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热释电效应的微型NDIRCO2传感器,可在不同温度、浓度下精确测量

MEMS 2022-10-22 00:00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中北大学谭秋林教授团队在《中国激光》期刊上发表了题为“双通道非分光红外CO2气体传感器设计与测试”的最新论文,文中设计实现了一种微型双通道非分光红外(NDIR)CO2气体传感器,采用标准气体浓度标定传感器的方法,实现了传感器的温度补偿,使其能够在不同温度与不同浓度的环境下进行精确测量。
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气体传感器具有选择性高的突出优势,但面临集成度不高、尺寸大、精度低以及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等问题。国内目前普遍采用进口传感器,或者购入半成品二次加工。近年来,在各大研究机构与高校的努力下,国内在自主设计红外传感器方面正在高速发展,但存在传感器灵敏度差以及量程小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基于双波段单气路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热释电效应的微型化非分光红外CO2传感器。采用标定法,探究了温度补偿方法,测量了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探测器的输出值,建立了温度、CO2浓度与探测器输出值之间的关系模型,实现了传感器的温度补偿,使其能够在不同温度与不同浓度的环境下进行精确测量。
传感器设计
红外CO2传感器总体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红外CO2传感器由红外光源、气室、红外探测器、主电路系统四个主体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红外CO2传感器整体设计。(a)传感器结构原理图;(b)传感器截面图

光学气室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红外CO2传感器的尺寸大小及其性能优劣,如今常见的气室类型有直射型、椭球型与反射型。综合现今不同类型红外光学传感器气室结构特点,为了实现传感器微型化同时保持高性能,本文设计了C型多反射式气室结构,增加光程,保证光与气体作用长度,并通过将光源发射、光传播及吸收、光电信号转换及信号处理等模块进行集成设计,得到高为8mm,直径为18mm的微型化气室,最大程度缩小了传感器的体积。最终实现直径为23mm,高为10mm的微型红外CO2气体传感器。

红外光源选用HSL5-115,其能够提供所需的红外波段的波长。红外探测器采用PYS3228探测器,其包含两路通道,一路通道前放置4.26μm波段滤光片作为吸收4.26μm附近波段的工作窗口,另一路通道前放置3.9μm波段滤光片作为吸收3.9μm附近波段的参考窗口。

采用单光路双波长差分设计思想,可以有效消除气室和光源以及杂质等的干扰,降低环境温度、粉尘、水分等干扰因素对系统的影响,从而减小测量误差,提高系统测量精度。系统工作流程为:首先单片机输出合理频率的光源驱动信号点亮红外光源HSL5-115,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辐射经过气室内气体吸收后,透过PYS3228探测器前端滤光片的4.26μm波段和3.9μm波段的红外辐射照射到敏感元产生电信号,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与滤波后,输入单片机内ADC采集并结合温度信息处理,最终计算并输出气室内CO2气体浓度。

硬件电路与软件程序设计

红外CO2传感器硬件电路与软件程序均采用模块化设计,以降低系统耦合性。硬件主要由光源驱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等组成。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光源驱动程序,温湿度采集程序与数据处理程序等构成,并编写上位机以实时显示气体含量信息与环境温度信息。

气体浓度的测量与测试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有干扰关系,对气体浓度测量具有较大影响。因此,使用温度补偿能够确保系统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环境温度采集电路采用的是温湿度芯片SHT20,以单片机作为主机通过IIC通讯读取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并在单片机内部通过软件进行温度补偿。

传感器测试标定与分析
为了保证传感器的精度与检测范围,采用标准气体浓度标定传感器的方法。搭建传感器标定实验平台,如图2所示,主要有高低温潮湿箱,标准气体源、传感器工装组成。标定的结果如图3所示。

图2 传感器标定实验平台。(a)结构组成图;(b)实物图

图3 不同温度与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的标定数据。(a)不同温度下峰峰值差值与浓度的关系;(b)不同浓度下峰峰值差值与温度的关系

由图3可以观测到,温度(t)影响峰峰值的差值(d1),进而影响输出的气体浓度,且可以注意到温度影响峰峰值差值近似为线性。将温度与峰峰值差值(d1)拟合,可以得到用于计算补偿后的差值(d)与温度(t)及峰峰值差值(d1)的关系式,并得到补偿后的差值(d)与标准气体浓度(C)之间的关系图,如图4。

图4 温度补偿后的峰峰值差值与气体浓度关系

结 论

CO2传感器在工业生产、生活与医疗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红外吸收光谱原理,采用单气路双波长差分方法,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红外热释电效应的微型非分光红外CO2传感器。采用标准气体浓度标定传感器的方法,实现了传感器的温度补偿,使其能够在不同温度与不同浓度的环境下进行精确测量。该传感器实现直径为23mm,高为10mm的微型设计,0%~2%浓度下误差值小于0.1%,2%~5%浓度下误差值小于0.25%的精准测量。可为我国工业制造、生产生活环境中CO2浓度监测提供核心器件及技术支持,对保障安全生产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552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B2009100)、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2019T120198)的支持。

延伸阅读:
《气体传感器技术及市场-2022版》
《盛思锐气体传感器SGP40产品分析》

《盛思锐气体传感器SGP30产品分析》


MEMS 中国首家MEMS咨询服务平台——麦姆斯咨询(MEMS Consulting)
评论 (0)
  •   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详解   北京华盛恒辉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实现海量数据自动化分类、筛选、整理及分配。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效能,助力企业精准提取关键信息,优化决策流程,提升运营效率。以下从系统架构、核心功能、技术特性、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展开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6:46 94浏览
  •   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平台深度解析   一、系统概述   北京华盛恒辉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平台融合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技术,为物流包裹、数据信息等提供高效精准的智能化分拣处理方案。通过自动化设备与智能算法协同运作,取代传统人工分拣模式,显著提升分拣效率、降低错误率,满足电商、快递及供应链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有效数据智能分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6:22 110浏览
  •   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是为应对船舶碰撞、火灾等海上突发事件打造的综合管理体系,通过技术与协同机制,实现快速响应救援、优化资源配置,守护海上生命、财产与环境安全。以下从系统构成、功能、技术、应用及趋势展开阐述。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构成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5:50 66浏览
  •   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平台深度解析   一、平台概述   北京华盛恒辉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平台融合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GIS、大数据分析及 AI 等技术,旨在快速响应船舶碰撞、火灾、溢油等海上突发事件,实现科学决策与高效资源调配,保障海上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5:21 79浏览
  •   电磁信号模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信号模拟平台作为模拟复杂电磁环境的系统,在无线通信、电子对抗等多领域广泛应用。以下从功能、技术特性、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展开详细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信号模拟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信号模拟平台。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信号模拟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功能   复杂电磁环境建模:构建贴近真实的电磁环境,涵盖各类干扰因素。   多通道信号模拟:模拟多通道电磁信号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5:10 85浏览
  • 导读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智能通讯领域,时间敏感网络(TSN)已成为确保网络通信高可靠性和低延迟的关键技术。IEEE 802.1 Qci作为TSN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一套强大的机制来管理网络流量,确保关键数据流的优先级和带宽得到保障。本文将深入探讨IEEE 802.1 Qci协议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虹科提供的Qci解决方案,帮您理解如何通过精确的流量控制来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效率。虹科TSN解决方案01# 技术简介时间敏感网络(TSN)通过IEEE 802.1 Qci标准定义了一种关
    虹科工业智能互联 2025-04-21 16:17 69浏览
  • 导读在智能汽车技术发展浪潮中,车辆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虹科PEAK智行定位车控系统,集成了尖端科技,能够实现车辆全方位监控与控制。从实时GPS定位到CAN/CAN FD信号处理,虹科方案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更在安全性和效率上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虹科PEAK智行定位车控系统,通过CAN/CAN FD信号实现车辆的精准控制,包括加减速、转弯、倒退等动作,模拟真实车辆平台的动态表现。该系统搭载了虹科各型号设备,通过紧密协作,实时反映车辆位置、总线报文等信息,实现车
    虹科汽车智能互联 2025-04-21 16:04 64浏览
  • 北京贞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紫光同芯授权代理商,深耕电子元器件领域数十载,专为汽车与工业客户提供车规级安全芯片及配套服务。公司整合硬件供应、软件SDK与技术支持为一体,配备专业团队提供选型咨询与现场指导,助力客户实现完整的芯片应用解决方案。在全球芯片供应链重构的大背景下,我国车规级芯片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北京贞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紫光同芯授权代理商,深耕电子元器件领域数十载,专为汽车与工业客户提供车规级安全芯片及配套服务。公司整合硬件供应、软件SDK与技术支持为一体,配备专业团队提供选型咨询
    贞光科技 2025-04-21 16:10 62浏览
  • 导读在汽车测试和现代工业领域,功耗控制与效率优化是工程师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虹科PCAN Router系列设备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灵活性,为CAN/CAN FD网络中的报文转换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本文将探讨虹科PCAN Router系列设备如何在保持高效工作的同时,通过低功耗模式和高效唤醒功能,满足对能耗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景。虹科PCAN Router系列网关1 低功耗模式的优势与实现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对功耗要求存在限制的情况。鉴于此,可以灵活设置虹科PCAN Router系
    虹科汽车智能互联 2025-04-21 15:45 57浏览
  • 导读Linux驱动程序领域再添新成员,PLIN驱动程序现已正式发布。这一新驱动程序为使用LIN接口的用户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展示如何安装PLIN驱动程序,以及如何在Linux环境下进行基本的PLIN通信操作,确保您能够快速掌握并应用这一新工具。继我们在Linux环境下成功推出CAN/CAN FD接口驱动程序后,现在我们为LIN接口带来了同样兼容Linux的驱动程序。免费软件包中不仅包含了驱动程序本身,还提供实用工具和一份易于理解的快速入门指南。用户下载后,需要根据当前使用的Li
    虹科汽车智能互联 2025-04-21 14:56 56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