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推文提升质量一定意味着成本增加吗?海岸君以服务的笔电结构件领域供应商为例,结合其在对标客户要求,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改善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经验,来探讨以汽车、3C为代表的离散制造业,在传统的供应链质量管理业务场景中存在的管理冲突。
并且说到基于链企云平台模块化、组合化、集成化的开放式思考,还可延伸出多种PQM+组合解决方案,解决离散制造企业不同场景下的质量管理问题,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展开~
解耦与重构
基础平台的标准化搭建
众所周知,工业制造业务场景复杂又分散,对数据资源缺少管理机制和使用规划,使得数据可用性差、质量低、流转互通困难,难以形成精准数据流闭环,发挥应有的价值。
面对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这些离散制造产品的履约交付、成本管控、质量追溯也面临着更多维度、更高标准、更高效率的要求。从业务场景出发,进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快速响应市场,提高产品质量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家深耕大消费电子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立足离散制造业务场景数字化转型需求,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我们进行了很多开放性的思考。
一方面,平台基于大数据、AI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梳理研发设计、生产产线、上下游情况、原料、人员等各生产要素间的关联,探索工业数据之间的关系,固化行业Know-How。
另一方面,我们也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对现有平台进行解耦与重构,抽取共性的东西,打造众多垂直场景的标准化工业软件,从模块化→组合化→集成化,灵活操作,便于快速搭建多业务互动的个性化协同场景,让赋能的过程更简单、更快捷。
正如前文提到的,在生产链端我们选取了质量这一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一环为落地点,深入到运维管理层面,以PQM(数字质量管理)高效替代日常质量管理工作,建立起数字化质量履历,不仅改变了质量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方式,更大程度是在改变质量数据使用的逻辑和利用方式。
以此为抓手,通过不同产品的组合扩展,还可以搭建起以“质量履历”为核心,以闭环管理为重点的多场景协同管理解决方案,满足全面质量管理的多元需求,将场景的颗粒度落到最细,也加速了落地方案的简单应用和快速复制。
组合与扩展
协同场景的个性化闭环
1. 质量问题PDCA闭环——
(PQM+问题管理)
PQM将各环节的所有质量数据集成起来,兼备6 -sigma和精益理论,从现场生产出发,动态监控生产过程中质量指标,一旦遇到质量异常,即可在Voice(问题管理)中触发异常问题,快速引导有关人员介入高效沟通、处理、审批,对问题进行评价、分析、改善,建立供应链质量管理的PDCA的完整业务链路。
以我们服务的一汽车制造集团为例,通过PQM+问题管理的简单组合为其搭建“快反平台”。
在品牌内部:系统可根据问题等级自动触发任务类型、自动抄送相关领导,关联人员处理问题,对异常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制定短期/长期改善对策,同时系统可通过短信、邮件、Push等方式持续跟踪问题处理进度,直到问题任务关闭,规范流程,减少不合规处理,形成企业内部高效沟通、处理、审批的线上平台。
在供应链上下游:品牌商端的来料异常可在IQC直接向供应商发起问题,供应商通过系统接收到质量异常后,可快速组织内部团队处理异常任务,排查异常原因,分析商定处理方案并及时回传给品牌商端进行审批,审批通过方可关闭问题,保证问题处理零延误。
不仅提高了供应商质量管理效率,聚焦客户SQE的管理精力。以此同时,所有质量问题及处理对策都在系统中得以保留沉淀,建立起品质履历池,为后续反向推动工厂研发、工艺改善做知识储备。
2. 车间全面数字化管理——
(PQM+有码+设备管理+ESOP)
近几年,传统MES功能冗余、成本高、适应性差、集成性弱等缺陷已成行业共识。对此,通过模块化产品组合的形式进行功能重构和落地简化。
在PQM+有码破解单件质量管理问题,实现制造质量问题精准追踪追溯的基础上,组合进设备管理,实现对设备状态和设备生产进度的实时展示与监管;
以及ESOP(电子化SOP作业指导书系统)无纸化办公,流程化审核相关文档及生产计划,对作业指导书等生产文件进行线上管理,集中控制,且兼容生产管理看板系统、安灯呼叫报警系统等功能,支持与其他系统无缝对接。
一次性低成本投入,即可长期使用,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提高生产线换线速度,实现对制造车间的全面数字化管理。
3. ORT实验室闭环管理——
(PQM+工作流)
为了验证产品品质,在部分3C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会在关键环节加入ORT可靠性测试管理,按照行业自定义的要求验证特定性能,评估产品的寿命。
以另一家电子企业客户为例:
此前的做法:需要先将产品送检、等待采集分析、取回纸质分析报告后再将检验结果反馈至车间,流程缓慢。
借助工作流,产线可在PQM直接发起实验室检验工作流,触发ORT检验任务至实验室,支持实验室检验设备对接,当ORT检验完成,设备获取到的数据采集&分析结果就能自动同步至车间看板或发起异常处理。
保证检验进度实时可控,节省生产检验时间的同时,还能自动生产检验报告,帮助多场景的检验快速发起,并能从单向检验走向检验问题的追踪追溯闭环。
4. 研发质量与生产质量闭环管理——
(PQM+FMEA+问题管理)
如果说上面的几种组合方案,主要的关注点还聚焦在过程质量指标。
那么,通过PQM+FMEA+问题管理间数字化质量履历的流转循环,可以将质量闭环管理体系延伸至更前端,即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
PQM在实际量产环节收集到的各类过程质量指标异常,这些异常汇集到问题管理中,经过工厂定位、分析、纠正、改善、变更、8D报告等一系列处理流程后,相关的结果数据也可以回到设计策划阶段的FMEA分析中,指导产品设计、过程设计中各特性的改善方向,驱动研发质量持续改进。
从产品设计之初的质量预测、生产过程的监管分析、到质量异常后的干预回溯,全过程质量数据进行串联流转,牵一发而动全身,形成完整的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对研发质量和过程质量进行闭环管理,在精准发现问题中持续改善,才能不断提高质量,让产品更符合客户需求,赢得市场。
▼▼▼
▲
PQM-生态功能
PQM+的生态还在持续扩展,各子模块既可独立使用,也可实现模块间联动,同时支持与ERP/MES/OA等第三方系统集成,通过配置化方式快速落地,低成本复制。
欢迎有企业内部个性化关联需求或多工厂/多基地的集团化管理需求的客户与我们联系,共创更多协同闭环管理场景。
国产化替代FMEA软件
不限账户数的项目协同管理软件
DQE-MQE-SQE闭环管理的质量协同管理软件
单件产品追溯系统-有码应用
Smart Painting 智能调漆系统
……
全线产品,扫码试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