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GNSS技术

ittbank 2020-07-24 00:00

2020年6月23日9点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新闻出来之后,国人为之振奋,纷纷点赞转发。社会各界对卫星定位产业的关注度,也冲上了新高。


那么,像北斗这样的卫星系统,究竟是如何实现定位的呢?为了实现更好的定位效果,它引入了哪些关键技术?卫星定位产业的发展,正在进入怎样的阶段?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卫星定位系统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GNSS   


首先,我们要知道,北斗和大家更为熟悉的GPS,都属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也就是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北斗是我们中国自主研发和建设的GNSS系统。而GPS,是美国的GNSS系统,也是全球最早的GNSS系统(开始于1973年,1995年全面投入运行)。


同样具备全球覆盖能力的GNSS系统,还包括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Galileo。


除了全球性的卫星系统之外,GNSS还包括一些区域性的系统(例如日本的准天顶系统QZSS和印度的IRNSS),以及增强系统(例如美国的WAAS、日本的MSAS和欧盟的EGNOS等)。增强系统,是基于全球或区域系统的辅助系统,可以满足更多场景需求。


GNSS的类别


GNSS的作用是定位和导航。准确来说,它还有一个普通人不太注意的功能,那就是授时。


学术上对GNSS的定义是这么说的: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三维坐标、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看明白了吧,三维坐标、速度、时间信息,是GNSS的必备功能。这三个信息,我们通常称之为PVT(Position Velocity and Time)。


值得一提的是,咱们国家的北斗系统还有一个独特的功能,那就是短报文(也就是文字信息)。在关键时候,这个功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GNSS的工作原理   


那么,GNSS是如何帮助用户获取PVT信息的呢?


我们来做一个非常简单的立体几何数学题。


众所周知,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它的三维坐标,也就是经度、纬度和高程。它头顶上的GNSS卫星,也有自己的三维坐标。


那么,我们把整个空间看成一个坐标系,可以画一个立方体。立方体的两个对角,分别是用户和卫星,如下:



根据中学立体几何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卫星和用户之间的距离△L(这个距离也被称为“伪距”),是:



卫星的坐标是(x’,y’,z’),这是已知的。用户的坐标是(x,y,z),这是未知的。


与此同时,卫星可以给用户终端发信号,信号的传输速度基本上几乎等同于光速c。而卫星上面有精度极高的原子钟,所以知道自己的时间是t。假设用户终端的时间是t’,那么,卫星和用户之间的距离△L,又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公式算出:



两个公式一合并,就变成了:



一个公式里有4个未知数(x,y,z,t),大家都懂的,这个公式是解不出来滴。


怎么才能解出来?再列三个公式呗。


也就是说,再找3个卫星的坐标值,组成4个四元方程,就OK了。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用户终端要想解算出自己的准确位置,必须要有至少4颗卫星。


很简单的数学知识,不难理解吧?



   GNSS的关键技术   


虽然GNSS的工作原理看似简单,但真正想要把这个系统做好,是非常困难的。


衡量一个GNSS系统是否足够优秀,主要看它的精度、速度和灵敏度。这个速度,主要是指从启动定位设备到首次正常定位所需的时间,也称为TTFF(Time to First Fix)。



影响GNSS定位精度的主要原因,是误差。误差既来自系统的内部,也来自外部。例如穿透电离层和对流层时产生的误差,还有卫星高速移动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引起的误差,以及多径效应误差、通道误差、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内部噪声误差等等。


这些误差,有些是可以完全消除的,也有些是无法消除或只能部分消除的。消除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消除误差、提高反应速度,GNSS会引入一些天基或陆基的辅助手段。结合辅助手段的GNSS,也被称为A-GNSS。A就是Assisted,“辅助”的意思。


现在比较常用的,是通过陆基的移动通信网络,传送增强改正数据,提供辅助信息,加强和加快卫星导航信号的搜索跟踪性能和速度,缩短定位时间,提高定位精度。


A-GNSS系统架构


除了A-GNSS之外,GNSS还引入了一些关键技术,帮助提升系统性能。


首先是RTK技术


RTK(Real-time kinematic),称为实时动态差分法,又称为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包括传统RTK和网络RTK。


传统RTK模式,只有一个基准站。网络RTK模式,有多个基准站。



以网络RTK为例,多个基准站会采集监测数据发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针对数据进行粗差剔除后,再进行解算,并最终将改正信息发给用户。


网络RTK的覆盖范围很快,可以距离用户上百公里。而且,网络RTK拥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然后是惯性导航技术


GNSS卫星定位虽然方便,但容易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例如隧道、森林等路段,GNSS信号容易中断。此时,就需要临时采用其它的辅助手段。



航位推算(DR,Dead Reckoning),就是一种自主式的惯性导航技术。通过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结合一些专用算法,它可以根据用户终端(例如车辆)的初始位置信息以及传感器获得的信息,推算出用户终端在盲区位置的高精度导航数据。


DR和GNSS有很强的互补性,一方面DR可以帮助补盲,另一方面GNSS也能对DR进行实时纠偏,帮助DR推测出更准确的位置。


此外,就是双频技术


所谓双频,很好理解,就是GNSS模组同时支持多个不同GNSS系统的不同频段,以此增强信号的接收能力。


四大导航系统工作频率表



   GNSS的应用场景   


众多黑科技的加持下,GNSS系统目前已经具备极高的响应速度和定位精度,也有非常可靠的稳定性。行业主流GNSS模组的TTFF速度目前已经提升为秒级,定位精度也从十米级、米级提升为亚米级、分米级甚至厘米级。


这些指标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大部分的行业应用需求。例如交通、水利、减灾、海事、勘探、建筑等领域,现在都在大量使用GNSS模组。


上述场景中,应用最为广泛且最值得关注的,是车载GNSS模组的应用。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车联网作为核心应用,正在进入爆发期。


虽然我们总是强调5G对车联网的重要意义,但不可忽视的是,GNSS定位导航服务,同样是车联网发展的必备条件。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高性能GNSS车载模组的支持,车辆连自己的准确位置信息都不知道,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GNSS车载模组能够为自动驾驶、远程驾驶提供了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测距数据来源,是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除了保障正常驾驶之外,GNSS车载模组还可以用于车辆防盗、紧急救援、集群调度、车队管理等应用需求。



对于企业来说,车辆是重要的运营资产。车辆的位置信息,是重要的管理数据。


GNSS车载模组可以帮助企业掌握实时数据,跟踪车辆位置,更有效地管理这些资产。对于一些特种车辆,例如危险品运输车,GNSS车载模组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目前,物联网模组行业龙头移远通信已有多款车规级GNSS车载模组投入市场,包括LG69T/L26-DR/L26-T/L26-P等多个型号产品,均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移远通信车规级双频高精度定位模组LG69T,支持RTK和DR技术,在大型整车厂及Tier 1客户中备受青睐。该模组严格按照IATF 16949:2016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而制造,其关键器件符合AEC-Q100标准要求,可同时接收多个GNSS卫星信号,并在数秒内收敛到厘米级定位精度——在开阔环境下,可以输出精度5厘米的定位数据。即使在诸如城市峡谷等复杂环境中,LG69T也可实现亚米级精度,全面提升定位性能。据悉,LG69T有望最早在2021年量产的车型中投入使用。


移远通信L26-DR支持DR惯性导航技术,集成了6轴传感器和GNSS算法引擎,具备出色的融合定位性能,可在隧道等无GNSS信号环境下实现1-2米定位精度,为追踪器、T-Box、车载导航、车队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等等汽车、工业和消费类应用提供了理想选择。



   结 语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GNSS系统从当初的GPS一家独大,到现在变成GPS、北斗、GLONASS、伽利略等多系统共存,可以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的GNSS系统,已经具备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精度、高速率定位导航服务的能力。


GNSS变成了重要的国家级数字化基础设施,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围绕GNSS,目前已经衍生出了一系列具有增值潜力的服务场景。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正在加入GNSS的上下游产业链。


GNSS,未来可期!

—— END ——

ittbank 让电子库存因技术而改变的ITT模式电商平台。引领和适应市场,以共享经济理念的创客及工程师为核心、以免费开放用户生成的数据为基础,为其提供高性价比的应用解决方案和及时精准的供求信息,快速提高产品开发周期和生产直通率、提升电子器件的应用附加值。
评论 (0)
  •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系统是针对复杂电磁环境进行仿真、测试与评估的关键设备,以下从系统功能、技术架构、应用场景、核心优势、发展趋势五个维度展开全面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功能   复杂电磁环境构建   全生命周期测试能力   实时监测与反馈   二、技术架构   模块化设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6 17:21 197浏览
  •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平台融合计算机视觉与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智能化图像检索。以下从架构、功能、技术、应用及发展方向展开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数据库检索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数据库检索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架构设计   数据采集层:收集各类图像数据,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6 16:02 172浏览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是确保芯片性能与可靠性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晶圆级测试(CP测试)‌和‌封装后测试(FT测试)‌两大阶段,流程如下:一、晶圆级测试(CP测试)1.‌测试目的‌:在晶圆切割前筛选出功能缺陷或性能不达标的晶粒(Die),避免后续封装环节的资源浪费,显著降低制造成本。2.‌核心设备与操作‌l ‌探针台(Prober)‌:通过高精度移动平台将探针与晶粒的Pad jing准接触,实现电气连接。l ‌ATE测试机‌:提供测试电源、信号输入及功能向量,接收晶粒反
    锦正茂科技 2025-04-27 13:37 168浏览
  •   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系统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系统是无人机研发的核心工具,通过多元功能、创新架构和广泛应用,推动无人机技术发展。以下从核心功能、技术架构、应用场景、优势及发展趋势展开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这些成功案例为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功能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6 16:39 244浏览
  • 一、智能家居的痛点与创新机遇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现代家庭正面临两大核心挑战:情感陪伴缺失:超60%的双职工家庭存在“亲子陪伴真空期”,儿童独自居家场景增加;操作复杂度攀升:智能设备功能迭代导致用户学习成本陡增,超40%用户因操作困难放弃高阶功能。而WTR096-16S录音语音芯片方案,通过“语音交互+智能录音”双核驱动,不仅解决设备易用性问题,更构建起家庭成员间的全天候情感纽带。二、WTR096-16S方案的核心技术突破1. 高保真语音交互系统动态情绪语音库:支持8种语气模板(温柔提醒/紧急告警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28 09:24 109浏览
  •   SAR 卫星图像识别系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SAR 卫星图像识别系统平台凭借独特技术优势,在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以下从技术功能、架构流程、应用案例、挑战趋势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卫星图像识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卫星图像识别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卫星图像识别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技术基础与核心功能   (一)成像原理与全天候能力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原理,突破天气与光照限制,实现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6 15:22 128浏览
  • 晶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导致性能下降。可是污染物是怎么进入晶振内部的?如何检测晶振内部污染物?我可不可以使用超声波清洗?今天KOAN凯擎小妹将逐一解答。1. 污染物来源a. 制造过程:生产环境不洁净或封装密封不严,可能导致灰尘和杂质进入晶振。b. 使用环境:高湿度、温度变化、化学物质和机械应力可能导致污染物渗入。c. 储存不当:不良的储存环境和不合适的包装材料可能引发化学物质迁移。建议储存湿度维持相对湿度在30%至75%的范围内,有助于避免湿度对晶振的不利影响。避免雨淋或阳光直射。d.
    koan-xtal 2025-04-28 06:11 90浏览
  •     今天,纯电动汽车大跃进牵引着对汽车电气低压的需求,新需求是48V。车要更轻,料要堆满。车身电子系统(电子座舱)从分布改成集中(域控),电气上就是要把“比12V系统更多的能量,送到比12V系统数量更少的ECU去”,所以,电源必须提高电压,缩小线径。另一方面,用比传统12V,24V更高的电压,有利于让电感类元件(螺线管,电机)用更细的铜线,缩小体积去替代传统机械,扩大整车电气化的边界。在电缆、认证行业60V标准之下,48V是一个合理的电压。有关汽车电气低压,另见协议标准第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27 16:24 168浏览
  • 在给别人审查PCB的时候,有时产生这样的感觉:说是一回事,但自己做又是另一回事了。也就是有时候对别人的标准就非常严格,而对自己就相对放宽些。不知道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对于给别人审查PCB而言,这就是找茬,无论具细,都会一 一列出。这是工作应有的态度,也是对板子的负责,这不是故意为难别人。当然,可能也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的意味。如果遇到执行力强的人,那这些审查意见,只会对最终的板子有好处,增强稳定性。如果遇到的是执行力差的人,但多少也会改变点,这也并不会造成坏的结果。那么对自己而言,当自己亲
    wuliangu 2025-04-26 15:26 223浏览
  • 探针台作为半导体制造与测试的核心设备,通过精密定位与多环境适配能力,支撑芯片研发、生产及验证全流程。以下是其关键应用领域与技术特性:一、核心功能支撑1.‌电性能测试与分析‌l 在晶圆切割前,探针台直接接触芯片电极,测量阈值电压、漏电流、跨导等200余项参数,用于评估良品率及优化工艺设计。l 支持单晶体管I-V曲线测量,定位栅极氧化层厚度偏差(精度达0.2nm),为器件性能分析提供数据基础。2.‌纳米级定位与测量‌l 定位精度达±0.1μm,满足5nm及以下制程芯片的
    锦正茂科技 2025-04-27 13:09 144浏览
  • 探针台作为高精度测试设备,在光电行业的关键器件研发、性能测试及量产质量控制中发挥核心作用,主要涵盖以下应用场景与技术特性:一、光电元件性能测试1.‌光电器件基础参数测量‌l 用于LED、光电探测器、激光器等元件的电流-电压(I-V)特性、光功率、响应速度等参数测试,支撑光通信、显示技术的器件选型与性能优化。l 支持高频信号测试(如40GHz以上射频参数),满足高速光调制器、光子集成电路(PIC)的带宽与信号完整性验证需求。2.‌光响应特性分析‌l 通过电光转换效率测
    锦正茂科技 2025-04-27 13:19 115浏览
  • 速卖通,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于2010年横空出世,彼时正值全球电商市场蓬勃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让跨境购物的需求日益增长,速卖通顺势而为,迅速吸引了全球目光。它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使命,致力于打破国界限制,搭建起中国商家与全球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在其发展的黄金时期,速卖通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在欧洲市场,速卖通一度成为第一大电商平台。根据第三方机构《欧洲跨境商务》的评选,速卖通凭借出色的服务和消费者口碑,在“欧洲十大跨境电商平台”中脱颖而出,力压来自美国的亚马逊和eBay等电商巨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26 20:23 163浏览
  • 在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中,晶振为电路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我们可能会遇到晶振有电压,但不起振,从而导致整个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今天凯擎小妹聊一下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1. 误区解析在硬件调试中,许多工程师在测量晶振时发现两端都有电压,例如1.6V,但没有明显的压差,第一反应可能是怀疑短路。晶振电路本质上是一个交流振荡电路。当晶振未起振时,两端会静止在一个中间电位,通常接近电源电压的一半。万用表测得的是稳定的直流电压,因此没有压差。这种情况一般是:晶振没起振,并不是短路。2. 如何判断真
    koan-xtal 2025-04-28 05:09 109浏览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政策与资本双重推力下,谷歌旗下波士顿动力、比亚迪等跨国企业与本土龙头争相入局,产业基金与风险投资持续加码。仅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领域就完成42笔战略融资,累计金额突破45亿元,沪深两市机器人指数年内涨幅达68%,印证了资本市场对智能终端革命的强烈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将仿生感知系统、AI决策中枢等十大核心技术纳入"十四五"国家重大专项,并设立50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技术突破方面,本土
    电子资讯报 2025-04-27 17:08 220浏览
我要评论
0
5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