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喜讯】撩车商城开业了,撩车商城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推出智享汽车圈粉丝福利优惠价,已上架100本各种汽车行业热门新书和二手书,欢迎关注下单,获取扫描店小二邀请进商城交流群获取更多福利,下单后及时添加店小二微信号GSAuto0001获取福利。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69388
版次:1
商品编码:13072882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1-01-01
用纸:胶版纸
本书对车辆动力学及悬架新理论及其应用进行了阐述,包括车辆动力学基础、车辆参数识别方法、车辆侧翻稳定性动力学、整车多刚体系统运动状态模态能量法、主动/半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等,重点介绍了抗侧倾、抗俯仰和抗侧倾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的动力学建模、系统参数匹配设计、参数灵敏度分析以及高度可调式半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和主动抗侧倾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后通过多个工程应用案例验证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的理论。全书共10章,内容完整,案例丰富,主要适合车辆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从事车辆工程研发的工程师或研发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车辆动力学基础1
1.1车辆动力学理论建模方法1
1.1.1牛顿矢量力学体系建模1
1.1.2拉格朗日分析力学体系建模3
1.2车辆系统动力学软件建模介绍5
1.2.1CarSim5
1.2.2AMESim5
1.2.3Simulink5
1.3轮胎动力学模型介绍6
1.3.1轮胎坐标系及运动参数6
1.3.2轮胎模型7
1.47自由度整车模型9
第2章车辆参数识别方法11
2.1参数识别方法概述11
2.2车辆模态参数识别方法13
2.2.1SVM方法13
2.2.2SSI方法15
2.3车辆物理参数识别方法19
2.3.1最小二乘法19
2.3.2矩阵求逆法27
第3章车辆侧翻稳定性动力学31
3.1车辆静态侧翻研究31
3.2车辆动态侧翻研究35
3.2.1汽车动态侧翻稳定性试验35
3.2.2汽车侧翻稳定性指标37
3.3车辆动力学模型40
3.3.1模型概述40
3.3.2运动学分析41
3.3.3动力学分析42
3.4基于能量法的侧翻稳定性评价方法44
3.4.1侧翻研究的能量方法44
3.4.2侧翻能量阈值及实时侧翻能量46
3.4.3能量稳定指标47
3.4.4能量方法验证47
第4章整车多刚体系统运动状态
模态能量法54
4.1整车各子系统能量分析法56
4.2整车各阶子系统模态能量比57
4.2.1多体系统总能量58
4.2.2各阶子系统相对运动能量比值58
4.3模态能量法应用的仿真实例59
4.3.1道路颠簸和坑洞59
4.3.2转向制动联合仿真60
4.3.3操纵稳定性仿真62
4.3.4越野工况仿真64
4.4各子系统运动能量比的在线识别66
4.4.1基于LSTM分类神经网络的模态能量法66
4.4.2减速带工况68
4.4.3制动转向联合工况69
第5章抗侧倾液压互联悬架系统72
5.1抗侧倾液压互联悬架系统概述73
5.2抗侧倾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结构介绍及功能分析73
5.3抗侧倾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75
5.3.1抗侧倾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准静态刚度模型76
5.3.2抗侧倾液压互联悬架系统频域模型78
5.3.3抗侧倾液压互联悬架系统时域模型82
5.3.4Simulink/CarSim/AMESim联合仿真模型86
5.4抗侧倾液压互联悬架系统车辆仿真分析87
5.4.1蛇行试验仿真87
5.4.2双移线试验仿真87
5.4.3鱼钩试验仿真88
5.4.4异步正弦激励仿真91
第6章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93
6.1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概述93
6.2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结构设计及功能分析94
6.3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95
6.3.1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频域模型97
6.3.2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时域模型99
6.4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车辆制动性仿真分析100
6.5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车辆平顺性仿真分析101
第7章抗侧倾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104
7.1抗侧倾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结构设计及功能分析104
7.1.1抗侧倾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结构概述104
7.1.2抗侧倾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功能分析104
7.2抗侧倾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动力学建模106
7.2.1并联式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动力学建模106
7.2.2交叉式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动力学建模106
7.3静态分析110
7.3.1并联式液压互联悬架静态刚度特性分析110
7.3.2并联式液压互联悬架静态阻尼特性分析110
7.4交叉式液压互联悬架模态分析112
7.5动态分析113
7.5.1装有RPITIS悬架系统车辆的动态分析113
7.5.2装有交叉式液压互联悬架系统车辆的动态分析116
第8章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120
8.1HIS系统关键参数对车辆频响特性的影响120
8.1.1车辆响应谱公式推导120
8.1.2HIS系统关键参数对车辆响应谱的影响123
8.2HIS系统关键参数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130
8.2.111自由度整车动力学耦合模型130
8.2.2HIS系统关键参数对车辆响应的影响133
第9章主动/半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138
9.1主动/半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介绍138
9.2高度可调式半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140
9.2.1车身高度调整悬架结构设计与参数匹配140
9.2.2车身高度调整控制器设计143
9.2.3车身高度调整仿真分析148
9.3主动抗侧倾液压互联悬架系统149
9.3.1主动抗侧倾HIS结构设计149
9.3.2主动抗侧倾HIS控制器设计150
9.3.3主动抗侧倾HIS仿真分析153
第10章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的工程应用案例159
10.1概述159
10.2抗侧倾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的工程应用案例159
10.2.1传统悬架客车工程应用案例159
10.2.2空气悬架客车工程应用案例163
10.2.3SUV工程应用案例165
10.2.4商用车工程应用案例168
10.2.5军用车辆工程应用案例171
10.3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的工程应用案例173
参考文献175
机械电子学是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和计算机工程的集成,它处在无数设备、过程和技术的核心。没有它,将无法想象现代的生活。从自动对焦照相机,到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从达到新技术发展水平的机器人,到普通的洗衣机,机械电子都参与其中。本书对机械电子学领域做了清晰和全面的介绍。通过实践和应用,有助于您获得所需的综合能力来理解和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它同样也深入阐述机械电子学的原理,为形成一种真正的跨学科和综合化的工程方法提供一个思维框架。
推荐
本书涵盖了汽车制造领域的大部分内容。其中80%的内容讨论制造技术本身,20%汽车制造管理。主要内容都是从实践中直接提取和总结的,亦可作为汽车制造执行和管理的实用手册。本书内容经过一线专家审稿,审稿人包括DZiv Barlach博士(咨询师)、Wayne Cai博士(通用汽车公司)和Nasim Uddin博士(全球汽车管理委员会)。此外,Mariana Forrest博士(LASAP公司)、David Haltom先生(Qoros Auto,观致汽车公司)、Joseph Nguyen先生(咨询师)和Dave Schroeder先生(A123系统)、Xin Wu博士(韦恩州立大学)、George Smith(Magna,麦格纳公司)和Alex Yeh博士(Sealy,西利公司)
出版社: 机械工业
ISBN:9787111661979
商品编码:10021132964987
《汽车悬架构件的设计计算(第2版)》的核心内容是汽车悬架构件(导向机构、弹性元件、梯形机构、稳定装置和阻尼元件等)的设计计算,同时也概括叙述了汽车悬架的现状和发展,介绍了汽车悬架的相关基础理论和有关悬架系统的部分知识,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汽车悬架构件的设计计算(第2版)》适合汽车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汽车悬架设计计算之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技术人员参考。
为了帮助企业透彻掌握IATF16949五大工具,并且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本书详细讲解了IATF16949五大工具。本书包括6章,分别为: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过程能力研究、SPC统计过程控制、MSA测量系统分析,每章都配有可移植的实用案例。为了丰富图书内容,提高指导、借鉴作用,本书配备了一张光盘,容纳了第1章~第6章的附加案例,以及质量成本管理、经营计划管理、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与8D模式方面的原理、方法与案例。讲解清晰、便于应用、案例丰富,这是本书的突出特点。
本书的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入门与管理,中篇为理论与提高,下篇为应用与实战。“入门与管理”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其一在于纠正对MSA的错误认知,明确MSA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其二在于提出MSA所需要的管理资源配置以及具体的管理思路。
“理论与提高”是对MSA理论体系的归纳、总结和升华,着重剖析MSA理论背后的原理,以便使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为活学活用MSA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应用与实战”结合作者多年推行MSA的经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本篇的学习,读者可以应对更加复杂的测量系统分析工作。本书不仅适用于初学测量系统分析(MSA)的人员循序渐进地学习,还适合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从业人员直接选择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参考,同时还适合其他从事测量工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针对性地学习。
《汽车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端到端的汽车产品诞生流程》介绍了汽车整车产品和部件开发的流程及项目管理知识,从项目管理团队的人员组成、分工讲起,分别介绍了开发流程中各环节的关 键要素、知识工具和工作成果,以实际开发项目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和借鉴性,适合从事汽车研发工作的项目管理人员以及车辆工程专业、项目管理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①系统介绍端到端的汽车开发过程,包含从情报收集与分析、战略及产品组合制定,到产品开发、交付及服务的全流程。
介绍了传统汽车总体设计理论与方法,对汽车的底盘系统进行实践。本书第1篇属于汽车总体设计概论,一是介绍总体设计作用和地位,二是介绍汽车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第2篇主要介绍汽车轿车总体设计,在第3-6篇分别介绍了商用车中的载重车、客车、越野车、专用车的总体设计。第7篇介绍新能源汽车总体设计,第8篇侧重介绍总体设计工程分析评价。汽车设计控制是目前汽车工程、交通工程、控制工程等学科的基本方法。本书以作者近18年来在这方面的系列化设计实践和教学成果为主要内容,具有完整理论体系。
本书主要介绍基于用户需求的汽车整车属性主观评价方法,是本专业的进阶之路。本书分为7章,第1章介绍主观评价的思维方式和逻辑、主观评价在项目中的应用、提升主观评价能力的途径,第2 ~ 7章分别介绍每个属性主观评价的具体方法。不同属性之间会有评价条目的交叉,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本书在介绍评价方法时,会着重介绍用户期望、操作方法、评价时关注的要点,重点阐述如何理解每条评价条目,并配以大量的图片和注解,以减少理解上的偏差。本书结合用户期望并侧重工程开发评价,适合整车企业、设计公司、一级供应商等单位的研发人员,主要包括整车集成/底盘调校/标定调校/NVH等各个属性开发工程师以及质量管理/质量改进、项目管理、发动机/底盘/内外饰/电气等设计开发、产品策划等产品研发、生产、质量管理领域岗位人员阅读参考。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学到:
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进行开发
如何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如何选择合适的零件材料
如何选择合适的零件制造工艺
如何选择合适的零件装配工艺
如何准确计算塑胶件、冲压件和装配件成本
如何降低塑胶件、冲压件和装配件成本
如何利用DFC软件来指导降本
如何把降本设计变成一步一步的具体行动
降本设计是近年来各企业内部呼声很高的口号,企业深知产品成本关系着企业的盈利和存亡。但是,当真正准备把降本设计付诸实际行动时,却不知如何下手,因为无先例可循,也无任何书籍和资料可查询。
面向成本的产品设计(DFC)正是企业所急需的降本设计之道。本书详细介绍了面向成本的产品设计,包括产品成本认知、DFC流程、材料选择、制造及装配工艺选择、装配件成本计算及降低装配件成本的设计、塑胶件成本计算及降低塑胶件成本的设计、冲压件成本计算及降低冲压件成本的设计和DFC成本计算软件等,可以指导企业和工程师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把降本设计从口号变为具体行动。
本书适合从事产品开发的工程师及企业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针对尺寸工程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围绕达成汽车尺寸目标,介绍了汽车尺寸工程技术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以及尺寸工程技术在汽车开发过程实战中的一些工具和方法,重点介绍了GD&T设计要领,汽车产品尺寸链计算方法,汽车尺寸工程评价体系,汽车投产过程中的尺寸管控和尺寸制造集成等内容,向读者呈现了汽车产品开发涉及到的尺寸精度控制的一系列过程的系统方法。本书可以为汽车制造所涉及的整车设计及制造、零部件设计及制造和工装设计及制造方面的读者提供广泛的知识交叉和管理交叉,启发各自专业知识交叉学习、促进各自专业的技术完善和进步。本书采用基本技能培养和实战演练相结合方式进行编写,适用于从事汽车产品开发及相关零部件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亦可供大专院校采用教学。
本书首先回顾了汽车耐久性分析所需的基础知识,包括材料与材料工艺基础、应力和应变、固体力学基础等方面的基本概念;接着介绍了汽车耐久性的基本失效模式,涵盖断裂与疲劳,蠕变、磨损和腐蚀等,并介绍了车辆的载荷与耐久性试验。车身结构的接头疲劳、发动机缸盖的热机械疲劳以及残留应力的作用是影响汽车耐久性的重要问题,也是作者的研究领域,本书做了重点讨论。本书最后介绍了两种非常流行的系统的耐久性设计工具,即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鱼骨分析。
本书以汽车车身结构参数化和轻量化优化设计为主线,从便于企业产品开发一线的工程师阅读和应用的视角出发,既重视车身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渐进性和系统性,又强调所选案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既聚焦车身参数化和轻量化优化设计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又关注不同车企车身结构系列化和平台化设计开发的特殊需求,努力从不同层面剖视车身参数化和轻量化优化设计的共性技术关键,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车身研发中结构参数化设计和轻量化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共性核心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全面和翔实技术资料。
《乘用车车身结构设计与轻量化》是“汽车轻量化技术与应用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主要围绕车身结构设计与轻量化展开。书中从设计理论人手,涵盖车身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各个阶段,结合车身开发流程详细介绍了车身开发从前期性能目标设定、可行性分析、断面设计到后期详细结构设计、性能设计、试制试验验证的全过程。该书以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设计为思路,采用理论加实例的方式进行内容介绍,既强调设计理论,又突出工程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对车身结构设计涉及的力学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以启发读者,让读者真正懂设计、知原理。《乘用车车身结构设计与轻量化》适合从事车身结构设计和轻量化设计,以及碰撞安全、NVH、疲劳、防腐等性能设计的汽车技术人员阅读。
本书以推动汽车非金属材料轻量化技术创新发展为关注点,在介绍非金属材料的共性技术基础上,遴选汽车企业在非金属材料应用工程实践方面具有“专、精、特、轻、新”特点的案例,并在内容介绍上注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反映了我国汽车企业非金属材料应用方面的*新技术成果,是对中国汽车非金属材料轻量化技术的深刻剖析,又为未来技术发展和应用指明了方向。
乘用车车身结构设计与轻量化
本书是“汽车轻量化技术与应用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主要围绕车身结构设计与轻量化展开。书中从设计理论入手,涵盖车身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各个阶段,结合车身开发流程详细介绍了车身开发从前期性能目标设定、可行性分析、断面设计到后期详细结构设计、性能设计、试制试验验证的全过程。本书以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设计为思路,采用理论加实例的方式进行内容介绍,既强调设计理论,又突出工程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对车身结构设计涉及的力学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以启发读者,让读者真正懂设计、知原理。
本书适合从事车身结构设计和轻量化设计,以及碰撞安全、NVH、疲劳、防腐等性能设计的汽车技术人员阅读。
车身参数化与轻量化设计
本书以汽车车身结构参数化和轻量化优化设计为主线,从便于企业产 品开发一线的工程师阅读和应用的视角出发,既重视车身结构设计理论与 方法的渐进性和系统性,又强调所选案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既聚焦车身 参数化和轻量化优化设计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又关注不同车企车身结构模 块化和平台化设计开发的特殊需求,努力从不同层面剖析车身参数化和轻 量化优化设计的共性技术关键,基于 SFE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车身研发中 结构参数化设计?轻量化优化设计及其一体化集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共性 核心技术,为读者提供丰富、全面和翔实技术资料。本书适合汽车设计工程师,以及高等院校汽车类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乘用车用橡胶与轻量化
本书由多位主机厂材料界的专家编写,书中对橡胶在乘用车上的应用做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将橡胶的性能与汽车零部件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书内容涉及较广,包括各种橡胶材料的性能、橡胶在汽车零部件及主要车型上的应用情况,以及橡胶材料相关的试验方法、标准、工艺等,本书重点对橡胶零部件的轻量化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本书在介绍橡胶的应用及轻量化技术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行业标准、行业应用案例等,并通过大量的横向、纵向比对,总结出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可让读者了解当前橡胶在乘用车上的应用情况,还可指导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书适合材料工程师、质保工程师、产品工程师、销售工程师以及对乘用车用橡胶零部件感兴趣的爱好者等人士阅读,包括来自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以及研究院所、高校等的相关人员。
简介
车门系统是整车中相对独立的部分,它的舒适性、安全性、密封性等综合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整车的质量和顾客对该品牌轿车的直接评价。同时整个车门系统涉及钣金件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功能密封件的冲压、注塑、装配以及系统总装等工序,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装配难度大,尺寸配合和工艺技术都要求严格,一直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整车设计制造企业对车门系统十分重视。本书归纳了在正向研发过程中车门系统的所涉及的一些技术常识知识,以方便在研发过程中就综合考虑到这些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在数据冻结之前全部解决掉或者制定好计划大纲,以降低量产之后以及售后的故障率,减少无效率的重复工作。同时本书也是给各位新入职的汽车行业的技术工程师一个快速融入技术工作的通道,大量的基础的知识让新入职的菜鸟工程师走向专业。
得的是薪资
书籍品类丰富,持续更新中,相关书籍购买可咨询客服
汽车空气动力学
主编:胡兴军
原价:25元 商城特价:13.5元
汽车传感器及其应用(第2版)
主编:姜立标
汽车安全
主编:郑安文
汽车车身现代设计
主编:朱茂桃 智淑亚
汽车电子控制设计(上册)
主编:付百学 胡盛海
汽车电子控制设计(下册)
主编:付百学
车辆NVH控制技术与应用(全新)
作者:许雪莹
新能源汽车基础
作者:姜顺明
新能源汽车技术
作者:崔胜民
机械原理
作者:孙恒
汽车构造(第三版)(上册)
作者:陈家瑞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汽车构造(第三版)(下册)
作者:陈佳瑞
汽车构造(第六版)(上册)
主编:史文库 姚为民
汽车构造(第六版)(下册)
主编:史文库 姚为民
汽车理论
作者:余志生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汽车设计
作者:王望予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 撩车福利 -----
为回馈广大粉丝用户
备注“撩车福利”
即可进入“撩车商城粉丝福利群”
不定期红包发送
折扣商品优先推送
赶快加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