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舱的原子化能力是智能服务的基础,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座舱原子化做了完整的解读,从概念到特点以及应用理解非常完整,值得一读!
by 赛博七号
智能汽车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未来,智能座舱重新定义汽车的使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出行新潮流。在这个充满潜力的领域中,原子化能力和原子化服务的概念崭露头角,为智能汽车带来一场革命性转变。
本文将探讨原子化能力与原子化服务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应用。车联网到智能驾驶,再到智能座舱和安全性,展示原子化的重要意义,并展望其在智能出行中的前景。
原子化能力和原子化服务是智能汽车领域的关键概念,它们源自软件开发领域的微服务架构理念。
原子化能力强调将复杂任务拆解成小型、独立的基本单元,通过API实现独立且可复用的功能模块,使系统更加灵活和可维护。
原子化能力主要特点:
单一职责原则(SRP):每个原子化单元应该只负责一个明确的功能或任务。这样可以使得单元更加简单和易于理解,同时减少因为功能复杂性而引入的潜在问题。
可测试性原则:原子化单元应该容易进行单元测试。这要求单元的行为可以独立地进行测试,而不需要依赖于整个系统的状态或其他外部因素。
可重用性原则:较小的原子化单元更容易被其他部分复用。通过将功能划分为小型、独立的单元,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减少重复编写代码的情况。
低耦合原则:原子化单元之间应该尽量减少相互依赖,以降低整体系统的耦合度。这样可以使得代码更加灵活,便于维护和修改。
高内聚性原则:原子化单元内部的功能和逻辑应该高度相关和相关联。高内聚性可以确保功能单元的行为一致,并且能更容易地理解和维护。
可移植性原则:原子化单元应该尽量与特定平台和环境无关,以便可以在不同的系统和场景中使用和重用。
易维护性原则:原子化单元应该易于维护和修改,减少出错和迭代的难度。
合适粒度原则:原子化单元应该有适当的粒度,既不过于细小导致过度复杂,也不过于庞大导致失去原子化的优势。
通过将功能模块化,原子化能力使得智能汽车系统更容易进行扩展和升级,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每个原子化能力作为一个小型、独立的服务,可以通过API进行通信,实现高度解耦和可重用性。
原子化服务作为实现原子化能力的关键,提供独立且可复用的功能模块。原子化服务为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促进了传统车企与软件行业的共享服务和合作。
在车联网中,原子化能力将复杂的车辆间通信拆解成小型、独立的基本单元,并通过API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实现车与车连接在一起,车与行人、车与路、车与基础设施(信号灯等)、车与网络、车与云连接在一起, 统称为V2X(X代表everything,任何事物)。
智能驾驶中,原子化服务实现车辆感知、路径规划等关键功能,使智能汽车能够自主决策和安全行驶。
智能座舱中的原子化服务,为乘客提供个性化体验和便捷功能,如座椅调节、娱乐和人机交互,为乘客出行带来全新的场景与体验。
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原子化能力用于监测车辆状态和实现系统的故障处理,确保智能汽车运行的安全稳定。
不同厂商和服务提供商可以共享和整合各自的原子化服务,形成开放的智能汽车平台。这样的生态系统将使智能汽车能够更好地与其他智能设备和服务进行交互,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出行体验。
这些应用为智能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推动着智能出行的革新和持续发展。它们通过模块化和可复用的方式,提高了系统的效率、灵活性和可维护性。随着原子化服务的不断发展,智能汽车将成为出行的智慧伙伴。例如,原子化服务可以实现智能路线规划,考虑交通状况、天气和用户喜好,为用户提供最佳出行方案。同时,智能汽车还可以通过原子化能力实现智能停车、自动充电等功能,提升用户的用车便利性和体验。
智能座舱作为智能汽车最具体化的感知载体,成为实现差异化的关键要素。它融合了多种创新技术,打开了更具想象力的空间。
随着智能汽车发展到新的阶段,用户更看重的是场景化价值,而不仅仅是产品配置表。很多市场上受欢迎的智能车,是拿故事线作为主线索来定义车的。智能汽车要抓住能为客户提供何种场景和体验,以此作为核心价值。用户需求与功能服务之间的强关联,整车通过软件统筹,组合和调用不同的原子服务来实现多样化的服务。
在智能汽车时代,造车的逻辑变为:谁,在什么场合用车,解决什么问题,使用什么功能,期待什么感受。
这就对应着座舱能够达成什么场景,为用户提供什么服务。因此,智能汽车增加了一个新的评价层级——服务层,整车所能够提供的服务,便是依托于原子化能力所能提供的服务,自然原子服务成为整车的核心资源。
以我们所熟知的语音助手为例,就是由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TTS,操作控制等等原子功能为独立的原子服务模块,它们协同工作,实现精准的语音识别、自然交流以及语音对车辆功能的控制。整车通过整合这些原子化服务,为乘客提供更智能化、便捷的语音助手服务,从而提升驾驶和乘坐体验。
更进一步来说,对原子服务的拆解和座舱场景理解,才是决定产品差异化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随着技术发展,不同供应商所提供的原子化能力皆会达到接近的水平,在各家整车皆具备类似的原子化能力时,同质化的问题便难以避免,差异化和竞争力则需要由车能够带给用户怎样的服务来体现。
服务并非单指功能,而是在一个场景下,整车能通过哪些功能的组合,带给用户怎样的体验。相同的原子能力并不代表能带来相同的体验,好的体验要带入用户视角,进入用户的体验地图,寻找其中的痛点需求,再通过组合不同的原子服务,去精准解决这些痛点,满足用户需求,达到甚至超出用户的预期。
以车窗升降这个简单的功能为例,几乎所有智能汽车都能做到通过中控语音控制车窗升降。但是当车外正在下雨时,车机仍然直接执行打开车窗的指令便是不合理的;当车辆高速行驶时,车机直接执行打开车窗的指令也会造成困扰,因为高速行驶时打开车窗会带来强烈的气流和噪音,也会存在安全隐患。这些痛点,是不能单独依靠原子化服务解决的,并不是说拥有了多样的原子化服务,就能够把座舱体验做好。而是想要把座舱体验做好,丰富的原子化服务是不可或缺的,同时核心是对场景和体验的理解与深挖。
对用户的精准定位也变得愈发重要,在如今新老厂商纷纷下场加入智能汽车产品竞争的2023年,智能汽车产品百花齐放。很难像过去一样用一两款产品去涵盖大范围的用户(比如过去豪华品牌用户就只认可BBA,宝马轿车就是3系5系,SUV就是X3,X5)。
如今的用户对车有了更多的使用场景,也多了更多的期待,更多元的需求。而智能化为汽车赋予的一大特性是个性化,通过原子化的赋能,去针对用户对价值感知最具敏感的点,组合原子化的功能,提供最让用户满意的服务。
举个例子:理想汽车能获得巨大成功,与其准确的用户定位和对用户价值感知的精准把握密不可分。定位于大家庭用车,奶爸车。从亲子,带娃,空间,舒适度的维度上带来市面上所有车型中最好的体验。成为了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男主人购车无法绕开的选择。当舆论还在质疑理想冰箱沙发大彩电全往车里放,失去了车作为驾驶工具本质的时候。理想做到的是对用户需求的和痛点的透彻了解,并将最好的服务提供给了用户。去重视用户的感觉,努力向用户呈现一种家庭的温暖感和幸福感,而这背后传递的就是车企对用户的温暖感。
观察市面上的热销车型,其实在任何价位,任何品类,都有依靠着精准的用户定位和提供价值感知度高的服务获得成功的车型。理想可以,五菱的宏光MINIEV也可以,腾势D9,蔚来ES6,极氪X等都是如此。通过智能化,原子化赋能,让整车产品能有效识别一类特定用户的需求和意愿,然后尽最大可能予以响应和满足,便能赋予产品强大竞争力。
在智能汽车领域,原子化能力与原子化服务扮演着关键角色,对智能汽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将复杂功能拆解成小型服务模块,它们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加速了产品开发,降低了开发成本。展望未来,其在智能汽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将引领智能汽车的革新,构建更加智能化的汽车生态系统,为智能出行带来更多创新和便利。
参考文章
[1]关于“车联网”的最强科普!
[2]德赛西威徐建:以原子化整合服务打开智能座舱新未来
[3]张晓亮:场景化解构原子服务,勇攀供应链登云梯
[4]深度|智能汽车:阻碍创新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理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