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五菱缤果亮相并开启预订,定位“大空间5门纯电车”;
比亚迪F品牌首款车型谍照曝光;
特斯拉发布“秘密宏图”第三篇章;
沃尔沃纯电新车型项目落地成都经开区;
法拉第未来宣布贾跃亭升职;
上海市青浦区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威马汽车;
东风集团董事长竺延风即将退休离任;
蔚来就网传“职场性侵事件”发布声明;
埃安2月销量30086辆;
理想汽车2月交付16620辆;
蔚来汽车2月交付12157辆;
哪吒汽车2月交付10073辆;
腾势汽车2月销量7325辆;
小鹏汽车2月交付6010辆;
极氪汽车2月交付5455辆;
长安深蓝2月交付4103辆;
smart2月交付3616辆;
赛力斯2月销量3505辆;
零跑汽车2月交付3198辆;
创维汽车2月交付1476辆;
岚图汽车2月交付1107辆;
零跑这波操作太炸裂了,把“价格屠夫”这四个字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得不说,2023年零跑开局实在是惨淡。此次无论旧车型改款降价,还是推增程,零跑都指向了唯一目标:把销量拉上去。预知社长对此事如何看待,还请参见这篇文章:零跑投下今年第3枚价格战核弹!含金量究竟几何?
近日,smart精灵#1Pro版本车型公布售价为17.9万元。
作为新增的入门版车型,smart精灵#1 Pro搭载49kWh磷酸铁锂电池包,CLTC续航里程400公里,从10%充电到80%需5.5小时,零百加速时间为6.7秒。据悉,新车将于3月中下旬完成上市,并将于近期公布该车更多权益以及交付时间等。
2月份smart精灵#1交付了3616辆,表现稳中有增。而Pro版本17.9万元的价格,表面上看是将入门版的售价拉低了1.5万元左右,但其实是在指导价20.92万元的精灵#1 Pro+的基础之上仅更换电池包而来的(66kWh三元锂→49kWh磷酸铁锂),配置完全一致,可以说给那些无需长续航的用户提供了新的“性价比”之选。
但在我看来,尽管smart是奔驰提供的设计(能看到很多EQ系列的影子),接近20万元的售价可能还是偏贵。大家觉得,有高级感的设计值不值得卖出高价?
5、
五菱缤果亮相并开启预订,定位“大空间5门纯电车”
此外,五菱还为首批预订车主提供了2000元置换补贴、价值2388元的全车3M太阳膜以及价值800元的3.5kW家充桩。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了更为时尚的设计语言,圆润的外表中透着精致感。新车定位纯电5门小型车,车身长宽高分别为3950/1708/1580mm,轴距为2560mm,乘坐空间预计会优于零跑T03/哪吒V/长安奔奔E-Star,接近本田飞度。
内饰方面,新车同样采用了精致时尚路线,双拼色的内饰和多种材质的搭配较为和谐,双10.25英寸联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整车的科技感,双辐方向盘的造型也更为小巧。据悉,后排5/5比例全部放倒后能提供790L储物空间,下沉式后备厢的设计也能满足多场景的储物需求。
在凭借颜值和性价比大获成功的欧拉黑白猫退位之后,目前还没有一款车能取代其之前的地位。五菱缤果的出现,刚好补足了这一空缺。目前唯一欠缺的,就是价格:如果能够像此前的黑猫一样用时尚的造型和设计吸引关注,再用性价比俘获用户的话,或许五菱缤果也有潜力成为宏光MINI EV一样的“国民神车”。
6、
比亚迪F品牌首款车型谍照曝光
近日,比亚迪F品牌首款车型谍照曝光。F品牌首款车型将搭载自主研发的全新动力总成,官方称在性能上将超越奔驰G级。
比亚迪称,F品牌定位为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将在2023年内发布,并独立于比亚迪运营。
去年,比亚迪销量一飞冲天了。雄起之后的比亚迪,也开始学吉利和长城开始“多生儿子”了。“多生儿子好打架”这件事本身没有错,毕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铺齐产品线,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车型体验,但关键是如何控制好集团资源分配问题。
2月27日,长安汽车委托律师事务所向吉利汽车投递律师函,称吉利汽车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概念车、量产车雷同之处”,“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要求吉利汽车停止侵权行为。
乍一看,是吉利银河侵权长安,长安采取“反制手段”,但其实这背后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吉利银河的设计师名叫陈政,去年加盟吉利后担任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分管吉利设计业务。而陈政从2002年开始就一直在长安任职,从创意设计师一路做到长安汽车全球设计总监,像是UNI引力系列、深蓝系列都是他的作品。
因此这次事件只能说是设计师本人将部分细节设计延续到了新东家的车上,毕竟无论是银河之光的车尾还是整体造型,都和长安有着天壤之别,车头的感觉也并不十分明显。类似的事件还有福特借鉴阿斯顿·马丁,红旗借鉴劳斯莱斯,出自同一设计师之手、采用近似的设计语言,在法律上都无法被认定为侵权,更不用说众泰和保时捷了。因此即使是走上法庭,长安也很难告赢吉利。
事后,吉利也紧急发布声明,称自己“完全不存在抄袭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许这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闹剧”,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10、
小米汽车申请“摩德纳”商标
小米造车,正在一步步浮出水面。此前就有消息称,小米的第一款车为中型溜背式轿车,其内部代号为Modena摩德纳,正是此次申请注册的商标。而内部代号为Lemans勒芒的第二款车型也在研发当中,计划2025年推出。不过该消息一出,却引发了社友们的吐槽:有说名字难听的,有说“崇洋媚外”的,似乎正面评价并不多。或许小米是想用欧洲城市作为车型名称,从而引发两者之间的联想吧。
11、
高通今年将推出新一代5G车载平台
日前,高通中国官方公布,高通即将推出第二代骁龙汽车5G平台。其集成了四核CPU和高达200MHz的网络容量并支持卫星通信,车内数据传输高达1GB/秒,能带来安全、可靠、低延迟的智能座舱体验。据悉,该平台将在今年投入商用。
5G的到来,的确大大方便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但对于汽车来说,5G的意义并不仅仅是速度更快,而是让智能座舱变得更加智能。一个简单的例子,5G的高传输速度和低延迟能够提升自动驾驶软件处理城市复杂路况的能力,毕竟从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记录再到智驾芯片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将视频传输回车机,而V2X车路协同更是必须在5G加持下,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相信不久的将来,通讯技术也会和汽车产业结合得更加紧密,让用车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12、
腾势D9 EV涨价6000元
2月28日下午16:16分,腾势官方宣布,腾势D9 EV将于3月1日零时起涨价6000元/台,在此前下定、且在规定时间签订合同的用户不受调价影响。
不得不说,此次涨价只给用户留了不到8小时的窗口期,几乎可以说是史上最突如其来的涨价了。难怪有用户发表评论称腾势“反内卷”、“逆势涨价”。不过有意思的是,此前车企或涨价、或降价,至少会给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明原因,但这次腾势强势到没有理由,可见其在销量上的强势。
13、
蔚来公布2022全年财报,销量、营收双增,亏损持续扩大
在3月1日的特斯拉投资者大会上,特斯拉公布了“秘密宏图”的第三篇章:彻底淘汰化石燃料,实现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而预计时间则为2050年。
具体措施包括:
用可再生能源(如Powerwall利用的太阳能),驱动现有的电网;
打造一支8500万辆的全球纯电车队;
和其他公司一起,为全球生产共计240TWH的储能电池,以及30TW的可再生能源设备;
在家用、商用和工业领域全面使用电驱动的热泵来调温;
为飞机、船舶等的电驱化提供可持续燃料,如氢气;
说完了宏图远景,我们再说回特斯拉。在生产制造方面,特斯拉将打破“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的束缚,采用总装在中间、其他工序在两边的组装方式,以节约40%的车间占用面积和50%的组装成本;此外将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人工智能来解决制造问题,或许人形机器人Optimus会在不久的将来代替人工。
下一代电驱总成也已经研发完毕,据说会使用无稀土电机,成本降低1000美元/台,在同等效率下能节约75%的碳化硅模块和50%的工厂足迹。
车型方面,特斯拉Cybertruck将会在今年上市,并将低压电路从12V升级到48V,该技术也将应用在下一代新车上;特斯拉的充电桩也会逐步开放给所有品牌。
15、
沃尔沃纯电新车型项目落地成都经开区
近日,“沃尔沃汽车纯电新车型及成都基地在产车型优化升级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成都基地将导入一款高端纯电新能源车型的生产线,现有产线也会进行相应优化升级,以提高生产效率。
据悉,沃尔沃成都工厂是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整车生产基地,有着较为悠久的生产制造历史。而此次优化升级,一方面是为了更快地为全面电动化转型做准备,另一方面或许这款新车就是此前曝光过的沃尔沃EX90。
日前,法拉第未来FF宣布,晋升贾跃亭为Section 16 officer和执行官,并向董事会汇报。贾跃亭将负责公司产品、移动生态系统、I.A.I(互联网、自动驾驶及人工智能)、以及先进研发技术部门。
FF称,这一举措是考虑到贾跃亭“对公司发展具有长远重要价值和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以及观察到贾跃亭“在近期融资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才做出的决定。
“那个男人”又双叒叕杀回来了!当你们觉得贾老板“要完”的时候,贾老板总是能在逆境中寻得一丝生机,陈独秀都没这么秀。你们欢迎贾老板回国吗?
17、
青浦区消保委表示,从2022年10月起,陆续接到近90位消费者对威马汽车的投诉,反映该公司经营异常,门店关停、无法提供汽车配件、售后服务停滞、人工客服缺位等,导致他们在购买威马汽车后无法正常进行保养、汽车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维修、签订的电池更换协议无法履行、客服热线一直处于忙线状态无法打通等问题,消费者权益因此受损。
目前,威马汽车对于消费者的维权诉求和消保委的调解工作,抱以回避态度,消极应对,不妥善处置消费投诉,没有拿出任何实质性解决方案。
直接被消保委点名的电动车企业,迄今为止还是第一次见,可见威马这回八成是要凉凉了。事实证明,造车不走长线,只本着上市套现去,动机不纯者必然会付出代价。
18、
东风汽车董事长竺延风即将退休离任
3月3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曝出即将告别东风,正式退休。现任东风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青接任工作。
竺延风1961年出生,现年62岁,浙江大学化工系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毕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工程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9年出任一汽集团总经理。2007年12月,开始从政生涯,调任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后任省委副书记。2015年5月6日,回归汽车行业,任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至今已掌舵东风汽车8年。
和前段时间卸任的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一样,竺延风离任同样意味着一代汽车老兵谢幕、并把接力棒交给了年青一代。不过目前东风旗下的合资品牌销量受阻,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也没能立住,希望接棒的杨青能够带领东风集团继续前行吧。
3月3日晚,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入职蔚来第一个月,男同事“试图实施强奸”,报警后因证据确凿,涉事男同事已入狱,并上传了一张去年11月的法院判决书。
据她本人叙述:“尽管她‘出事后没请过一次假、每天都是最晚下班的、业绩非常突出’,但在试用期结束后,蔚来HR却反馈称不会留用,理由是‘她被认为是一个有风险的人,会影响公司形象’”。
3月4日,蔚来官方发布公告,称在3月3日晚第一时间成立了调查小组,对相关事件以及其实习留用流程开始进行全面调查,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是否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并承诺会对当事人的工作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
同时强调,蔚来将零容忍任何的违法犯罪与性骚扰行为,对收到的每一起举报事件都会进行彻底调查,并对查实的不合规行为会进行坚决处理。
职场性侵害是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且令人深恶痛绝的现象。这一现象对受害者造成的影响可谓十分深远,往往会持续数年甚至一生之久。由于社会原因、职场权力原因等多种因素,受害者往往无法站出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好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发声,曾经对受害者的不利局面正在被打破。
近日,斯巴鲁宣布大崎淳将于今年6月份接替中村知美,成为新任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而中村知美将担任斯巴鲁董事长。此前,大崎淳担任斯巴鲁的执行副总裁,主要负责生产工作。
中村知美曾带领斯巴鲁在美国实现了一段时间的强劲销量增长,并开启了斯巴鲁的电气化转型。在他任上,也促成了斯巴鲁成为丰田的子公司,并和丰田一起打造纯电动研发平台e-TNGA,并提供电四驱和辅助系统相关的技术。巧合的是,就在不久前,丰田章男刚刚卸任了丰田CEO、退居幕后担任丰田董事长,这恰恰反映着随着电气化革命的不断深入,日系车企必须要进行新一轮的高层调整和战略调整。
杀人诛心啊!比亚迪又在1号发销量了,而且依然是20万辆左右的水准,将同行们按在地上摩擦。前段时间,由吉利银河牵头,东风、长安、长城、奇瑞等车企都在蹭比亚迪仰望的热度,其实也侧面说明了行业已经认可比亚迪是“老大哥”这件事。
现在唯一能限制比亚迪卖车的因素,或许只剩下自身的产能了。
埃安2月销量“站起来了”,除了受1月春节影响、订单延迟释放之外,还或许跟1月31号埃安推出的5000元/台的交付激励+限时金融补贴政策有直接关系。事实证明,真金白银的让利,才是最好的武器。
理想的交付量仍然非常稳定,今年上海取消插混/增程绿牌指标政策,似乎并没有对理想造成太大影响,该买的人还是会买。
此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品牌的车型都有明确的竞品,比如奔驰和宝马,零跑和哪吒,但理想几乎没有:下到30万、上到100万,几乎涵盖了各个品牌各个车系,似乎证明了其强大的吸引力。不得不说,李想本人确实是中国车圈顶尖的产品经理,对目标用户群体需求的挖掘,可谓十分精准。
在经历1月交付量大跌之后,蔚来在这个月“缓过气”了。老“668”促销清库存的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就看后续“775”的销量能否撑得起来了。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已经扛过一波降价潮的蔚来,护城河依然够深。
经历2个月销量低迷之后,哪吒终于在2月份交付量重新破万了。除此之外,哪吒S的销量也在逐步提升,哪吒“进城”计划开始推进了。不过这次零跑大降价后,受影响最大的必然是主打科技平权的哪吒。大家觉得,后续哪吒会不会也跟进降价呢?
腾势汽车2月销量7325辆。
果然,腾势涨价6000元是有理由的。即使是在均价超过35万元的情况下,2月份都卖了7000+台,可见腾势是真的不愁卖。涨价一方面是为了留出更充足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是在销量大于产能的情况下缓解一下订单压力。或许等首批车主的口碑出现之后,腾势D9的月销量会破万。
小鹏现在处境仍然艰难,一方面是G9的量不及预期,另一方面是新款P7上市延期了。但据内部消息称,新款P7增加了不少配置,价格也有可能会进行调整,“值得期待”。或许小鹏的新帅“百万姐”王凤英,是真在带领小鹏逐步实现3年销量破百万的flag。
2月份极氪交付量算是回了点血,虽然相比去年销量破万时血没回满。不过从2023年车企们开打的价格战看来,尽管新款极氪001进行了增配,但并未带来明显的优势。或许要等到极氪X上市之后,极氪的销量才会迅速攀升。
长安深蓝这个月交付量不及1月,还是有些让人意外的。看来,冠名《三体》的流量红利差不多过去了。后续深蓝想进一步提振销量,关键点还看得看今年上半年上市的新车“中大型SUV深蓝S7”,改善目前SL03单款一款车型单打独斗的局面。
不知不觉中,smart加入每个月1号公布交付量已经半年有余了。虽说销量目前不算太高,但贵在一个稳字,目前还在稳定攀升中,说不定未来还有潜力可以挖掘。
2023年,问界可谓开年不利。一方面,问界M7受竞品(尤其是理想)冲击较大,单纯一个鸿蒙座舱无法带来足够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死咬价格不放的问界M5增程版在价格战面前已经彻底丧失了优势。或许华为是时候选择一波“降价增配”,来挽救问界的销量了。
零跑2月交付3198辆。
2月交付量比1月强一些,但总体来说还是很惨。不过据说零跑开年的销量是有意为之,由于3月1日全系新品上市、价格有较大幅度的调整,担心引发提车用户不满,因此基本是在清库存,并没有盲目扩充老款车型的产能。在全线大降价后,我倒是很期待下个月零跑的交付量表现:如果真能当成价格屠夫的话,月销破万并不是难事。
创维汽车2月交付1476辆,其中海外出口323辆。
岚图汽车2月交付1107辆。
岚图的车公社的小伙伴们试过不少次了,单论车本身的品质算是很不错的,但奈何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品牌定位不清晰,30万元+的产品往往需要明确标签和主打人群。岚图的长板是安全,标签化自然不如新势力主打的智能化那么直接。可以说,岚图选择了一个慢热型选手路线。但关键问题是,现在这么残酷的市场,留给岚图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