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喜讯】撩车商城开业了,撩车商城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推出智享汽车圈粉丝福利优惠价,已上架100本各种汽车行业热门新书和二手书,欢迎关注下单,获取扫描店小二邀请进商城交流群获取更多福利,下单后及时添加店小二微信号GSAuto0001获取福利。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61870
版次:1
商品编码:13072870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2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4
本书面向致力于开发新汽车装配系统和工艺的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本书的主要内容都是从实践中直接提取和总结的,可作为汽车制造系统执行和管理的实用手册。本书分为8章,系统地介绍了汽车的总体开发、汽车制造设计及汽车制造系统开发的主要要求、汽车装配的工艺工程、汽车制造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汽车制造系统中的主要辅助功能,以及汽车装配工装开发的管理问题等。
本书给出了大量汽车装配系统的实例,每章结尾都有复习问题和研究课题,部分章节还有可指导实践的问题分析。
本书适合从事汽车及相关工业零部件开发制造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汽车相关专业的教材。
前言
Ⅰ1概述
Ⅰ2结构和内容
致谢
第1章汽车产品工程概论1
11车辆开发管理2
111产品工程与开发2
112工程变更管理5
113开发中的生命周期分析8
114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原理和应用10
12乘用车结构13
121乘用车概述13
122车身结构14
123钣金件18
13车身材料19
131传统钢和新型钢20
132有色金属21
133非金属材料23
134材料选择的考虑因素24
14练习30
141复习问题30
142研究课题30
15参考文献31
第2章装配系统开发方法论34
21系统开发流程35
211制造系统开发35
212开发标准化39
22主要开发方法41
221开发中的系统工程41
222面向制造的设计44
223精益制造48
23面向开发的项目管理50
231项目管理概述50
232备选方案53
233项目计划55
234项目执行57
24挑战与进步58
241系统智能59
242虚拟开发59
243增材制造技术60
25练习62
251复习问题62
252研究课题62
26参考文献62
汽车装配制造系统与工艺开发目录第3章新制造系统分析65
31系统可靠性66
311可靠性基础66
312工位可靠性分析68
313装配线可靠性分析69
32制造柔性73
321制造柔性概述73
322制造柔性面临的挑战74
323关于装配系统柔性的讨论75
324面向制造柔性的设计76
33装配系统的其他能力77
331周期时间(CT)77
332产品质量79
333系统产量81
34开发的经济性分析83
341备选方案的经济性比较83
342新制造系统的评估86
35练习90
351复习问题90
352研究课题90
353问题分析90
36参考文献92
第4章汽车装配系统设计94
41系统设计考虑因素95
411制造系统的需求95
412装配线的特性100
42分级建模的应用105
421产品装配架构105
422总体开发过程106
423第一步:设计系统流程107
424第二步:装配线配置110
425系统开发中的考虑因素112
43系统布局的开发116
431汽车装配布局117
432布局开发中的考虑因素119
433装配系统的尺寸122
44练习124
441复习问题124
442研究课题125
45参考文献125
第5章汽车装配工艺规划127
51汽车装配工艺工程128
511装配工艺规划概述128
512工艺规划考虑因素131
52工位工艺规划133
521工艺任务分配133
522作业时间研究136
523人力资源效率139
53工艺规划中的技术重点142
531作业工序平衡142
532工艺鲁棒性145
533工艺柔性147
54基于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的主动规划149
541FMEA的原理149
542P-FMEA开发151
543机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M-FMEA)的特点154
55练习156
551复习问题156
552研究课题157
553问题分析157
56参考文献158
第6章自动和人工作业160
61制造自动化161
611自动化概述161
612作业的控制逻辑164
613传感器的应用166
62机器人应用170
621工业机器人概述170
622汽车装配中的机器人173
623机器人应用的安全考虑因素175
624高级协作机器人176
63人工作业的考虑因素178
631人工作业的特征178
632工人安全保证180
633人体工程学考虑因素181
64练习186
641复习问题186
642研究课题187
65参考文献187
第7章辅助功能的设计与布局189
71系统缓冲区190
711制造系统中的缓冲区190
712缓冲区对产量的影响190
713缓冲区规划192
72入场物流196
721来料和零件输送197
722工装货架和运输199
723零件及在制品跟踪200
724设施功能202
73装配作业中零件和在制品运输203
731零件输送机203
732物料搬运机器人204
733大型输送系统205
74内置质量保证211
741质量保证规划211
742返工和抽取功能212
743质量保证的成本因素215
75练习217
751复习问题217
752研究课题217
76参考文献218
第8章工装开发管理220
81装配工装开发221
811装配工装功能221
812专用工装开发222
813工装柔性224
82PLP原理及应用229
821汽车装配的几何尺寸与公差(GD&T)229
822零件定位原则230
823定位非刚性零件的考虑因素232
83夹具功能设计237
831夹具部件和单元237
832夹具结构239
84夹具尺寸保证243
841原则和步骤243
842尺寸准确度认证244
843功能重复性认证246
85练习251
851复习问题251
852研究课题251
86参考文献252
Ⅰ1概述
汽车制造工程相对于纯技术而言更具艺术特色。制造系统和工艺的成功开发,不仅需要对原理与公式有深刻的理解,更需要积累知识与经验。本书旨在全面论述并讨论汽车制造从开发到应用之间的复杂原理和过程。
我热衷于汽车制造工程领域的研究。在18年的学术生涯和16年的汽车工业生涯中,我认识到学术研究和工业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对汽车制造工程的理解和经验,促使我努力缩小这一差距。
本书的内容并非只针对一家汽车制造商或某项具体实践,而是涵盖了汽车装配制造开发的主要领域,并总结了开发过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Ⅰ2结构和内容
本书分为8章:
第1章:介绍车辆工程、变更管理、车身结构和车身材料。
第2章:从系统的角度讨论了汽车的总体开发和制造设计,并论述了系统开发的主要原理,如制造设计、精益制造和项目管理。
第3章:论述了制造系统开发的主要要求,如可靠性、柔性、周期时间、质量、产量和工程经济学。
第4章:此章是本书的核心章节,提出了一个分析汽车部件的层次模型和方案,并通过三个步骤建立了装配工艺流。同时,还讨论了汽车装配的各种影响因素,如工厂选择和系统布局。
第5章:重点介绍汽车装配的工艺工程,论述了工艺工程的主要任务、工艺规划中的考虑因素、作业时间研究、设计中的作业平衡、工艺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及装配工艺的鲁棒性和柔性。
第6章:论述了制造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机器人和传感器。此外,还论述了大批量生产和高级自动化环境中的人工作业的主要问题,如安全性和人体工程学。
第7章:讨论了制造系统中的主要辅助功能,包括缓冲区、入场物流、主要在制品运输和质量保证安排。
第8章:概述了装配工装开发的管理问题,论述了主要定位点(PLP)、“3-2-1”定位原则、功能设计、集成和质量认证。
众所周知,汽车制造是一个学科交叉且涉及广泛的领域。本书的一些内容对制造工程师而言可能是回顾,但对机械设计工程师而言可能是新内容,反之亦然。此外,从技术上讲每章都可以扩展独立成册。因此,本书力求简洁,假设读者已具备工程制造的基本知识。
本书面向致力于开发新汽车装配系统和工艺的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本书的主要内容都是从实践中直接提取和总结的,可作为汽车制造系统执行和管理的实用手册。关于汽车制造的工艺和运营,读者可以参考Automotive Vehicle Assembly Processes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汽车总装工艺及生产管理》。
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适用于研究生,授课时间约为40课时。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已经多次应用于韦恩州立大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对于入门级的汽车制造工程师和各类非制造专业人员,本书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
本书给出了大量汽车装配系统的实例,在每章结尾都有复习问题和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可用于深入的案例研究、文献综述和课程项目。部分章节还有实践性的问题分析。章末题目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这些问题大部分是开放式的,不存在完全正确的答案。
致谢
汽车制造需要团队合作,本书的准备工作也不例外。首先,我非常感激我在天津大学(学习和工作了16年)、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工作和学习了6年)和克莱斯勒公司(工作了16年以上)的导师们,他们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专业发展,我从这三个单位的同事那里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还要感谢几所大学的学生,他们提供了反馈意见并协助本书的准备工作。本书的手稿编辑工作也得到了东密歇根大学的教员奖金支持。
特别感谢汽车工业界和学术界资深专业人士的批评和建议。本书的主要审稿人是Ziv Barlach博士(咨询师)、Wayne Cai博士(通用汽车公司)和Nasim Uddin博士(全球汽车管理委员会)。此外,Harvey Bell教授(密歇根大学)、David Haltom先生(观致汽车公司)、Brian Sun博士(FANUC机器人公司)、David Tao博士(密歇根大学)、Xin Wu博士(韦恩州立大学)和Alex Yeh博士(Sealy公司)对各章进行了审阅和修订。感谢在本书中授权使用资料的组织和作者,也要感谢SAE的编辑和出版团队的出色工作。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妻子Yun和两个孩子,他们的支持对这本书的出版至关重要。
推荐
本书涵盖了汽车制造领域的大部分内容。其中80%的内容讨论制造技术本身,20%汽车制造管理。主要内容都是从实践中直接提取和总结的,亦可作为汽车制造执行和管理的实用手册。本书内容经过一线专家审稿,审稿人包括DZiv Barlach博士(咨询师)、Wayne Cai博士(通用汽车公司)和Nasim Uddin博士(全球汽车管理委员会)。此外,Mariana Forrest博士(LASAP公司)、David Haltom先生(Qoros Auto,观致汽车公司)、Joseph Nguyen先生(咨询师)和Dave Schroeder先生(A123系统)、Xin Wu博士(韦恩州立大学)、George Smith(Magna,麦格纳公司)和Alex Yeh博士(Sealy,西利公司)
出版社: 机械工业
ISBN:9787111661979
商品编码:10021132964987
《汽车悬架构件的设计计算(第2版)》的核心内容是汽车悬架构件(导向机构、弹性元件、梯形机构、稳定装置和阻尼元件等)的设计计算,同时也概括叙述了汽车悬架的现状和发展,介绍了汽车悬架的相关基础理论和有关悬架系统的部分知识,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汽车悬架构件的设计计算(第2版)》适合汽车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汽车悬架设计计算之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技术人员参考。
为了帮助企业透彻掌握IATF16949五大工具,并且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本书详细讲解了IATF16949五大工具。本书包括6章,分别为: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过程能力研究、SPC统计过程控制、MSA测量系统分析,每章都配有可移植的实用案例。为了丰富图书内容,提高指导、借鉴作用,本书配备了一张光盘,容纳了第1章~第6章的附加案例,以及质量成本管理、经营计划管理、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与8D模式方面的原理、方法与案例。讲解清晰、便于应用、案例丰富,这是本书的突出特点。
本书的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入门与管理,中篇为理论与提高,下篇为应用与实战。“入门与管理”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其一在于纠正对MSA的错误认知,明确MSA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其二在于提出MSA所需要的管理资源配置以及具体的管理思路。
“理论与提高”是对MSA理论体系的归纳、总结和升华,着重剖析MSA理论背后的原理,以便使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为活学活用MSA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应用与实战”结合作者多年推行MSA的经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本篇的学习,读者可以应对更加复杂的测量系统分析工作。本书不仅适用于初学测量系统分析(MSA)的人员循序渐进地学习,还适合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从业人员直接选择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参考,同时还适合其他从事测量工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针对性地学习。
《汽车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端到端的汽车产品诞生流程》介绍了汽车整车产品和部件开发的流程及项目管理知识,从项目管理团队的人员组成、分工讲起,分别介绍了开发流程中各环节的关 键要素、知识工具和工作成果,以实际开发项目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和借鉴性,适合从事汽车研发工作的项目管理人员以及车辆工程专业、项目管理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①系统介绍端到端的汽车开发过程,包含从情报收集与分析、战略及产品组合制定,到产品开发、交付及服务的全流程。
介绍了传统汽车总体设计理论与方法,对汽车的底盘系统进行实践。本书第1篇属于汽车总体设计概论,一是介绍总体设计作用和地位,二是介绍汽车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第2篇主要介绍汽车轿车总体设计,在第3-6篇分别介绍了商用车中的载重车、客车、越野车、专用车的总体设计。第7篇介绍新能源汽车总体设计,第8篇侧重介绍总体设计工程分析评价。汽车设计控制是目前汽车工程、交通工程、控制工程等学科的基本方法。本书以作者近18年来在这方面的系列化设计实践和教学成果为主要内容,具有完整理论体系。
本书主要介绍基于用户需求的汽车整车属性主观评价方法,是本专业的进阶之路。本书分为7章,第1章介绍主观评价的思维方式和逻辑、主观评价在项目中的应用、提升主观评价能力的途径,第2 ~ 7章分别介绍每个属性主观评价的具体方法。不同属性之间会有评价条目的交叉,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本书在介绍评价方法时,会着重介绍用户期望、操作方法、评价时关注的要点,重点阐述如何理解每条评价条目,并配以大量的图片和注解,以减少理解上的偏差。本书结合用户期望并侧重工程开发评价,适合整车企业、设计公司、一级供应商等单位的研发人员,主要包括整车集成/底盘调校/标定调校/NVH等各个属性开发工程师以及质量管理/质量改进、项目管理、发动机/底盘/内外饰/电气等设计开发、产品策划等产品研发、生产、质量管理领域岗位人员阅读参考。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学到:
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进行开发
如何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如何选择合适的零件材料
如何选择合适的零件制造工艺
如何选择合适的零件装配工艺
如何准确计算塑胶件、冲压件和装配件成本
如何降低塑胶件、冲压件和装配件成本
如何利用DFC软件来指导降本
如何把降本设计变成一步一步的具体行动
降本设计是近年来各企业内部呼声很高的口号,企业深知产品成本关系着企业的盈利和存亡。但是,当真正准备把降本设计付诸实际行动时,却不知如何下手,因为无先例可循,也无任何书籍和资料可查询。
面向成本的产品设计(DFC)正是企业所急需的降本设计之道。本书详细介绍了面向成本的产品设计,包括产品成本认知、DFC流程、材料选择、制造及装配工艺选择、装配件成本计算及降低装配件成本的设计、塑胶件成本计算及降低塑胶件成本的设计、冲压件成本计算及降低冲压件成本的设计和DFC成本计算软件等,可以指导企业和工程师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把降本设计从口号变为具体行动。
本书适合从事产品开发的工程师及企业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针对尺寸工程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围绕达成汽车尺寸目标,介绍了汽车尺寸工程技术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以及尺寸工程技术在汽车开发过程实战中的一些工具和方法,重点介绍了GD&T设计要领,汽车产品尺寸链计算方法,汽车尺寸工程评价体系,汽车投产过程中的尺寸管控和尺寸制造集成等内容,向读者呈现了汽车产品开发涉及到的尺寸精度控制的一系列过程的系统方法。本书可以为汽车制造所涉及的整车设计及制造、零部件设计及制造和工装设计及制造方面的读者提供广泛的知识交叉和管理交叉,启发各自专业知识交叉学习、促进各自专业的技术完善和进步。本书采用基本技能培养和实战演练相结合方式进行编写,适用于从事汽车产品开发及相关零部件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亦可供大专院校采用教学。
本书首先回顾了汽车耐久性分析所需的基础知识,包括材料与材料工艺基础、应力和应变、固体力学基础等方面的基本概念;接着介绍了汽车耐久性的基本失效模式,涵盖断裂与疲劳,蠕变、磨损和腐蚀等,并介绍了车辆的载荷与耐久性试验。车身结构的接头疲劳、发动机缸盖的热机械疲劳以及残留应力的作用是影响汽车耐久性的重要问题,也是作者的研究领域,本书做了重点讨论。本书最后介绍了两种非常流行的系统的耐久性设计工具,即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鱼骨分析。
本书以汽车车身结构参数化和轻量化优化设计为主线,从便于企业产品开发一线的工程师阅读和应用的视角出发,既重视车身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渐进性和系统性,又强调所选案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既聚焦车身参数化和轻量化优化设计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又关注不同车企车身结构系列化和平台化设计开发的特殊需求,努力从不同层面剖视车身参数化和轻量化优化设计的共性技术关键,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车身研发中结构参数化设计和轻量化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共性核心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全面和翔实技术资料。
《乘用车车身结构设计与轻量化》是“汽车轻量化技术与应用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主要围绕车身结构设计与轻量化展开。书中从设计理论人手,涵盖车身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各个阶段,结合车身开发流程详细介绍了车身开发从前期性能目标设定、可行性分析、断面设计到后期详细结构设计、性能设计、试制试验验证的全过程。该书以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设计为思路,采用理论加实例的方式进行内容介绍,既强调设计理论,又突出工程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对车身结构设计涉及的力学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以启发读者,让读者真正懂设计、知原理。《乘用车车身结构设计与轻量化》适合从事车身结构设计和轻量化设计,以及碰撞安全、NVH、疲劳、防腐等性能设计的汽车技术人员阅读。
本书以推动汽车非金属材料轻量化技术创新发展为关注点,在介绍非金属材料的共性技术基础上,遴选汽车企业在非金属材料应用工程实践方面具有“专、精、特、轻、新”特点的案例,并在内容介绍上注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反映了我国汽车企业非金属材料应用方面的*新技术成果,是对中国汽车非金属材料轻量化技术的深刻剖析,又为未来技术发展和应用指明了方向。
乘用车车身结构设计与轻量化
本书是“汽车轻量化技术与应用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主要围绕车身结构设计与轻量化展开。书中从设计理论入手,涵盖车身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各个阶段,结合车身开发流程详细介绍了车身开发从前期性能目标设定、可行性分析、断面设计到后期详细结构设计、性能设计、试制试验验证的全过程。本书以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设计为思路,采用理论加实例的方式进行内容介绍,既强调设计理论,又突出工程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对车身结构设计涉及的力学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以启发读者,让读者真正懂设计、知原理。
本书适合从事车身结构设计和轻量化设计,以及碰撞安全、NVH、疲劳、防腐等性能设计的汽车技术人员阅读。
车身参数化与轻量化设计
本书以汽车车身结构参数化和轻量化优化设计为主线,从便于企业产 品开发一线的工程师阅读和应用的视角出发,既重视车身结构设计理论与 方法的渐进性和系统性,又强调所选案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既聚焦车身 参数化和轻量化优化设计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又关注不同车企车身结构模 块化和平台化设计开发的特殊需求,努力从不同层面剖析车身参数化和轻 量化优化设计的共性技术关键,基于 SFE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车身研发中 结构参数化设计?轻量化优化设计及其一体化集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共性 核心技术,为读者提供丰富、全面和翔实技术资料。本书适合汽车设计工程师,以及高等院校汽车类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乘用车用橡胶与轻量化
本书由多位主机厂材料界的专家编写,书中对橡胶在乘用车上的应用做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将橡胶的性能与汽车零部件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书内容涉及较广,包括各种橡胶材料的性能、橡胶在汽车零部件及主要车型上的应用情况,以及橡胶材料相关的试验方法、标准、工艺等,本书重点对橡胶零部件的轻量化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本书在介绍橡胶的应用及轻量化技术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行业标准、行业应用案例等,并通过大量的横向、纵向比对,总结出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可让读者了解当前橡胶在乘用车上的应用情况,还可指导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书适合材料工程师、质保工程师、产品工程师、销售工程师以及对乘用车用橡胶零部件感兴趣的爱好者等人士阅读,包括来自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以及研究院所、高校等的相关人员。
简介
车门系统是整车中相对独立的部分,它的舒适性、安全性、密封性等综合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整车的质量和顾客对该品牌轿车的直接评价。同时整个车门系统涉及钣金件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功能密封件的冲压、注塑、装配以及系统总装等工序,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装配难度大,尺寸配合和工艺技术都要求严格,一直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整车设计制造企业对车门系统十分重视。本书归纳了在正向研发过程中车门系统的所涉及的一些技术常识知识,以方便在研发过程中就综合考虑到这些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在数据冻结之前全部解决掉或者制定好计划大纲,以降低量产之后以及售后的故障率,减少无效率的重复工作。同时本书也是给各位新入职的汽车行业的技术工程师一个快速融入技术工作的通道,大量的基础的知识让新入职的菜鸟工程师走向专业。
得的是薪资
书籍品类丰富,持续更新中,相关书籍购买可咨询客服
汽车空气动力学
主编:胡兴军
原价:25元 商城特价:13.5元
汽车传感器及其应用(第2版)
主编:姜立标
汽车安全
主编:郑安文
汽车车身现代设计
主编:朱茂桃 智淑亚
汽车电子控制设计(上册)
主编:付百学 胡盛海
汽车电子控制设计(下册)
主编:付百学
车辆NVH控制技术与应用(全新)
作者:许雪莹
新能源汽车基础
作者:姜顺明
新能源汽车技术
作者:崔胜民
机械原理
作者:孙恒
汽车构造(第三版)(上册)
作者:陈家瑞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汽车构造(第三版)(下册)
作者:陈佳瑞
汽车构造(第六版)(上册)
主编:史文库 姚为民
汽车构造(第六版)(下册)
主编:史文库 姚为民
汽车理论
作者:余志生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汽车设计
作者:王望予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 撩车福利 -----
为回馈广大粉丝用户
备注“撩车福利”
即可进入“撩车商城粉丝福利群”
不定期红包发送
折扣商品优先推送
赶快加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