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全志V85x上RISC-VE907小核的开发与使用方法

全志在线 2023-03-09 17:17

V85x E907 小核开发与使用

作者@柚木 鉉

原文:https://bbs.aw-ol.com/topic/3017/



v85x 平台包括了 V853, V853s, V851s, V851se。 s后缀代表芯片内封了DDR内存,e后缀代表芯片内封 ephy。拥有Cortex-A7 core@900MHz,RISC-V @ 600MHz 和一个 0.5 TOPS(VIP9000PICO_PID0XEE, 567MACS, 576 x 348M x 2 ≈ 500GOPS) 的 NPU。其中的 RISC-V 小核心为平头哥玄铁E907



E907平台


玄铁E907 是一款完全可综合的高端 MCU 处理器。它兼容 RV32IMAC 指令集,提供可观的整型性能提升以及高能效的浮点性能。E907 的主要特性包括:单双精度浮点单元,以及快速中断响应。



在V85x平台中使用的E907为RV32IMAC,不包括 P 指令集。


V85x平台框图


V851s芯片框图


芯片架构图



相关内存分布


E907子系统框图


具体的寄存器配置项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具体可以参考芯片的Datasheet。


V853 的异构系统通讯在硬件上使用的是 MSGBOX,在软件层面上使用的是 AMP 与 RPMsg 通讯协议。其中 A7 上基于 Linux 标准的 RPMsg 驱动框架,E907基于 OpenAMP 异构通信框架。


V853 所带有的 A7 主核心与 E907 辅助核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核心,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性能,协同完成某一任务,所以在不同的核心上面运行的系统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架构的核心以及他们上面所运行的软件组合在一起,就成了 AMP 系统 (A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ystem, 异构多处理系统)。


由于两个核心存在的目的是协同的处理,因此在异构多处理系统中往往会形成 Master - Remote 结构。主核心启动后启动从核心。当两个核心上的系统都启动完成后,他们之间就通过 IPC(Inter Processor Communication)方式进行通信,而 RPMsg 就是 IPC 中的一种。


在AMP系统中,两个核心通过共享内存的方式进行通信。两个核心通过 AMP 中断来传递讯息。内存的管理由主核负责。



软件适配


这部分使用BSP开发包即可,配置设备树如下:

reserved-memory {                               // 配置预留内存区间  e907_dram: riscv_memserve {                 // riscv 核心使用的内存    reg = <0x0 0x43c00000 0x0 0x00400000>;  // 起始地址 0x43c00000 长度 4MB    no-map;  };
 vdev0buffer: vdev0buffer@0x43000000 {       // vdev设备buffer预留内存    compatible = "shared-dma-pool";    reg = <0x0 0x43000000 0x0 0x40000>;    no-map;  };
 vdev0vring0: vdev0vring0@0x43040000 {       // 通讯使用的vring设备0    reg = <0x0 0x43040000 0x0 0x20000>;    no-map;  };
 vdev0vring1: vdev0vring1@0x43060000 {       // 通讯使用的vring设备1    reg = <0x0 0x43060000 0x0 0x20000>;    no-map;  };};
e907_rproc: e907_rproc@0 {                      // rproc相关配置  compatible = "allwinner,sun8iw21p1-e907-rproc";  clock-frequency = <600000000>;  memory-region = <&e907_dram>, <&vdev0buffer>,        <&vdev0vring0>, <&vdev0vring1>;
 mboxes = <&msgbox 0>;  mbox-names = "mbox-chan";  iommus = <&mmu_aw 5 1>;
 memory-mappings =      /* DA            len         PA */      /* DDR for e907  */      < 0x43c00000 0x00400000 0x43c00000 >;  core-name = "sun8iw21p1-e907";  firmware-name = "melis-elf";  status = "okay";};
rpbuf_controller0: rpbuf_controller@0 {        // rpbuf配置  compatible = "allwinner,rpbuf-controller";  remoteproc = <&e907_rproc>;  ctrl_id = <0>;  /* index of /dev/rpbuf_ctrl */  iommus = <&mmu_aw 5 1>;  status = "okay";};
rpbuf_sample: rpbuf_sample@0 {  compatible = "allwinner,rpbuf-sample";  rpbuf = <&rpbuf_controller0>;  status = "okay";};
msgbox: msgbox@3003000 {                       // msgbox配置  compatible = "allwinner,sunxi-msgbox";  #mbox-cells = <1>;  reg = <0x0 0x03003000 0x0 0x1000>,    <0x0 0x06020000 0x0 0x1000>;  interrupts = 0 IRQ_TYPE_LEVEL_HIGH>,        1 IRQ_TYPE_LEVEL_HIGH>;  clocks = <&clk_msgbox0>;  clock-names = "msgbox0";  local_id = <0>;  status = "okay";};
e907_standby: e907_standby@0 {  compatible = "allwinner,sunxi-e907-standby";
 firmware = "riscv.fex";  mboxes = <&msgbox 1>;  mbox-names = "mbox-chan";  power-domains = <&pd V853_PD_E907>;  status = "okay";};


内存划分


在设备树配置小核心使用的内存,包括小核自己使用的内存,设备通信内存,回环内存等等,这里E907 运行在 DRAM 内。内存起始地址可以在数据手册查到。



通常来说我们把内存地址设置到末尾,例如这里使用的 V851s,拥有 64MByte 内存,则内存范围为 0x40000000 - 0x44000000,这里配置到 0x43c00000 即可。对于 V853s 拥有 128M 内存则可以设置到 0x47C00000,以此类推。对于交换区内存则可以配置在附近。

reserved-memory {                               // 配置预留内存区间  e907_dram: riscv_memserve {                 // riscv 核心使用的内存    reg = <0x0 0x43c00000 0x0 0x00400000>;  // 起始地址 0x43c00000 长度 4MB    no-map;  };
 vdev0buffer: vdev0buffer@0x43000000 {       // vdev设备buffer预留内存    compatible = "shared-dma-pool";    reg = <0x0 0x43000000 0x0 0x40000>;    no-map;  };
 vdev0vring0: vdev0vring0@0x43040000 {       // 通讯使用的vring设备0    reg = <0x0 0x43040000 0x0 0x20000>;    no-map;  };
 vdev0vring1: vdev0vring1@0x43060000 {       // 通讯使用的vring设备1    reg = <0x0 0x43060000 0x0 0x20000>;    no-map;  };};


然后需要配置下 e907 的链接脚本,找到 e907_rtos/rtos/source/projects/v851-e907-lizard/kernel.lds 将 ORIGIN 配置为上面预留的内存。

MEMORY{   /*DRAM_KERNEL: 4M */   DRAM_SEG_KRN (rwx) : ORIGIN = 0x43c00000, LENGTH = 0x00400000}


然后配置小核的 defconfig 位于 e907_rtos/rtos/source/projects/v851-e907-lizard/configs/defconfig 配置与其对应即可。

CONFIG_DRAM_PHYBASE=0x43c00000CONFIG_DRAM_VIRTBASE=0x43c00000CONFIG_DRAM_SIZE=0x0400000


配置启动小核


配置启动小核的流程如下,这里只讨论使用 linux 启动小核的情况,不讨论快启相关。



1.加载固件

  • 调用 firmware 接口获取文件系统中的固件

  • 解析固件的 resource_table 段,该段有如下内容:声明需要的内存(Linux 为其分配,设备树配置)、声明使用的 vdev(固定为一个)、声明使用的 vring(固定为两个)

2.注册 rpmsg virtio 设备

  • 提供 vdev->ops(基于 virtio 接口实现的)

  • 与 rpmsg_bus 驱动匹配,完成 rpmsg 初始化

3.启动小核

  • 调用 rproc->ops->start


加载固件

驱动位于 kernel/linux-4.9/drivers/remoteproc/sunxi_rproc_firmware.c


首先调用 sunxi_request_firmware 函数

int sunxi_request_firmware(const struct firmware **fw, const char *name, struct device *dev){  int ret, index;  struct firmware *fw_p = NULL;  u32 img_addr, img_len;
 ret = sunxi_find_firmware_storage();  if (ret < 0) {    dev_warn(dev, "Can't finded boot_package head\n");    return -ENODEV;  }
 index = ret;
 ret = sunxi_firmware_get_info(dev, index, name, &img_addr, &img_len);  if (ret < 0) {    dev_warn(dev, "failed to read boot_package item\n");    ret = -EFAULT;    goto out;  }
 ret = sunxi_firmware_get_data(dev, index, img_addr, img_len, &fw_p);  if (ret < 0) {    dev_err(dev, "failed to read Firmware\n");    ret = -ENOMEM;    goto out;  }
 *fw = fw_p;out:  return ret;}


驱动会从固件的特定位置读取,使用函数 sunxi_find_firmware_storage,这里会去固定的位置查找固件,位置包括 lib/firmware,/dev/mtd0. /dev/mtd1, /dev/mmcblk0 等位置。对于Linux启动我们只需要放置于 lib/firmware 即可。

static int sunxi_find_firmware_storage(void){  struct firmware_head_info *head;  int i, len, ret;  loff_t pos;  const char *path;  u32 flag;
 len = sizeof(*head);  head = kmalloc(len, GFP_KERNEL);  if (!head)    return -ENOMEM;
 ret = sunxi_get_storage_type();
 for (i = 0; i < ARRAY_SIZE(firmware_storages); i++) {    path = firmware_storages[i].path;    pos = firmware_storages[i].head_off;    flag = firmware_storages[i].flag;
   if (flag != ret)      continue;
   pr_debug("try to open %s\n", path);
   ret = sunxi_firmware_read(path, head, len, &pos, flag);    if (ret < 0)      pr_err("open %s failed,ret=%d\n", path, ret);
   if (ret != len)      continue;
   if (head->magic == FIRMWARE_MAGIC) {      kfree(head);      return i;    }  }
 kfree(head);
 return -ENODEV;}


配置时钟

配置clk与小核的 boot 选项,驱动位于kernel/linux-4.9/drivers/remoteproc/sunxi_rproc_boot.c 可以自行参考

struct sunxi_core *sunxi_remote_core_find(const char *name);
int sunxi_core_init(struct sunxi_core *core);
void sunxi_core_deinit(struct sunxi_core *core);
int sunxi_core_start(struct sunxi_core *core);
int sunxi_core_is_start(struct sunxi_core *core);
int sunxi_core_stop(struct sunxi_core *core);
void sunxi_core_set_start_addr(struct sunxi_core *core, u32 addr);
void sunxi_core_set_freq(struct sunxi_core *core, u32 freq);



使用DEBUGFS加载固件

由于已经对外注册了接口,这里只需要使用命令即可启动小核心。假设小核的elf名字叫e907.elf 并且已经放置进 lib/firmware 文件夹

echo e907.elf > /sys/kernel/debug/remoteproc/remoteproc0/firmwareecho start > /sys/kernel/debug/remoteproc/remoteproc0/state


E907小核开发


这里提供了一个 RTOS 以供开发使用,此 RTOS 基于 RTT 内核。


原文链接:https://github.com/YuzukiHD/Yuzukilizard/tree/master/S2oftware/BSP/e907_rtos


同时,docker 镜像内也已包含此开发包,可以直接使用。


使用Docker

直接拉取 gloomyghost/yuzukilizard 即可

docker pull gloomyghost/yuzukilizard



独立搭建开发环境

使用 git 命令下载(不可以直接到 Github 下载 zip,会破坏超链接与文件属性)

it clone --depth=1 https://github.com/YuzukiHD/Yuzukilizard.git



然后复制到当前目录下

 cp -rf Yuzukilizard/Software/BSP/e907_rtos/ . && cd e907_rtos


下载编译工具链到指定目录



编译第一个elf系统

进入 rtos/source 文件夹

cd rtos/source/


应用环境变量并加载方案

source melis-env.sh;lunch


然后直接编译即可,他会自动解压配置工具链。编译完成后可以在 ekernel/melis30.elf 找到固件。

make -j


小核的编译框架与 kernel 类似,使用 kconfig 作为配置项。使用 make menuconfig 进入配置页。



其余使用与标准 menuconfig 相同这里不过多赘述。

小核使用UART输出console


首先配置小核的 PINMUX 编辑文件 e907_rtos/rtos/source/projects/v851-e907-lizard/configs/sys_config.fex 这里使用 UART3 , 引脚为PE12, PE13 , mux 为 7

[uart3]uart_tx         = port:PE12<7><1><default><default>uart_rx         = port:PE13<7><1><default><default>


然后配置使用 uart3 作为输出,运行 make menuconfig 居进入配置

 Kernel Setup  --->   Drivers Setup  --->     Melis Source Support  --->       [*] Support Serial Driver     SoC HAL Drivers  --->       Common Option  --->         [*] enable sysconfig                // 启用读取解析 sys_config.fex 功能       UART Devices  --->         [*] enable uart driver              // 启用驱动         [*]   support uart3 device          // 使用 uart3         (3)   cli uart port number          // cli 配置到 uart3 Subsystem support  --->   devicetree support  --->     [*] support traditional fex configuration method parser. // 启用 sys_config.fex 解析器


到 linux 中配置设备树,将设备树配置相应的引脚与 mux.



如果设备树不做配置引脚和 mux,kernel会很贴心的帮你把没使用的 Pin 设置 io_disable 。由于使用的是 iommu 操作 UART 设备,会导致 io 不可使用。如下所示。



此外,还需要将 uart3 的节点配置 disable,否则 kernel 会优先占用此设备。

&uart3 {        pinctrl-names = "default", "sleep";        pinctrl-0 = <&uart3_pins_active>;        pinctrl-1 = <&uart3_pins_sleep>;        status = "disabled";};


如果配置 okay 会出现以下提示。

uart: create mailbox failuart: irq for uart3 already enableduart: create mailbox fail


启动小核固件后就可以看到输出了



核心通讯


启动小核后,使用 eptdev_bind test 2 建立两个通讯节点的监听,可以用 rpmsg_list_listen 命令查看监听节点。



然后在 Linux 内创建通讯节点,由于我们上面启用了两个监听所以这里也开两个节点

echo test > /sys/class/rpmsg/rpmsg_ctrl0/openecho test > /sys/class/rpmsg/rpmsg_ctrl0/open


然后就可以在 /dev/ 下看到通讯节点 /dev/rpmsg0,/dev/rpmsg1



也可以在小核控制台看到节点的建立



Linux -> e907

可以直接操作 Linux 端的节点,使用 echo 写入数据

echo "Linux Message 0" > /dev/rpmsg0echo "Linux Message 0" > /dev/rpmsg1


小核即可收到数据



e907 - > Linux

使用命令 eptdev_send 用法 eptdev_send

eptdev_send 0 "E907 Message"eptdev_send 1 "E907 Message"


在 Linux 侧直接可以读取出来

cat /dev/rpmsg0cat /dev/rpmsg1


可以一直监听,例如多次发送数据



Linux 侧获得的数据也会增加



关闭通讯

Linux 侧关闭,操作控制节点,echo 给节点即可

echo 0 > /sys/class/rpmsg/rpmsg_ctrl0/closeecho 1 > /sys/class/rpmsg/rpmsg_ctrl0/close


同时 E907 也会打印链接关闭



rpmsg需知



  • 端点是 rpmsg 通信的基础;每个端点都有自己的 src 和 dst 地址,范围(1 - 1023,除了
    0x35)

  • rpmsg 每次发送数据最大为512 -16 字节;(数据块大小为 512,头部占用 16 字节)

  • rpmsg 使用 name server 机制,当 E907 创建的端点名,和 linux 注册的 rpmsg 驱动名一
    样的时候,rpmsg bus 总线会调用其 probe 接口。所以如果需要 Linux 端主动发起创建端
    点并通知 e907,则需要借助上面提到的 rpmsg_ctrl 驱动。

  • rpmsg 是串行调用回调的,故建议 rpmsg_driver 的回调中不要调用耗时长的函数,避免影
    响其他 rpmsg 驱动的运行

自定义小核APP


小核的程序入口位于 e907_rtos/rtos/source/projects/v851-e907-lizard/src/main.c


#include #include 
int app_entry(void *param){    return 0;}


可以自定义小核所运行的程序。


自定义小核命令


SDK 提供了 FINSH_FUNCTION_EXPORT_ALIAS 绑定方法,具体为

FINSH_FUNCTION_EXPORT_ALIAS(<函数名称>, <命令>, <命令的描述>)


例如编写一个 hello 命令,功能是输出 Hello World,描述为 Show Hello World

int hello_cmd(int argc, const char **argv){    printf("Hello World\n");}FINSH_FUNCTION_EXPORT_ALIAS(hello_cmd, hello, Show Hello World)


即可在小核找到命令与输出。



-End-

评论 (0)
  •   电磁数据展示系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数据展示系统平台是实现电磁数据高效展示、分析与管理的综合性软件体系,以下从核心功能、技术特性、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展开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数据展示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数据展示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数据展示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功能模块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智能分析处理   集成频谱分析、时频变换等信号处理算法,自动提取时域频域特征;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5-13 10:20 349浏览
  •   定制软件开发公司推荐清单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2025年,定制软件开发需求愈发多元复杂。不同行业、技术偏好与服务模式的企业,对开发公司的要求大相径庭。以下从技术赛道、服务模式及行业场景出发,为您提供适配的定制软件开发公司推荐及选择建议。   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软件定制开发服务和高端建设的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开发制作方案。在部队政企开发、建设到运营推广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在教育,工业,医疗,APP,管理,商城,人工智能,部队软件、工业软件、数字化转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5-12 15:55 321浏览
  • 文/Leon编辑/cc孙聪颖‍2025年1月至今,AI领域最出圈的除了DeepSeek,就是号称首个“通用AI Agent”(智能体)的Manus了,其邀请码一度被炒到8万元。很快,通用Agent就成为互联网大厂、AI独角兽们的新方向,迅速地“卷”了起来。国外市场,Open AI、Claude、微软等迅速推出Agent产品或构建平台,国内企业也在4月迅速跟进。4月,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百度纷纷入局通用Agent市场,主打复杂的多任务、工作流功能,并对个人用户免费。腾讯则迅速更新腾讯元器的API接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5-12 22:29 143浏览
  • ‌磁光克尔效应(Magneto-Optic Kerr Effect, MOKE)‌ 是指当线偏振光入射到磁性材料表面并反射后,其偏振状态(偏振面旋转角度和椭偏率)因材料的磁化强度或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具体表现为:1、‌偏振面旋转‌:反射光的偏振方向相对于入射光发生偏转(克尔旋转角 θK)。2、‌椭偏率变化‌:反射光由线偏振变为椭圆偏振(克尔椭偏率 εK)。这一效应直接关联材料的磁化状态,是表征磁性材料(如铁磁体、反铁磁体)磁学性质的重要非接触式光学探测手段,广泛用于
    锦正茂科技 2025-05-12 11:02 297浏览
  •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 AI 赛道,企业高层的变动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零一万物近来就深陷这样的动荡漩涡。近日,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技术副总裁戴宗宏离职创业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位在大模型基础设施领域造诣颇深的专家,此前在华为云、阿里达摩院积累了深厚经验,在零一万物时更是带领团队短期内完成了千卡 GPU 集群等关键设施搭建,其离去无疑是重大损失。而这并非个例,自 2024 年下半年以来,李先刚、黄文灏、潘欣、曹大鹏等一众联创和早期核心成员纷纷出走。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5-13 21:24 83浏览
  • 在 AI 浪潮席卷下,厨电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AWE 2025期间,万得厨对外首次发布了wan AiOS 1.0组织体超智能系统——通过AI技术能够帮助全球家庭实现从健康检测、膳食推荐,到食材即时配送,再到一步烹饪、营养总结的个性化健康膳食管理。这一创新之举并非偶然的个案,而是整个厨电行业大步迈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浪潮的一个关键注脚,折射出全行业对 AI 赋能的热切渴求。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万得厨面临着高昂的研发成本与技术迭代压力,稍有懈怠便可能被后来者赶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5-11 22:44 177浏览
  • 感谢面包板论坛组织的本次测评活动,本次测评的对象是STM32WL Nucleo-64板 (NUCLEO-WL55JC) ,该测试板专为LoRa™应用原型构建,基于STM32WL系列sub-GHz无线微控制器。其性能、功耗及特性组合经过精心挑选,支持通过Arduino® Uno V3连接,并利用ST morpho接头扩展STM32WL Nucleo功能,便于访问多种专用屏蔽。STM32WL Nucleo-64板集成STLINK-V3E调试器与编程器,无需额外探测器。该板配备全面的STM
    无言的朝圣 2025-05-13 09:47 142浏览
  •   电磁数据管理系统深度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数据管理系统作为专业的数据处理平台,旨在提升电磁数据的处理效率、安全性与可靠性。以下从功能架构、核心特性、应用场景及技术实现展开分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数据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数据管理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数据管理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功能模块   数据采集与接入:实时接收天线、频谱仪等设备数据,兼容多协议接口,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与实时性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5-13 10:59 258浏览
  • 在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对峙情境下,歼10C的出色表现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深刻印证了“质量大于数量”这一铁律。军事领域,技术优势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钥匙。歼10C凭借先进的航电系统、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以及卓越的机动性能,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它能够精准捕捉目标,迅速发动攻击,以一敌多却毫不逊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单纯依靠数量堆砌的军事力量,在面对先进技术装备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一现象绝非局限于军事范畴,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质量大于数量”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科技行业
    curton 2025-05-11 19:09 250浏览
  •   舰艇电磁兼容分析与整改系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舰艇电磁兼容分析与整改系统平台是保障海军装备作战效能的关键技术,旨在确保舰艇电子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协同运行。本文从架构、技术、流程、价值及趋势五个维度展开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舰艇电磁兼容分析与整改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舰艇电磁兼容分析与整改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舰艇电磁兼容分析与整改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架构:模块化智能体系   电磁环境建模:基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5-14 11:22 41浏览
  • 在全球供应链紧张和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产存储芯片产业快速发展,形成设计到封测一体化的完整生态。北京君正、兆易创新、紫光国芯、东芯股份、普冉股份和佰维存储等六大上市公司在NOR/NAND Flash、DRAM、嵌入式存储等领域布局各具特色,推动国产替代提速。贞光科技代理的品牌紫光国芯,专注DRAM技术,覆盖嵌入式存储与模组解决方案,为多领域客户提供高可靠性产品。随着AI、5G等新兴应用兴起,国产存储厂商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存储芯片分类与应用易失性与非易失性存储芯片易失性存储芯片(Volatile
    贞光科技 2025-05-12 16:05 193浏览
  •   基于 2025 年行业权威性与时效性,以下梳理国内知名软件定制开发企业,涵盖综合型、垂直领域及特色技术服务商:   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软件定制开发服务和高端建设的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开发制作方案。在部队政企开发、建设到运营推广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在教育,工业,医疗,APP,管理,商城,人工智能,部队软件、工业软件、数字化转型、新能源软件、光伏软件、汽车软件,ERP,系统二次开发,CRM等领域有很多成功案例。   五木恒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部队信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5-12 16:13 244浏览
  • 【拆解】+CamFi卡菲单反无线传输器拆解 对于单反爱好者,想要通过远程控制自拍怎么办呢。一个远程连接,远程控制相机拍摄的工具再合适不过了。今天给大伙介绍的是CamFi卡菲单反无线传输器。 CamFi 是专为数码单反相机打造的无线传输控制器,自带的 WiFi 功能(无需手机流量),不但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远程连接操作单反相机进行拍摄,而且还可实时传输相机拍摄的照片到 iPad 和电视等大屏设备进行查看和分享。 CamFi 支持大部分佳能和尼康单反相机,内置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无需相机供电。
    zhusx123 2025-05-11 14:14 389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