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萝吉
“有望重回紧凑级SUV销量第一阵营”。
这是博越L上市新闻稿中的一句话,也是这次新车发布时的核心口号,这句话本身包含几层意思,其一博越曾经属于紧凑SUV第一阵营,其二是博越目前已经跌出第一阵营,其三则是刚刚上市的博越L,将“有望”重回第一阵营。
作为官方宣传文字,尤其是对吉利这家一线自主品牌来说,这个口号已经务实得有些过于谦虚了。在看到博越L这款车时,我就知道它重回紧凑SUV第一阵营几乎是必然事件,稍微自夸些,说它“有望跃居紧凑SUV销量冠军”,也不算过分。
博越L,再次重塑紧凑SUV市场格局?
早在2016年3月初代博越上市时,它就受到了主要对手的密切关注,由于产品力在当时过于耀眼,博越刚刚上市,哈弗、长安就对自家主力SUV的价格进行了调整,毫不掩饰面对这个强劲对手时的紧张。
如今上市的博越L,应该不会再引发对手迅速降价,但对于紧凑级SUV这个细分市场,博越L确实再一次展现出了重塑格局的潜力。
我们知道自主SUV销量规模最庞大、竞争最激烈的,就是10-15万元价位的紧凑级SUV市场,暂且抛开比亚迪宋PLUS DM-i这个新能源爆款,自主SUV市场最畅销的车型,大多都处于这个区间。而这个最火爆的细分市场,对于吉利这个一线自主品牌,却是一个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弱势区域。
回顾过去5年的销量,博越上市后仅在2017、2018年保持了年销量20万辆以上,2019年降至17万辆之后,月均销量就基本维持在1.5万辆以内。而在同一时期,同级别的哈弗H6年销量达到了35万辆左右,长安CS75车系在2020、2021年间,年销量也都超过了27万辆。
而从今年2月开始,博越系列月销量差不多到了5000辆左右,上海疫情之后有所回升,但在最近的9月份,博越车系仅售出6600辆,相比H6、CS75这两个老对手,处境确实非常堪忧。
销量变化的背后,是博越车系的产品力不再那么强势,和同级主要竞品相比,换代前的博越,有两个需要提升的点。
首先是尺寸和级别。
初代博越上市时,定位是一台标准的紧凑级SUV,而在过去几年里,换代、升级后的哈弗H6、长安CS75 PLUS,乃至其它非第一阵营的主力SUV,都升级到了A+级的尺寸,轴距最少都超过了2700mm,而博越2670mm的轴距、4.5米出头的车长,在外观气场和内部空间方面,都还有需要改进的空间。
其次是发动机规格。
市场上热门的自主紧凑SUV,基本都采用了1.5T和2.0T搭配,且都进化到了全铝合金缸体+缸内直喷的技术,动力、油耗都相当出色。而博越的高规格发动机始终都是1.8T,虽然后来升级了直喷,但缸体还是铸铁材料。与此同时,博越之前搭配过1.5T发动机,但三缸的结构,又是另一个大的槽点,以至于最终在博越车系上被弃用。
来到博越L后,上面这两大短板,已经被完全弥补了。
博越L轴距达到了2777mm,大幅超越了同级别车型,而1.9米的车宽,基本也达到了紧凑级SUV的天花板,只是4670mm的车长略短于对应的其他车型,但整体尺寸已经占领量优势。
而在动力总成上,博越L燃油版全面换装了1.5T和2.0T两台全铝合金直喷发动机,其中1.5T是一台烧92号汽油的四缸机,2.0T则是和星越L两驱版同款的中功率发动机。除此之外,博越L也同时推出了Hi·F混动版,搭载那套1.5T+3DHT的雷神混动系统。
实际上,博越存在的尺寸和动力总成的短板,在博越L上相比竞品已经具备了一定优势,这种扭转已经让博越L具备了重回第一阵营的潜力,但是它真正让对手重视到紧张的优势,还远不止于此。
博越L的硬实力
虽然几年前就知道博越早晚会用上CMA架构,但这一天真的到来时,还是忍不住有些小激动。
其实在机械素质方面,之前的博越除了发动机,底盘素质和操控表现也并占多大优势,和主要竞品处于一个水平。而博越L用上CMA架构之后,在机械素质这一项上,就已经遥遥领先了。
当然,侧重感性体验的底盘素质和操控性能,很难形成量化数字进行对比,但是相信只要不对吉利品牌抱有过高的成见,CMA架构诞生的领克01、星越L等车型,都足以给博越L的机械素质背书。
不过机械素质的优势,更容易获得车评人的赞美,但要打动消费者,还是需要在更容易感知到的产品层面具备说服力。
首先是设计层面,博越L完全打破了过往博越车系的造型风格,外观侧重于突出个性和动感,前脸和车尾都设计了极具特色和辨识度的灯组,侧面则采用了明显的俯冲姿态,这让本身尺寸已经足够大的博越L,在观感上反而显得比H6这样的车型要小一些。
实际上,对于号召力足够强的品牌来说,对主力车型采用沉稳、大气的造型风格,在销量层面会更稳妥一些。不过星越L已经扮演了这个角色,同样采用CMA架构的博越L,就有必要在风格上同星越L作出一定的差异化,哪怕这种差异化,意味着单一车型的受众范围会受到影响。
如果说博越L的外观不是“通吃型”,那么最少九成以上的客户,在看到内饰时,应该会感到惊艳。
没错,即便在高度内卷化的当下,博越L的内饰依然优秀到了让人惊艳的程度。
中置大屏的简约风格没有改变,但博越L座舱的细节和整体观感,都充满了新鲜感。从中控台延展到车门上隐藏在烤漆面板间的氛围灯、全新的方向盘造型、水晶质感的挡把、线条优美的座椅,以及遍布车身各处的高级材料和缝线工艺,让这台车的座舱达到了真正豪华级的质感。
用一句毫不夸张的话来形容,博越L的内饰,直接领先了同级选手一个时代,也让很多星越L的车主,忍不住发出“车买早了”的感叹。
其实到这里,我们还没聊最关键的信息——价格和性价比,博越L此前公布了预售价,相比博越和同级竞品,都要稍高半头。如今正式指导价公布,直接降低了几千元,此时再来看,态势就有了明显变化。
产品力大增,但售价很克制
抛开手动版本,现款博越起售价10.28万,博越L起售价12.57万,如此看来门槛提高了不少,但博越L并不是博越的直接换代,相比之下,更具对比意义的,是吉利自家的星越L,以及市场上的其它竞品。
先看动力总成,博越L起售价比星越L更低,但从14.57万才配备2.0T发动机,星越L则从13.72万就标配同款2.0T,可以看出博越L和星越L并不是简单的高低关系,两款车的主销价格有很大的重合区间,具体如何选,还是需要以对空间和需求、设计的偏好来决定。
至于对于市面上的其他同级车型,它们和博越L在尺寸、级别上基本持平,而论具体性价比的话,博越L属于门槛较高,但配置更丰富,且部分关键配置的价格门槛,反而会更低一些。
作为刚刚上市的新车,博越L具备了一些同级少有的配置,例如前排两个座椅都具备腿托调节,顶配配备了座椅通风,车机方面则采用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人机交互的体验和流畅度,在同级车型中也达到了一流水平。
至于Hi·F混动版本,15.57-17.07万的价格和比亚迪的宋PLUS DM-i有很高的重合度,后者核心优势是具备可上绿牌的PHEV结构,博越L Hi·F则体现在设计、质感和配置层面。
整体来看,博越L是一台弥补了老款博越所有短板,又在设计、机械素质上展现出突出优势的全新车型,而它的指导价和性价比,依然紧紧咬住了核心竞品,产能充足的前提下,博越L重回紧凑SUV第一阵营基本没有悬念。
真正值得我们期待的,是博越L是否能重塑10-15万元紧凑SUV的市场格局,并引领自主品牌在综合产品力上实现再一次升级。
(注:全文销量数据均为上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