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芯片行业遇冷,全球的半导体企业大都陷入砍单、产能过剩的危机,裁员、降薪、缩减年终奖,成为其削减成本的最直接手段。最近一年,英特尔已经实施了多轮裁员,近期,该公司证实,将实施新一轮裁员,这大概是其过去一年的第三次裁员,涉及员工达数千人。高通也正在评估形势和自身的优势,现在已决定裁员,比例在5%左右,其中移动部门是重灾区,可能会裁减20%的员工。不过,这一消息还没有落实,具体数字还有待观察。除了英特尔和高通,Marvell、美光、德州仪器、西部数据、Lam Research以及新思科技等,都在实施分批裁员计划,以在不景气的市场大环境下减少开支。与此同时,中国芯片公司也在这场寒流中承担着莫大的压力。 012021年是芯片投资的大年,在这一年里。中国芯片产业发生了 686 起投融资交易,同比增长 43%,并达到顶峰,甚至有一些投资机构想要投那些热门的芯片公司都需要排队等。然而,高光之后,便是步步衰落。半导体的寒潮带来了投资风向的变化,曾经一些出手频繁的机构已经明确今年不再投半导体项目,而更多的机构则是选择了谨慎地筛选和暂时的观望。前段时间哲库的关停就是投资市场萎靡的缩影。有着知名手机厂商背书、500亿资金储备和3000多员工的哲库都在自研高端手机芯片上折戟,那些靠融资过活的小企业将面临更不稳定的未来。就像哲库CEO刘君所言:全球的经济和手机行业极其不乐观,公司整体营收远达不到预期,在这样的情况下,芯片这样一个巨大的投资将是公司承担不起的。投资市场回归冷静,非头部的创业项目开始面临融资困难,这些芯片公司难以为继只能连连宣布告退。根据钛媒体今年2月从企查查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吊销、注销的半导体企业超过5700家,比2021年的3420家增长了68%。不过,据当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现存芯片相关企业队伍仍然十分强大,还有超过17万家。这些企业的倒闭仅仅是行业大洗牌的开始,当下的市场亟需进入并购重组阶段,通过强强联手扩展产品线和用户群,实现更强的供应链溢价,同时缩减成本。 02众所周知,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那么从实际来说,并购对于中国的芯片市场来说,到底存在哪些利好关系?第一,通过并购可以直接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存在“小而散”的情况,竞争尤其激烈,甚至是恶性竞争。比如,在国内仅仅有着30亿元市场份额的WiFi FEM,就有着近30家厂商参与竞争,并购的手段可以直接减轻竞争压力,从而让整个市场竞争更有序。第二,并购和重组可以帮助公司剥离低毛利业务,以削减成本提高利润率,博通便是最经典的案例。博通在收购后常常立即进行重组,果断卖掉非核心业务和裁员,专注提升公司利润率。像 LSI 的企业级闪存和 SSD 控制器业务,原博通的 IOT 业务,博科的数据中心的路由、交换和分析业务等都是曾被博通收购后立刻出售的低毛利业务。中国的半导体显示龙头TCL也有着类似的成长路径,它也通过多次的资产重组剥离了家电、通讯和IT服务等多项业务,这些业务虽然仍能贡献高额的营收,但利润较低。剥离后公司反而可以专精能赚钱的业务。第三,扩充产品线,增强技术实力。通过并购来横向扩展产品线的代表是TI。模拟芯片种类多且细,并购重组是一个快速扩张产品种类的路径,多年来TI前前后后收购了Unitrode 、国家半导体等30多家半导体公司,先后剥离计算机微处理器、存储、手机处理器等业务,走上专注模拟 IC 的道路。如今,TI成为全球的模拟芯片龙头也受益于这些年的精简和扩张。就中国市场来看,近日,云岫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技术官赵占祥表示,卖方正在开始出现,一级市场半导体的创业公司,绝大部分目前还没想过并购,但是也有部分公司创始人开始考虑并购的机会,不太想让公司IPO,因为未来上市会很拥挤,同时稀缺性不强、规模不大的公司上市之后市值也不高,而投资人也在考虑不再以IPO的方式退出。目前,买卖双方尚处于询价和沟通的阶段,真正运作起来相对比较少。 03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并购情况和国际巨头的整合方式有所差异,中国半导体的并购量级小,普遍是“大吃小”的形式,且发生在同类企业之间,先壮大的企业聚集更多资源,去收购后面追赶的、有一定成长瓶颈的企业。相对更容易出现并购的便是那些竞争恶劣、品类繁杂以及入局者数量超过赛道负载的行业。以下便是中国芯片市场更容易发生并购重组的几条赛道。首先,就模拟芯片自身的特点来看,其产品迭代较慢、生命周期长,下游应用场景纷繁复杂,这也导致模拟市场天生重经验、轻路径依赖且人才至上,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其并购发展的重要性。再看模拟芯片的市场现状,模拟芯片发展至今已经有超过50年的历史,发展至今以TI为首,ADI凭借领先的信号链能力紧随其后,英飞凌、ST、Sky、NXP等公司各自在功率器件、射频产品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形成稳定的“一超多强”格局。其实早在十年前,在中高端的模拟芯片市场就已经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全球模拟芯片Top 10厂商合计市占率一直维持在55%-60%左右。新进入者难以在地位稳固的大厂手里瓜分市场,只能扎堆在低毛利的圈里互相厮杀,斗来斗去受伤的也只有本土同仁,在这一领域参与感不高的模拟芯片大厂只需要“坐山观虎斗”。然而如今,寒气冲击到TI,他们也准备搞降价增收,打“价格战”抢占市场,甚至对下游放话:“国产什么价格都跟”。TI采用的是IDM模式,并且在这些年来多次扩充产能,这也意味着其拥有更大的成本优势。要知道,在“价格战”中,成本就是优势、是底气。TI全面下调中国市场的芯片价格,无非是想和国产模拟芯片厂商血拼价格,通过降维打击抢占中国市场。有媒体报道,TI在中国台湾的PMIC降价20%-30% 。要知道,中国的PMIC市场本就足够热闹,像圣邦微、晶丰明源、明微电子、必易微、希荻微、赛微微电等国产模拟芯片厂商大多以PMIC为切入点,凭借性价比高、服务性好、供应周期短等优势,才逐渐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如今TI也进来搅局,市场将会更为严峻。因为倘若相同的成本下能买到TI的产品,想必TI的优势会更大。因此,这一场战役对于一些更小规模的厂商来说,或许已经成为“生死战”。除了PMIC芯片,中国的射频芯片、MCU芯片也在低毛利市场卷到离谱。可见,卷赢低端不是办法,向高端进发,拿到更多的市场才有更多的话语权。中国模拟芯片产业要想做大做强,企业并购和整合是必然之路。正如推测,国内模拟芯片领域的并购动作正开始变得活跃。2023年3月15日,电源管理芯片厂商晶丰明源收购南京凌欧创芯38.87%股权,凌鸥创芯核心产品为 MCU 芯片。2023年5月27日,模拟芯片公司思瑞浦发布停牌公告,正欲筹划收购主要生产电池保护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的创芯微。2022年以来,存储芯片市场下行,价格一跌再跌,不过反观中国存储市场,虽然悲观情绪依旧存在,但积极的号角已然吹响。存储芯片不像模拟芯片那般品类繁杂,市场竞争的恶劣情况比模拟芯片要稍好一点,对于并购重组的实施意义也不完全相同。如果说对于模拟芯片来说并购重组最大的优势是吸收技术、扩充产品品类,那么从现阶段中国存储市场的现状来看,并购重组的目的应该是“做大做强”。从存储芯片的产品现状来看,存储器芯片主要分为易失存储器和非易失存储器,前者包括DRAM和SRAM,后者主要包括NAND Flash和 NOR Flash。DRAM和NAND Flash是存储器的两大支柱产业,中国严重依赖进口。三星电子、铠侠、西部数据、美光科技、英特尔和SK海力士六家企业在全球NAND Flash市场合计份额达98%以上,且均为IDM厂商。由于六家大厂在大容量领域表现过于强势,因此,国内玩家只能在大厂基本退出的中小容量EEPROM、NOR Flash、SLC NAND Flash领域发挥。可见,在国产存储芯片的细分领域中,3D NAND和DRAM是最需要攻坚的一环。长江存储是3D NAND的主力选手并且如今已经成绩斐然,按照如此势头发展下去有望追赶上国际的3D NAND先发选手。在DRAM赛道上,长鑫存储是领军者,紫光国芯、东芯半导体、北京君正等厂商跟进。但是中国DRAM技术与国外企业相比,仍落后5-6年,且技术差距还在扩大之中。尽管国内的内存芯片厂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得清醒地认识到,在核心技术、市场份额、人才储备等方面,差距仍然很大。近年来,很多国外厂商以知识产权等方式压制国内厂商,这更要求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其实,DRAM的发展历史,也充满血腥气息,大鱼不断吃小鱼,形成现有格局。1980年代,市场拥有超过三十个玩家,而到了2019年还拥有市场份额的企业寥寥可数。在向上生长的这条路径上,并购重组确实可以贡献很大的力量。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向前发展,提升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程度,成为市场大势所趋,而前述汽车新四化的种种功能,需要凭借汽车半导体芯片来实现,车用芯片的市场蛋糕也逐年增大。汽车芯片市场被恩智浦、德州仪器、瑞萨半导体等汽车芯片巨头垄断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但在近几年的汽车芯片半导体市场整合变动中,可以看到英特尔、三星等全球Top级芯片巨头,亦已将目光投向了这块市场,纷纷开始并购活动。国产汽车芯片目前还属于野蛮生长的状态,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还是要聚力,就如小米产投管理合伙人孙昌旭所言:“汽车是一个新的产业链,国产替代正在进行。并购整合带来的就是高效,比单个公司去做效率更高,而且在集中的统一管理中,可以把已经上市公司成功的生产制造经验、质量管理经验、人才管理经验分享给新兴公司,提高整个行业和社会的效率。因此,我觉得这个时间点应该就在2023、2024年,已经有很多上市公司开始布局了。”的确,英特尔就通过收购Mobileye增强自身在车用芯片市场的布局。高通、联发科、英伟达已经面向汽车市场推出了相应产品。三星也开始开展车用芯片生产业务。 04前几年大家都在喊着上市难,上市之后获利难,最近两年逐渐发现IPO退出也变得越来越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芯片公司可能会选择被并购,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那么,芯片公司被并购的好处有哪些呢?首先,被并购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芯片企业可能会面临研发费用高昂、市场推广成本大等问题,而通过与其他大型企业的合并,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从而更好地推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这样的资金支持可以使芯片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实现更好地发展。 其次,被并购还能够实现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在芯片行业,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并,芯片公司可以整合各自的资源,形成更加完整和高效的产业链,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整合还可以带来规模效应,使芯片公司在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方面更具优势,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此外,被并购还可以拓展市场和客户渠道。在竞争激烈的芯片市场中,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和稳定的客户渠道非常重要。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并,芯片公司可以借助对方已有的市场渠道和客户资源,迅速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同时,合并还可以促进合作伙伴之间的技术和资源共享,加强合作关系,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最后,被并购还可以为芯片公司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平台,接触到更多的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自半导体产业纵横,除原创作品,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等相关内容,属原权利人所有。不代表集成电路 IC的观点和立场,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微信15055361565)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