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第95届奥斯卡评奖结果正式出炉,《瞬息全宇宙》大获全胜。
这部由杨紫琼主演的电影,在本届奥斯卡金像奖上狂砍7个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都被其收入囊中。60岁的杨紫琼,终于在打拼多年的好莱坞迎来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她不仅收获了鲜花与掌声,还成功创造了历史,成为“首个获得奥斯卡影后的亚洲女性”。
但多少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虽然在奥斯卡开奖之前,《瞬息全宇宙》就已经横扫了包括金球奖在内的多个大奖,可这部影片迄今为止讨论度最高的一个话题,却是政治正确的“叠Buff”。很多人是这样评价的:《瞬息全宇宙》之所以能够获奖,是因为影片集齐了大女主、亚裔、同性恋等多个元素,电影本身并不算特别优秀。在好莱坞越来越关注少数群体的今天,《瞬息全宇宙》无疑是在政治正确这张试卷上答了个满分。奥斯卡官方评奖规则已经明明白白地展示出来了,参选影片必须满足政治正确相关元素!
(规则虽然是在2024年开始实行,但公布是在2020年)仔细想想,这番争论也不是今天才出现,201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争夺中,大家就已经为《爱乐之城》和《月光男孩》吵得不可开交了。只是围绕电影本身的讨论,逐渐开始让位于电影之外的元素,多少让人觉得有点“魔幻现实”。可类似的事情不止发生在影视领域,汽车圈同样逃不开。一家来自克罗地亚的造车新势力Rimac,车还没有量产,已经开始宣扬自己是“LGBT友好型”企业。
没有别的意思,主要是车企的产品汽车,在大众市场面前向来是以中立的工具形象存在的。你可以说一个人歧视同性恋,但你似乎没法去指责一辆车对同性恋不友好。然而这一点在海外的“LGBT”人群中,完全不是问题。
一个国外网站“Gaywheels”公开表示,对LGBT消费者的研究表明,大多数LGBT消费者都希望把钱花在对LGBT员工友好的公司。那LGBT消费者乐意把钱花给对自己态度更好的公司,这不过分吧?于是,Gaywheels就基于此整理出了一个“同性恋友好型”汽车制造商的名单,并提醒LGBT消费者“在购买下一辆车之前,请考虑他们对LGBT员工的相关政策”。
不得不说,作为社会声量越来越响的一部分消费群体,传统汽车制造商的确有必要重新思考对LGBT群体的态度。
而Rimac作为一个2009年才成立的新晋汽车制造商,不像传统汽车制造商有已经成型的企业文化,没有历史包袱可以轻装上阵。更关键的,其创始人Mate
Rimac本身就很年轻,到今年也才只有35岁,比马斯克小了17岁。相当于马斯克都快要上大学了,Mate Rimac才刚出生。一个年轻的创始人,显然更容易接受社会上新涌现的多元化思潮。也因此,23岁的Mate Rimac在2011年接受Gaywheels的采访时,展示出了对LGBT群体非常友好的态度。
(最前方的就是Mate Rimac)
面对“你对LGBT社区的态度是什么?你会雇佣一个公开的同性恋者吗?”的提问,Mate Rimac给出了相当坦诚的回答:“我对LGBT社区没有任何偏见,也不介意有一个公开出柜的员工。在我的公司里,任何形式的歧视都没有容身之地。”“我尊重LGBT社区,我也有几个同性恋朋友。我甚至想借此机会打个广告——我正在寻找机械工程和电工方面的专家,Rimac公司的成长和成功需要这部分员工的加入,无论他们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将受到Rimac公司的欢迎。”Gaywheels对这个回答相当满意,Mate Rimac和Rimac公司也因此在LGBT群体中博得一片好名声。并且,Rimac的开放态度不仅只针对同性恋群体,还包括尊重员工、对宠物友好……
如今拥有1300多名员工的Rimac,骄傲地在自家官网上写着,本公司从2014年起一直蝉联“克罗地亚最佳雇主”的称号。
很明显,仅从员工政策上来看,Rimac无疑是个满足现阶段西方主流价值观的样板公司。
只标榜自己多么开放和包容,对一家汽车制造商来说完全不够。能受到全世界关注,说明Rimac是真的有点东西在身上。Rimac迄今为止共发布了两款汽车,一款Concept One,一款Nevera。第一款汽车Concept
One,最早于2011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亮相,一经出道就引起轰动,被海外媒体誉为“世界上第一辆价值百万美元的电动超跑”。
高评价得益于Concept
One的优秀表现:最大功率913kW(约合1241马力)、最高峰值扭矩1600Nm、0-96公里加速2.6s、最高时速可达355km/h。比当时新能源车圈的明星产品——特斯拉roadster还要快。事实上,Concept
One号称2013年最快的电动汽车。车辆有这样的表现,当然不可能是“攒”出来的,而是Rimac在技术方面做出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突破。动力方面,Rimac开发了当时世界上功率密度最高的电驱系统,动力传动损耗相应被减小,电驱系统效率超过90%。
续航方面,在特斯拉roadster都仅有不到400km续航的情况下,Concept One做到了510km续航。它甚至还支持200kW快充,0-100%充电只需要30分钟。
还有电动车特有的动力回收系统。Rimac开发了一套液体热管理与低电阻导电系统,以适配这辆电动超跑输出功率超1000kW与能量回收功率达400kW的电池组。
2013年,Concept One正式排产,尽管只限量生产了88辆,却帮助Rimac一炮走红,打出了名头。随后,Rimac再接再厉,在Concept One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于2016年推出了量产版Concept S,整体参数又有所升级。2018年,Rimac的第二款车型Nevera(初始命名为C_TWO)发布,三年之后开始生产,共限量150辆。
从“曾用名”能看出来,Nevera属于是Concept One的下一代车型。
比起前代车型,Nevera在性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最大功率1400kW(约合1914马力)、最高峰值扭矩2360Nm、零百加速1.97s、最高时速412km/h。毫无疑问,实现了自我超越的Rimac,再次夺下“世界上最快电动汽车”的桂冠。但更显著的提升则在智能化驾驶方面,这是一款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的电动超跑
。
Nevera的车身上搭载了13个摄像头、6个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传感器,硬件上已经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能力。
对着一款超级跑车要求它的自动驾驶能力,似乎是对驾驶本身的亵渎。不过,也没有规定买超跑的人一定得会开车、爱开车吧?也总有“爷就是想买”的情况出现。从尊重所有消费者的使用方式来看,Rimac的确足够开放和包容
。
比起海外一众命运多舛的友商,Rimac至今14年的发展历程,显得十足顺风顺水。两年之后就推出首款车,又过两年开启生产,再接着持续升级、推出第二款车、第二款车再生产。即便中间夹了个疫情,导致进度被耽误,也没有彻底打乱Rimac的脚步。如果站在公司的角度重新去梳理Rimac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这是一家路径很清晰、很“稳”的汽车制造商。虽然都是造车新势力,但不同于其他卷生卷死的创业公司,Rimac真正做到了差异化竞争。Mate Rimac创办Rimac的最初目标是造电动超跑,而这家公司目前的主业依旧是造电动超跑。两款车售价都是百万美元以上,折合成人民币,一辆Concept One高达约690万元,Nevera售价约1350万人民币。即便是一开始拿roadster出来刷屏的特斯拉,最终也是奔着规划化生产、推出更大众化的车型去发展的,中间经历了一个难以逾越的“产能地狱”。Rimac则没有类似的产能问题需要焦虑,也不需要想尽各种办法去降低成本,和其他产品争夺市场。作为世界上最顶尖的电动超跑,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直接竞品可以完美替代Rimac汽车。大家会拿特斯拉Model
3去和比亚迪海豹、长安深蓝SL03对比,但很少有豪车消费者去拿布加迪威龙和兰博基尼Veneno对比。而能支撑Rimac站在汽车界顶端的,是其手握的硬核技术。就是上文提及的,能让Concept
One和Nevera两款车接连登顶“世界上最快电动汽车”电驱等其他技术。在这方面,Rimac依然发扬了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在打造自家汽车之余,Rimac也对外接单,做其他汽车公司的技术供应商。
阿斯顿·马丁、保时捷、捷豹等品牌都是Rimac的客户。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让Rimac站稳了独特的生态位,并收获了源源不断的投资。2010年前后的初创期,Rimac拿到了一名来自中东的富豪的天使投资,开始了首款车Concept One的设计工作;中间青黄不接的几年,Rimac通过接“外快”活了下来;
2021年,Rimac彻底发达了。在保时捷的支持下,Rimac把布加迪收入囊中,并由保时捷、Rimac、布加迪三方组成合资公司“Bugatti-Rimac”。
这次资产调整之后,布加迪将在合资公司Bugatti-Rimac之下运营,而Rimac担任合资公司的CEO,Rimac和保时捷的关系也绑定得更加深入。

2022年,保时捷再次追加投资。在Rimac高达5亿欧元的D轮融资中,仅保时捷一家就投了几千万。一笔笔投资接连不断地进入Rimac,这家公司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员工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可能等我们下一次看到Rimac的新消息,就是这家公司的上市新闻。
尽管Mate Rimac一直表达出足够开放的态度,但Mate也有拒绝的时候。Rimac那位来自中东的天使投资人,提出要Mate将公司迁往中东,否则就停止投资。而Mate不肯,他坚决要将Rimac留在克罗地亚。事后他自己作出评价,“这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即使投资中断意味着首款车型的研发受阻,Mate需要一边给其他汽车公司打工攒钱,一边继续Concept One的技术研发工作;即使克罗地亚并没有发展汽车工业的土壤,Mate求助的一位克罗地亚教授直接对他说,“在克罗地亚制造汽车是不可能的,你应该放弃”。克罗地亚赞扬他:Mate被评为克罗地亚年度企业家;欧盟鼓励他: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访问克罗地亚的途中,专门去参观了Rimac的总部。
还有数量不小的真金白银:2021年欧盟拨款2亿欧元国家发展基金给Rimac。
这里可能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欧盟这么支持一个克罗地亚企业?当然不仅仅因为克罗地亚是欧盟国家,还因为欧盟需要Rimac这样从事新兴产业的高科技公司,作为自己的门面。凭借高端制造业的红利,欧盟已经收割了世界几十上百年,想要继续过好日子,欧盟就得继续开发出新的高端行业。眼下光伏产业被中国截胡、互联网行业竞争不过欧美,一直以来的支柱产业汽车业正面临新能源转型。还没有发掘出新的指望,就要失去汽车产业的领导权?对欧盟来说代价实在太大。恰好这时,原本由南斯拉夫分裂出来的、新加入欧盟大家族的一个东欧小国,居然发展出了一家颇具潜力的电动车公司,还相当认同欧盟的主流价值观。我们并不能看出来,Mate是否就是因为欧盟和西方媒体的这些心思,才找准了公司的发展方向。但最起码他开启创业之旅时,只是一个热衷汽车的工程师。
而直到今天,Mate Rimac确实做到了言行一致。
大家对Rimac怎么看?欢迎进群和社友们分享你的看法!公社社群不止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车圈社友!还有行业一手资讯、工厂探秘活动、新能源车干货、真实车主分享、不定时开启活动还有机会赢好礼。
悄悄说“滑布李和社长也在群里呦!”
长按社群小姐姐兔头的二维码,回复“大群”即可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