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怕麻烦的人。前几天,我妈让我给乡下的爷爷买个摄像头,说是可以方便我们照顾他。我的第一反应:咱也没时间一天24小时盯着监控啊!
我妈:到底是小孩,你不懂了吧,现在的摄像头已经可以AI分析你爷爷的动作,自动提醒我们了!
我大感震惊,曾几何时,“数字化”“AI”什么的,还只是口号。如今,我们的数字化生活已经“武装”到了方方面面。家居、社区、乡村、交通……改造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国家的力量从何而来?是一条产业链的凝心聚力,还是数万排头兵的冲锋开路?
都不是,这股原生力量只有2000人,甚至更少。
他们来自2014年的杭州。彼时,中国移动杭州研发中心刚刚成立。“没有产品!”这个念头仿佛一只调皮的手,把大家绷紧的心弦拨动地震颤不已。众人都很焦虑,有想着“搞个突破性”的,也有想着“活下去”的……关键是方案都很合理,评估都没问题。初创团队的不少人甚至开始研究起了同行发家史。此时,团队里有位大佬想起了陆游的一句诗: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就这样,南宋大诗人的智慧突然点拨到了千年后的临安人——诞生好产品的诀窍未必是技术上的“工夫”。短暂地忘掉资源优势,转而去日常生活中找杭研的“道”,很快就在单元楼里发现了答案:我家的网又被蹭了!当年,下载量破千万的WiFi密码破解工具技术含量并不高,但就是这么烦不胜烦。它会拿着常用字符串对你家的WiFi挨个尝试,直到试出你家的那串正确答案。面对这种“浑身肌肉”的对手,要大家发挥精干才学专门研发对策,似乎有点大材小用,小部分声音又踟躇了起来。然而,领导的一个坚定念头说服了所有人——做好看起来简单的,才有可能做出惊为天人的新产品。这个“先做”,正如回答难题时写下的“解”,开启了行云流水的研发进程。不过,杭研的技术专家们实在没办法接受破解工具那个“只靠拳头说话”的脑子,因此设计了一个假想敌。这个假想敌懂一点儿三十六计,会不断通过钓鱼网站去套取用户各种密码。有了这样一个不断更新钓鱼套路的假想敌,杭研的家庭网关也升级为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形态,可以主动侦测恶意网站,提前进行拦截。不过,光做恶意拦截的“安全管家”可不行,家庭网关得是一个真正的绿色上网工具。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绿色上网也是一个道理。看动漫美剧、找种子资源,谁没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时候呢?别说是孩子了,有时候就连大人也会无视那句“您确定要访问吗?”,毫不犹豫地点下“确定访问”。因此,杭研的专家们发现“不让看”并非最终的解决方案,得靠两把武器干活:我知道你有好奇心,所以我根本不让你看到链接。这是拦截净化。我知道你需要,所以我开一条绿色通道,给你提供正规资源。这是资源加速。两侧共同夹击,网络诈骗案件锐减。当不法分子疯狂逃窜时,杭研当年的“防蹭网”已成长为网络世界的门神,深深扎根在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和乡村中。这两年,它又衍生出更多场景化宽带,兼容教育、游戏、健康等场景,配齐海量信息资源与网络加速功能,并为老人、小孩这类特别的上网人群推出了“护苗宽带”和“敬老宽带”。所以,谁能想到如今的智能组网,一个近乎完美地挖掘出5G和千兆宽带实用性的前沿成果,最初形态只是一个“防蹭网”产品。2022年3月16日,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主楼的灯火彻夜通明。雷珺和他的小伙伴正在参加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的线上WP会议。从2020年12月开始申报,到2022年3月的最终表决,雷珺手里这份有关家庭安防监控的国际标准已经经历了不下十次国际远程会议。而在这一刻,团队仍旧会为ITU-T专家组的“一票否决权”捏一把汗。虽说尽人事、听天命,但这份国际标准已经“听”了太多次判词,团队不由生出一丝人定胜天的倔强。早在2021年6月,这份标准正准备递交给ITU-T负责国内对口接洽的组委会,国家安全4所和电信的专家们叩开了杭研办公室大门。“全球首个面向家庭安防的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标准,是不是应该在立项依据上更慎重一些?”“虽说是面向家庭安防,但实际上这个视频监控技术是面向行业、面向专网的一种服务。”雷珺回忆说。这种引领一个产业发展的标准,中国必须拿下。“另外,我们提报的标准向来会被欧美国家要求‘节制地对待’,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标准里的‘样板间’出来。”雷珺和他的小伙伴们经历了三天三夜的讨论和修订,总算赢得了国内行业专家们的认同,将材料递交给了ITU-T国内对接组。然而,这份标准刚刚走出国门,又碰上了贸易战的余波。在线上会议中,雷珺团队不得不轮番上阵,和欧美专家们辩论、较真。“无论是标准的规范性,还是技术内容,都接受了不少考核。”智慧家庭运营中心一众技术专家组成的团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可以牛气冲天的夹着话筒发言,反而需要担起更多学术外、待人接物的工作。甚至由于要配合欧洲会议的时差,团队常年保持着白天上班,晚上开会的状态。直到3月16日,远在杭州的团队只能看着视频那一端的专家们一个个摘下耳机,放下手中的笔……没有绿灯指示,没有一锤定音,直等到最后一刻,官方宣布了它的名字——H.627.2,家庭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需求与协议,该领域全球首个国际标准!时至今日,杭州研发中心已将2项国际标准、3个项国家级标准收入囊中,它在移动签名技术、视频监控、智能家居安全领域、物联网智能通信领域均跻身进入top级水平。把家庭教育的“精英教育”标签撕下,重新赋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想要实现这一愿景,名师与高徒似乎都有些力有不逮。2019年的下半年,“和家伴学”产品启动研发。团队经过多轮讨论,在名师互动、家长督学等方案中选择了扩容教育资源,汇集众人之力率先建设基于大屏规模入口优势的教育内容汇聚分发平台。短暂放下“顶尖”“人才”“名家”的宣传噱头,倡导“寓教于乐”“陪伴式教育”的理念,能否缓解中国家长的成绩焦虑?在当时,团队其实根本没有底气打包票。而时间竟然也没有给他们仔细思考的机会。经过半年研发,内容分发的卡点在2019年年尾击破,大家美滋滋地做了年底收官总结,准备好好过个年。这一年的十二月,杭研也正式转型成为“智慧家庭运营中心”。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刚准备来年一展拳脚,结果,都被迫静默在家,许多计划进入了搁置状态。相反的是,和家伴学团队没有停下。他们意识到网课、办公需求暴增的背后,是一次绝佳的、弯道超车的就会。用最快的速度,帮助教育事业跨越数字化的鸿沟。此时已经没有需求的优先级了,只有“与时间赛跑”这一个目标,既是终点也是底线。人手不足10人的团队调动起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疫情带来的严峻环境下连轴转了七天,完成了一个“一点分发到31省的内容平台”。还没来得及过多思考,就已经走完了产品的“出生期”。在产品迭代的长跑中,和家伴学团队已经提速完成,在疫情期间幸运地发现了中国家长的核心痛点——陪伴。把产品从教育内容汇聚分发平台逐步改造成“家长伴学服务+内容+硬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如今,和家伴学通过大屏播放益智动画、互动课程,中、小屏联动打印机、台灯等智能设备……哪怕家长远在外地工作,也能实时陪伴孩子学习。它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帮助到了乡村小镇的留守家庭。今年,和家伴学更是成功入选了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获奖案例”。有这个认知的人很多,敢这么下投名状的团队着实很少。在杭研,融合通信系统部的汪胜团队刚刚对天发下宏愿,赶紧低下了头、弯下了腰,丈量起了乡村田地。此时,同样是2019年,团队已经完成了整个视联系统和平台的研发。可领导开口问了他们一个扎心的问题:“村民要怎么去使用这个平台呢?”“这样吧,整条产品线的同事都跟着中移铁通的兄弟去湖南,去农村,亲自去收集用户的需求。”从一个摄像头到一块大屏,再到如今实现乡村综治的每一个环节,杭研数字乡村团队的每一次“产品上新”,都一定会去一线亲自走访调研。数字乡村的好口碑就是他们用里程换来的。“让养老变‘享老’,真正去改变中国老人的生活质量。”“真正”的背后,是包含数亿条健康医疗信息的数据库、近百个养老示范点改造经验,近千家合作医疗机构的资源支持。2020年,移动爱家健康成为了杭研推出的第一个跨行业融合业务。普通产品可以做到健康指标的记录和分析,普通设备可以做到远程连线医生问诊,普通应用可以为老人提供生活娱乐服务,三者合一,就变成了不普通的爱家健康。“专业集成,开放包容”是爱家健康业务中养老平台的设计理念。在整个业务中,养老平台犹如中台,接收健康监测设备的数据,串联医疗、健康数据库,集中展现各应用服务。放在地图上,它属于要塞枢纽;放在生理结构上,它就是心脏。一般人的理解中,这个平台也许应该嫁接在功能齐全的PC端提供服务。不过团队给它创造了更多通道,使它能在PC端、手机端,甚至是大屏(比如电视)、中屏(带屏音箱)、智能机器人产品上运营。这些预先设计好的“接口”连通着社区、家庭和医院,兼顾着医疗健康与生活娱乐两大版图。是的,能连接家居设备和终端还远远不够,杭研面临的考验是如何运营。有人说,要成就一番事业,单靠能力是不够的,往往需要再加一点天真、加一点理想主义的冲动,才能促成质变。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杭研这群数字化的“痴者”当即决定投身实践,拿着自己的作品去现实生活中撞一撞、修一修。两年来,团队在福建、云南、浙江等省均找到试点,在应用服务方面,将业务与银发卡、家庭宽带形成融合,成功提升了ARPU值(每个用户平均收入)。在外人眼里,爱家健康的业务指标节节攀升,在团队内部,大家都致力于当真正的代码艺术家,绘制知识图谱。健康指标如何与疾病预防关联起来?在线问诊如何为家人建立长期的健康档案?每一个身体指标,每一个对应的标准都被杭研团队记录在云端数据中,形成分支图,并让生态硬件、权益补齐短板,为他们所用。当我们手机收到健康预警短信时,最初的数据已经跑过了数道程序,在数据库中比对了无数案例,而它们转换成报告来到我们面前,只需要几分钟。传统意义上的“智慧社区”考验的是物业,是人们进家门的便捷程度。要用刷卡替代钥匙、用手机替代门禁卡……最终能否用刷脸替代一切外部设备?在这条产品生命线上,智慧社区业务团队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技术积累和案例实践。当我们出家门的时候,能不能继续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捷?甚至,我们能不能不出家门,也能享受数字化的社区服务?“全流程的服务体验,不是我们设置的流程,而是普通人真实的生活。”2022年的10月,项目组远在成都却要线上“指挥”业务落地某省。此时,省移动公司试探性地问了负责人谯宇:“把它加入我们双十一活动,来不来得及?”结果第一次评估,就发现省里的现状是六字真言——需求多、任务重。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谯宇当即按上线时间倒排开发进度,整个团队没有“标准线”了,只剩争分夺秒的生命线。每天的远程会议往往是省里提出需求,成都立即在线开始讨论解决方案,连会议都不带挂断的。一切看似都很顺利,谁知进入上线倒计时后,最后一关卡住了!省里APPapp(ios版本)中,切换支付账号会导致支付失败。原以为业务团队只负责构建系统和服务认证,如今事态紧急,连APP支付体验问题也得一并解决。不就是多写一串代码嘛!而恰恰是这一串代码,动员了所有人参加了4次线上会议,在线攻坚,把切换支付时的流程重新梳理了一轮,总算赶在上线前成功封存了项目包。鲜花和掌声都已不是第一次,杭研人却从来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2021年,移动高清大屏业务,也是从“零基础小白”的状态下接手的。甚至最初,还面临着“独木难支”的困境。10人规模的小团队一边深耕AI数智领域,一边在日常工作中调配和存储资源,并要同步供给精彩的视听内容给31省(暂未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家庭用户。哪怕建立了统一的运营流程,在实际对接31个省公司的时候也无法照搬照抄,10个人应付31个省的需求on call。找到有电视播控权的牌照方,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联合运营,上线内容,把1对31的人效降低到1对2,探索出了生态合作的初步路线。从研发产品到建立行业标准,是杭研每一支团队的心之所向。“标准是建立我们的技术壁垒,也是为了对用户负责。”而关于“数智化生活”这一命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标准,也许是守护老人的,也许是守护孩子的,有着眼于乡野田地的,有紧跟着社区实事的……八年积累,蓄势而生出一个欣欣向荣的数字化道场。在这里,运用的“术”不只是信息服务,还有人才培养。坚守的“法”,除了高质量的内在改革,也有产业生态的共生发展。追求的“道”不只是技术创新,还有口碑人心。过去八年,这里的人们脚踏实地,从仰望星空开始向上攀登,如今抬手即可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