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莫迪政权启动了"印度制造"的项目,这个计划激励雷军带领小米公司带着"Copy to India"的野心进军印度。然而,八年之后,小米的资金被印度政府冻结,金额高达555.1亿卢比(大约48亿人民币)。几乎同时,受莫迪政府的"高级制造"计划所吸引的富士康,也遭遇了困境,原本计划的价值195亿美元(大约1410亿人民币)的半导体合资工厂项目,意外宣告终止。
不过,与小米被迫罚款不同的是,富士康选择了主动止损。在投资1亿多美元后,富士康宣告退出与印度韦丹塔集团(Vedanta)的合作建厂项目,并对外解释称,“双方都认识到这个项目进展不够快”,且还有其他“我们无法顺利克服的挑战性分歧”。
尽管富士康的半导体工厂计划已经失败,但在印度提供的100亿美元的芯片激励计划前,为了不错过最高可达项目成本50%的奖励,富士康并未放弃在印度的芯片制造之路。公司在公开回应中表示,正在努力提交新的申请,以重新启动在印度的半导体工厂项目。
莫迪政府视芯片制造为开启电子制造新时代的关键因素。然而,富士康的暂时撤离,被Counterpoint研究的副总裁Neil Shah视为"印度制造"计划的一次打击。
作为纬创的苹果供应商,塔塔集团将成为第一家进入iPhone组装行业的印度公司。因此,一场围绕iPhone代工的新竞争正在印度本土企业和富士康等公司之间展开。
2022年财报会上,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提到,公司约70%的收入来自中国,未来中国以外市场的比例将继续增长。但现实挑战则在于,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风险正越来越大。
今年四月,印度卡纳塔克邦的高等法院拒绝了小米关于印度政府冻结其555.1亿卢比(约合48亿人民币)银行账户的上诉。
去年五月,印度政府表示,自2015年起,小米及其在印度的子公司小米印度已经以"特许权使用费"的名义,非法向海外实体汇款,这违反了印度的《外汇管理法》相关规定,并据此冻结了小米555.1亿卢比的资金。
在小米之前,2022年7月,OPPO被印度政府指责逃避了439亿卢比(约合37.6亿人民币)的关税;vivo也被指控逃税221亿卢比,并且其46.5亿卢比的资金被冻结。
富士康也没有避免这场风暴。2021年12月,印度政府对全印度的手机制造商和分销商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打击,包括小米、OPPO、一加、富士康等都受到了突击搜查。富士康被指控涉嫌隐瞒收入、逃税以及做假账。
更糟糕的是,印度对中国手机产业链公司的监管还在不断加强。今年6月,印度发布了供应链管理新规,要求像小米、OPPO、realme、vivo等手机制造商的高级管理层,包括CEO、CFO、CTO、COO等,必须由印度公民担任,而且这些公司的供应商必须是印度的本地公司。
这项新规则无疑会进一步推动像富士康这样的公司加大在印度招聘本土人才的力度。然而,现实是,印度在高端制造领域的人才库明显不足。
即使是比印度更先进的美国,在尝试增强本土芯片生产能力的过程中,也未能解决高端制造人才的短缺问题。
2022年4月,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时,他提到,美国试图增加本土晶圆产量是昂贵且徒劳的,因为"美国的芯片制造业没有足够的人才库来扩展和成功,而且在美国制造的成本也让人望而却步。"
后续,富士康继续推动在印度的建厂造芯计划,人才和成本同样是两道绕不过的难题。
印度之外,东南亚则是富士康海外布局的另一重心。去年8月,富士康与一家越南开发商签署3亿美元投资协议,计划在北江省建造一座新工厂,扩大现有iPad和AirPods的产能。此外,据日经亚洲报道,富士康同一时期还计划在越南广宁省新建一座工厂,用以生产Mac Pro和MacBook新款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