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气相沉积硅炭

锂电联盟会长 2023-11-11 12:53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

近年来,硅负极材料的产业化步伐得到了加速。无论是国内外主流车辆制造商、电池生产企业还是移动设备制造商,均在积极投入硅基负极材料的应用研发中。硅负极材料的应用逐渐成为各产业方打造电池性能差异化的重要竞争领域。特斯拉,作为电动车的领军企业,2020年10月,特斯拉宣布与松下联合开发其配套Cybertruck 的4680圆柱大电池,其天然抑制负极膨胀的能力使得硅负极上车趋势更为明确;第二代4680采取正极9系列,负极硅碳使用较第一代10%提升最少3倍,循环次数超过2500次,实现8分钟快充。



为解决硅基负极所面临的膨胀及失效等问题,学术界和产业界开发了多种硅基负极改性方式,主要包括硅氧化、纳米化、复合化、多孔化、合金化、预锂化、预镁化等等,在大类上主要分为硅氧类和硅碳类。


在细分的技术路线中,目前有三条路线已经得到产业化应用,第一条是研磨法纳米硅碳路线,第二条是硅氧路线(一代硅氧和预锂化硅氧),第三条是CVD气相沉积硅碳路线。

研磨法主要的问题就是粒径较大,且容易引入杂质,纯度较低,且粒径分布不能有效控制。从理论上来讲,如果能将硅颗粒研磨至20nm以下且不团聚,就能一定的程度上解决硅负极膨胀的问题,但事实证明这超越了研磨法工艺的极限。多家厂商尝试多年,从砂磨到球磨,也无法跨越100nm以下的门槛,部分厂商的小部分产品达到了50nm左右的水平,但是该产品价格昂贵,难以稳定大批量出货。较大的颗粒会随着电池的圈数增加,容量衰减较快,导致循环往往小于500圈,因此研磨硅依然只能应用在一些对循环要求不高的倍率型电池中。目前平均水平性能的研磨硅的售价已经从21年最高60w/t降低到30w/t。

贝特瑞13年开始研发第一代硅氧,15年完成产品出货,主要应用领域在消费和动力。硅氧解决膨胀方案主要通过氧原子与硅结合为纳米级别的化合物,能抑制硅在充放电的体积变化,提升循环寿命。但是,氧含量的提升导致x值提高,导致Li+与氧原子反应生成氧化锂和锂硅酸盐,导致锂离子消耗,不可逆容量损失首效降低,仅为75%左右,相比之下石墨为95%,远远达不到全电池对负极材料的要求。从成本和性能综合考虑下来,无法对电池带来较为明显的优势。

由于硅氧会反应掉较多的锂离子,导致纯硅氧首效75%-78%,于是贝特瑞第二代硅氧通过预镁方案提升至80%以上。信越化学2019年推出可以商用的预锂化硅氧产品,首效提升至85%以上,循环超1000次。但从原理来说,“亡羊补牢”地通过首次充放电加入锂金属、碳酸锂、镁金属等作为预锂剂,能让预锂化后的硅氧负极首效提升至 86-90%左右,却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产品成本过高的问题。目前预锂化氧化亚硅成本50-60w元/t,售价大概在90-120w/t。

目前国内仅有个位数的厂商具备第三代硅氧稳定批量出货的能力,主要是预锂化工艺不成熟,残碱和产气问题所带来对一致性的担忧,这些都是业界考虑大规模采购需要衡量的因素。信越化学的专利尚未过期,国内厂商难以绕开专利取得产品相似的效果,因此知名厂商不敢轻易售卖预锂化硅氧。目前没有一家企业预锂化硅氧年出货产值超过2000w元。

简单总结, 硅氧看首效,硅碳看循环。硅碳崛起较早,但是客户群体主要以海外倍率型圆柱厂商为主。2021年之前硅碳迭代不小,技术门槛较高,受到市场较高的认可,从微米级别粒径过渡到百纳米级别粒径,但百尺竿头难以更进一步,技术迭代陷入一定的停滞。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底,则是属于一代硅氧和预锂化硅氧的天下。一代硅氧的成本较低,同时生产壁垒不高,截止到2023年8月,众多厂商硅氧出货,整个市场杀价较高,售价已经低于10w/t,但因为其添加性能不明显,车厂添加量极低,更像是“试水”。预锂化硅氧受限其不稳定的性能,一直难以在动力电池批量使用。

除了以上两条硅负极主流技术路线面临一定瓶颈的基础上,其他技术包括液相法等,国外大批量创业公司已经在研究,但尚未有全电池验证数据;镁热还原法在上个十年获得较多的学术关注,但酸洗成本居高不下,镁的活泼性能也导致对安全的担忧,目前放大问题尚未解决;硅合金也是在14年开始吸引了较多的学术团队沿着技术方向研究,通过其他金属和硅做成原子级别的紧密层度,通过溶解金属,形成多孔硅介质,再进行碳包覆,但始终孔隙程度难以控制得较低,后续随着充放电的进行,较容易崩塌。由此看来,似乎硅负极的创新都陷入了一定的停滞。

彼时,美国独角兽公司Sila率先推出最早可以商业化气相沉积硅,通过硅烷、碳氢气体共同沉积形成致密的硅碳结构,获得大众的认可,也收获了产业方包括奔驰、三星、CATL、TDK等投资,募集了13轮共9.3亿美金。但随着产业化的进行,乙烯和硅难以形成一致性高的纳米级别包覆,工艺难度比想象中的高,目前业界的声音逐步减小。

但2022年底以来,美国另一家气相沉积硅公司Group 14产品在国内几家头部电芯厂新测的数据“惊为天人”,其全电的内阻、循环、首效、克容量、膨胀率较硅氧和研磨硅相对来说取得了大范围的提升,获得了保时捷、ATL、光石、BASF、SK全球、微软、美国碳中和基金的投资,成为新一代的“硅基之王”。正所谓“硅负至尊,纳米磨硅,号令天下,谁敢不从,CVD硅不出,谁与争锋”。

Group 14采用的技术区别于Sila,是一种新型的气相沉积硅碳,核心是通过低成本生产一种多孔碳骨架来储硅,并通过多孔碳内部的空隙来缓冲硅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因此膨胀率低,循环优异。其中的碳骨架不仅制作成本低,本身也具备不错的储锂能力,加之碳骨架本身密度小质量轻,使得材料能量密度高。

并且,CVD气相沉积硅所需生产流程短,设备少,理论成本低,因此被各家电芯厂称为最具终局意义的硅负极解决方案。随着未来硅烷价格的下降、硅烷利用率的提升和气相沉积设备的放大,气相沉积硅碳将进一步拉开和其他硅负极路线的成本差距,最终量产成本有望降低到20万/吨以下。

Group 14作为一家成立于碳材料研发公司,跳出了“硅和石墨”两个主流思考框架,通过引入碳骨架,和硅烷沉积,使得硅元素在碳骨架中的膨胀得到了较好的抑制。


通过Group 14的商业计划书, G14技术主要来自于《Nature Materials》一篇文章“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anodes using a hierarchical bottom-up approach.” 采用硅烷在回转炉沉积在炭黑,在碳硅比例45:55的的情况下,克容量可以达到1650 mAh/g,而射线图表明碳材料和工艺还有很多改进空间,技术商业潜力惊人。

G14的拳头产品是上图SCC 55,未来有机会将正极材料在电池添加量40%增加到75%,大大提升了电池产品的能量密度。Tesla和G14合作宣称采用了该负极,续航里程提升50%,可以达到560 miles(896 km), 而不是现有373 mile(596km),和美国Storedot合作研发快充科技公司采用快充高电压技术,宣称通过调整导电网络,充电实际可以缩短5分钟。 

根据已完成的钴电池和锂电池测试数据分析,美国G14制造商的比容量已成功达到每克2000mAh,且初次效率高达90%。截至目前,各电池组件客户已收到G14样品,并已完成全电池测试。这些测试结果表明,G14电池呈现出优异的全电池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产品质量稳定,一致性高,体积膨胀率低,且具备良好的加工性能,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震动。

气相沉积硅碳技术路线受到电芯制造厂客户的高度青睐,直接影响了上游厂商的技术路线决策。G14的车厂客户包括保时捷、特斯拉、大众、比亚迪、福特和戴姆勒等,几乎覆盖了95%的汽车制造商,已开始进行量产交付。另外,电池制造厂客户包括ATL、孚能科技、Northvolt、LG、三星SDI等知名厂商,G14与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苹果签署了一份长期供货合同,合同将持续至2024年年底。值得注意的是,Northvolt是一家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的科技独角兽企业,在欧洲市场具有重要地位,全球深科技独角兽仅次于SpaceX、OpenAI和Blue Origin等知名企业。

目前,G14有两个生产基地,分别为美国和韩国。美国的基地在2021年实现量产突破,预计一年1.2t,正在扩建,主要提供样品检测和研发实验室。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韩国SK集团合资成立,2023年Q1就有32000t的最大年产能。2022年G14的17t气相沉积硅出货,预计2023年卖出102t硅碳,2024年3500t硅碳,2025年13000t硅碳,对应营收分别为4200w美金(2023年)、5.6亿美金(2024年)、17亿美金(2025年)。目前,因为商业原因,G14和SK的合作陷入了一定的停滞。根据测算,扣除royalty费用,2025年G14气相沉积硅售价大概在每吨10w美金左右,和海外研磨硅价格差不多。

根据千乘资本的观察,本年度在汽车制造和电池生产领域,受到车厂、电芯厂等客户需求的推动,国内知名的硅氧材料制造企业以及在研磨法硅碳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主要参与者,纷纷进行业务转型,开始布局气相沉积硅碳技术。一些敏锐感知市场脉动的硅基负极技术创业公司也纷纷跟进,投资数十万至数百万元采购气相沉积硅碳设备,积极展开气相沉积硅碳技术的研发。

气相沉积硅碳技术与传统硅负极完全截然不同,涉及到独特的原材料、设备和工艺,具备极高的技术门槛。千乘资本对在这个领域拥有深厚积累的创业团队表示乐观,他们有望借助这一时机,以行业的势头为助力,开辟出一个崭新的硅基负极领域,实现更专业化的发展目标。

随着硅基负极技术路线的演进,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拐点,新的竞争格局即将形成。技术路线的演变以及行业的关键拐点的出现,为已经面临瓶颈且竞争激烈的硅负极领域带来了新的创业和投资机遇。然而,即便是在气相沉积硅碳领域的领导者,如G14公司,仍未能实现大规模的百吨级量产。对于想要成功实现技术转型并取得良好业绩的企业而言,涉足气相沉积硅碳领域并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

目前,国内气相沉积硅碳技术的产业化仍面临多项困难。这些困难对于那些计划进入该领域的公司和团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摘自:千乘资本  作者:胡真瀚

相关阅读:

锂离子电池制备材料/压力测试

锂电池自放电测量方法:静态与动态测量法

软包电池关键工艺问题!

一文搞懂锂离子电池K值!

工艺,研发,机理和专利!软包电池方向重磅汇总资料分享!

揭秘宁德时代CATL超级工厂!

搞懂锂电池阻抗谱(EIS)不容易,这篇综述值得一看!

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各种问题汇编

锂电池循环寿命研究汇总(附60份精品资料免费下载)


锂电联盟会长 研发材料,应用科技
评论 (0)
  • ‌一、高斯计的正确选择‌1、‌明确测量需求‌‌磁场类型‌:区分直流或交流磁场,选择对应仪器(如交流高斯计需支持交变磁场测量)。‌量程范围‌:根据被测磁场强度选择覆盖范围,例如地球磁场(0.3–0.5 G)或工业磁体(数百至数千高斯)。‌精度与分辨率‌:高精度场景(如科研)需选择误差低于1%的仪器,分辨率需匹配微小磁场变化检测需求。2、‌仪器类型选择‌‌手持式‌:便携性强,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台式‌:精度更高,适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环境。‌探头类型‌:‌横向/轴向探头‌:根据磁场方向选择,轴向探头适合
    锦正茂科技 2025-05-06 11:36 390浏览
  • 二位半 5线数码管的驱动方法这个2位半的7段数码管只用5个管脚驱动。如果用常规的7段+共阳/阴则需要用10个管脚。如果把每个段看成独立的灯。5个管脚来点亮,任选其中一个作为COM端时,另外4条线可以单独各控制一个灯。所以实际上最多能驱动5*4 = 20个段。但是这里会有一个小问题。如果想点亮B1,可以让第3条线(P3)置高,P4 置低,其它阳极连P3的灯对应阴极P2 P1都应置高,此时会发现C1也会点亮。实际操作时,可以把COM端线P3设置为PP输出,其它线为OD输出。就可以单独控制了。实际的驱
    southcreek 2025-05-07 15:06 226浏览
  • Matter协议是一个由Amazon Alexa、Apple HomeKit、Google Home和Samsung SmartThings等全球科技巨头与CSA联盟共同制定的开放性标准,它就像一份“共生契约”,能让原本相互独立的家居生态在应用层上握手共存,同时它并非另起炉灶,而是以IP(互联网协议)为基础框架,将不同通信协议下的家居设备统一到同一套“语义规则”之下。作为应用层上的互通标准,Matter协议正在重新定义智能家居行业的运行逻辑,它不仅能向下屏蔽家居设备制造商的生态和系统,让设备、平
    华普微HOPERF 2025-05-08 11:40 90浏览
  • 多功能电锅长什么样子,主视图如下图所示。侧视图如下图所示。型号JZ-18A,额定功率600W,额定电压220V,产自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精致电子配件厂,铭牌如下图所示。有两颗螺丝固定底盖,找到合适的工具,拆开底盖如下图所示。可见和大部分市场的加热锅一样的工作原理,手绘原理图,根据原理图进一步理解和分析。F1为保险,250V/10A,185℃,CPGXLD 250V10A TF185℃ RY 是一款温度保险丝,额定电压是250V,额定电流是10A,动作温度是185℃。CPGXLD是温度保险丝电器元件
    liweicheng 2025-05-05 18:36 273浏览
  • 这款无线入耳式蓝牙耳机是长这个样子的,如下图。侧面特写,如下图。充电接口来个特写,用的是卡座卡在PCB板子上的,上下夹紧PCB的正负极,如下图。撬开耳机喇叭盖子,如下图。精致的喇叭(HY),如下图。喇叭是由电学产生声学的,具体结构如下图。电池包(AFS 451012  21 12),用黄色耐高温胶带进行包裹(安规需求),加强隔离绝缘的,如下图。451012是电池包的型号,聚合物锂电池+3.7V 35mAh,详细如下图。电路板是怎么拿出来的呢,剪断喇叭和电池包的连接线,底部抽出PCB板子
    liweicheng 2025-05-06 22:58 345浏览
  • 2024年初,OpenAI公布的Sora AI视频生成模型,震撼了国产大模型行业。随后国产厂商集体发力视频大模型,快手发布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字节跳动发布豆包视频生成模型,正式打响了国内AI视频生成领域第一枪。众多企业匆忙入局,只为在这片新兴市场中抢占先机,却往往忽视了技术成熟度与应用规范的打磨。以社交平台上泛滥的 AI 伪造视频为例,全红婵家人被恶意仿冒博流量卖货,明星们也纷纷中招,刘晓庆、张馨予等均曾反馈有人在视频号上通过AI生成视频假冒她。这些伪造视频不仅严重侵犯他人权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5-05 23:08 85浏览
  • UNISOC Miracle Gaming奇迹手游引擎亮点:• 高帧稳帧:支持《王者荣耀》等主流手游90帧高画质模式,连续丢帧率最高降低85%;• 丝滑操控:游戏冷启动速度提升50%,《和平精英》开镜开枪操作延迟降低80%;• 极速网络:专属游戏网络引擎,使《王者荣耀》平均延迟降低80%;• 智感语音:与腾讯GVoice联合,弱网环境仍能保持清晰通话;• 超高画质:游戏画质增强、超级HDR画质、游戏超分技术,优化游戏视效。全球手游市场规模日益壮大,游戏玩家对极致体验的追求愈发苛刻。紫光展锐全新U
    紫光展锐 2025-05-07 17:07 196浏览
  • 随着智能驾驶时代到来,汽车正转变为移动计算平台。车载AI技术对存储器提出新挑战:既要高性能,又需低功耗和车规级可靠性。贞光科技代理的紫光国芯车规级LPDDR4存储器,以其卓越性能成为国产芯片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为智能汽车提供坚实的"记忆力"支持。作为官方授权代理商,贞光科技通过专业技术团队和完善供应链,让这款国产存储器更好地服务国内汽车厂商。本文将探讨车载AI算力需求现状及贞光科技如何通过紫光国芯LPDDR4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车载AI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与挑战智能驾驶推动算力需求爆发式
    贞光科技 2025-05-07 16:54 147浏览
  • 文/郭楚妤编辑/cc孙聪颖‍相较于一众措辞谨慎、毫无掌舵者个人风格的上市公司财报,利亚德的财报显得尤为另类。利亚德光电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以LED显示、液晶显示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主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16年年报起,无论业绩优劣,董事长李军每年都会在财报末尾附上一首七言打油诗,抒发其对公司当年业绩的感悟。从“三年翻番顺大势”“智能显示我第一”“披荆斩棘幸从容”等词句中,不难窥见李军的雄心壮志。2012年,利亚德(300296.SZ)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立以来,该公司在细分领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5-07 19:25 167浏览
  • 后摄像头是长这个样子,如下图。5孔(D-,D+,5V,12V,GND),说的是连接线的个数,如下图。4LED,+12V驱动4颗LED灯珠,给摄像头补光用的,如下图。打开后盖,发现里面有透明白胶(防水)和白色硬胶(固定),用合适的工具,清理其中的胶状物。BOT层,AN3860,Panasonic Semiconductor (松下电器)制造的,Cylinder Motor Driver IC for Video Camera,如下图。TOP层,感光芯片和广角聚焦镜头组合,如下图。感光芯片,看着是玻
    liweicheng 2025-05-07 23:55 103浏览
  • 某国产固态电解的2次和3次谐波失真相当好,值得一试。(仅供参考)现在国产固态电解的性能跟上来了,值得一试。当然不是随便搞低端的那种。电容器对音质的影响_电子基础-面包板社区  https://mbb.eet-china.com/forum/topic/150182_1_1.html (右键复制链接打开)电容器对音质的影响相当大。电容器在音频系统中的角色不可忽视,它们能够调整系统增益、提供合适的偏置、抑制电源噪声并隔离直流成分。然而,在便携式设备中,由于空间、成本的限
    bruce小肥羊 2025-05-04 18:14 238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