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banding简称位带,有人也叫位段。支持位带操作后,可以使用普通的加载/存储指令来对单一的比特进行读写。
很多朋友是从学习51单片机过来的,都知道P1.1这个引脚可以单独控制,我们操作的这个引脚就是一个Bit位。
我们都知道在STM32中不能直接操作寄存器的某一个Bit位,比如单独控制PA端口输出数据寄存器中的ODR1,如下图所示:
STM32F1内核Cortex-M3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为了能达到直接操作ODR1这类Bit位,就在内核中开辟了一块地址区域(位带别名):可以将ODR1这类Bit位(位带区)映射到位带别名区域对应的地址,只需要操作映射后的地址,就可以实现操作这个ODR1位了。
简单来说就是映射操作,只是这个映射操作有许多约定要遵循。
在Cortex-M3中有两个区实现了位带操作,其中一个是SRAM区的最低1MB范围,第二个则是片内外设区的最低1MB范围。
这两个区域如下图红色标注的区域:
这两个1MB将分别映射到另外两个地址区域:
位带操作的主要目的:通过Bit位地址(A)计算得到别名区地址(AliasAddr)。
1、SARM区计算公式
AliasAddr=0x22000000+((A‐0x20000000)*8+n)*4=0x22000000+(A-0x20000000)*32+n*4
2、片上外设区计算公式
AliasAddr=0x42000000+((A-0x40000000)*8+n)*4=0x42000000+(A-0x40000000)*32+n*4
由于映射关系一样,所以公式原理也一样,只是地址不一样。计算公式需要结合上图比特的膨胀对应关系来理解。
*8:1个字4个字节
*4:1个字节8Bit
#define BITBAND_RAM(RAM, BIT) (*((uint32_t volatile*)(0x22000000u + (((uint32_t)&(RAM) - (uint32_t)0x20000000u)<<5) + (((uint32_t)(BIT))<<2))))
2、外设寄存器位带宏定义
#define BITBAND_REG(REG, BIT) (*((uint32_t volatile*)(0x42000000u + (((uint32_t)&(REG) - (uint32_t)0x40000000u)<<5) + (((uint32_t)(BIT))<<2))))
A. RAM地址0x20001000的Bit1位写0
BITBAND_RAM(*(uint32_t *)0x20001000, 1) = 0;
uint8_t Val;
Val=BITBAND_RAM(*(uint32_t *)0x20001000, 1);
C. 对PA1数据输出寄存器输出1
BITBAND_REG(GPIOA->ODR, 1) = 1;
uint8_t Val;
Val=BITBAND_REG(GPIOA->ODR, 1);
这里就是操作某一个地址,类似于操作指针一样。
关于Cortex-M3的位带操作,更多详情可以参看Cortex-M3技术参考手册(权威指南)。
这后面的Cortex-M处理器已经不再支持位带操作了,从兼容未来软件的角度来说,不是很建议大家再继续使用了。
只是位带操作是一种经典,这里分享给大家了解一下,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END
来源:嵌入式专栏
→点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