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火的Serverless(无服务器计算),到底是个啥?

原创 鲜枣课堂 2022-11-24 17:00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一个云计算领域的热门概念——Serverless。


到底什么是Serverless?

英语好的童鞋,可能一眼就看出来了,Serverless是由Server和less两个词根组成的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无服务器”。

行业通常所说的Serverless,主要是指“无服务器计算(Serverless Computing)”

那么问题来了,这年头,就连小学生都知道,服务器是具有很强计算能力的计算机,是我们现在最主要的计算工具。“无服务器计算”,如果不采用服务器,那该怎么算呢?

事实上,Serverless所谓的“无服务器计算”,并不是真的不需要服务器,而是说,对于用户,服务器变得“不可见”了(或者说“无感知”了)。

越说越玄乎了,有木有?别急,还是让我从头开始说起吧——


█ Serverless的诞生背景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了数字计算机时代。

早期的计算机都是大型机,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但是,算力却很弱。当时,这些机器只有很少的公司才能拥有,用于特定的计算目的。

到了1970-80年代,为了解决单点式计算(一台大型机,独立完成全部的计算任务)算力不足的问题,专家们发明了网格计算这样的分布式计算架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说白了,分布式计算,就是把一个巨大的计算任务,分解为很多的小型计算任务,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分工完成,


再后来,随着芯片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体积变得越来越小,算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劲。不久后,小型化的计算机出现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

计算机制造和使用成本的不断下降,加速自身的普及,也刺激了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互联网,计算机网络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计算机服务用户的方式。

此前,一个机房服务于一所学校、一家企业、一个政府部门,现在,有了互联网,服务对象可以是全球用户,规模大大增加了。

用户规模增加,意味着对算力的需求也增加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需要一种更强大、更便宜的算力,满足用户需求。

于是乎,就有了云计算


很多人认为,云计算就是一个超大号的机房,和以前的企业机房没有区别,只不过服务器更多些。

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云计算的本质,不是算力资源的简单堆砌,而是池化——它将大量的零散算力资源(廉价的算力资源)进行打包、汇聚,实现更高可靠性、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算力。

具体来说,在云计算中,CPU、GPU、内存、硬盘等计算资源被集合起来,通过软件的方式,组成一个虚拟的可无限扩展的“算力资源池”。如果用户有算力需求,“算力资源池”就会动态地进行算力资源的分配,构建一个虚拟的“计算机”。用户按需使用、付费,即可。

相比于用户自购设备、自建机房、自己运维,云计算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和人力。

根据提供算力资源的层级不同,云计算通常也分为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如下图所示:

那么,问题又来了——云计算这种“租”的方式,是不是最终极的算力资源使用方式呢?我们作为用户,使用算力,还能更简单一点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不管是自建机房,还是云计算,用户都需要和服务器打交道,和软硬件环境打交道。这些都是工具和过程,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得到运算结果。


那么,为了得到结果,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关心环境的搭建过程?

不一定。既然环境可以租,那何不更彻底一点,直接“租”服务呢?

举例来说,如果把计算过程理解为炒菜。以前,我们为了炒菜,需要自己建个厨房,自己买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自己亲自炒菜。后来,有了云计算,我们可以租个厨房,租工具,然后炒菜。现在,想要更简单的话,是不是可以直接叫外卖?

再例如,以前,我们上班通勤,是自己买车,自己开车。然后,有了云计算,相当于租车。现在,是不是可以直接打车?

说白了,我们要的是计算服务和计算结果。计算环境(硬件),我们完全可以不去操心。


说到这,我们的主角——Serverless,终于闪亮登场了。

对于Serverless,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架构,一种理念,甚至是一种思想。

Serverless的核心目的,就是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再向前迈进一步,彻底“包揽”所有的环境工作,直接提供计算服务。

在Serverless架构下,开发者只需编写代码并上传,云平台就会自动准备好相应的计算资源,完成运算并输出结果,从而大幅简化开发运维过程。

换句话说,用户完全不用关心厨房,你把食材提供给Serverless平台,它负责把菜炒好,就这么简单。


█ Serverless的特点

Serverless是云计算的进一步延伸,所以,它继承了云计算的最大特点——按需弹性伸缩、按需付费。

现在的互联网服务,基本上都是采用微服务架构。也就是把一整套服务,拆分为多个细分服务,由不同的服务器完成运算。

Serverless的特点是,这个服务足够“细小”,变成了“函数级”的颗粒度。

所谓函数,就是提供输入,计算输出。

从层级上来看,Serverless在传统云计算SaaS的Application(应用)层级之上,又加了一层——function(函数)。它的颗粒度更细,可以更灵活地满足用户的算力需求。


按照CNCF对Serverless 的定义,Serverless架构是采用FaaS(函数即服务)和BaaS(后端服务)服务来解决问题的一种设计。

FaaS就是Function as a service(函数即服务)。每一个函数都是一个服务,函数可以由任何语言编写,直接托管在云平台,以服务形式运行,通过事件触发。

BaaS则是Backend as a service(后端即服务)。云平台提供的后端组件整合,开发者无需开发和维护后端服务,通过API/SDK的调用,便可获得例如数据存储、消息推送、账号管理等能力。

Serverless = FaaS + BaaS

Serverless的背后,依然是虚拟机和容器。只不过,服务器部署、runtime安装、编译等工作,都由Serverless计算平台负责完成了。对开发人员来说,只需要维护源代码和Serverless执行环境的相关配置即可。这就叫“无服务器计算”。

Serverless架构的最大优势,显然就是帮助用户彻底摆脱了基础设施管理这样的“杂事”,更加专注于业务开发,从而提升了效率,降低了开发和运营成本。

根据业界的统计,在商业和企业数据中心里的典型服务器,日常仅仅只提供了5%~15%的平均最大处理能力的输出。这是一种算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Serverless的出现,可以让用户按照实际算力使用量进行付费,属于真正的“精确计费”。

换言之,用户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 Serverless的发展历程

世界上第一个Serverless平台,是2006年发布的Zimki。这个平台提供服务端JavaScript应用,支持“按照实际调用付费”。不过,当时他们并没有使用Serverless这个名词。

后来,到了2012年,Iron.io的副总裁Ken Form在文章“Why The Future of Software and Apps is Serverless”中,首次提出了Serverless,才宣告这个概念的正式诞生。

2014年11月,亚马逊率先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Serverless FaaS服务——Lambda。从此,各大厂商开始跟进。

2017年,Serverless开始在国内落地。这一年,阿里云和腾讯云先后推出了自己的 Serverless平台。阿里云的Serverless平台,被直接命名为函数计算(FC,Function Compute)。

一年后的2018年,阿里云推出Serverless容器服务ASK和Serverless应用引擎SAE。

那一时期,刚好小程序开始火爆。Serverless的灵活架构,非常适合小程序的开发。于是,吸引了大量的开发者们。

到了2019年,国内厂商纷纷入局Serverless。如今,Serverless已经成了各大云厂商的标配,受到整个行业的热捧。

本月初,2022·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以云为核心的新型计算体系正在形成,软件研发范式正在发生新的变革,Serverless是其中最重要的趋势之一。


他认为,Serverless让云计算从一种资源真正变成一种能力,未来云将全面Serverless化,更加接近“电网”模式,按计算的调用次数付费。

目前,阿里云已经拥有超过20款Serverless产品,包括函数计算FC、Serverless 应用引擎SAE、Serverless容器服务ASK、PolarDB数据库、AnalyticDB数仓等。其中函数计算日调用次数超过200亿次,整体规模位居国内首位。

前面小枣君也提到,Serverless并不是没有服务器的计算,而是将算力环境和资源进行了“隐藏”,让用户不可见,无需操心。事实上,Serverless不仅需要算力资源,而且对算力资源的要求比以往更高。

以阿里云为例。他们之所以能够做Serverless平台,就是因为背后有四大核心技术的支撑。这四大核心技术,分别是:神龙计算平台、袋鼠沙箱容器、盘古存储平台和洛神网络平台。

在算力芯片上,阿里云今年6月新推出的一款云数据中心专用处理器 CIPU(Cloud Infrastructure Processing Unit),也非常擅长对数据中心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进行管理和加速,帮助进一步提升Serverless平台的性能。


█ Serverless的落地案例

接下来,我们不妨通过几个案例,详细看看阿里云Serverless平台究竟是如何提升算力效率的。

阿里巴巴每年的双11促销,是行业公认的算力极限挑战。海量用户、高并发,对系统的处理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2020 年天猫双 11,阿里云实现了国内首例Serverless在核心业务场景下的大规模落地,扛住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流量洪峰,创造了Serverless落地应用的里程碑。

今年天猫双 11,阿里云Serverless支撑业务场景更多,范围更广。阿里云函数计算(FC)与集团内的运维体系全面实现标准化对接,打通了研发的最后一公里,首次实现了业务全链路“FaaS+BaaS”的Serverless体系化研发,覆盖淘特、淘系、阿里妈妈、1688、高德、飞猪等业务场景。

根据数据统计,支撑场景数量同比增加2倍,峰值流量总数同比增加3倍,实现了百万QPS的突破,人效提升40%。


再来看看外部用户。

网易云音乐,是阿里云Serverless产品的重要客户之一。

他们的产品背后,有非常多的算法服务支撑,比如多种码率的音频转码、听歌识曲中应用的音频指纹生成和识别、副歌检测、小语种音译歌词等等。

这些任务的资源需求和执行时间变化很大,需要使用C++、Python等多种语言实现,对算力的弹性要求非常大。

早期的时候,网易自建了一个算法服务平台,进行应对。但随着业务增长,以及算法复杂度的不断增加,基础设施管理的负担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引入阿里云Serverless平台之后,网易的算法计算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网易在函数计算上高峰期一天处理超过2000万个任务,算法应用到业务10倍速的提升,稀疏调用的算法成本大幅缩减。

同样的效率提升,还发生在南瓜电影、越光医疗、世纪华联、江娱互动等企业身上。他们都是阿里云Serverless平台的用户。


2021年3月,阿里云函数计算凭借在产品能力、安全性、战略愿景和市场规模等方面的优势脱颖而出,在19个评估项目中,拿到了8项满分和12项最高分,进入了FaaS领导者象限(综合产品能力位列全球第一,战略愿景全球第二)。这是首次有中国云厂商进入Forrester FaaS领导者象限。


█ 结语

随着数字经济浪潮的蓬勃发展,以及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算力的价值正在持续提升。

在单纯提升芯片算力方面,我们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摩尔定律逐渐失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更多地考虑,该如何提升算力的使用效率。

作为一种灵活轻量化的新型算力架构,Serverless毫无疑问是我们挖掘算力潜力、提升算力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客观来说,目前的Serverless谈不上完美。在实时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小枣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得到解决。

Serverless,将引领我们全面走向算力新时代。


—— The End ——


鲜枣课堂 学通信,学5G,就上鲜枣课堂!
评论 (0)
  • 文/Leon编辑/侯煜‍关税大战一触即发,当地时间4月9日起,美国开始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总计104%的关税。对此,中国外交部回应道:中方绝不接受美方极限施压霸道霸凌,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同时,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对中国关税立刻提高至125%,并暂缓其他75个国家对等关税90天,在此期间适用于10%的税率。特朗普政府挑起关税大战的目的,实际上是寻求制造业回流至美国。据悉,特朗普政府此次宣布对全球18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10 16:39 151浏览
  •   海上电磁干扰训练系统:全方位解析      海上电磁干扰训练系统,作为模拟复杂海上电磁环境、锻炼人员应对电磁干扰能力的关键技术装备,在军事、科研以及民用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接下来从系统构成、功能特点、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展开详细解析。   应用案例   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就可以找到。   一、系统构成   核心组件   电磁信号模拟设备:负责生成各类复杂的电磁信号,模拟海上多样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0 16:45 203浏览
  • 行业痛点:电动车智能化催生语音交互刚需随着全球短途出行市场爆发式增长,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突破3.5亿辆。新国标实施推动行业向智能化、安全化转型,传统蜂鸣器报警方式因音效单一、缺乏场景适配性等问题,难以满足用户对智能交互体验的需求。WT2003HX系列语音芯片,以高性能处理器架构与灵活开发平台,为两轮电动车提供从基础报警到智能交互的全栈语音解决方案。WT2003HX芯片技术优势深度解读1. 高品质硬件性能,重塑语音交互标准搭载32位RISC处理器,主频高达120MHz,确保复杂算法流畅运行支持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0 09:12 210浏览
  •   天空卫星健康状况监测维护管理系统:全方位解析  在航天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卫星在轨运行的安全与可靠至关重要。整合多种技术,实现对卫星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健康评估以及维护决策,有力保障卫星长期稳定运转。  应用案例       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就可以找到。  一、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  数据采集层  数据处理层  智能分析层  决策支持层  二、关键技术  故障诊断技术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0 15:46 123浏览
  • 技术原理:非扫描式全局像的革新Flash激光雷达是一种纯固态激光雷达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面阵激光瞬时覆盖探测区域,配合高灵敏度传感器实现全局三维成像。其工作流程可分解为以下关键环节:1. 激光发射:采用二维点阵光源(如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通过光扩散器在单次脉冲中发射覆盖整个视场的面阵激光,视场角通常可达120°×75°,部分激光雷达产品可以做到120°×90°的超大视场角。不同于传统机械扫描或MEMS微振镜方案,Flash方案无需任何移动部件,直接通过电信号控制激光发射模式。2.
    robolab 2025-04-10 15:30 142浏览
  •     前几天同事问我,电压到多少伏就不安全了?考虑到这位同事的非电专业背景,我做了最极端的答复——多少伏都不安全,非专业人员别摸带电的东西。    那么,是不是这么绝对呢?我查了一下标准,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标准的名字值得玩味——《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GB/T 13870.5 (IEC 60749-5)。里面对人、牛、尸体分类讨论(搞硬件的牛马一时恍惚,不知道自己算哪种)。    触电是电流造成的生理效应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09 22:35 259浏览
  • 政策驱动,AVAS成新能源车安全刚需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据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35%,而欧盟法规明确要求2024年后新能效车型必须配备低速提示音系统(AVAS)。在此背景下,低速报警器作为车辆主动安全的核心组件,其技术性能直接关乎行人安全与法规合规性。基于WT2003H芯片开发的AVAS解决方案,以高可靠性、强定制化能力及智能场景适配特性,正成为行业技术升级的新标杆。WT2003H方案技术亮点解析全场景音效精准触发方案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0 08:53 236浏览
  • 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资源、能源有效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保护和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有大量的固液分离问题需要解决。真空过滤器是是由负压形成真空过滤的固液分离机械。用过滤介质把容器分为上、下两层,利用负压,悬浮液加入上腔,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过滤介质进入下腔成为滤液,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吸附在过滤介质表面形成滤饼,滤液穿过过滤介质经中心轴内部排出,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目前市面上的过滤器多分为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两种。间歇操作的真空过滤机可过滤各种浓度的悬浮液,连续操作的真空过滤机适于过滤含
    宏集科技 2025-04-10 13:45 124浏览
  • 什么是车用高效能运算(Automotive HPC)?高温条件为何是潜在威胁?作为电动车内的关键核心组件,由于Automotive HPC(CPU)具备高频高效能运算电子组件、高速传输接口以及复杂运算处理、资源分配等诸多特性,再加上各种车辆的复杂应用情境等等条件,不难发见Automotive HPC对整个平台讯号传输实时处理、系统稳定度、耐久度、兼容性与安全性将造成多大的考验。而在各种汽车使用者情境之中,「高温条件」就是你我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面临到的一种潜在威胁。不论是长时间将车辆停放在室外的高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4-10 15:09 117浏览
  • 行业变局:从机械仪表到智能交互终端的跃迁全球两轮电动车市场正经历从“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转型浪潮。数据显示,2024年智能电动车仪表盘渗透率已突破42%,而传统LED仪表因交互单一、扩展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以下核心需求:适老化需求:35%中老年用户反映仪表信息辨识困难智能化缺口:78%用户期待仪表盘支持手机互联与语音交互成本敏感度:厂商需在15元以内BOM成本实现功能升级在此背景下,集成语音播报与蓝牙互联的WT2605C-32N芯片方案,以“极简设计+智能交互”重构仪表盘技术生态链。技术破局: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1 08:59 176浏览
  • 由西门子(Siemens)生产的SIMATIC S7 PLC在SCADA 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众多行业中,SCADA 应用都需要与这些 PLC 进行通信。那么,有哪些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呢?宏集为您提供多种选择。传统方案:通过OPC服务器与西门子 PLC 间接通信SIMATIC S7系列的PLC是工业可编程控制器,能够实现对生产流程的实时SCADA监控,提供关于设备和流程状态的准确、最新数据。S7Comm(全称S7 Communication),也被称为工业以太网或Profinet,是西门
    宏集科技 2025-04-10 13:44 145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