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星标 果壳硬科技
★
近日,普林斯顿大学任智勇教授团队,在Nature Water发表封面论文,题为“Spatially separated crystallization for selective lithium extraction from saline water”。果壳硬科技邀请了论文第一作者陈熹撰写解读文章。以下为陈熹的分享内容。
随着电动汽车需求量的迅猛增长,锂作为储能电池中的核心元素,正在经历着愈发紧张的供应压力。尽管地球上锂的总储量很大,但现有的主流方法开采周期太长。作为占全球供应总量一半以上的锂来源——盐湖提锂,往往依赖耗时长达15-18个月的太阳能蒸发池法实现锂的初步浓缩,速率慢、占地大,若要满足快速增长的锂供应需求,还要加大力度实现提速增效。
而相较于耗时长、占地大的蒸发池法,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直接法”借助离子分离技术,如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膜分离等,实现了选择性快速提锂。尽管直接法能够避免蒸发池的使用,从而大幅提高提锂生产力,然而它们却依赖较高的能量驱动或大量化学品的消耗,成本较高,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较大。
综上,找到速率快、能耗低、绿色低碳的含盐水提锂方法,或可对全球锂资源的稳定供给起到关键作用。
创新的纤维结晶器
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尝试了一种由天然棉纤维编织而成的绳状结晶器,借助其内部多孔通道的毛细作用将含盐水提升至约0.6米高。纤维编织结构有效增加了水-空气界面的面积,从而大幅提高蒸发速率,可达传统太阳能蒸发池的27倍以上。同时,盐水在提升过程中不断蒸发,其中浓度高而溶解度低的成分(Na盐)在较低位置先结晶,浓度低而溶解度高的成分(Li盐)则随盐水继续提升,待盐水完全蒸干后于顶部结晶,如此即可实现沿结晶器高度方向的分区结晶分离。在模拟盐湖和海水条件下,该结晶器分别能够选择性浓缩Li达39倍和675倍。
纤维结晶器工作原理,锂分离性能及蒸发速率表现
Li的三维空间分离
在纤维结晶器上,含盐水自下而上、由外到内逐渐蒸干,因而所获盐结晶中Li的相对浓度自下而上、由外到内逐渐增加。我们构建的数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出结晶器上Li相对浓度随高度而增加的趋势。同时,我们利用不同的先进表征手段,从毫米到亚微米级的不同尺度上得到了Li的微观分布,证实了Li在靠近结晶器中心位置含量高,而Na则在结晶器外壁的蒸发界面处大量存在。
纤维结晶器上收获的盐结晶密度显著分层,数学模型预测Li相对含量随高度增加
利用先进表征手段得到的微观元素分布
盘曲结构有大用
纤维结晶器的盘曲结构起到了促进水提升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更大的蒸发面积和更高的蒸发速率。棉纤维经由搓捻形成细线,提水高度增加约一倍,而四股细线进一步盘曲编织形成绳状的结晶器,提水高度进一步增加约60%。相比无盘曲结构的一簇棉纤维而言,本研究所使用的纤维结晶器能够实现约10倍的蒸发速率。
具有盘曲结构的纤维结晶器能实现更高的提水高度与蒸发速度
为了探究该结晶分离方法的实用性,我们还构建了一个10*10的纤维结晶器阵列(共100根),模拟可能的实际应用场景。并尝试借助结晶中Li和Na的分布规律,进一步提升Li的回收纯度。按实验结果估计,该方法有望比传统太阳能蒸发池节省90%以上的占地,或可提高生产力一个数量级以上,未来应用潜力值得期待。
10×10根纤维结晶器组成的阵列及进一步提纯回收Li的方法
如果你是投资人、创业团队成员或科研工作者,对果壳硬科技组织的闭门会或其它科创服务活动感兴趣,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企业微信”添加我们的活动服务助手,我们将通过该渠道组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