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科技创始人
熊筱曼 Annie
最开始,Annie给我的印象就是雷厉风行,从早上九点的第一杯咖啡,到晚上十点的最后一盏灯,会议一场紧跟一场,参会团队从研发、产品到运营、销售,事必躬亲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深耕制造业和工业互联网多年,她见证并参与着中国制造业的起伏变迁。处女座+创业者+母亲+学霸,正向buff层层叠叠,她为自己写下的故事也蜿蜒出一道彩虹。
以下根据采访内容整理而成。
从How到Why:
软件服务商要帮制造业走过“冷静期”
在我接触的厂商当中,很少有服务商像海岸线这样肯花大功夫做用户教育,这于成交周期和款项回收都很漫长的B端服务商来说不算易事。但艰难但正确的事,总得有人去做。
Q:您在制造业的工作履历非常厉害,以一个从业者的视角出发,制造企业当前有哪些问题要解决?
中国经济是享受过突飞猛进的时代红利的,制造业大开大合的草创期创造了增长奇迹,后遗症却也慢慢显现。每个人都在奔跑,根本刹不住车,速度快了,很多问题就被藏起来了。
从黄金圈法则来看,中国企业还处在追求how的层面,缺乏体系化思考。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外资企业、龙头企业一迁走,中国那么多工程师和企业都陷入迷茫怪圈。因为他们都很看重工具,也依赖工具,没了工具就寸步难行。但工具是别人的,别人走了工具自然也就一起走了。所以我们一直在主张,要从大认知入手,理念五花八门,工具也有几十成百种,但到头来都得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可以科学落地的整体。
现在的中国制造业还在品尝过往红利余热,但有一部分企业已经醒过来,努力去寻找、探索破解之道了——如果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用这个”就去做某件事,效果肯定不会好。
Q:国家不断强调“高质量发展”战略,能否做些具象解读?
可以从可持续竞争力和社会责任两个维度看待它。中国制造有一段时间是“低质量”的代名词,因为没有高精尖技术,在全球价值分工体系中没有主动权也没有议价权。
现在人口红利在慢慢流失甚至消逝了,再加上整个大环境确定性的失控,企业不能再做愣头青,也不能再“混日子”了。那怎么办?得从别处想办法,问管理要红利。再一个是社会责任,发展发展,总归避不开能源环境问题,“高质量”不仅仅是效益指标,我们不能逃避这些问题,得直面它、解决它。
倒推回来再看怎么做,很简单,所有的制造环节都必须要通向精益,我们要有自己的制造体系,要依托信息技术,用数据告诉你“这是真的精益”,消费者才能拿到更好的产品。
Q:也就是说,中国制造需要一场品质变革?
是的,我们要解决本质、素质、体质三个维度的问题。从终局思维来看,今天制造业在做的各种尝试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效率与效益的问题,用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去又快又好地生产产品,服务好消费者。
体系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很难有什么绝对正确的标准,动态升级的必要性体现在所有的要素都得跟着螺旋上升,这是体质维度。我们的产业形态、供应链形态、组织架构、人的胜任力都要优化迭代。原来是依靠工人组装完成重复式操作,现在有机械设备可以替代一部分工作;做设备维护的操作工又能经过素质培训,去升级为短期内设备替代不了的高级技工。个体本身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对自己有持续投入。
品质革命的背后同样是效率革命,数字化是手段,数字能帮助我们拿到理性的定量分析,然后去做决策;技术能规避掉对人和人性的挑战,让落地更高效更可续。但也不能盲目相信技术,归根结底,技术提供的是手段,背后是对三个维度的“想清楚、有经验、会应用”。
软件定义制造:
我们在做长期主义的事
作为国产工业软件的代表,海岸线在质量管理这一细分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做到这一点其实比想象中难得多,技术和经验要持续摸索,疫情、黑天鹅等不可抗因素也要克服。好在,我们仍在坚守。
Q:中国工业软件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分门别类地看:管理软件如ERP、MES、OA系统相对成熟,但还需要提升竞争力以面对跨国体系的挑战。至于工业设计软件,坦白来说是很弱的,这点从市场份额、市占率和保有量都能看得出来。因为它没有得到行业重视,重硬件轻软件是历史遗留问题;软件开发本身也是件长期重投入的事,不会很快就产生经济效益,企业更注重现实问题。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尽管人性难控,但在惯性里奔跑的企业,其实更愿意用人管理。
Q:为什么很多软件看起来非常精美,但总是不能落地?
软件不能落地应用,多半是因为他们碰到了通用性弊病:把线下流程简单地搬运到线上了事,这完全是不可取的。软件要落地,必然要结合数据流、业务流对整个管理进行重构,绝非简单的挪用、复制。
当然,任何软件都需要时间磨合,比方说它可能和我们过往的工作习惯大相径庭。但优秀的软件不会有太长阵痛期,它不会也不该让你进行重复性工作,也很少有无意义投入。这也是有软件和没软件的一个巨大区别:不用再反复处理没有技术含量的同类问题,从而让员工陷进无止境的消耗。
Q:作为管理软件服务商,海岸线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哪里?
我们做到今天,其实已经有好几款工业管理软件的拳头产品了,质量管理有AQP FMEA和PQM;工业设计软件刚拿下TurningEDA(编者注:全球对外进行商业销售的14家电路板级全功能EDA软件之一)。
但这还不够,我想要打造的是一个工业服务的乐高公司,我们所有的产品都能拆解并重新组合,在基础服务的底座基础上形成各种应用于不同场景的组合,从而让开发效率、应用效率变得更效益化。这是我们迭代优化的一个战略方向。
除了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交付能力和实施能力之外,我们的咨询诊断和跨界能力也是得到了客户认可的。以我们目前的软件技术,完全可以在线上给出诊断路径并帮助企业实现流程再造。
但考虑到实际落地性,B端用户还是需要面对面交流。我们在做项目的时候,通常会和企业一起,梳理业务目标、明确业务症结,我们通过访谈、问卷、实地考察以及其他工具,这些笔头工作、“嘴上功夫”最终都会落在软件上,企业才能达成循环改善。
我们做过很多案例,服务过很多行业,汽车/汽车零部件、光伏、航空航天等等等等,这也是我们的独特优势所在。好比一个老道的医生,看的病症多到能准确快速地诊断病症,给出方案,在这个时代,要解决问题就得有创新能力,见多识广放在哪里都是行得通的。
置身事内:
投身智改数转深水区
“为了目标去选择,而不是为了原因”
Q:对正在选择服务商的企业有什么样的建议?
客户选择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或者系统服务商,固有认知无外乎以下几种:
·该厂商有相关案例经验
·该厂商之前和我们合作过,存在利害关系
·该厂商是大公司背景出来的团队
·该厂商实施经验丰富
我的看法是,以上因素具备一定必要性,但考虑得还不够全面,比方说第一点“有经验”,这个经验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还是仅仅有收拾烂摊子的经验?
当下的转型更多需要考虑真正的目标,从管理变革视角去选择——
第一,投入的预算要解决什么样的管理效率和效益问题?
第二,我们的专案小组成员的能力素养可以胜任该项目的落地吗?
第三,如果不胜任,服务商有没有配套解决方案,为团队提供培训和成长?唯有此,才能在方案中设计考评指标并及时反馈
第四,服务商的产品经理是否有经营经验,关注经营指标?
第五,有没有关注跨界经验?我们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产品属性越来越像大消费电子,制程工艺必然是有差异的。但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追踪和追溯(生产、质量、进销存)等信息上,还是可以互相借鉴和参考的。
Q:那么,我们该怎么判断服务商的经验是是否有用,有没有在忽悠我这个“外行人”?
走在客户端现场,就会有发现和总结。绝大多数客户都在关注相关案例经验、关注交付实施经验,只有少数企业会关注到方案对于管理流程优化具备什么样的理解。这里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很多客户会问我,在这里一并补充下我的思考:
1)大多数服务商在竞标案子时都会拿出自己的案例,真真假假多少都会掺点水分,总归能体现自身的部分竞争力。但我们还得再往前思考本质:软件方案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本质要解决的是管理变革的问题,管理者关注效率与效益,它意味着我们需要有一套线上流程可以支持管理方式的动态优化,数据的分析是支撑要点。
案例经验更多让我们见识到不同组织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有用,但没有大用——这种案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不能复制给其它客户,最终只会停留在“为了方案而方案”的层面,根本落实不到管理流程中去。
2)服务商会根据自己的产品、技术、团队梳理出自己的交付SOP,所谓的交付实施经验只是补充了我们面向多样性组织的应对能力、数据整理能力,本质上依然还是方案所关联的业务流、审批流、数据流与管理流程的动态匹配,确保做到线上线下管理的一致性。
所以,“经验”真的是一个服务商的核心价值吗?这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想清楚这点,就不会被“忽悠”了。
——点赞分享至朋友圈——
——让好内容被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