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汽车产品将迎来一场新的风暴。出海、正向产品定义、品类创新、系统级融合,这些关键词将引领汽车产品迎接更大的市场挑战和机遇——by 赛博七号
时间飞逝,眨眼间2023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同行之间的交流逐渐专注于规划即将到来的明年工作。2024年的产品趋势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结合个人认知和判断,以及几位一线车企资深产品专家的观点,我想分享一些关于明年产品趋势的判断和总结。
首先要谈到的是出海。近两年,我国汽车出口量不断突破200万辆和300万辆的大关,在去年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预计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将超过400万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品牌在欧盟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了8%的份额,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可能会增加到15%。中国汽车因其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比较优势而在海外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
对于车企而言,拓展到海外、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是对国内竞争激烈市场的一种有效策略。除了大家熟知的上汽、奇瑞、长城、比亚迪等早期布局海外的企业在继续扩张海外市场外,一些新兴力量如小鹏、蔚来和哪吒等也已披露了海外业务,还有一些重量级车企正在悄悄运作海外的新品牌和新渠道。因此,2024年将是车企海外扩张的一年。
其次是正向产品定义的重要性。在我之前的课程中,我常常批评一些企业采用“逆向工程”的方式来开发产品,对产品的理解仅停留在功能层面,通过模仿和改进的方式生成需求,忽视了不同定位下用户对功能价值感知的差异。这种方式的产品可以称之为“项目式产品”。例如,在国内表现不错的汽车可能会认为在海外也会取得成功,于是将在国内已经量产的产品通过海外项目的方式进行修改。例如,小鹏的P7和蔚来的ES8在国内都是不错的产品,但在海外的反响却平平。
或许在过去,这种方式可能行得通,但在未来却注定是死路一条。
我认为只有通过正向产品定义的方式,即从当地市场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以需求为原点而不是供应为原点,才能在海外取得成功。就像招待家中两波客人一样,不能因为给第一波客人还有点剩菜就将剩余的凑合给第二波客人。毕竟,这两波客人来自天南海北,文化和口味各异。要想同时招待好两波客人,必须根据不同客人的口味和文化重新设计菜单和口味。
在过去,可能只要口感好就足够了,客人或许不会挑剔。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供给过剩的时代,消费者变得更加挑剔。
我们经常对产品同质化感到焦虑。但仔细想想,所谓产品同质化实际上是功能同质化。汽车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属性的工业化产品,这种产品的功能应该是同质化的。功能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也无需避免。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关心汽车是否好用、易开,品质是否优秀。用户谁会在乎别人的车也有某个相同的功能呢?
另一方面,汽车作为一种高度成熟的产品,从理论上讲,功能成熟度越高,产品差异化就越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当产品创新到一定程度,再继续创新的意义就不大了,这时品类创新成为新的差异化突破口。
通过品类创新可以重新定位产品,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公认理想的产品定位是准确的。以理想汽车的产品定位为例,它是一款家庭用SUV。在这个定位下,理想汽车的核心用户场景是一家人在车里。车就是一个移动的家,需要舒适、安全、宽敞。因此,理想汽车宣传中冰箱、彩电和大沙发的画面完全合理。通过这种宣传,成功地击穿了用户的心智,实现了心智定位:家用SUV等于理想汽车。这是理想产品定位的逻辑。实际上,我更倾向于认为理想的“产品定位”本质上是“品类创新”。理想汽车创造了一个新的汽车产品品类——移动家庭空间背后的冰箱、彩电和大沙发。
另一个品类创新的成功案例是长城汽车,它通过品类创新开辟了蓝海市场。例如,首个女性专属品牌欧拉和高端豪华越野SUV品牌坦克,都通过品类创新取得了成功。品类创新的操作方式如何理解呢?我认为是这样的:
首先,以目标消费者为主体,精细切分人群。例如,年轻的女性白领是一个群体,我们可以将这个群体划分得更细致,慢慢就能呈现出需求的差异。例如,Mini和欧拉都定位在年轻的女性白领,但欧拉对用户的切分更加精细,从收入、婚姻、城市等方面与Mini用户完全不重合。看似是欧拉的产品定位差异,实际上欧拉一开始走的是品类的差异。
谈到品类创新的高手,不得不提王凤英,她是长城品类创新的操盘手,后来也促成了小鹏和滴滴的合作。其实小鹏和滴滴的合作可以看出品类创新的思路:尽管目前出行/网约车市场有很多产品,但这个品类并没有真正被定义,也没有一个品牌或产品能够击穿用户心智——“开网约车就买xx”。因此,这个领域存在巨大的机会。
从用户的生活场景分析,用户的活动可以看作是“两点+两点之间的网状空间”。这两点是固定的,通常是家和工作场所,而两点之间则是移动和不固定的,是一个网状的移动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手机+车机覆盖了用户全部数字化生活。
当然,用户已经习惯了无时无刻都能获得的数字化服务,但车机+手机之间最大的问题是“服务断点”。
什么是服务断点呢?举个例子:一个看电影的场景。完整的流程包括:
显然,这个场景的服务流程并不流畅。如果车机和手机的系统、账号和应用具有互通性,这个场景的服务就会更加流畅。因为用户潜在的需求是全场景的无断点数字化体验,能够实现全覆盖的产品将提高用户迁移的成本,从而将用户留在自家的“两点之间的网”中。而孤岛式的产品由于数据减少将陷入恶性循环而被淘汰。
行业迹象显示,华为通过鸿蒙系统已经完成了车机和手机系统级的跨端同步体验,吉利也正在通过Flyme auto和Flyme OS进行深度融合,蔚来刚刚发布了自己的Nio phone。
2024年,我们有望看到手机和车机系统的更紧密融合,从而提供更无缝、更全面的数字化体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