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宣布,推出业界首款面向中小企业的全闪存NAS存储——OceanStor Dorado 2100。
据悉,OceanStor Dorado 2100是业界唯一的入门级双活NAS存储设备,配置极致性价比的SSD盘和NAS软件,支持多种NAS协议,可为中小企业提供文件共享、网盘、文件存储和检索等服务。
据华为介绍,OceanStor Dorado 2100相比传统NAS有以下几个优势:
速度更快
中小企业在日常办公和流程运作中产生的视频、图片、录音、办公文档等,占据了总数据量的80%以上。
在使用HDD盘的情况下,打开一个4-5层目录下的GB级大文件甚至需要几十秒到几分钟的情况,而目录更深、文件更大的场景下会更糟糕。
华为表示,在HDD技术创新受限,SSD快速创新的大背景下,使用SSD替换HDD成为最简单又最快速见效的方式。
OceanStor Dorado 2100采用端到端全闪存设计,可配置独创的数据布局算法,可以检测全局数据冷热,提前预取数据到内存,实现稳定的毫秒级时延,性能相比友商混合闪存提升20倍。
其次是安全性
作为业界唯一使用NAS Active-Active架构的入门级全闪存存储,OceanStor Dorado 2100采用SSD可靠性、架构可靠性、系统可靠性和方案可靠性的4层可靠性设计,端到端全冗余设计,免网关双活方案,保证99.9999%的可靠性,即年平均故障时间达到秒级。
同时支持业界最高密度的15秒高密度无损快照,实时数据保护,数据防丢失防病毒防勒索。
最后,文件可以一次写入,多次读取,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在初始状态、锁定状态、追加状态和过期状态之间按照需要转换,满足法规级和企业级的WORM要求,防止重要数据被篡改,为客户带来法规级的合规性。
OceanStor Dorado 2100与高端存储一样,支持多租户间隔离和共享,无需额外软件即可实现逻辑隔离、网络隔离、业务隔离等,满足中小企业资源共享和隔离诉求。当前多租户的共享和隔离,已通过法国ANSSI认证,在为中小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性。
最后是上手难度低、运维简单
据介绍,OceanStor Dorado 2100通过云端提前规划配置,手机DME IQ 扫码与设备连接,本地配置导入的方式30分钟即可完成开局。
在设备部署上线过程中,无需学习专业文档、无需复杂网络规划、无需使用专业工具,大大降低交付难度,提高交付效率。
相比于交付周期需要2天甚至更长的手工或者使用普通工具,OceanStor Dorado 2100的交付时间减少90%,人力成本节省50%。
此外,在后续的管理和运维过程中,可以使用DME IQ 智能运维平台对运维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通过深度学习,利用万亿级的训练数据,使能AI诊断和智能定界,精准定位故障。同时,APP可以秒级检测告警,快速响应故障,快速恢复故障,TCO降30%。
据韩国媒体报道称,中国存储行业快速发展,这追赶速度让他们感到惊讶。
报道中指出,随着相关政策的支持,中国存储行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在NAND闪存方面,和三星、SK 海力士等头部企业的技术差距缩短到2年。
在韩国专家看来,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中国企业进步太迅速。
在他们看来,虽然NAND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但中国厂商的进步速度依然超出了外界的预计,而韩国企业在DRAM领域,依然保持5年以上的技术差距,不过也应该更加当心被赶超。
之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法院公布的信息显示,11月9日,长江存储起诉美光科技及全资子公司美光消费产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侵犯其美国专利。
长江存储在起诉书中提到,美光使用长江存储的专利技术,以抵御来自长江存储的竞争,并获得和保护市场份额。
这也是直接展示了中国厂商在NAND闪存上突飞猛进的进步成果。
尽管受到美国严格封锁,但长江存储并未轻言放弃,正在开发下一代晶栈Xtacing 4.0架构的新型闪存,并已经基本就绪。
长江存储现有的晶栈Xtacking 3.0有三种版本,其中X3-9060是128层的TLC,X3-9070是232层的TLC,X3-6070是128层的QLC。
下一代的晶栈Xtacking 4.0,首批有两个版本,其中X4-9060是128层的TLC,X4-9070是232层的TLC,后续是否还有QLC暂不清楚。
它们仍将使用串堆叠(string stacking)设计,也就是首先制造64层、116层的闪存晶圆,然后两个键合合在一起,形成128层、232层,这样使用的相关工具、技术就不会违反美国的出口限制。
当然,128层、232层只是实际可用的层数,还有多少隐藏/屏蔽的层数就不得而知了。
晶栈Xtacking 3.0架构的128层、232层TLC闪存实际上分别有141层、253层,但有13层、21层没有启用,这也是行业惯例,为的是提高良品率。
目前尚不清楚晶栈Xtacing 4.0有哪些具体的提升,不知道是否能像之前每一代那样,继续提升传输速度、容量密度。
相信这一次,更多地会在架构和技术细节上优化完善,比如提升并行能力、优化位线(bitline)和字线(wordline)、改进延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