觉智能 2025-01-06 10:43 72浏览
  • 光耦合器,也称为光隔离器,是一种利用光在两个隔离电路之间传输电信号的组件。在医疗领域,确保患者安全和设备可靠性至关重要。在众多有助于医疗设备安全性和效率的组件中,光耦合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紧凑型设备经常被忽视,但对于隔离高压和防止敏感医疗设备中的电气危害却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深入探讨了光耦合器的功能、其在医疗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实际使用示例。什么是光耦合器?它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LED(发光二极管):将电信号转换为光。光电探测器(例如光电晶体管):检测光并将其转换回电信号。这种布置确保输入和
    腾恩科技-彭工 2025-01-03 16:27 171浏览
我要评论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