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和程序化的多行为液滴操纵对于化学计量、生物病毒检测和微流控芯片实验室来说至关重要。除了基本的移动,液滴的分裂、分配与二次合并同样需要在微流控芯片中进行整合。然而,现有的液滴操纵策略,包括从光响应到磁控的方式,很难在没有质量损失和污染的情况下在超润湿表面上分割液体。这是液体固有的高表面张力和附壁效应所造成的。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衡利苹研究员、江雷院士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期刊上发表了题为“Noncontact Charge Shielding Knife for Liquid Microfluidics”的文章。作者为韩霄、谭胜达、金荣宇。为实现液体在自分裂的同时,不发生质量损失以及液体污染。该团队利用电荷屏蔽机制(CSM)开创了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液体操纵平台,包括润滑层,电荷储存层以及屏蔽层。当屏蔽材料从平台下方靠近时,均匀的表面电荷迅速异致化,宛如一把无形的电荷刀,分裂了上层的液滴(图1)。不仅针对于低表面张力的非极性液体(25.7 mN m-1),对于高表面张力的极性液滴(87.6 mN m-1),非接触的屏蔽层都可以如隔山打牛般分裂液滴。此外,刚刚分裂的两个液滴相对于屏蔽区域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运动状态。其中一滴自行推进到屏蔽中心,而另一个则展现出排斥的现象。通过对表面电势的系统分析与理论模拟,该团队发现在屏蔽层贴近后,平台上的表面电势迅速塌陷,并形成了一种波状的静电力(图2)。同时,在此静电力的影响下,中性液滴中的电荷发生了相对分离,一端分布了大量的正电荷,而另一端则分布着负电荷。因此,当液滴分裂后,原本中性的液滴反而产生了两个具有相反电性的小液滴(图3)。同时,此波状静电力的零点恰好与屏蔽层边缘相吻合,通过改变液滴与屏蔽层边缘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实现液滴的成比例分裂及分配。图2 液滴分裂机制与模拟由于分裂后的液滴具有不同的电性,作者也利用不同的方式对液滴进行了程序化的操纵(图4,图5)。通过对屏蔽材料的驱动,液滴同样跟随重复路径化。因此针对屏蔽层的进行程序化操纵,液滴即刻复刻出相同的图案化路径。
除此之外,在此操控平台下,不仅能够实现液滴的非接触式驱动,分裂和分配,还能实现微液滴的汇聚以及旋转(图6)。就如智能软体机器人般为物质的检测,计量,合成与分割打下了基础。例如,通过液滴的高速旋转,苯胺可以迅速的溶解在盐酸体系中以合成导电高分子聚苯胺。
小结:作者们描述了一种未探索的电荷屏蔽机制(CSM)以非接触方式操纵各种液体的新策略。CSM平台在电荷屏蔽后产生了独特波状静电力,能以非接触的方式对液体进行一系列操纵,包括分裂、分配、合并、驱动和旋转(图7)。与以前依靠电润湿或磁场辅助的方法不同,该策略无需在液滴中添加额外的电极与磁子,使液滴在分裂过程中没有任何质量损失及污染。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这种新一代的微流控平台具有相当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从化学制造到生物分析,从计量移取到智能打印。延伸阅读:
《微流控初创公司调研》
《循环肿瘤细胞(CTC)分选和检测专利全景分析-20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