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牧春:Linux内核内存corruption检查机制KASAN实现原理

Linux阅码场 2023-11-06 08:00

本文来源: 

http://www.wowotech.net/memory_management/424.html


1. 前言

KASAN是一个动态检测内存错误的工具。KASAN可以检测全局变量、栈、堆分配的内存发生越界访问等问题。功能比SLUB DEBUG齐全并且支持实时检测。越界访问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通过我之前的文章(SLUB DEBUG技术)应该有所了解。正是由于SLUB DEBUG缺陷,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更加强大的检测工具。难道你不想吗?KASAN就是其中一种。KASAN的使用真的很简单。但是我是一个追求刨根问底的人。仅仅止步于使用的层面,我是不愿意的,只有更清楚的了解实现原理才能更加熟练的使用工具。不止是KASAN,其他方面我也是这么认为。但是,说实话,写这篇文章是有点底气不足的。因为从我查阅的资料来说,国内没有一篇文章说KASAN的工作原理,国外也是没有什么文章关注KASAN的原理。大家好像都在说How to use。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就根据现有的资料以及自己阅读代码揣摩其中的意思。本文章作为抛准引玉,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还请指正。
注:文章代码分析基于linux-4.15.0-rc3。

2. 简介
KernelAddressSANitizer(KASAN)是一个动态检测内存错误的工具。它为找到use-after-free和out-of-bounds问题提供了一个快速和全面的解决方案。KASAN使用编译时检测每个内存访问,因此您需要GCC 4.9.2或更高版本。检测堆栈或全局变量的越界访问需要GCC 5.0或更高版本。目前KASAN仅支持x86_64和arm64架构(linux 4.4版本合入)。你使用ARM64架构,那么就需要保证linux版本在4.4以上。当然了,如果你使用的linux也有可能打过KASAN的补丁。例如,使用高通平台做手机的厂商使用linux 3.18同样支持KASAN。


3. 如何使用
使用KASAN工具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添加kernel以下配置项。
CONFIG_SLUB_DEBUG=y
CONFIG_KASAN=y
为什么这里必须打开SLUB_DEBUG呢?是因为有段时间KASAN是依赖SLUBU_DEBUG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在Kconfig中使用了depends on,明白了吧。不过最新的代码已经不需要依赖了,可以看下提交。但是我建议你打开该选项,因为log可以输出更多有用的信息。重新编译kernel即可,编译之后你会发现boot.img(Android环境)大小大了一倍左右。所以说,影响效率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我们可以作为产品发布前的最后检查,也可以排查越界访问等问题。我们可以查看内核日志内容是否包含KASAN检查出的bugs信息。


4. KASAN是如何实现检测的?
KASAN的原理是利用额外的内存标记可用内存的状态。这部分额外的内存被称作shadow memory(影子区)。KASAN将1/8的内存用作shadow memory。使用特殊的magic num填充shadow memory,在每一次load/store(load/store检查指令由编译器插入)内存的时候检测对应的shadow memory确定操作是否valid。连续8 bytes内存(8 bytes align)使用1 byte shadow memory标记。如果8 bytes内存都可以访问,则shadow memory的值为0;如果连续N(1 =< N <= 7) bytes可以访问,则shadow memory的值为N;如果8 bytes内存访问都是invalid,则shadow memory的值为负数。

在代码运行时,每一次memory access都会检测对应的shawdow memory的值是否valid。这就需要编译器为我们做些工作。编译的时候,在每一次memory access前编译器会帮我们插入__asan_load##size()或者__asan_store##size()函数调用(size是访问内存字节的数量)。这也是要求更新版本gcc的原因,只有更新的版本才支持自动插入。
mov x0, #0x5678
movk x0, #0x1234, lsl #16
movk x0, #0x8000, lsl #32
movk x0, #0xffff, lsl #48
mov w1, #0x5
bl __asan_store1
strb w1, [x0]

上面一段汇编指令是往0xffff800012345678地址写5。在KASAN打开的情况下,编译器会帮我们自动插入bl __asan_store1指令,__asan_store1函数就是检测一个地址对应的shadow memory的值是否允许写1 byte。蓝色汇编指令就是真正的内存访问。因此KASAN可以在out-of-bounds的时候及时检测。__asan_load##size()和__asan_store##size()的代码在mm/kasan/kasan.c文件实现。


4.1. 如何根据shadow memory的值判断内存访问操作是否valid?

shadow memory检测原理的实现主要就是__asan_load##size()和__asan_store##size()函数的实现。那么KASAN是如何根据访问的address以及对应的shadow memory的状态值来判断访问是否合法呢?首先看一种最简单的情况。访问8 bytes内存。

long *addr = (long *)0xffff800012345678;
*addr = 0;

以上代码是访问8 bytes情况,检测原理如下:

long *addr = (long *)0xffff800012345678;
char *shadow = (char *)(((unsigned long)addr >> 3) + KASAN_SHADOW_OFFSE);
if (*shadow)
    report_bug();
*addr = 0;

红色区域类似是编译器插入的指令。既然是访问8 bytes,必须要保证对应的shadow mempry的值必须是0,否则肯定是有问题。那么如果访问的是1,2 or 4 bytes该如何检查呢?也很简单,我们只需要修改一下if判断条件即可。修改如下:
if (*shadow && *shadow < ((unsigned long)addr & 7) + N); //N = 1,2,4
如果*shadow的值为0代表8 bytes均可以访问,自然就不需要report bug。addr & 7是计算访问地址相对于8字节对齐地址的偏移。还是使用下图来说明关系吧。假设内存是从地址8~15一共8 bytes。对应的shadow memory值为5,现在访问11地址。那么这里的N只要大于2就是invalid。

4.2. shadow memory内存如何分配?

在ARM64中,假设VA_BITS配置成48。那么kernel space空间大小是256TB,因此shadow memory的内存需要32TB。我们需要在虚拟地址空间为KASAN shadow memory分配地址空间。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ARM64 memory layout。
基于linux-4.15.0-rc3的代码分析,我绘制了如下memory layout(VA_BITS = 48)。kernel space起始虚拟地址是0xffff_0000_0000_0000,kernel space被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是KASAN、MODULE、VMALLOC、FIXMAP、PCI_IO、VMEMMAP以及linear mapping。其中KASAN的大小是32TB,正好是kernel space大小的1/8。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KERNEL的位置相对以前是不是有所不一样。你的印象中,KERNEL是不是位于linear mapping区域,这里怎么变成了VMALLOC区域?这里是Ard Biesheuvel提交的修改。主要是为了迎接ARM64世界的KASLR(which allows the kernel image to be located anywhere in the vmalloc area)的到来。


4.3. 如何建立shadow memory的映射关系?

当打开KASAN的时候,KASAN区域位于kernel space首地址处,从0xffff_0000_0000_0000地址开始,大小是32TB。shadow memory和kernel address转换关系是:shadow_addr = (kaddr >> 3)  + KASAN_SHADOW_OFFSE。为了将[0xffff_0000_0000_0000, 0xffff_ffff_ffff_ffff]和[0xffff_0000_0000_0000, 0xffff_1fff_ffff_ffff]对应起来,因此计算KASAN_SHADOW_OFFSE的值为0xdfff_2000_0000_0000。我们将KASAN区域放大,如下图所示。

KASAN区域仅仅是分配的虚拟地址,在访问的时候必须建立和物理地址的映射才可以访问。上图就是KASAN建立的映射布局。左边是系统启动初期建立的映射。在kasan_early_init()函数中,将所有的KASAN区域映射到kasan_zero_page物理页面。因此系统启动初期,KASAN并不能工作。右侧是在kasan_init()函数中建立的映射关系,kasan_init()函数执行结束就预示着KASAN的正常工作。我们将不需要address sanitizer功能的区域同样还是映射到kasan_zero_page物理页面,并且是readonly。我们主要是检测kernel和物理内存是否存在UAF或者OOB问题。所以建立KERNEL和linear mapping(仅仅是所有的物理地址建立的映射区域)区域对应的shadow memory建立真实的映射关系。MOUDLE区域对应的shadow memory的映射关系也是需要创建的,但是映射关系建立是动态的,他在module加载的时候才会去创建映射关系。


4.4. 伙伴系统分配的内存的shadow memory值如何填充?

既然shadow memory已经建立映射,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探究各种内存分配器向shadow memory填充什么数据了。首先看一下伙伴系统allocate page(s)函数填充shadow memory情况。

假设我们从buddy system分配4 pages。系统首先从order=2的链表中摘下一块内存,然后根据shadow memory address和memory address之间的对应的关系找对应的shadow memory。这里shadow memory的大小将会是2KB,系统会全部填充0代表内存可以访问。我们对分配的内存的任意地址内存进行访问的时候,首先都会找到对应的shadow memory,然后根据shadow memory value判断访问内存操作是否valid。
如果释放pages,情况又是如何呢?

同样的,当释放pages的时候,会填充shadow memory的值为0xFF。如果释放之后,依然访问内存的话,此时KASAN根据shadow memory的值是0xFF就可以断,这是一个use-after-free问题。


4.5. SLUB分配对象的内存的shadow memory值如何填充?

当我们打开KASAN的时候,SLUB Allocator管理的object layout将会放生一定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在打开SLUB_DEBUG的时候,object就增加很多内存,KASAN打开之后,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一截。为什么这里必须打开SLUB_DEBUG呢?是因为有段时间KASAN是依赖SLUBU_DEBUG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在Kconfig中使用了depends on,明白了吧。不过最新的代码已经不需要依赖了,可以看下提交。
当我们第一次创建slab缓存池的时候,系统会调用kasan_poison_slab()函数初始化shadow memory为下图的模样。整个slab对应的shadow memory都填充0xFC。

上述步骤虽然填充了0xFC,但是接下来初始化object的时候,会改变一些shadow memory的值。我们先看一下kmalloc(20)的情况。我们知道kmalloc()就是基于SLUB Allocator实现的,所以会从kmalloc-32的kmem_cache中分配一个32 bytes object。

首先调用kmalloc(20)函数会匹配到kmalloc-32的kmem_cache,因此实际分配的object大小是32 bytes。KASAN同样会标记剩下的12 bytes的shadow memory为不可访问状态。根据object的地址,计算shadow memory的地址,并开始填充数值。由于kmalloc()返回的object的size是32 bytes,由于kmalloc(20)只申请了20 bytes,剩下的12 bytes不能使用。KASAN必须标记shadow memory这种情况。object对应的4 bytes shadow memory分别填充00 00 04 FC。00代表8个连续的字节可以访问。04代表前4个字节可以访问。作为越界访问的检测的方法。总共加在一起是正好是20 bytes可访问。0xFC是Redzone标记。如果访问了Redzone区域KASAN就会检测out-of-bounds的发生。
当申请使用之后,现在调用kfree()释放之后的shadow memory情况是怎样的呢?看下图。


根据object首地址找到对应的shadow memory,32 bytes object对应4 bytes的shadow memory,现在填充0xFB标记内存是释放的状态。此时如果继续访问object,那么根据shadow memory的状态值既可以确定是use-after-free问题。


4.6. 全局变量的shadow memory值如何填充?

前面的分析都是基于内存分配器的,Redzone都会随着内存分配器一起分配。那么global variables如何检测呢?global variable的Redzone在哪里呢?这就需要编译器下手了。编译器会帮我们填充Redzone区域。例如我们定义一个全局变量a,编译器会帮我们填充成下面的样子。
char a[4];
转换

  1. struct {

  2.    char original[4];

  3.    char redzone[60];

  4. } a; //32 bytes aligned


如果这里你问我为什么填充60 bytes。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个转换例子也是从KASAN作者的PPT中拿过来的。估计要涉及编译器相关的知识,我无能为力了,但是下面做实验来猜吧。当然了,PPT的内容也需要验证才具有说服力。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特地写三个全局变量来验证。发现System.map分配地址之间的差值正好是0x40。因此这里的确是填充60 bytes。
另外从我的测试发现,如果上述的数组a的大小是33的时候,填充的redzone就是63 bytes。所以我推测,填充的原理是这样的。全局变量实际占用内存总数S(以byte为单位)按照每块32 bytes平均分成N块。假设最后一块内存距离目标32 bytes还差y bytes(if S%32 == 0,y = 0),那么redzone填充的大小就是(y + 32) bytes。画图示意如下(S%32 != 0)。因此总结的规律是:redzone = 63 – (S - 1) % 32

全局变量redzone区域对应的shadow memory是在什么填充的呢?又是如何调用的呢?这部分是由编译器帮我们完成的。编译器会为每一个全局变量创建一个函数,函数名称是:_GLOBAL__sub_I_65535_1_##global_variable_name。这个函数中通过调用__asan_register_globals()函数完成shadow memory标记。并且将自动生成的这个函数的首地址放在.init_array段。在kernel启动阶段,通过以下代调用关系最终调用所有全局变量的构造函数。kernel_init_freeable()->do_basic_setup() ->do_ctors()。do_ctors()代码实现如下:

  1. static void __init do_ctors(void)

  2. {

  3.    ctor_fn_t *fn = (ctor_fn_t *) __ctors_start;

  4.    for (; fn < (ctor_fn_t *) __ctors_end; fn++)

  5.        (*fn)();

  6. }

这里的代码意思对于轻车熟路的你再熟悉不过了吧。因为内核中这么搞的太多了。便利__ctors_start和__ctors_end之间的所有数据,作为函数地址进行调用,即完成了所有的global variables的shadow memory初始化。我们可以从链接脚本中知道__ctors_start和__ctors_end的意思。
#define KERNEL_CTORS()  . = ALIGN(8);              \
            VMLINUX_SYMBOL(__ctors_start) = .; \
            KEEP(*(.ctors))            \
            KEEP(*(SORT(.init_array.*)))       \
            KEEP(*(.init_array))           \
            VMLINUX_SYMBOL(__ctors_end) = .;

上面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是否产生了疑心?怎么都是猜啊!猜的能准确吗?是的,我也这么觉得。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呗!现在用事实说话。首先我创建一个c文件drivers/input/smc.c。在smc.c文件中创建3个全局变量如下:

然后就随便使用吧!编译kernel,我们先看看System.map文件中,3个全局变量分配的地址。
ffff200009f540e0 B smc_num1
ffff200009f54120 B smc_num2
ffff200009f54160 B smc_num3

还记得上面说会有一个形如_GLOBAL__sub_I_65535_1_##global_variable_name的函数吗?在System.map文件文件中,我看到了_GLOBAL__sub_I_65535_1_smc_num1符号。但是没有smc_num2和smc_num3的构造函数。你是不是很奇怪,不是每一个全局变量都会创建一个类似的构造函数吗?马上为你揭晓。我们先执行aarch64-linux-gnu-objdump –s –x –d vmlinux > vmlinux.txt命令得到反编译文件。现在好多重要的信息在vmlinux.txt。现在主要就是查看vmlinux.txt文件。先看一下_GLOBAL__sub_I_65535_1_smc_num1函数的实现。

汇编和C语言传递参数在ARM64平台使用的是x0~x7。通过上面的汇编计算一下,x0=0xffff200009682c50,x1=3。然后调用__asan_register_globals()函数,x0和x1就是传递的参数。我们看一下__asan_register_globals()函数实现。

  1. void __asan_register_globals(struct kasan_global *globals, size_t size)

  2. {

  3.    int i;

  4.    for (i = 0; i < size; i++)

  5.        register_global(&globals[i]);

  6. }


size是3就是要初始化全局变量的个数,所以这里只需要一个构造函数即可。一次性将3个全局变量全部搞定。这里再说一点猜测吧!我猜测是以文件为单位编译器创建一个构造函数即可,将本文件全局变量一次性全部打包初始化。第一个参数globals是0xffff200009682c50,继续从vmlinux.txt中查看该地址处的数据。struct kasan_global是编译器帮我们自动创建的结构体,每一个全局变量对应一个struct kasan_global结构体。struct kasan_global结构体存放的位置是.data段,因此我们可以从.data段查找当前地址对应的数据。数据如下:

首先ffff200009682c50对应的第一个数据6041f509 0020ffff,这是个啥?其实是一个地址数据,你是不是又疑问了,ARM64的kernel space地址不是ffff开头吗?这个怎么60开头?其实这个地址数据是反过来的,你应该从右向左看。这个地址其实是ffff200009f54160。这不正是smc_num3的地址嘛!解析这段数据之前需要了解一下struct kasan_global结构体。

  1. /* The layout of struct dictated by compiler */

  2. struct kasan_global {

  3.    const void *beg;        /* Address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global variable. */

  4.    size_t size;            /* Size of the global variable. */

  5.    size_t size_with_redzone;   /* Size of the variable + size of the red zone. 32 bytes aligned */

  6.    const void *name;

  7.    const void *module_name;    /* Name of the module where the global variable is declared. */

  8.    unsigned long has_dynamic_init; /* This needed for C++ */

  9. #if KASAN_ABI_VERSION >= 4

  10.    struct kasan_source_location *location;

  11. #endif

  12. };


第一个成员beg就是全局变量的首地址。跟上面的分析一致。第二个成员size从上面数据看出是7,正好对应我们定义的smc_num3[7],正好7 bytes。size_with_redzone的值是0x40,正好是64。根据上面猜测redzone=63-(7-1)%32=57。加上size正好是64,说明之前猜测的redzone计算方法没错。name成员对应的地址是ffff2000092bd6d0。看下ffff2000092bd6d0存储的是什么。

所以name就是全局变量的名称转换成字符串。同样的方式得到module_name的地址是ffff2000092bd6b8。继续看看这段地址存储的数据。

一目了然,module_name是文件的路径。has_dynamic_init的值就是0,这是C++需要的。我用的GCC版本是5.0左右,所以这里的KASAN_ABI_VERSION=4。这里location成员的地址是ffff200009682c20,继续追踪该地址的数据。
ffff200009682c20 b8d62b09 0020ffff 0e000000 0f000000
解析这段数据之前要先了解struct kasan_source_location结构体。

  1. /* The layout of struct dictated by compiler */

  2. struct kasan_source_location {

  3.    const char *filename;

  4.    int line_no;

  5.    int column_no;

  6. };


第一个成员filename地址是ffff2000092bd6b8和module_name一样的数据。剩下两个数据分别是14和15,分别代表全局变量定义地方的行号和列号。现在回到上面我定义变量的截图,仔细数数列号是不是15,行号截图中也有哦!特地截出来给你看的。剩下的struct kasan_global数据就是smc_num1和smc_num2的数据。分析就不说了。前面说_GLOBAL__sub_I_65535_1_smc_num1函数会被自动调用,该地址数据填充在__ctors_start和__ctors_end之间。现在也证明一下观点。先从System.map得到符号的地址数据。
ffff2000093ac5d8 T __ctors_start
ffff2000093ae860 T __ctors_end

然后搜索一下_GLOBAL__sub_I_65535_1_smc_num1的地址ffff200009381df0被存储在什么位置,记得搜索的关键字是f01d3809 0020ffff。
ffff2000093ae0c0 f01d3809 0020ffff 181e3809 0020ffff
可以看出ffff2000093ae0c0地址处存储着_GLOBAL__sub_I_65535_1_smc_num1函数地址。这个地址不是正好位于__ctors_start和__ctors_end之间嘛!

现在就剩下__asan_register_globals()函数到底是是怎么初始化shadow memory的呢?以char a[4]为例,如下图所示

a[4]只有4 bytes可以访问,所以对应的shadow memory的第一个byte值是4,后面的redzone就填充0xFA作为越界检测。a[4]只有4 bytes可以访问,所以对应的shadow memory的第一个byte值是4,后面的redzone就填充0xFA作为越界检测。因为这里是全局变量,因此分配的内存区域位于kernel区域。


4.7. 栈分配变量的readzone是如何分配的?

从栈中分配的变量同样和全局变量一样需要填充一些内存作为redzone区域。下面继续举个例子说明编译器怎么填充。首先来一段正常的代码,没有编译器的插手。

  1. void foo()

  2. {

  3.    char a[328];

  4. }


再来看看编译器插了哪些东西进去。

void foo()
{
    
char rz1[32];
    char a[328];
    char rz2[56];
    int *shadow = (&rz1 >> 3)+ KASAN_SHADOW_OFFSE;
    shadow[0] = 0xffffffff;
    shadow[11] = 0xffffff00;
    shadow[12] = 0xffffffff;
------------使用完毕--------------
    shadow[0] = shadow[11] = shadow[12] = 0;
}

红色部分是编译器填充内存,rz2是56,可以根据上一节全局变量的公式套用计算得到。但是这里在变量前面竟然还有32 bytes的rz1。这个是和全局变量的不同,我猜测这里是为了检测栈变量左边界越界问题。蓝色部分代码也是编译器填充,初始化shadow memory。栈的填充就没有探究那么深入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探究。

5. Error log信息包含哪些信息?


从kernel的Documentation文档找份典型的KASAN bug输出的log信息如下。

输出的信息很丰富,包含了bug发生的类型、SLUB输出的object内存信息、Call Trace以及shadow memory的状态值。其中红色信息都是比较重要的信息。我没有写demo历程,而是找了一份log信息,不是我想偷懒,而是锻炼自己。怎么锻炼呢?我想问的是,从这份log中你可以推测代码应该是怎么样的?我可以得到一下信息:
1) 程序是通过kmalloc接口申请内存的;
2) 申请的内存大小是123 bytes,即p = kamlloc(123);
3) 代码中类似往p[123]中写1 bytes导致越界访问的bug;
4) 在3)步骤发生前没有任何的对该内存的写操作;
如果你也能得到以上4点猜测,我觉的我写的这几篇文章你是真的看明白了。首先输出信息是有SLUB的信息,所以应该是通过kmalloc()接口;在打印的shadow memory的值中,我们看到连续的15个0和一个3,所以申请的内存size就是15x8+3=123;由于是往ffff8800693bc5d3地址写1个字节,并且object首地址是ffff8800693bc558,所以推测是往p[123]写1 byte出问题;由于log中将object中所有的128 bytes数据全部打印出来,一共是127个0x6b和一个0xa5(SLUB DEBUG文章介绍的内容)。所以我推测在3)步骤发生前没有任何的对该内存的写操作。

参考文献:
1.How to use KASAN to debug memory corruption in OpenStack environment.pdf

2.KernelAddressSanitizer (KASan) a fast memory error detector for the Linux kernel.pdf

(完)


查看"Linux阅码场"精华技术文章请移步:

Linux阅码场精华文章汇总


扫描二维码投稿"Linux阅码场" 





Linux阅码场 专业的Linux技术社区和Linux操作系统学习平台,内容涉及Linux内核,Linux内存管理,Linux进程管理,Linux文件系统和IO,Linux性能调优,Linux设备驱动以及Linux虚拟化和云计算等各方各面.
评论
  • RDDI-DAP错误通常与调试接口相关,特别是在使用CMSIS-DAP协议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时。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 硬件连接问题:     检查调试器(如ST-Link)与目标板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     确保所有必要的引脚都已正确连接,没有松动或短路。 2. 电源问题:     确保目标板和调试器都有足够的电源供应。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目标板的规格要求。 3. 固件问题: &n
    丙丁先生 2024-12-01 17:37 57浏览
  • 戴上XR眼镜去“追龙”是种什么体验?2024年11月30日,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与三湘印象联合出品、三湘印象旗下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观印象”)承制的《又见恐龙》XR嘉年华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重磅开幕。该体验项目将于12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持续至2025年3月30日。双向奔赴,恐龙IP撞上元宇宙不久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特别提到“支持博物馆、主题乐园等场所推动超高清视听技术应用,丰富线下文旅消费体验”。作为上海自然
    电子与消费 2024-11-30 22:03 75浏览
  • 《高速PCB设计经验规则应用实践》+PCB绘制学习与验证读书首先看目录,我感兴趣的是这一节;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一条经典规则,然后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公式推导图表列举说明了传统的这一规则是受到电容加工特点影响的,在使用了MLCC陶瓷电容后这一条规则已经不再实用了。图书还列举了高速PCB设计需要的专业工具和仿真软件,当然由于篇幅所限,只是介绍了一点点设计步骤;我最感兴趣的部分还是元件布局的经验规则,在这里列举如下:在这里,演示一下,我根据书本知识进行电机驱动的布局:这也算知行合一吧。对于布局书中有一句:
    wuyu2009 2024-11-30 20:30 88浏览
  • 国产光耦合器因其在电子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认可,可提供可靠的电气隔离并保护敏感电路免受高压干扰。然而,随着行业向5G和高频数据传输等高速应用迈进,对其性能和寿命的担忧已成为焦点。本文深入探讨了国产光耦合器在高频环境中面临的挑战,并探索了克服这些限制的创新方法。高频性能:一个持续关注的问题信号传输中的挑战国产光耦合器传统上利用LED和光电晶体管进行信号隔离。虽然这些组件对于标准应用有效,但在高频下面临挑战。随着工作频率的增加,信号延迟和数据保真度降低很常见,限制了它们在电信和高速计算等领域的有效
    腾恩科技-彭工 2024-11-29 16:11 106浏览
  • 艾迈斯欧司朗全新“样片申请”小程序,逾160种LED、传感器、多芯片组合等产品样片一触即达。轻松3步完成申请,境内免费包邮到家!本期热荐性能显著提升的OSLON® Optimal,GF CSSRML.24ams OSRAM 基于最新芯片技术推出全新LED产品OSLON® Optimal系列,实现了显著的性能升级。该系列提供五种不同颜色的光源选项,包括Hyper Red(660 nm,PDN)、Red(640 nm)、Deep Blue(450 nm,PDN)、Far Red(730 nm)及Ho
    艾迈斯欧司朗 2024-11-29 16:55 157浏览
  • 在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KLV15002光耦固态继电器以高性能和强可靠性完美解决行业需求。该光继电器旨在提供无与伦比的电气隔离和无缝切换,是现代系统的终极选择。无论是在电信、工业自动化还是测试环境中,KLV15002光耦合器固态继电器都完美融合了效率和耐用性,可满足当今苛刻的应用需求。为什么选择KLV15002光耦合器固态继电器?不妥协的电压隔离从本质上讲,KLV15002优先考虑安全性。输入到输出隔离达到3750Vrms(后缀为V的型号为5000Vrms),确保即使在高压情况下,敏感的低功耗
    克里雅半导体科技 2024-11-29 16:15 119浏览
  • 国产光耦合器正以其创新性和多样性引领行业发展。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国内制造商推出了适应汽车、电信等领域独特需求的专业化光耦合器,为各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将重点探讨国产光耦合器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多样性,以及它们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国产光耦合器创新的作用满足现代需求的创新模式新设计正在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例如,高速光耦合器满足了电信和数据处理系统中快速信号传输的需求。同时,栅极驱动光耦合器支持电动汽车(EV)和工业电机驱动器等大功率应用中的精确高效控制。先进材料和设计将碳化硅
    克里雅半导体科技 2024-11-29 16:18 161浏览
  • 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笔记&记录学习习笔记&记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
    youyeye 2024-11-30 14:30 65浏览
  •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愈发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销量也是一路走高。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6.3万辆和1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9.6%。而结合各家新能源车企所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比亚迪再度夺得了销冠宝座,其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502657辆,同比增长66.53%。众所周知,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其一举一动向来为外界所关注。日前,比亚迪汽车旗下品牌方程豹汽车推出了新车方程豹豹8,该款车型一上市就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成为SUV
    刘旷 2024-12-02 09:32 62浏览
  • 光耦合器作为关键技术组件,在确保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HEV),还是军事和航空航天系统,它们都以卓越的性能支持高要求的应用环境,成为现代复杂系统中的隐形功臣。在迈向更环保技术和先进系统的过程中,光耦合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1.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中的光耦合器电池管理:保护动力源在电动汽车中,电池管理系统(BMS)是最佳充电、放电和性能监控背后的大脑。光耦合器在这里充当守门人,将高压电池组与敏感的低压电路隔离开来。这不仅可以防止潜在的损坏,还可以提高乘
    腾恩科技-彭工 2024-11-29 16:12 119浏览
  • By Toradex胡珊逢简介嵌入式领域的部分应用对安全、可靠、实时性有切实的需求,在诸多实现该需求的方案中,QNX 是经行业验证的选择。在 QNX SDP 8.0 上 BlackBerry 推出了 QNX Everywhere 项目,个人用户可以出于非商业目的免费使用 QNX 操作系统。得益于 Toradex 和 QNX 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用户能够在 Apalis iMX8QM 和 Verdin iMX8MP 模块上轻松测试和评估 QNX 8 系统。下面将基于 Apalis iMX8QM 介
    hai.qin_651820742 2024-11-29 15:29 151浏览
  • 在现代科技浪潮中,精准定位技术已成为推动众多关键领域前进的核心力量。虹科PCAN-GPS FD 作为一款多功能可编程传感器模块,专为精确捕捉位置和方向而设计。该模块集成了先进的卫星接收器、磁场传感器、加速计和陀螺仪,能够通过 CAN/CAN FD 总线实时传输采样数据,并具备内部存储卡记录功能。本篇文章带你深入虹科PCAN-GPS FD的技术亮点、多场景应用实例,并展示其如何与PCAN-Explorer6软件结合,实现数据解析与可视化。虹科PCAN-GPS FD虹科PCAN-GPS FD的数据处
    虹科汽车智能互联 2024-11-29 14:35 149浏览
  • 光伏逆变器是一种高效的能量转换设备,它能够将光伏太阳能板(PV)产生的不稳定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与市电频率同步的交流电。这种转换后的电能不仅可以回馈至商用输电网络,还能供独立电网系统使用。光伏逆变器在商业光伏储能电站和家庭独立储能系统等应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耦合器,以其高速信号传输、出色的共模抑制比以及单向信号传输和光电隔离的特性,在光伏逆变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确保了系统的安全隔离、干扰的有效隔离以及通信信号的精准传输。光耦合器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由于其低功耗的
    晶台光耦 2024-12-02 10:40 63浏览
我要评论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