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
3500
字
阅读时间
10
分钟
繁忙的金秋,外企CEO接连访华。10月中旬苹果库克,是年内第二次到访,他在浙江嘉善的立讯苹果手表的生产线上,留下了迷人的笑容。然而,此刻正值苹果意图加速向印度转移关键的iPhone手机产线之际,库克的笑容意味深长。11月初北京迎来了全球第三大存储器美国美光公司的CEO。在芯片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攻防的焦点高地之时,这个身影的出现,具有相当大的象征性意义。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芯片巨头都谨慎地腾挪盘局,在夹缝中小心地寻找合适的位置。而美光则并不意外地成为美国半导体在中国冲锋陷阵的长矛。企业需要的是和气生财的商业利益,而不是足球场上的冲撞。人们会看着这一幕,辨识化干戈为玉帛的时刻。
就在同一天,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德国博世的董事局主席,也出现在北京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与美光企业在中国留下足够的摩擦有所不同,成熟得多的博世集团在德国与中国之间起到了温和地平衡和连接作用。与德国政府的态度完全不同,德国大型企业如大众、宝马、西门子、博世、巴斯夫等,都用坚定的投资,对中国释放了巨大的善意。
西门子在成都工厂投资11亿元人民币,扩建它在成都的网红数字化工厂。而它在南京的运动控制中心,也成为全球除德国本土之外最大的研发与制造中心。而苏州的电气产品中心,也升格为中国和东亚的总部。
巴斯夫在中国投资巨大,博世来访高管也承诺了对中国投资的坚定信心。这些投资都令人鼓舞,然而细节看过去,也会有很多新的不同。外企在中国的未来之路,通过博世集团的精心布局,可以清白地看出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战略发展新端倪。最务实的德国人,展现了瑜伽一样的灵活体态和猎豹一样的奔跑速度。
上周,博世集团在自动化进行了意外的出拳。它收购了自动化上市公司浙江禾川5%的股权。作为一个收入近7000亿元人民币的德国工业集团巨头,投资一个收入只有10亿的小公司,这番投资举措值得揣测。实际上,博世集团旗下的力士乐,本身就是一个70亿欧元的自动化与液压领头羊。而这笔股权出手的仍然是母公司博世集团。
这种投资自然另有意图,战略卡位意义远胜于收益的吞吐。其实也不用多猜测,真正的沛公之剑,同时浮出水面。那就是力士乐与禾川,会成立一个合资公司,全面进军自动化领域。很显然,博世集团进军禾川,是为了一种战略上的锁定。母公司之间的关系既然坚如磐石,那么子公司自然可以放开手脚,大展一番宏图。
这个举动并非是力士乐一时兴起。博世集团在中国,可以说是深耕有方。博世在中国2022年收入已经达到1300亿的产值,将近集团的20%。跟德国汽车流派一样,中国市场也是博世集团的命根子。博世汽车零部件,尤其善于借助合资、本土新品开发手段,在中国占据统治性地位。可以说,德国汽车的顶级企业,在中国已经轻车熟路地融入到中国发展的动脉中去。
然而这一次行动的主角,则是博世集团旗下的力士乐,它试图将自动化与液压公司业务,重新复制集团在汽车零部件事业部的做法。力士乐有三大块业务,除了自动化之外,还有液压、动力总成等部分。每一块都没有落下,在外资布局中国的版图上,出现了新的形态。
力士乐的动力总成部分,在电驱方面跟中国采用紧密嵌入的方式。在9月份,力士乐跟珠海英博尔建立上海合资公司,大力进军工程车辆的电驱市场。签约仪式在德国举行,这也意味着这个合资公司,也将向海外非公路用新能源工业车辆进军。这次合作,并非是技术上的单边输出。就产品丰富度而言,英博尔也并非等闲之徒。它在驱动系统领域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也有力士乐需要依仗的一面。中国电动汽车的火爆,带动了本土制造商的电池、电驱和电控这三电技术的发展。供应链能力的发展,是带有国家属性的。脱颖而出的英博尔,也有自己的实力资本跟全球巨头商谈更好的合资条件。
力士乐的第二块业务的液压,有着全球压倒性的优势。在去年8月份,力士乐就选择了与无锡威孚合资,生产面向工程机械的液压泵阀等产品。双方的合作,没有任何认知上的障碍。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博世集团与无锡威孚有近四十年的合作,在柴油机高压共轨点火器、泵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而博世的子公司,再次选择跟威孚合作,则有点令人意外。因为威孚在工程机械液压方面造诣不深,相当于力士乐选择了一个没有技术储备的公司作为合资对象。力士乐齐全的液压产品线和强大的技术,足以覆盖所有的缺憾。
在工程机械领域,国产液压一直是一个关键短板。市场主要有两大流派,一个是日本川崎,一个是力士乐。随着挖机在工程机械这两年表现不好,产品线更全的力士乐呈现了相对优势一面。川崎和力士乐这两家公司,对于中国工程机械液压部件的提升,起到了关键的教育作用。消化甚至照抄既有的液压系统,已经成为工程机械液压行业的常例。力士乐需要有足够的策略,来进一步防范日渐成长的国内力量。
国产主力军的崛起速度是肉眼可见的,如常州恒立、烟台艾迪,都在按照技术难度自低而高地沿着价值曲线向上滑动。这些攀升的曲线,侵蚀着力士乐和川崎的地盘。将“国产化”当做旗帜高高举过头顶的国产品牌商,以其成本优势和过度服务,正在成为外企头疼的咄咄逼人的对象。如何建立有效的防御性策略,是包括力士乐在内的所有外资企业,都需要放在战略画板最显赫的位置进行思考。
力士乐自然有跨国企业的迟缓特征。这是欧洲企业的症结,那就是汇报给德国总部,决策时间太漫长,而且由于公司各种流程规范,完全无法应对国内企业高歌猛进的态势。中国企业呈现了十倍速10X的加速度冲击能量,传统的外企研发流程很难抵挡这种形态。
求变求快,已经在外企成为共识。在今年8月份,博世力士乐加强了在中国上海的存在感。它启动了上海闵行的工业园区,旗下的乐达自动化和乐达液压,也全新启动。乐达液压是在2021年成立,而在去年力士乐与威孚的合资公司成立之后,资产就被全部灌入新公司之内。从独立子公司、到合资公司、到入驻上海基地,这三年一连串的动作无疑是经过缜密的计划。德国企业让人见识了其一贯严谨的作风,战略策划也可以跟机器一样地精密。
博世集团选择威孚的合作,可以看成是一种“企业家友谊”的延续。博世管理层似乎呈现了“恋旧”的一面。这背后另有一番逻辑——那就是“大变局之下,信任是最大的锚钩”。全球化变局之际,不同国家间的企业家们正在小心地维护着彼此的个人友谊,商业利益还需要信任的连接。而当信任还不是很确定的时候,例如力士乐跟禾川的合作以前并不多,那么就可以在母公司之间,用持有股份打一个“不脱扣的信任结”。
外企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就是为了在全新的阵地上,重新应对本地公司的挑战。而这次五五合资的“新合资形态”,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心态上的对等。有技术出技术,有钱出钱,公平结盟,共同应对其他的对手。
双方都需要取暖。在整个自动化领域,这两年都受到来自深圳汇川自动化公司的巨大冲击。无论是控制系统,还是伺服电机,或者是变频器。汇川给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法国施耐德电气等,都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跨国巨头,需要寻找新的对抗力量,弥补跨国公司先天的不足。在中国的伺服电机领域排在第七名左右的禾川,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力士乐与禾川的合作,可以为前者一直在推广而落地不多的新一代磁悬浮自动化导轨,形成巨大的促进作用。二者联手,可以有效对冲一下汇川在自动化领域看似席卷一切的狂潮。而供应链的秩序格局,也在大变。
这种现象看成是“供应链正在蜕皮”,新供应链秩序正在形成。国内企业茁长成长,外企也并非再具有压倒性优势。每个企业,都需要重新变换花纹,适应新的供应链骨骼。
从这些正在重新生长的秩序来看,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至关重要。跨国企业的中国首席执行官,正在起到了一个决定性作用。他们对未来时局的判断,对国外总部的游说能力,以及所肩负的让内外同时信任的重担,比任何时候都要艰难。跨国企业总部也在艰难地抉择,“信任”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稀缺,倍加珍贵。当以电气与自动化而知名的菲尼克斯说服德国总部在南京追加投资的时候,当气动执行机构的SMC公司中国总经理说服日本总部扩大投产的时候,这些决定都跟信任有关。
在产业游离的供应链大分流之下,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当下也处在微妙的商业关系之中。博世的连环举措,充满了苦口婆心的禅意。这为给过去四十年的合资历史画卷,涂抹出新的构图。它在启发人们,当前供应链大变局之下,无数新的可能都值得尝试。外企正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出新的枝果。费尽周折的战略举措,并非都指向苦涩,也是在形成全新混合交织的商业形态。供应链攻防,也充满了无限的套路和新意,这一切都跟企业家的信心有关。
(全文完)
图书推荐阅读:
《质量简史》浓缩百年质量观
《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告别微笑曲线
《五菱之光:一部造车史》还原创奇
《工业软件简史》六十载进化风云
《智能制造术语解读》制造强国
《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解读》深入剖析
《工业互联网创新之路》实践常州模式
相关阅读:
林雪萍 | 谁在收购满天繁星?
林雪萍 | 外企的信念 大山的呼唤
林雪萍 | 艾默生大口收购NI 新自动化再无边界
作者简介
林雪萍: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上海交大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往期专辑推荐 | ||
工业互联网 | 智能制造 | 工业4.0 |
全球制造战略 | 美国制造创新 | 工业软件 |
工业新概念 | 企业战略 | 先进制造 |
数字工厂转型 | 纺织 | 灰度创新 |
自动化 | 数字人才教育 | 国际展会 |
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并分享
为方便查看,可应用公众号置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