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十大新兴技术出炉!

皇华电子元器件IC供应商 2023-07-04 15:25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6月27日至29日在天津举行。论坛公布的《2023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揭示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对世界产生最大影响的新兴技术。

这十大新兴技术包括柔性电池、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持续航空燃料、工程噬菌体、改善心理健康的元宇宙、可穿戴植物传感器、空间组学、柔性神经电子学、可持续计算、人工智能辅助医疗。



10项新兴技术如下:

• Flexible batteries 柔性电池

•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生成式人工智能

• 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可持续航空燃料

• Designer phages 工程噬菌体

• Metaverse for mental health 改善心理健康的元宇宙

• Wearable plant sensors 可穿戴植物传感器

• Spatial omics 空间组学

• Flexible Neural Electronics 柔性神经电子学

• Sustainable computing 可持续计算

• AI-facilitated healthcare 人工智能辅助医疗

具体来看报告内容,其不仅仅描述了技术及其相关的风险和机遇,还包括了对每项技术如何对人类、地球、繁荣、产业和公平产生影响的定性评估:

01.

柔性电池

从可卷曲的计算机屏幕到“智能”服装,电子产品未来将越来越“灵活”。可穿戴设备、柔性电子和可弯曲显示屏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能够与这些系统的灵活性相匹配的电源。标准的硬性电池很快可能会成为过去,因为薄型、柔性的电池(由可以轻松扭曲、弯曲或拉伸的轻质材料制成)已经进入市场。

目前有几种类型的柔性电池可供选择。这些电池可充电,包括放置在导电聚合物电流收集器上的锂离子或碳锌体系。在某些情况下,添加剂可以增强导电性和柔韧性。柔性电池的电极可以涂覆或甚至印刷在柔性基底上,包括石墨烯、碳纤维或织物等碳基材料。

柔性电池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迅速扩张。一项研究预测,全球柔性电池市场在2022年至2027年间将增长2.4亿美元,在此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2.79%。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预计将是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增加以及电子产品微型化和柔性化的趋势。

LG化学、三星SDI、苹果、诺基亚、前沿科技、意法半导体、蓝火花科技和富丽电池新技术在内的几家公司正在积极开发和商业化柔性电池技术。

编辑点评:这项技术将为电子产品带来巨大的变革。包括推动医疗设备的可穿戴化,改善生物医学传感器的性能,推动柔性显示屏的发展,并提升智能手表的舒适性和功能性等等,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电子产品的更加灵活多样,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便利!

02.

生成式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AI)是一种强大的AI类型,它可以通过学习数据中的模式、使用复杂的算法和受人脑启发的学习方法,创造新的原创内容。虽然生成AI目前主要专注于生成文本、计算机编程、图像和声音等领域,但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目的,包括药物设计、建筑和工程

最近流行的ChatGPT这类基于AI的语言模型可以提高生产力和改善输出质量,将人类任务从草稿撰写转变为创意生成和编辑。生成AI技术特别有益于能力较低的工人,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鉴于采用这些新技术可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我们必须意识到可能出现的工作替代现象。因此,制定支持工人提升技能的政策和计划至关重要,以确保技术创新的好处得到广泛分享,并使工人具备在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中蓬勃发展所需的技能。

最新的发展涉及可以做出重要决策或采取重大行动的自主AI系统。例如,AutoGPT是使用GPT-4语言模型的自主AI应用程序。AutoGPT可以通过将目标分解为较小的任务,并利用互联网搜索或文本到语音技术等工具,自动完成用户确定的目标。

生成AI技术,特别是自主AI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引发了公众的兴奋和关注。为了建立公众对生成AI的信任,应确保应用程序符合约定的专业和道德标准。

编辑点评:生成式AI的出现为大家工作效率提升带来不小助力。但潜在的风险和隐忧很多,如何规范这项技术的使用和落地是目前最大的难题。大家可以点击阅读《“代写”神器 ChatGPT 引爆 A 股,背后有哪些核心技术?》一文更深入了解。

03.

可持续航空燃料

航空业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2-3%,根据预测,2022年至2050年间航空业的排放量将达到39千兆吨。电动汽车在陆地交通中的使用正迅速增加,但航空业在减少碳排放方面面临困境,因为长途飞行需要更高能量密度的燃料。此外,更换飞机的高成本意味着现有机队将继续运营数十年,而且电动或氢燃料飞机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用于长途飞行。

目前出现了一种无需对现有航空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大规模改变的解决方案: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它由生物(例如生物质)和非生物(例如二氧化碳)资源生产。结合其他减碳策略,包括系统范围的运营效率、新技术和碳抵消,SAF应该可以使航空业在未来几十年内实现净零碳排放。目前,SAF在全球喷气燃料需求中所占比例不到1%,但到2040年,这个比例必须增加到13-15%,以使航空业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目前,利用可再生能源从生物原料中生产SAF的能力正在稳步增加。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数据,2022年SAF的生产量达到至少3亿升(乐观估计为4.5亿升),几乎是2021年的三倍。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承诺使用SAF,这一趋势将通过全球努力加速,例如世界经济论坛的“清洁明天蓝天计划”和“先行者联盟”。

美国材料测试协会(ASTM)已经批准了九种可持续航空燃料,可以与传统石油基喷气燃料按比例混合,比例可高达50%。2023年,英国的一个联合体将交付首次全净零可持续航空燃料跨大西洋飞行的任务,展示了这项迅速发展的技术的潜力,并将世界更近地推向净零航空。

编辑点评:可持续航空燃料是减少碳排放中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各大科技巨头都十分看重“碳中和”、“碳达峰”这一话题,相信也会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04.

工程噬菌体

噬菌体是有选择性感染特定类型细菌的病毒。科学家现在可以借助越来越复杂的基因工程工具,重新编程噬菌体以感染指定细菌,使其能够在植物、动物和人类微生物群落中的诸多共存的细菌类型中专门针对其中一种。例如,由于噬菌体通常只感染一种类型的细菌,因此可以针对复杂的微生物组中的个体细菌种类进行靶向治疗。

工程噬菌体显示出治疗与微生物组相关的疾病的潜力,例如溶血性尿毒症(HUS),这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影响肾脏和血液凝固功能的疾病,由特定的大肠杆菌引起。科学家改造了感染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使其编码能够切割导致HUS的大肠杆菌基因的遗传“剪刀”。动物研究表明,给予这些设计噬菌体显著减少了微生物组中导致HUS的大肠杆菌菌株的存在,并减轻了HUS的症状。

在44项具有治疗目的的工程噬菌体相关临床试验中,有29项是自2020年初以来发布的。基于噬菌体的治疗方法,无论是自然噬菌体还是工程噬菌体,都将继续成为一种强大的工程微生物组的方法,增强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健康。

编辑点评:专门“”细菌的病毒?听起来有点渗人,不过相信对于工程生物学上会有很大帮助。

05.

改善心理健康的元宇宙

针对不断加重的心理健康危机,产品开发者正在开始构建共享虚拟空间来改善心理健康。

过度使用屏幕和社交媒体可能会降低心理健康,但在负责任的使用下,它们也可以提升幸福感。在共享的虚拟空间中建立连接可能有助于对抗不断加剧的心理健康危机。虚拟共享空间是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专业和社交互动的数字环境。这些空间的未来通常被称为“元宇宙”,可能包括增强现实(AR)或虚拟现实(VR)增强的虚拟共享空间。就像目前存在多个共享虚拟平台一样,可能会存在多个元宇宙,其目的和沉浸程度各不相同。

一些游戏平台已经被利用于心理健康治疗。这些平台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参与度,还有助于消除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污名。例如,DeepWell Therapeutics创建了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视频游戏;总部位于英国的Xbox工作室Ninja Theory已将心理健康意识融入大众市场游戏,并计划通过他们的Insight项目扩展到治疗领域;TRIPP创建了Mindful Metaverse,通过启用虚拟现实引导正念和冥想来提升幸福感。

利用元宇宙满足心理保健需求的持续性可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不仅患者会受益,而且将元宇宙与实际必要的应用结合起来,可能推动这个不断进步的虚拟空间的出现。

编辑点评:之前的元宇技术大多被用在了游戏、娱乐、影音等领域,如今也算是用在了非常正能量的健康领域,前途可期。

06.

植物传感器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表示,为了在2050年养活世界人口,全球粮食产量需要增加70%。农业技术创新将是实现这一巨大增长并改善世界粮食安全的关键一步。

传统上,监测大型农场依赖人工土壤测试和外观观察,而无人机和卫星在这方面已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如今,我们有了新一代的植物传感器。这些可穿戴植物传感器可以改善植物健康状况并提高农业生产力。这些小型、非侵入性的设备可以安装在农作物上,连续监测温度、湿度、湿度和营养水平。来自植物传感器的数据可以优化产量,减少用水、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并检测疾病的早期迹象。

Growvera和Phytech这两家公司分别开发了微型针状传感器,可以插入植物的叶片或茎部,测量电阻变化。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到计算机或移动设备,进行分析以获取有关植物健康的建议。

可穿戴植物传感器有望彻底改变农作物生产和管理。通过提供有关植物健康和环境条件的实时数据,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农民优化农业生产力,减少浪费,并最小化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助力养活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

编辑点评:这项技术可以说是传感器领域的重要革新之一,往常大家看到的传感器更多都是贴近体表指标比较活跃的生物体比如人、动物之类,能给植物进行测量,难度很高!

07.

空间组学

人体由大约372万亿个细胞组成。它们如何共同工作,使我们保持生命和健康?空间组学可能为研究人员提供答案。

通过将先进的成像技术与DNA测序的特异性和分辨率相结合,这种新兴方法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过程的“是什么、在哪里以及何时”进行细致的映射。科学家首先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器官(如小鼠大脑),将组织切片成仅一细胞厚的切片。然后使用创新技术来可视化每个切片中特定生物分子的位置。空间组学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细节观察以前无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生物事件。

得益于空间组学,新一代的分子水平的“细胞图谱”得以绘制,图谱详细描述了发生在人类和其他物种中的众多生物过程。根据2021年的统计,相关市场总价值为2.3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收入将达到5.8亿美元,越来越多的公共和私营公司正在寻求提供空间组学解决方案。

虽然学术和转化研究中心在2020年占据了市场的89%,但市场正在迅速扩展,包括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

编辑点评:又是一个小编难以触及的领域,但看起来整体市场包容性极强,从制药到生物技术都有所涉及。

08.

柔性神经电子学

近年来,脑机接口(Brain-Machine Interfaces,BMI)获得了关注,激发了人们对通过思维控制机器的力量和潜力的想象。脑机接口允许捕捉大脑产生的电信号,并通过算法将这些电信号解码为计算机可以理解和执行的指令。

类似BMI的系统已经用于治疗癫痫患者,并在神经假肢领域得到应用——假肢使用电极与神经系统进行接口。尽管取得了初步成功,但这些技术面临挑战。目前医生使用的植入物由硬材料制成,类似于笔记本电脑或手机内部的芯片,它们可能会引发长期瘢痕并引起明显的不适感。它们不能弯曲或适应脑部运动,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在位置上“漂移”,降低了捕捉信号的准确性。非侵入性方法,如放置在颅骨外部的电极,不需要手术植入,但提供的信号只能听到模糊且难以解码的声音,就像通过厚厚的口罩听别人说话一样。

研究人员最近在生物相容材料上开发了柔软、灵活的脑机接口电路。柔性电路可以适应大脑,减少瘢痕和传感器漂移,而且它们可以装载足够的传感器,同时刺激数百万个脑细胞,大大超过了硬探针的规模和时间。当在神经科学研究中使用柔性脑机接口时,可以加深对痴呆症和自闭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解。在临床上,柔性脑机接口可以提供更好的神经假肢控制,而无需频繁校准。

柔性脑机接口的应用已经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临床试验中进行,迅速使这项技术成为现实。未来,其他可植入设备,如心脏起搏器,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材料。

编辑点评:这项技术多用于脑机接口领域,但其实这一领域目前还存在很多的争论,包括医学、伦理等方面,想必更多的还是用作科研用途更为合适。

09.

可持续计算

数据中心消耗全球产电量的约1%。通过将新兴技术以创新的方式结合和整合,使零能耗数据中心成为可能。可持续计算就是泛指这些技术的综合。

首先,为了解决热管理问题,开发使用水或绝缘冷却剂来散热的液冷系统,并将多余的热量重新利用于空间供暖、热水供应和工业过程等应用。其次,人工智能被用于实时分析和优化能源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而不影响性能。如DeepMind已成功展示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能源管理的潜力,在谷歌的数据中心实现了高达40%的能耗降低。第三,支持净零能源数据中心的技术基础设施正变得更加模块化和需求驱动。例如,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系统可以将数据处理和存储分布在多个设备、系统甚至地点上。

实现净零能源数据中心将涉及创新方法,将上述方法与新的发电、储能和管理技术相结合。

编辑点评:但凡提到“可持续”一词就能联想到这项技术在未来的广阔前景。当前能源的消耗确实是全球都要重视起来的大问题,只有降耗,才能更好的延长地球的寿命。

10.

人工智能辅助医疗

新冠疫情初期,许多医院的可持续工作负荷迅速超过了容量。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政府和学术团队将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应用于医疗领域,既是为了预测即将到来的大流行病,也是为了有效应对它们。

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将随着更多优质数据整合到AI和ML模型中快速扩展。基于AI的医疗可能在发展中国家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这些国家通常缺乏基础设施和人员来为大部分人口提供医疗服务。例如,印度拥有14亿人口,人口分布广泛,已采用基于AI的方法来增强医疗服务。印度政府已经通过协助技术使医生能够与偏远社区进行远程互动,并确保隐私保护措施得到落实。





———— / END / ————
推荐阅读
● 马上刷手即可进行支付交易!
● 三星发布更新工艺技术路线图,2025 年 2nm!
● 微软宣布重大突破!最快十年量子超级计算机将问世
● 现货促销丨TI专场,来AMEYA询你所需!

备注:文章来源于网络,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此公众号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AMEYA360

AMEYA360商城(www.ameya360.com)上线于2011年,现有超过3500家优质供应商,收录600万种产品型号数据,100多万种元器件库存可供选购,产品覆盖MCU+存储器+电源芯片+IGBT+MOS管+运放+射频蓝牙+传感器+电阻电容电感+连接器等多个领域,平台主营业务涵盖电子元器件现货销售、BOM配单及提供产品配套资料等,为广大客户提供一站式购销服务。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询价吧!












皇华电子元器件IC供应商 上海皇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方案部门,由多名实力雄厚的硬件、软件工程师组成,提供基于飞思卡尔(freescale)、安霸(Ambarella)、瑞芯微、NXP等最新ARM平台的产品级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为客户提供完全定制化服务
评论 (0)
  •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机器人领域的每一次突破都能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这不,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刚落下帷幕,赛场上的 “小插曲” 就掀起了一阵网络热潮。4月19日,北京亦庄的赛道上热闹非凡,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这里激情开跑。20支机器人队伍带着各自的“参赛选手”,踏上了这21.0975公里的挑战之路。这场比赛可不简单,它将机器人放置于真实且复杂的动态路况与环境中,对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和能源管理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进行了全方位的检验。不仅要应对长距离带来的续航挑战,还要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22 20:42 71浏览
  •   电磁频谱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解析   一、系统定义与目标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频谱数据综合管理平台融合无线传感器、软件定义电台等前沿技术,是实现无线电频谱资源全流程管理的复杂系统。其核心目标包括:优化频谱资源配置,满足多元通信需求;运用动态管理与频谱共享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强化频谱安全监管,杜绝非法占用与干扰;为电子战提供频谱监测分析支持,辅助作战决策。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频谱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频谱数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3 16:27 58浏览
  • 故障现象一辆2016款奔驰C200L车,搭载274 920发动机,累计行驶里程约为13万km。该车组合仪表上的防侧滑故障灯、转向助力故障灯、安全气囊故障灯等偶尔异常点亮,且此时将挡位置于R挡,中控显示屏提示“后视摄像头不可用”,无法显示倒车影像。 故障诊断用故障检测仪检测,发现多个控制单元中均存储有通信类故障代码(图1),其中故障代码“U015587 与仪表盘的通信存在故障。信息缺失”出现的频次较高。 图1 存储的故障代码1而组合仪表中存储有故障代码“U006488 与用户界
    虹科Pico汽车示波器 2025-04-23 11:22 45浏览
  •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平台解析   一、系统概述   北京华盛恒辉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平台是用于还原真实战场或特定场景电磁环境的综合性技术平台。该平台借助软硬件协同运作,能够产生多源、多频段、多体制的电磁信号,并融合空间、时间、频谱等参数,构建高逼真度的电磁环境,为电子对抗、通信、雷达等系统的研发、测试、训练及评估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复杂电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3 10:29 99浏览
  •   后勤实验仿真系统平台深度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后勤实验仿真系统平台依托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对后勤保障全流程进行模拟、分析与优化的综合性工具。通过搭建虚拟场景,模拟资源调配、物资运输等环节,为后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广泛应用于军事、应急管理等领域。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后勤实验仿真系统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后勤实验仿真系统平台。这些成功案例为后勤实验仿真系统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功能   (一)后勤资源模拟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3 15:39 66浏览
  • 前言本文主要演示基于TL3576-MiniEVM评估板HDMI OUT、DP 1.4和MIPI的多屏同显、异显方案,适用开发环境如下。Windows开发环境:Windows 7 64bit、Windows 10 64bitLinux开发环境:VMware16.2.5、Ubuntu22.04.5 64bitU-Boot:U-Boot-2017.09Kernel:Linux-6.1.115LinuxSDK:LinuxSDK-[版本号](基于rk3576_linux6.1_release_v
    Tronlong 2025-04-23 13:59 47浏览
  • 一、技术背景与市场机遇在智能家居高速发展的今天,用户对家电设备的安全性、智能化及能效表现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取暖器因缺乏智能感知功能,存在能源浪费、安全隐患等痛点。WTL580-C01微波雷达感应模块的诞生,为取暖设备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该模块凭借微波雷达技术优势,在精准测距、环境适应、能耗控制等方面实现突破,成为智能取暖器领域的核心技术组件。二、核心技术原理本模块采用多普勒效应微波雷达技术,通过24GHz高频微波信号的发射-接收机制,实现毫米级动作识别和精准测距。当人体进入4-5米有效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23 08:41 97浏览
  •   陆地边防事件紧急处置系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陆地边防事件紧急处置系统平台是整合监测、预警、指挥等功能的智能化综合系统,致力于增强边防安全管控能力,快速响应各类突发事件。以下从系统架构、核心功能、技术支撑、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展开全面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陆地边防事件紧急处置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陆地边防事件紧急处置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陆地边防事件紧急处置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架构   感知层:部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3 11:22 73浏览
  • 文/Leon编辑/cc孙聪颖‍在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中,全球芯片产业受到巨大冲击,美国芯片企业首当其冲。据报道称,英伟达本周二公布的8-K文件显示,美国政府通知该公司向中国(包括中国香港及澳门)销售尖端芯片(H20)时,需要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文件发布后,英伟达预计会在第一季度中额外增加55亿美元的相关费用计提。随后,英伟达股价单日下跌6.9%,市值一夜蒸发约18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万亿元)。至截稿时,至截稿时,其股价未见止跌,较前日下跌4.51%。北京时间4月17日,英伟达创始人、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22 20:14 75浏览
  •   无人机结构仿真与部件拆解分析系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无人机结构仿真与部件拆解分析系统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结构仿真与部件拆解分析系统平台成为无人机研发测试的核心工具,在优化设计、提升性能、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以下从功能、架构、应用、优势及趋势展开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结构仿真与部件拆解分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结构仿真与部件拆解分析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无人机结构仿真与部件拆解分析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3 15:00 77浏览
  • 一、行业背景与市场需求高血压作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其早期监测与管理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超13亿人受高血压困扰,且患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传统血压计因功能单一、数据孤立等缺陷,难以满足现代健康管理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集语音播报、蓝牙传输、电量检测于一体的智能血压计应运而生,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测量-分析-管理”全流程智能化,成为慢性病管理的核心终端设备。二、技术架构与核心功能智能血压计以电子血压测量技术为基础,融合物联网、AI算法及语音交互技术,构建起多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23 09:06 106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