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上舰的过往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军工独辟蹊径,专门将053HG型516“九江”号导弹护卫舰,改装成了海军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的专用火力支援舰,舰上加装了5座50管122毫米火箭炮,一次齐射可在极短的时间内把250枚火箭弹抛向敌岸,火力之猛、密度之大超乎想象,能够对敌产生强大的心理震慑,火力覆盖范围达到了40千米,可仍然命运多舛,还是躲不开敌岸防火力的杀伤。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海、空、火箭军武器装备发展逐渐强大,DF-11/15/16中近程弹道导弹、DF-10/100亚/超音速巡航导弹、DF-17高超音速导弹、KD-88等空地导弹、LT系列激光制导炸弹、LS系列卫星制导炸弹以及远程巡飞弹等如雨后春笋,特别是陆军陆续列装了具有跨海射程的PHL-03、PHL-191型远程火箭炮以后,我军基本放弃了火力支援舰在现代登陆作战中的应用思路。
九江舰齐射火箭炮
随着516舰于2017年5月光荣退役,我国海军装备序列中火力支援舰这一独特舰种已彻底消失。因而,一度使人曲解为我军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火力已经非常强大,足够满足登陆部队的战术需求,再也不需要舰载火力了。事实上,海军可以不要专业火力支援舰,但海军陆战旅与陆军两栖合成旅一定需要强大的舰载伴随火力。
516舰虽然火力射程近,弹种单一,但客观而言,总体上研制还是比较成功的,可以称得上我军第一代实用化舰载火箭炮系统,那么此次兵器工业集团研制的SR-5舰载火箭炮,完全可以称为我军第二代舰载火箭炮系统。
该型模块化多管火箭炮可谓是我国舰载火箭炮集大成者,将火力系统、装填系统及控制系统集成在一个13米标准集装箱单元内,弹药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弹药舱与发射装置平行,当发射装置上的弹药发射完毕后,转回到水平状态,与供弹口对正。之后在液压伺服机构的驱动下,上层弹药舱内的满装弹药箱向前运动,在进入发射装置并锁定位置的同时,将空弹药箱推出。当上层弹药舱的弹药发射完毕后,下层弹药舱利用液压伺服机构提升至供弹口,继续为发射装置供弹。装填系统内的所有弹药发射完毕后,可以通过上部打开的舱门继续补充弹药。
不依赖专业军舰
SR-5舰载火箭炮系统,不需要依托专业军舰,可以安装在诸如072系列坦克登陆舰等军舰上,也可以安装在具有一定甲板面积的民用运输船上。平时部队在陆上操作训练时,还可以安装在军用或民用平板卡车上,作为陆基型号使用。
甚至还可以直接列装到陆军海防部队和海军岸防部队,满足这两种部队海、陆两基作战需求。该火箭炮系统通过创新研制思路,形成了集装箱式的模块化火力单元设计,弹药丰富,点面结合,远近衔接,有火箭弹、巡飞弹、反舰导弹,还有准弹道导弹,各种弹药均装填在发射箱内,每炮发射机构可结合2个发射箱。
整个火箭炮系统对承载平台要求非常低,依据甲板面积大小,确定火箭炮安装数量,无需对舰船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改造,仅需舰船提供标准集装箱安装接口和信息接口,适配性非常优异。尤其是安装在民用运输船上,伪装效果好,环境适应性强,作战隐蔽性高,比如在战前可以民用集装箱船身份机动到第一岛链以东海域游弋待机,在战事发起时出其不意突然开火,对台岛东部重要目标或海防关键节点实施火力突袭,攻其不备,使台军沿海一线防御部队瞬间失去抵抗能力,而且可以直接威胁到台湾东部的台空军佳山、志航基地。
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展出的舰载型SR5火箭炮系统模型
海上伴随作战能力强
SR-5舰载火箭炮系统,可以发射122毫米无控/制导火箭弹、220毫米制导火箭弹、并可兼容发射“火龙”300毫米制导火箭弹、C-705反舰导弹、610毫米准弹道导弹和“飞龙”-60A巡飞弹,能够对8-50千米内的地面/海上目标实施面压制,对25-150千米内的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对70-300千米内的地面/海上等高价值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该系统应主要考虑装备海军陆战旅和陆军两栖合成旅,用于在登陆作战中为登陆部队提供直前火力准备和登陆部队上陆后的纵深火力支援,掩护05式两栖火力突击车、05式两栖步战车、96/96A坦克、04/04A步战车等突击兵器泛水抢滩和完成纵深突击任务。
重点摧毁台军水际滩头和海岸防御纵深内的火炮、导弹、雷达、指挥所、通信枢纽等重要点目标,压制台军由轻重机枪、火箭筒、无后坐力炮、轻型迫击炮、反坦克导弹、便携式防空导弹等单兵和班组火器组成的排、连支撑点及后勤保障基地等面积目标,迅速瓦解台军由各个支撑点与担负逆袭任务的坦克、步战车集群等突击力量构建起来的海岸营、旅防御体系。
直前火力准备,通常在我登陆部队换乘编波至抢滩冲击直前阶段,重点摧毁台军海岸防御前沿和浅近纵深装甲突击集群,压制台军炮兵和反坦克导弹阵地,掩护我登陆部队顺利夺占登陆场。协助空/机降部队扫清空/机降场及其周围纵深地域的敌情威胁,为我空/机降作战行动创造便利条件。纵深火力支援,主要保障我立体登陆部队扩大和巩固登陆场,掩护后续登陆部队向台岛纵深发展进攻,监视并及时消灭战役纵深地区易复活的重要目标。
重点盯死台军M109A2/A5/A6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M110A2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以及“雷霆-2000”多管火箭炮等,尤其是“雷霆-2000”火箭炮,最大射程45千米,能够有效控制差不多40千米范围的近海水域及水际滩头,对我离舰泛水冲击的气垫登陆艇、机械登陆艇、05式两栖坦克和两栖战车及抢滩冲击的登陆兵威胁极大,但对我航渡编队泊地换乘区几乎没有什么威胁,只要我换乘区设在距登陆地段海岸线40千米以外的海域,“雷霆-2000”火箭炮只能望洋兴叹。
SR-5舰载火箭炮系统能够发射“飞龙”系列巡飞弹,这在登陆作战中有着非常大的战场优势,巡飞弹集成了导弹、无人机、卫星数据链及宽带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攻击系统,具有侦察、打击、评估一体化功能,有效缩短了杀伤链的距离,对付时间敏感性目标非常有效。
多枚巡飞弹像蜂群一样,自主在目标区域上空巡弋,可根据目标类型和数量,实时进行情报处理,形成目标清单,进行目标排序、任务规划和火力分配,自主确定引导、侦打和区域封控任务,操作人员可以从SR-5舰载火箭炮控制设备上及时看到战场信息,能够迅速对台军海岸一线旅防御阵地内的各类重要目标实时进行搜索、定位和攻击,“飞龙”-60A攻击半径达到60千米,采用箱式发射架,战斗部重量为20千克,能够在目标上空持续巡航30分钟以上,一旦发现猎物,就会像猎鹰一样一头扎下去,绝不会给猎物一丝一毫的逃生机会。巡飞弹能够很好地客串“炮瞄无人机”角色,助力SR-5侦察监视系统将敌军海岸一线旅的防御阵地毫无遗漏地尽收眼底,极大减轻舰载无人侦察机的保障负担,让舰载无人侦察机专司60千米以外敌军防御纵深地区的雷达、导弹、指挥机构、后方基地等远程重要目标的动向。
海军陆战旅与陆军两栖合成旅,作为登陆作战先头突击部队,如果每个旅编配1个火箭炮营,每连9门制共27门,基本可以满足2-3个第一梯队合成营登陆突击行动时的火力需求。平时采取车载式与舰载式相结合的配置方式,既组织陆基训练又组织海上训练,重点强化海上训练效果。
一旦临近战时,可直接将SR-5集装箱火箭炮系统吊装到舰船上,登陆战役发起后,首先在海上完成对各种目标的射击任务,待第一梯队突击营上陆后,迅速完成配置样式转换,将集装箱火箭炮系统再从舰上卸载到平板卡车上,完成陆上部署,遂行陆基作战任务,继续支援后续登陆部队纵深攻击行动。
SR-5火箭炮配置有两种弹药箱,一种用于装载制导弹药;另一种则是用于发射老式无控弹药
SR-5火箭炮可兼容发射“火龙”300毫米制导火箭弹、C-705反舰导弹、610毫米准弹道导弹和“飞龙”-60A巡飞弹
远海巡航震慑效应大
自从美国推行大国战略竞争以来,世界安全形势急剧恶化,美国及其盟友不断打压中俄战略空间,目前俄罗斯与乌克兰已大打出手。美国甚至不顾“两线作战”的兵家大忌,军事上疯狂围堵遏制我国,妄想将我军围堵在第一岛链狭小空间内。在亚太成立美日印澳四方对话机制,组建美英澳盎-撒联盟,纠集西方法、德、加等不怀好意的国家,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经常到东海、南海挑衅滋事。美军EP-3电子侦察机、P-8A反潜巡逻机、核动力航母、两栖攻击舰、“海狼”级核潜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里·伯克”级驱逐舰以及英、法、德、加等国海军作战舰艇,光顾东海、南海已成常态。
此外,美国海军陆战队多次组织海上游击战演练,将M142“海马斯”HIMARS火箭炮塞进C-130运输机,突降外国岛屿,陆战队员首先清除岛上威胁后,卸载、展开“海马斯”火箭炮,远程突袭其它敌占岛礁和海上机动目标,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完成任务后迅速登机撤离。
早在2017年,美海军陆战队在“黎明闪电2017”联合军事演习中,硬是将“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搬上“安克雷奇”号船坞登陆舰,进行火箭弹海上打靶测试,其实兵实弹矛头直指东海、南海。“海马斯”是陆基火箭炮,并非舰载火箭炮,上舰射击实属勉为其难,与SR-5专业舰载火箭炮相比,海上作战能力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SR-5舰载火箭炮部队,应充分发挥自身火力优势,主动与海军实施联合训练和联合战备行动,平时直接参与海上联合巡航任务,利用登陆舰、运输舰、补给舰等辅助舰艇或民用运输船作为承载舰船,与海军作战舰艇一道或单独常态化部署第一岛链周边与南海地区。
“海马斯”是陆基火箭炮,并非舰载火箭炮,上舰射击实属勉为其难,与SR-5专业舰载火箭炮相比,海上作战能力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在东海方向,不间断穿行巴士、宫古等海峡,绕行日本西南诸岛,跟踪监视美日等西方国家海军舰艇活动,熟悉战场环境,威胁美日军事基地和台岛东部地区海防,锤炼火箭炮部队的海上作战能力。
在南海方向,依托永兴岛、永署岛、美济岛、渚碧岛等建成岛屿,依据南海战备形势,采取连、排小规模短期部署或临时部署的方式,定期不定期轮换巡航,既可大幅提高我南海重要战略据点的防卫能力,又可与海、空、火箭军一道,联合震慑对手,控制局势,增强南海管控的战略效应。
载船上加装先进数据链传输系统,上联卫星、电子侦察机、反潜巡逻机、轰炸机、战斗机、无人机,下接航母、驱逐舰、护卫舰等各种水面舰艇,包括海防雷达、守岛部队等陆上侦察系统,形成全方位侦察监视体系,实现各军兵种情报来源实时共享,将极大提升SR-5舰载火箭炮处置海上突发事件及应急作战能力。集装箱火箭炮本身的伪装性和迷惑性,以及载船在海上运动的不确定性,这样的武器在热点地区甚至会发挥出堪比战略武器的强大震慑力。
内容收录于《兵工科技》2022年第17期,原文作者:马立华
重要提示:由于微信改版,建议星标关注+点赞,系统会将你标记为长读用户,否则可能收不到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