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23年12月8日至10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易飞将参加《第57期“见微知著”培训课程: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并进行授课,具体信息如下:
授课主题:基于光学纳米天线的中波和长波红外探测器
授课老师简介:
易飞,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领域包含光子集成电路、纳米光子学、等离激元与超构材料、红外探测成像器件等。本科及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在美国读博期间参与了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Super Molecular Photonics(MORPH)”项目,开展了基于透明导电氧化物电极的高速低功耗电光调制器的研发工作,并作为访问学者工作于新加坡科技局数据存储研究中心(ASTAR-DSI)。2011年获美国西北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博士学位。后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开展了基于光学天线的光谱/偏振敏感型红外热探测器的研发工作。2015年9月入职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工作,主持了国自然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装备发展部预先研究领域基金项目、华科-海康威视联合实验室横向技术开发项目、烟台开发区科技领军人才项目等,并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截止目前,在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美国授权专利5项;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7项;出版专著章节1章。
授课背景及内容:
光学纳米天线是一种由亚波长结构组成的超构表面(metasurface)——由具有特殊电磁属性的人工原子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组成的二维平面结构,可实现对入射光的振幅、相位、光谱、偏振等参数的灵活调控,具有强大的光场操控能力。利用光学纳米天线调控红外探测器像元的光谱响应,能够实现多光谱窄带探测的技术路线,以摆脱对分立窄带滤光片的依赖。此外,还可以利用大口径的全硅超构透镜替代传统的折射透镜,以构建轻量、无热化长波红外成像的技术路线。本课程从光学纳米天线阵列的工作原理出发,重点讲授基于光学纳米天线的红外探测器及其在气体检测、红外成像与测温领域的应用。
课程提纲:
1. 光学纳米天线阵列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材料体系;
2. 基于光学纳米天线的多光谱红外探测器及气体检测应用;
3. 基于光学纳米天线的红外超构透镜及成像与测温应用;
4. 基于光学纳米天线的红外探测器总结与展望。
培训详情:
https://www.memstraining.com/training-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