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断断续续读完了一本讲商周历史的书——《翦商》。翦是翦灭、翦除的翦,所以这本书讲的就是周灭商的故事,和前一段时间大火的电影《封神》历史背景完全一致。
虽然看过很多历史类书籍,但是《翦商》是我第一次读到一本完全用考古讲历史的书籍,原因是汉字起源大概就在殷商时期,而商周遗留下的文字记录基本只有刻在用来占卜的甲骨上的甲骨文,因此商周时期的历史并没有像后来那样被当朝的史书、文学作品等完整记录,主要靠后人的口耳相传与想象。
而《翦商》这本书,就是作者结合商周考古成果以及周朝以后的史料,靠自己的分析去伪存真还原出完整、详实的商周真实残酷的面貌和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过程。
这里面最神奇的是记录周文王“密谋”灭商心路历程的“亲笔”占卜记录后来非常幸运的刚好被挖出来了,所以可以看到周文王本人灭商前期的很多真实思考。
此外虽然这是一本讲考古、讲历史的书,文字不晦涩(基本出现的每一段文言文作者后面一定会用大白话解释下,不像很多讲历史的书都默认读者具备高超的文言文能力),而且非常清晰的讲清楚了中华文明奠定如今文化基因的完整历程,没有任何夸张、臆想成分,依然能让人读的心潮澎湃。推荐。
回到正题,叨咕叨咕这一周我觉得值得关注的业界新闻。
......
1、英伟达在发布新款GPU芯片H200的同时,据传将针对中国市场再次推出专供版本GPU。
先讲讲H200。H200是英伟达最新推出的算力GPU芯片,其主要应用场景就是被ChatGPT带火的大模型(具有大量参数和复杂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比如用来生成对话的GPT模型)领域。
由于英伟达的GPU芯片在性能上几乎领先全球其他对手几个代际,这导致就算台积电产线满负荷工作也无法满足科技企业们旺盛的需求,因为地球上最顶尖的AI、云服务公司几乎都在疯抢英伟达的AI芯片打造自己的算力底座,所以,H200的前一代产品H100一块就可以卖到接近30万人民币,且有价无市。
不过,由于受到出口管制,中国大陆市场必然不会被允许销售H200,别说是H200了,就算是英伟达此前为中国市场专供的“阉割版”GPU——性能低得多的A800和H800也已经被禁止销往国内。
因此,据传英伟达要为中国继续定制更低标准、符合出口管制条例的三款GPU芯片。。。虽然看似很羞辱,但可以想象,推出后大概率在国内依然会被疯抢。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英伟达就这么NB呢?这么说吧,GPU的概念就是英伟达首创的,而将GPU从单纯的游戏显卡引入到算力领域并打造整个基础架构——CUDA的也是英伟达,所以整个基于GPU的算力架构就是英伟达一手创建起来的,英伟达能不NB能不狂吗?
而如果要顶替英伟达,基本就是要掀翻目前的牌桌,重新建立一套算力生态,不过真给国内一众科技企业逼急眼的话,我相信会扶持出来一家这么样的企业的。
2、日本经济新闻拆解Mate 60 pro,并发现其中国零部件占比达到47%。
日经这家日本媒体比较硬核,经常联合专业机构拆解中国各类科技产品,甚至还拆过比亚迪电动车,就为了探究其元器件技术和来源,所以日经得到数据与结论一般都比较权威,毕竟相比各种营销号云里雾里一顿乱吹,日经是真拿到实物并且给它拆了。
这次拆解的结果是Mate 60 pro中国制造元器件占比达到47%,与Mate 40 Pro相比上升了18个百分点。其实这个结论并不意外,毕竟现在的华为就算想买海外企业元器件,也不让啊。
不过,有一个数据还是挺值得玩味的,虽然日本和韩国往往都被认为是美国的盟友,但是Mate 60 pro中使用的日本元器件占比由19%降低到1%,而韩国元器件占比由31%上升到36%,韩国成为Mate 60 pro第二大元器件来源国,韩国供货的部件主要包括图像传感器、存储芯片等核心组件。
而无论是图像传感器还是存储芯片,韩国企业(三星、海力士等)的主要竞争对手,都是日本企业(索尼、铠侠等)。
说好的手牵手断供,没想到你浓眉大眼的韩国也叛变了。。。
3、小米汽车快上市了。
小米汽车在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7批正式登场,并曝光了细节照片,长这样婶儿的,怎么说呢,年轻人的一台跑车——保时米?
而且,小米汽车不是贴牌制造,小米已经自建工厂(北京经开区小米汽车工厂)生产自家汽车,但是使用的相关资质是北汽的。至于为何不独立申请造车资质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太难了:大概是由于近些年各路牛鬼蛇神都出来造车且成功者寥寥忽悠者众多的原因吧,眼下汽车整车投资项目审批收紧,所以小米眼下也只能曲线救国。
根据网上综合的一些消息,小米汽车下个月(12月)就可以量产,24年首款车型就可以上市,并预计三年销售90万辆以上,而特斯拉22年在中国销量40多万辆,相当于小米首款车型就想要卖到接近特斯拉年销量的量级,确实给自己设定了很高的目标。
要知道,雷军正式宣布小米进入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时间是21年3月,也就是说2年多时间,不但工厂建设完毕而且马上就可以实现几十万辆规模的量产了。。。
这一方面说明了现在中国确实在电动车领域绝对领先的地位:相关生产流程、供应商、技术已经极度成熟;另一方面确实也体现了小米造车的决心,干就完了,真的一点不墨迹。
而相比之下,跑去美国造车N年的贾总,刚宣布24年法拉第未来要实现全年1000辆的量产目标。。
不过,至于大家最关心的价格,虽然还未公布,但据说不便宜,可能成为年轻人的第一个买不起的小米。
......
这周就写这些吧,以后可能会按照最近两篇文章的模式,每周发一篇文章扯扯淡,瞎聊聊,否则更新长文时间压力太大了,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