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有iPhone的成功!盘点苹果有史以来7大失败硬件产品

手机技术资讯 2023-01-26 16:43

如今,苹果与iPod,iPhone,iPad,MacBook联系在一起 - 改变游戏规则的产品如此成功,以至于它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即使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也有相当多的营销失误和硬件失误。

苹果并不总是像今天这样盈利,其早期一些产品的失败注定了大多数其他科技公司的历史。在这里,我们回顾一下Apple最臭名昭著的一些硬件失败。看看您是否同意,并在您认为值得命名和羞辱的任何其他可疑Apple设备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苹果三世


Apple III是1978年启动的一个项目的结果,此前苹果公司担心1977年推出的Apple II的受欢迎程度最终会减弱。Apple II最初是为业余爱好者设计的,在小型企业中出人意料地受欢迎,但苹果意识到IBM正在开发专门针对商业用户的个人电脑,这只会让苹果更加渴望巩固其在市场上的控制。因此,Apple III必须是完整的系统——所有用户的所有东西——并且是任何办公室或家庭的具有成本效益的补充。

一个工程师委员会被分配到Apple III项目,使其成为第一台不是由Steve Wozniak设计的Apple计算机。事实证明,每个人都对Apple III应该具有哪些功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所有这些都包括在内。该项目原应在 10 个月内完成,但最终花了两年时间。

1980年11月,Apple III终于推出,起价高达3,495美元,性能是Apple II的两倍,内存是Apple II的两倍(128KB内存)。它是第一台内置软盘驱动器的苹果电脑,并运行一个名为Apple SOS的新操作系统,具有先进的内存管理系统和分层文件系统。

通过Apple III访问健康信息的广告

不幸的是,这些创新都无法将Apple III从其有缺陷的底盘设计中拯救出来,由于严重的过热问题,苹果被迫召回生产的第一批14,000台机器,部分原因是史蒂夫乔布斯坚持在机箱中不包括风扇。问题非常严重,热膨胀经常会导致芯片弹出到位。苹果甚至告诉客户将他们的机器抬到桌子上方几英寸的地方,然后放下它重新放置。最终于1983年发布了名为Apple III Plus的修订型号,解决了广泛的故障,但对计算机声誉的损害已经造成。

Apple III于1984年4月停产,而其继任者于1985年9月从Apple的产品线中删除。该公司估计售出了65,000-75,000台Apple III电脑,其中Apple III Plus的总数达到约120,000台。乔布斯后来表示,该公司在Apple III上损失了“无限的,无法估量”的资金,其糟糕的反响导致成千上万的美国企业购买IBM PC。

苹果丽莎


Lisa于1983年发布,正式代表“本地集成软件架构”,但实际上是后来发明的反义词,以适应史蒂夫乔布斯的女儿Lisa的名字。苹果将其定位为商务电脑和Apple II的替代品。虽然以前的计算机依赖于基于文本的界面和键盘输入,但Lisa是第一台具有图形UI和鼠标功能的个人计算机,这是乔布斯在访问Xerox Parc在硅谷的研究实验室时首次看到的界面创新。

尽管如此,Lisa的起价只有不到十个格兰德(按照今天的标准约为29,905美元),除了最富有的家庭之外,Lisa对所有人来说都非常昂贵,而且计算机失败了。到1986年,苹果只销售了大约10万台,整个Lisa平台也停产了。苹果甚至被迫在犹他州的垃圾填埋场处理了大约2,700个Lisas。据信今天只有不到100台Lisa计算机存在。

回想起来,乔布斯觉得苹果迷失了方向。“首先,它太贵了——大约十个,”他在1985年接受《花花公子》采访时说。“我们获得了财富500强,试图卖给那些大公司,而我们的根是卖给人们。乔布斯实际上在 1980 年 9 月被踢出了 Lisa 项目,因为他的性情反复无常,但命运使然,他随后加入了最终开发第一台 Macintosh 的团队。

苹果牛顿


1992年5月,苹果首席执行官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向狂热的CES观众推出了Newton MessagePad。他将这个时尚的黑色手持设备称为个人数字助理(PDA),它的大小与VHS磁带差不多。他说,牛顿PDA是一种全新的设备类别。它带有手写笔,可用于记笔记,存储联系人和管理日历 - 任何现代智能手机的标准功能,但在1993年具有革命性。用户可以将其取出,发送传真,然后将其放回口袋,而无需靠近台式计算机。

然而,真正的杀手锏是它的手写识别。或者至少,这是苹果最初的计划。观众不知道的是,它几乎没有奏效。14个月后,苹果以900美元的价格推出了第一款Newton MessagePad,但那时其他公司已经将竞争对手的PDA推向市场,而Newton在将手写笔记翻译成文本方面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在负面评论之后,它被媒体广泛嘲笑——漫画《杜恩斯伯里》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讽刺它的笔迹识别问题,该设备甚至成为《辛普森一家》中的一个笑柄。

杜恩斯伯里漫画讽刺牛顿(图片来源:环球新闻辛迪加)

苹果公司努力使牛顿的连续版本取得成功,随着1996年3月牛顿OS 2.0的发布,手写识别得到了显着改善。但这太少了,太晚了。该品牌无法动摇其糟糕的首次亮相表现。更糟糕的是,史蒂夫·乔布斯讨厌它,原因有两个:它带有一个手写笔(“上帝给了我们十个手写笔,”乔布斯会说,“我们不要再发明另一个了。1997年回到苹果后,乔布斯推动了产品线被扼杀。一年后停产。

牛顿经历了八个版本的硬件,苹果在其开发上花费了1亿美元。估计只售出了20万辆。但这并不全是浪费。PDA背后的相同想法最终将为我们带来iPhone 。

麦金塔电视

在一个在手机或PC上观看流媒体视频甚至不会引起注意的时代,苹果最初的电脑电视混合体现在似乎是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当它在1993年推出时,在Mac上看电视的想法完全超前了。

Macintosh TV的黑色底盘本质上是LC 520与14英寸Sony Trinitron CRT融合在一起。它配备了一个CD-ROM驱动器和遥控器,而带有连接同轴电缆的内置调谐器卡允许以16位颜色显示广播。不幸的是,用户不得不选择看电视或使用他们的Mac。它无法在窗口中显示电视(画中画尚未发明),并且无法捕获视频,尽管用户可以将广播的静止帧保存为PICT文件。

从表面上看,Macintosh TV提供了比独立LC 520更快的性能,这要归功于32MHz的摩托罗拉68030处理器。实际上,虽然它被16MHz总线瓶颈化了。此外,5MB的RAM只能升级到8MB,而LC 520的最大容量为36MB。苹果的TV-Mac混搭在发布时售价2,099美元,并不便宜,而且未能流行起来。它于1995年停产,即发布两年后,当时苹果仅出货了10,000台。

皮平


Pippin于1996年在日本游戏公司万代的帮助下推出,是苹果在基于CD-ROM的游戏机上臭名昭著的刺痛,但它的营销很差,支持很差,而且价格过高。Pippin 来到了控制台大战的高峰期,当时家用电脑尚未变得司空见惯。苹果命运多舛的计划是通过混合计算/游戏设备改变市场动态。

从表面上看,Pippin 就是这样,拥有所有其他游戏机竞争对手所缺乏的一些独特功能。基于90年代早期到中期的Macintosh架构,Pippin运行Mac OS 7的简化版本,使其比其他控制台更快。它还配备了名副其实的端口选择,不仅支持调制解调器和打印机连接,而且还为用户提供了连接键盘和鼠标等外部外围设备的能力。

不幸的是,苹果打算在控制台外形中为Pippin用户提供类似计算机的体验,这是其垮台的部分原因。Pippin售价650美元,比PlayStation和Nintendo 64等主要竞争对手贵约400美元。尽管Pippin的性能很快,但竞争游戏机在软件方面具有优势,许多游戏目录都很广泛,而由于万代(Bandai)的第三方开发商支持不佳,Pippin只发布了25款游戏,万代在游戏社区中是一个相对不为人知的名字。


苹果并不打算自己发布Pippin,而是打算通过将技术授权给第三方来使该平台成为开放标准,类似于90年代后期授权的Mac克隆程序。然而,当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于1997年回到苹果公司时,他阻止了该公司的克隆工作,随后关闭了Pippin的开发,导致万代在1997年中期停止了所有型号的Pippin的生产。苹果曾希望每年出货五十万台游戏机,但在该设备短暂的使用寿命中总共只售出约42,000台。

20周年麦金塔


1997 年 3 月发布,以纪念苹果成立 20 周年,而不是 Mac 的周年纪念日,“20 周年麦金塔”或众所周知的 TAM,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可能看起来很奇怪,但它本身就是一台独特的机器。

其纤薄直立的“一体机”设计包含多项新颖功能,包括内置 12.1 英寸 LCD 平板显示器、垂直安装的 CD-ROM 和软盘驱动器以及集成的电视/FM 调谐器。TAM运行Mac OS 7.6.1的修改版本来控制这些功能,而250MHz的PowerPC 603e CPU和64MB的RAM确保了性能。它甚至有一个定制的 Bose 音响系统,带有两个随附的扬声器和一个内置于外部电源中的低音炮。

TAM通过燕尾服礼宾人员提供的直接上门服务交付给客户,作为行政机器销售,但售价为7,500美元,行政定价被证明太差,销售不佳。在上市的最后几周,苹果将TAM的价格削减至2000美元,但这只会激怒那些已经支付全价的人,苹果被迫用新的PowerBook偿还早期采用者。

仅生产了 12,000 台 TAM,其中许多从未售出。该系统在苹果的产品阵容中仅持续了12个月,一年后的1998年3月停产,就在iMac G3推出前不久,iMacG3提供类似的规格,但屏幕更大,而且价格仅为1,299美元。

电源 Mac G4 立方体


Power Mac G4 Cube 于 2000 年 7 月 19 日亮相,是工程奇迹,也是 Apple 工业设计的个性作品。这款无风扇机器的尺寸不到当时大多数PC的四分之一,代表了一类全新的计算机,具有强大的G4 PowerPC处理器,独立的Nvidia视频卡,用于Wi-Fi的AirPort卡和DVD刻录机,所有这些都整齐地包装在一个优雅的八英寸立方体中,悬挂在透明的模制亚克力盒中。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称其为“有史以来最酷的计算机”,从第一印象来看,很难不同意。

但立方体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可升级性受到限制 - Cube底部的手柄允许用户将内部从外壳中拉出,提供对三个RAM插槽和插入AirPort卡的空间的访问,但没有PCI插槽,专有视频卡被缩小以适应紧密封闭的空间。即使按照苹果的标准,它也太贵了。价格最低的型号售价1,799美元,比可升级的Power Mac G4高出200美元。

苹果在349天内售出不到150,000台,2001年7月3日,苹果宣布无限期暂停生产Cube。“立方体所有者喜欢他们的立方体,”苹果当时的产品营销副总裁菲尔席勒说。“但大多数客户决定购买我们强大的Power Mac G4迷你塔。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后来将G4 Cube描述为“一次惊人的失败”。

 

手机技术资讯 介绍手机的器件技术、行业热点、发展趋势
评论 (0)
  • 一、智能语音播报技术演进与市场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TTS(Text-to-Speech)技术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在零售领域,智能收款机的语音播报功能已成为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关键模块。WT3000T8作为新一代高性能语音合成芯片,凭借其优异的处理能力和灵活的功能配置,正在为收款机智能化升级提供核心技术支持。二、WT3000T8芯片技术特性解析硬件架构优势采用32位高性能处理器(主频240MHz),支持实时语音合成与多任务处理QFN32封装(4x4mm)实现小型化设计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5 08:53 93浏览
  • 四、芯片封测技术及应用场景1、封装技术的发展历程 (1)DIP封装:早期分立元件封装,体积大、引脚少; (2)QFP封装:引脚密度提升,适用于早期集成电路。 (3)BGA封装:高密度互连,散热与信号传输优化; (4)3D封装:通过TSV(硅通孔)实现垂直堆叠,提升集成度(如HBM内存堆叠); (5)Chiplet封装:异质集成,将不同工艺节点的模块组合(如AMD的Zen3+架构)。 (6)SiP封装:集成多种功能芯片(如iPhone的A系列SoC整合CPU、GPU、射频模块)。2、芯片测试 (1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45 161浏览
  • 一、芯片的发展历程总结:1、晶体管的诞生(1)电子管时代 20世纪40年代,电子管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无法满足计算机小型化需求。(2)晶体管时代 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发明点接触晶体管,实现电子信号放大与开关功能,标志着固态电子时代的开端。 1956年,肖克利发明晶体管。(3)硅基晶体管时代 早期晶体管采用锗材料,但硅更耐高温、成本低,成为主流材料。2、集成电路的诞生与发展 1958年,德州仪器工程师基尔比用锗材料制成世界上第一块含多个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同年仙童半导
    碧海长空 2025-04-15 09:30 104浏览
  • 你知道精益管理中的“看板”真正的意思吗?在很多人眼中,它不过是车间墙上的一块卡片、一张单子,甚至只是个用来控制物料的工具。但如果你读过大野耐一的《丰田生产方式》,你就会发现,看板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其实是丰田精益思想的核心之一,是让工厂动起来的“神经系统”。这篇文章,我们就带你一起从这本书出发,重新认识“看板”的深层含义。一、使“看板”和台车结合使用  所谓“看板”就是指纸卡片。“看板”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连接生产现场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信息工具。  “看板”是“准时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它总是要
    优思学院 2025-04-14 15:02 116浏览
  •   无人装备作战协同仿真系统软件:科技的关键支撑   无人装备作战协同仿真系统软件,作为一款综合性仿真平台,主要用于模拟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等无人装备在复杂作战环境中的协同作战能力、任务规划、指挥控制以及性能评估。该系统通过搭建虚拟战场环境,支持多种无人装备协同作战仿真,为作战指挥、装备研发、战术训练和作战效能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案例   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就可以找到。   核心功能   虚拟战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4 17:24 86浏览
  • 时源芯微 专业EMC解决方案提供商  为EMC创造可能(适用于高频时钟电路,提升EMC性能与信号稳定性)一、设计目标抑制电源噪声:阻断高频干扰(如DC-DC开关噪声)传入晶振电源。降低时钟抖动:确保晶振输出信号纯净,减少相位噪声。通过EMC测试:减少晶振谐波辐射(如30MHz~1GHz频段)。二、滤波电路架构典型拓扑:电源输入 → 磁珠(FB) → 大电容(C1) + 高频电容(C2) → 晶振VDD1. 磁珠(Ferrite Bead)选型阻抗特性:在目标频段(如100MHz~1GH
    时源芯微 2025-04-14 14:53 94浏览
  •   高空 SAR 目标智能成像系统软件:多领域应用的前沿利器   高空 SAR(合成孔径雷达)目标智能成像系统软件,专门针对卫星、无人机等高空平台搭载的 SAR传感器数据,融合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技术,打造出的高效目标检测、识别及成像系统。此软件借助智能算法,显著提升 SAR图像分辨率、目标特征提取能力以及实时处理效率,为军事侦察、灾害监测、资源勘探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应用案例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4 16:09 144浏览
  • 一、智能门锁市场痛点与技术革新随着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电子门锁正从“密码解锁”向“无感交互”进化。然而,传统人体感应技术普遍面临三大挑战:功耗高导致续航短、静态人体检测能力弱、环境适应性差。WTL580微波雷达解决方案,以5.8GHz高精度雷达感知技术为核心,突破行业瓶颈,为智能门锁带来“精准感知-高效触发-超低功耗”的全新交互范式。二、WTL580方案核心技术优势1. 5.8GHz毫米波雷达:精准感知的革命全状态人体检测:支持运动、微动(如呼吸)、静态(坐卧)多模态感知,检测灵敏度达0.1m/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5 09:20 75浏览
  • 展会名称:2025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成都工博会)展会日期:4月23 -25日展会地址:西部国际博览城展位号:15H-E010科士威传动将展示智能制造较新技术及全套解决方案。 2025年4月23-25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将迎来一场工业领域的年度盛会——2025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这场以“创链新工业,共碳新未来”为主题的展会上,来自全球的600+ 家参展企业将齐聚一堂,共同展示智能制造产业链中的关键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科士威传动将受邀参展。&n
    科士威传动 2025-04-14 17:55 81浏览
  • 在当今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车规级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安全性能。三星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其车规电容备受青睐。然而,选择一个靠谱的三星车规电容代理商至关重要。本文以行业领军企业北京贞光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深入剖析如何选择优质代理商。选择靠谱代理商的关键标准1. 授权资质与行业地位选择三星车规电容代理商首先要验证其授权资质及行业地位。北京贞光科技作为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领军者,长期走在行业前沿,拥有完备的授权资质。公司专注于市场分销和整体布局,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建立了卓
    贞光科技 2025-04-14 16:18 137浏览
  • 三、芯片的制造1、制造核心流程 (1)晶圆制备:以高纯度硅为基底,通过拉晶、切片、抛光制成晶圆。 (2)光刻:光刻、离子注入、薄膜沉积、化学机械抛光。 (3)刻蚀与沉积:使用干法刻蚀(等离子体)精准切割图形,避免侧壁损伤。 (4)掺杂:注入离子形成PN结特性,实现晶体管开关功能。2、材料与工艺创新 (1)新材料应用: 高迁移率材料(FinFET中的应变硅、GaN在射频芯片中的应用); 新型封装技术(3D IC、TSV硅通孔)提升集成度。 (2)工艺创新: 制程从7nm到3nm,设计架构由F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33 159浏览
  • 二、芯片的设计1、芯片设计的基本流程 (1)需求定义: 明确芯片功能(如处理器、存储、通信)、性能指标(速度、功耗、面积)及目标应用场景(消费电子、汽车、工业)。 (2)架构设计: 确定芯片整体框架,包括核心模块(如CPU、GPU、存储单元)的协同方式和数据流路径。 (3)逻辑设计: 通过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VHDL)将架构转化为电路逻辑,生成RTL(寄存器传输级)代码。 (4)物理设计: 将逻辑代码映射到物理布局,涉及布局布线、时序优化、功耗分析等,需借助EDA工具(如Ca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30 124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