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探索科技编辑部整理)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半导体行业寒风阵阵,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回暖信号。在这寒冬之际,半导体行业的收购潮似乎又来临了。
英飞凌收购GaN Systems
3月3日,英飞凌和氮化镓系统公司(GaN Systems)联合宣布,双方已经签署最终协议,英飞凌将斥资8.3亿美元收购GaN Systems。
据悉,GaN Systems是一家专注于为功率转换应用开发基于氮化镓解决方案的公司,总部位于加拿大渥太华,拥有200多名员工。
同时拥有硅、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三种主要功率半导体技术的英飞凌,在收购GaN Systems后,将进一步增强其在功率系统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时实现极大的产能增长。
(图片来自网络)
低碳化和数字化将是未来发展的主题,而数字化转型则是实现低碳化的保障,但数字化转型却增加了对电力的消耗,全球10%的电力都是被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所消耗。通过采用新一代的功率半导体提升能源效率,是最终实现低碳化的高效方法之一。
作为全球功率半导体公司排名名列前茅的英飞凌,在功率半导体领域深耕多年,并积极布局未来。除了通过收购来扩大和巩固其产品线外,英飞凌也积极扩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2022年2月,英飞凌就宣布投资20多亿欧元,在马来西亚居林建设一座新的前道晶圆厂,以便扩大宽禁带材料产能,巩固其市场地位。第一批晶圆将于2024年下半年下线。
豪威集团收购芯力特
3月7日,湖南芯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官网发布申明称,已经正式加入豪威集团的大家庭。
芯力特是一家专业从事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的公司。在汽车应用领域,芯力特率先推出5V/3.3V CAN/CAN FD总线接口系列芯片、LIN总线接口系列芯片。它也是国内首家同时拥有CAN、LIN收发器芯片的模拟IC厂商。
此外,芯力特还是目前国内通信类接口芯片领域产品系列最全、出货量最大的IC设计厂商,CAN/CAN FD/LIN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产业多家下游客户,在各大主机厂已投入批量应用。
(图源:豪威集团官网)
豪威集团选择收购芯力特将进一步扩大其在汽车领域的版图。目前,随着汽车向智能化、电气化方向发展,对于车规芯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仅是量的增长,对于类别也衍生出更多需求。
豪威集团此前也积极布局汽车电子相关产品领域,目前可提供面向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场景的产品,并加大对于通用MCU、分立器件、电源管理芯片等领域的研发力度。收购芯力特后,其CAN、LIN收发器芯片也为豪威集团的汽车半导体产品系列添砖加瓦。
NI收购德国SET GmbH
3月7日,NI宣布收过SET GmbH。SET GmbH是一家开发半导体测试系统、HiL和功能测试系统以及电子系统的公司,总部位于德国万格,拥有约100名员工。
据悉,在2020年时,NI就对SET进行过战略投资,此次投资帮助SET增强了其在航空航天和国防等领域的测试解决方案。此次,NI之选择收购SET,则是看中了其在车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实力,SET将帮助NI扩大在车用功率半导体可靠性系统领域的商业机会。
NI事业部EVP兼GM Ritu Favre表示:“汽车供应链正在经历一场变革,OEM和半导体制造商都在加速新技术创新,这充分说明了性能和安全性对于新电动汽车来说至关重要。SET是这一领域的创新者,它也是航空电子测试领域的老牌供应商。NI是自动化测试和测量系统的全球领导者。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具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MACOM Technology Solutions收购Linearizer Communications Group
3月6日,MACOM Technology Solutions宣布收购Linearizer Communications Group。
可能大家对于MACOM也不太熟悉,它是一家为电信、工业、国防和数据中心等行业设计和制造高性能半导体产品的美国公司,其主要产品包括射频、微波、模拟和混合信号以及光学半导体技术。
而Linearizer是一家专注用于地面、航空电子和天基应用的非线性微波预失真,以及用于工业和国防市场的高性能微波光子解决方案的公司。
通过此次收购,MACOM加强了其在目标市场的组件和子系统设计专业知识。
结语
除了上述几个收购案外,还有德国的BMZ Group收购了其曾经的供应商德国公司Visatronic,以及射频和微波产品分销商RFMW收购了德国的MRC Gigacomp (MRCG) and MRC Components (MRCC),后者也是射频和微波领域的产品分销商,两家公司主要服务于欧洲市场。
通常,并购都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收购后的效果可能达不到1+1>2的效果。但值此寒冬之际,对于小公司来说,生存才是首要任务,报团取暖也未尝不是一个选择。
对于收购方来说,可以通过收购扩大自己的技术和产品线,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以维持利润率;对于被收购方来说,被收购后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资源和平台,以及更大的客户群体;对于公司员工来说,也很大可能地避免了失业的风险。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双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