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从事三相异步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开发工作十余年,精通无感FOC控制。涉及产品包括变频器,伺服,电动工具,吸尘器,螺旋桨,无人机,空压机等。功率范围包括100W~100kW,电压范围包括14VDC~660VAC。
从2020年开始在知乎和公众号做技术分享,一贯的理念是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版权,持续性输出价值。期待所有同行获得足够的报酬,越来越多人愿意从事电机控制行业。目前在闲鱼,CSDN,B站,抖音都有个人IP。
最近有个朋友提了个疑问,TI的reference design里有个单电阻采样的电路看不明白其用途,发给我研究了一下:
摘取了电路中采样相关的两部分,图1是经典的三相下桥臂采样电路。图2是把三相电路汇总,经过分析,大概是通过直流侧电流来作保护的。看起来似乎和保护无关,本篇文章来详细解析一下直流侧电流的采样和保护。
下面先从传统的过流保护方式说起。
以往电机控制,在工业级应用比如变频器伺服,对成本没有那么敏感,采用的是输出相电流采样的方式,常见的就是穿孔式霍尔电流传感器,大电流下常见的品牌的美国LEM和德国VAC,两家各有特点,尤其VAC的磁探针闭环霍尔技术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
中小功率下,对尺寸有极致要求,又不愿意牺牲采样精度,有贴片的霍尔,依然可以实现+/-100A的采样范围,比如Infineon的TLI4971,8*8的贴片封装采样范围达到+/-120A.
除了霍尔,在成本敏感的应用可以考虑用电阻和隔离运放的方式,比如TI知名的INA240A1,通过对采样shunt两端电压放大并隔离,再送入ADC。
近些年因为消费级产品对成本的敏感,下桥臂采样技术被逐渐开发出来。包括下桥臂三电阻,双电阻,单电阻采样技术。
尤其单电阻采样的问题,比较难以理解。有必要先解释清楚,单电阻采样的原理:
以上图为例,abc三相,开上桥标记为1,开下桥标记为0。当000和111,三相上桥或者下桥同开的时候,三相输出侧是等电位,所以Ia+Ib+Ic=0。记住,这一点容易混淆!在输出侧相线采样,相电流在任何时刻,都遵循Ia+Ib+Ic=0。也就是说,三相的相电流,在任何时刻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但是,如果是在三相下桥臂的三电阻采样,那么这个定律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常规的单电阻或者双电阻采样方式,都是在000即三相下桥臂采样的时刻采样的,这个时候三相下桥臂的电阻都有电流流过,所以电阻的压降代表了输出侧相线上的电流。
但是如果不是在000时刻或者111时刻采样呢?
以图9为例,Sa/Sb/Sc代表驱动波形,在V1矢量对应的001时刻,电流以驱动器流向电机作为正方向。此时ab相开下桥,c相开上桥,那么说明相电流是从c相上管流向电机,再从电机通过ab两相的下桥流回驱动器,这个电流流过直流侧的电阻。
说明此时直流侧单电阻流过的压降,代表了(-Ia-Ib),再结合任何时刻Ia+Ib+Ic=0的定律,此时电阻上的压降表示了Ic。所以在V1时刻,选取合适的采样点是能够直接采样到Ic。
下面到了V2矢量011,a相开下桥,bc相开上桥。相电流从bc上管流向电机,再从电机通过a相下管流回驱动器。
此时直流侧单电阻的压降代表了(Ib+Ic),即-Ia,所以在V1和V2两个矢量中选取合适的采样点获取了Ia和Ic,再结合任何时刻成立的Ia+Ib+Ic=0可以获取第三相电流。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是三相下桥臂采样,三个采样电阻的压降分别是Ua,Ub,Uc,那么Ua+Ub+Uc=0只有在000或者111的矢量内才成立。因为在011或者001或者其他矢量下,某一相下桥没有打开,那么桥臂电阻上没有电流,其压降是0,所以电阻压降并不能真实地代表当时的相电流,所以除非是000或者111矢量,其他任何矢量下Ua+Ub+Uc=0并不成立。
再回到图2,下图运放最后的输出就是I-TOTAL=1.65V+K*(Ua+Ub+Uc)
1.65V代表了ADC的偏置,K代表运放差分放大的系数,(Ua+Ub+Uc)代表了三相下桥臂采样电阻的压降。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个结果在000和111时刻就是0,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是读者朋友疑惑的地方,确实如果在000或者111触发对I-TOTAL的采样,结果就是1.65V。
那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在V1或者V2矢量下触发对I-TOTAL的采样,那么其结果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仿真结果:
绿色是三角波计数器,蓝色是直流侧电流,其他颜色是三相相电流。
扇区1,在V2矢量下,单电阻电流幅值对应最大的相电流,极性相反。
扇区4,在V1矢量下,单电阻电流幅值对应最大的相电流,极性相同。
所以,在不同扇区下,V1或者V2时刻,单电阻电流对应了最大的相电流幅值。图2的I-TOTAL,V1或者V2时刻触发采样,实际就是代表了单电阻电流。所以,根据不同扇区,选取V1或者V2合适的时刻触发ADC采样,可以获取实时最大相电流幅值,用于保护。
而且因为有1.65V的偏置存在,所以无论是发电模式下的直流正电流,还是电动模式下的负电流,离散地触发ADC采样都可以有效保护。而连续的比较器触发保护,只能保护电动模式,具体在下文会解释。
TI的做法可以省掉一个直流侧电流,同时保留下桥臂三电阻,通过合适的触发采样方式,获取最大的占空比。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如何提高三电阻采样最大占空比
除了图2的方案,TI在其他reference design也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去实现保护:
IDC_FB_COMP就是经运放放大的DC电流,和比较器+端的参考电压连续比较,不需要离散的ADC触发采样,所以任意时刻IDC的电流都在和+端参考电压比较。一旦电流超过限制,那么比较器U9输出反转,即可触发MCU的硬件级过流保护,这种保护速度快,不容易被干扰。但是缺点在于必须外置比较器及外围电路,而且因为比较器只能一个触发点,考虑到同样的电流幅值,发电模式和电动模式下,IDC的电压值是不一样的,所以一般只能保护电动模式,不保护发电模式。因为电动模式普遍用得更多,发电模式就靠软件过流保护了。
随着国产半导体的持续发展,现在M0的MCU已经高度集成化了运放和比较器,外围电路只需要搭配几个差分电阻和滤波电容,即可实现电流采样及硬件过流保护,IDC有效值采样。
以领芯微的LCM32F037K6T8为例,96MHz主频,12位ADC采样,内置3个比较器和3个运放。
以领芯微吹风筒双电阻方案为例,下桥臂双电阻采样及直流电流采样只需要如何外围电路,即可把电压信号送入内部运放。
内部运放可以级联,运放输出可以配置偏置,并且通过MCU的复用IO口输出,再经过RC滤波后再输入MCU的ADC,即可采样IDC的有效值:
对于IDC有效值的采样,离散的触发ADC采样再经过软件滤波是不准的,唯一的方式就是IDC硬件信号经过硬件RC滤波再送入ADC采样。
另外运放的输出可以和MCU内部的比较器级联,实现图14的硬件级保护效果。关键是,领芯微的MCU集成度高,配置方便,外围电路简单,尺寸小!
电流检测的具体方案是多样化的,国产半导体的设计趋势是高度集成化,减轻设计的工作量,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走进作者:
电机控制工程师如何拿高薪?
我的买房故事
月薪 4 万人民币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月入十万难吗?
专业文章:
德州仪器C2000还有市场吗?
2022年电控行业发展趋势
FOC学习的避坑指南
基于M0 MCU的无感FOC航模电机控制
MATLAB到底有多厉害?
基于磁链模型的非线性观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