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引发的神秘中断:高速光纤通信之困与破解之法

云脑智库 2022-10-04 00:00


━━━━

当今社会,光纤通信凭借传输频带宽、抗干扰性强以及信号衰减小等诸多优势,已然成为通信网络的重要支柱。简而言之,光纤通信就是将已转换为电信号的信息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成为光信号,再发送到光导纤维并以光的全反射原理进行传输。在接收端,相干检测光纤通信系统可以利用本地激光器发出的本振光源与接收信号进行相干探测。与之前得到广泛应用的直接检测光纤通信系统相比,其在提取信号振幅信息的同时还能提取到信号的相位信息,有利于增加通信速率和通信容量以及进行更有效的信号均衡。所以近些年来,相干检测光纤通信系统发展迅猛,正在从单波长信道100千兆比特每秒(Gbit/s)系统(以下简称100G系统)向着200Gbit/s~800Gbit/s的超100G系统演进。

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雷电天气下的通信中断问题使得Coriant、New Ridge Technology、中兴及华为等众多通信设备制造商倍感头疼。为此,Coriant公司还发表过一篇白皮书《雷电与100G光纤通信传送系统》,试图探析其背后的机理。New Ridge Technology公司总裁亨利•亚夫(Henry Yaffe)博士更是生动地指出:“一部分用户打电话或者发电子邮件给我,报告他们(曾在雷雨天)由于光纤链路中偏振态的瞬间变化致使相干接收机失锁而导致通信中断。偏振态会在雷电发起的初期(几十微秒内)迅速变化,其变化速率可达上百千弧度每秒(krad/s),有时甚至达到1兆弧度每秒(Mrad/s),随后系统经历几毫秒的恢复时间才回到稳定状态。”
这里提到的偏振态是光纤中光信号的属性,即光在介质中会以不同的偏振态进行传播,正因如此,光纤通信系统经常利用两个相互正交的偏振态来传输不同的信号,即偏分复用,以求得通信容量的加倍。实际的光纤往往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完善,例如纤芯的椭圆形变、光纤内部的残余应力等,或者光纤受到外界的干扰,这些都会使得光纤内部的本征偏振模式产生不同的传播速度,从而形成双折射。双折射的存在,势必会引起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发生偏振态变化(RSOP);同时,双折射还会使得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分解出两个不同的本征偏振模式,两者传输的不同步使得最终到达接收端的信号在合成时发生畸变,即由偏振模色散(PMD)造成的光信号损伤,这对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尤为显著。为了尽可能地恢复在光纤传输过程中遭受到RSOP和PMD等损伤的信号,在接收端往往会采用相应的均衡算法加以补偿。
雷电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的放电现象,其产生的强电场与强磁场会在架空光缆的光纤中引发克尔效应与法拉第效应,其中前者是一种电光效应,即外部电场会使介质产生双折射,从而使光纤中的偏振态发生改变,而后者是一种磁光效应,即外部磁场可以造成光纤中偏振态的整体旋转。正是由于这两种效应的叠加,在雷电发生地点周围几百公里的光纤中会产生快速变化的双折射,进而引发光纤中产生高达兆弧度每秒的超快RSOP以及产生数倍于符号周期的大PMD,而这远远超过了接收机中预设的传统偏振损伤均衡算法的跟踪能力,使得接收机无法处理接收到的信号,即接收机处于失锁状态,最终造成通信发生中断。这就是由雷电引发高速光纤通信之困的成因所在。虽知其因,但国内外的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却长期苦于寻求破解之法,于是在雷电等极端场景下如何对光纤通信系统中产生的超快RSOP和大PMD进行跟踪和均衡成了一个世界性难题。
北京邮电大学张晓光教授研究团队立足于对光纤通信系统的深入研究以及对雷电造成光纤通信系统中断机理的深刻理解,提出了完备的RSOP建模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新架构的卡尔曼(Kalman)滤波器算法,其最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一并均衡相干接收机中由RSOP和PMD造成的偏振损伤,且在收敛速度上比传统的均衡算法有了显著的提升。该算法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
厚积薄发:光纤信道中RSOP损伤的正确建模
要想解决极端场景下超快RSOP的均衡问题,首先就要对光纤中的RSOP模型进行剖析,深入理解其产生信道损伤的物理机制,才能对症下药,设计出均衡效果更好的算法。目前,对于RSOP的建模,虽有多种不同的表征形式,但几乎所有的文献采用的都是基于两参量(即两自由度)的描述。如果接受两参量的RSOP模型是完备的这一假设,那么采用某一种表征形式所对应的损伤模型应可以由另一种表征形式所对应的恢复模型进行补偿,然而研究团队发现这是无法做到的,这也就是说表征形式不同的模型之间并不等价。此外,对偏振控制器的描述是三参量的,其核心也是在表征完备的偏振态变化情况,这也为RSOP的正确建模提供了一个可供思考的角度。研究团队还通过严谨的理论分析,最终给出结论:目前普遍采用的两参量RSOP模型是不完备的,而完备的描述则需要3个独立参量。
对于众多文献长期采用两参量来建模RSOP,研究团队认为其原因可能是业界对偏振态和RSOP的概念有所混淆:正如前文所述,偏振态是光纤中光信号的属性,描述任意的偏振态只需要2个参量即可;而RSOP是光信号在光纤信道的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偏振态改变,若想完备描述则需要3个参量。研究团队提出的这种三参量的RSOP模型,纠正了对以往RSOP建模及理解的错误,为研究团队实现对RSOP的有效均衡以及继续破解雷电引发的高速光纤通信之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溯流穷源:回看传统算法,探根源寻突破
目前,光纤通信系统的相干接收机采用的偏振均衡算法大多是以恒模算法(CMA)为代表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算法,其采用多抽头的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结构,一次需要处理多个符号的运算(符号数即为抽头数),这需要耗费接收机中大量的存储资源,也会大大延缓算法的收敛速度,进而容易导致在雷电天气下丧失对RSOP和PMD的跟踪能力,使得在接收机侧无法予以相应地均衡,最终接收到的光信号仍然损伤严重。这正是前文亨利•亚夫所描述情形的症结所在,因此,破解雷电引发的高速光纤通信之困的关键是寻找到一种合适的偏振均衡算法。
1960年,卡尔曼滤波器一经提出便被用于解决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轨道预测问题,随后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成为重要的估计理论,在雷达目标跟踪、卫星定位、组合导航、图像信息融合、工业故障诊断和智能机器人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表现。简而言之,卡尔曼滤波器是一种在噪声背景下恢复数据的信息处理算法,其采用状态空间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描述,用在测量空间中得到的测量量来构造判据,并采用递推计算实现系统状态的实时估计与更新。对于跟踪极端场景下的超快RSOP,卡尔曼滤波器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传统的卡尔曼滤波器是以时域递归方式进行构造的,若将之用于偏分解复用,其对PMD的容忍度不会超过符号周期的0.4倍,而一个28G波特率的100G偏分复用系统的一个符号周期约为36皮秒(ps),这也就是说传统的时域卡尔曼滤波器对PMD的容忍度只有14.4ps。而在极端场景下,相干接收机需要一种能够兼顾补偿超快RSOP和大PMD的算法,但这一难题的核心矛盾就在于RSOP是在时域造成的损伤,而PMD是在频域造成的损伤。显然,无往而不利的传统时域卡尔曼滤波器,当面对这种复杂情形时,似乎也只能望洋兴叹。于是研究团队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是否有可能通过建立一种架构,使卡尔曼滤波器在时-频域都能够运行,并实现对时域超快RSOP和频域大PMD均衡的兼顾呢?
━━━━

继往开来:新架构卡尔曼滤波器

助力破解高速光纤通信之困
研究团队经过深入的研究,通过构造一种特殊的滑窗式结构,如图1所示,将传统的时域卡尔曼滤波器架构扩展为一种新的时-频两域的卡尔曼滤波器架构,如图2所示。在对卡尔曼滤波器进行恰当的初始化之后,该架构以滑窗式结构截取的固定数量的输入符号作为信号队列,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时域信号变换到频域,利用卡尔曼滤波器提供的部分参量(即PMD三个分量)经PMD补偿模块实现其均衡,再通过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把频域信号变回到时域,利用卡尔曼滤波器提供的部分参量(即RSOP三个参量)经RSOP补偿模块实现其均衡,之后将完成此次均衡的信号反馈给卡尔曼滤波器,由其校正模块执行基于相应测量量的状态更新,再以其预测模块给出的新的状态估计作为下一次信号补偿的参量,并通过多次迭代实现对参量的跟踪,直至卡尔曼滤波器收敛,此时刻的输出即满足由相应测量量构造的判据,也即消除了PMD和RSOP造成的信号损伤。下一时刻,窗口向前滑动得到新的信号队列,重复上述步骤,以此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有效均衡。

图3较为全面和直观地展现了这种基于新架构的时-频域卡尔曼滤波器的损伤均衡算法(以下简称新架构卡尔曼算法)的偏振均衡性能,并以传统的CMA作为比较对象。当差分群时延(DGD)为100ps时,图3(a)展现了新架构卡尔曼算法和传统的CMA在不同RSOP速度下得到的误码率(BER)随光信噪比(OSNR)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到,若以BER在前向纠错(FEC)阈值之下作为判定算法性能较优的标准,CMA只能勉强跟踪200krad/s的RSOP损伤,而新架构卡尔曼算法则可以从200krad/s的低速一直跟踪RSOP到2Mrad/s的高速;当OSNR为14dB时,图3(b)展现了新架构卡尔曼算法与传统的CMA在不同DGD下跟踪RSOP损伤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到,当DGD小于200ps时,CMA都只能跟踪200krad/s的RSOP,而新架构卡尔曼算法则可以在20ps~190ps的不同DGD损伤下跟踪超过2Mrad/s的RSOP,其BER曲线也均在FEC阈值之下且跟踪趋势稳定;当OSNR为14dB且DGD为190ps时,图3(c)展现了新架构卡尔曼算法在RSOP为2Mrad/s情况下对PMD向量的3个分量的跟踪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其动态跟踪能力非常之强,大约历经500个符号周期(约18纳秒)就能收敛于真实的PMD分量值。具体而言,对于一个28G波特率的100G偏分复用系统,新架构卡尔曼算法可以补偿超过8个符号周期的PMD和高达几兆弧度每秒的RSOP,这为破解极端场景下的高速光纤通信之困奠定了坚实的算法基础。

━━━━

北京邮电大学张晓光教授研究团队基于完备的三参量RSOP模型,提出了一种能够联合补偿超快RSOP和大PMD的滑窗式结构时-频域卡尔曼滤波器均衡算法,为解决由雷电等极端场景引发的光纤通信中断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这虽是研究团队众多研究工作中的冰山一角,却也是“二十年来磨一剑”的结晶。然而,研究团队初步破解的极端场景下的高速光纤通信之困,也只是光通信万里征途中翻越过的一座山丘,暂立山巅向前看,仍是重峦叠嶂、沟壑纵横,仍会有康庄大道,也不免荆棘丛生。
从2001年至今,张晓光教授研究团队以“板凳甘做十年冷”的精神潜心研究相对冷门的光纤偏振效应对光纤通信信号损伤的机理与均衡技术。20年来,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2010年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偏振模色散补偿样机,2017年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关于偏振模色散的专著《光纤偏振模色散原理、测量与自适应补偿技术》。社会需求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更迭,而下一代光纤通信系统必将有着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大的通信容量,光纤偏振效应对光通信系统的制约也会更为显著,研究团队也将继续致力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仰望星空,紧跟时代,砥砺前行,为光通信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致谢: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雷雨天气光纤偏振态瞬变导致通信中断的机理分析与光信号损伤均衡研究”(项目编号:62071065)、国家863面上项目“高速光纤通信传输系统中信号损伤动态结合的光电均衡技术”(项目编号:2009AA01Z224)、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光纤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技术”(项目编号:2001AA122041)。

本文刊登于IEEE Spectrum中文版《科技纵览》2021年2月刊。

专家简介

张晓光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光子学基础研究中心主任

崔楠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后

席丽霞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张文博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

唐先锋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

张虎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

肖晓晟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

来源:悦智网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目前所载内容为本公众号原创、网络转载或根据非密公开性信息资料编辑整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及学习交流使用。由于部分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相关争议,请跟我们联系。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云脑智库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专注搬运、分享、发表雷达、卫通、通信、化合物半导体等技术应用、行业调研、前沿技术探索!专注相控阵、太赫兹、微波光子、光学等前沿技术学习、分享
评论 (0)
  •   卫星故障预警系统软件:卫星在轨安全的智能护盾   北京华盛恒辉卫星故障预警系统软件,作为确保卫星在轨安全运行的关键利器,集成前沿的监测、诊断及预警技术,对卫星健康状况予以实时评估,提前预判潜在故障。下面将从核心功能、技术特性、应用场景以及发展走向等方面展开详尽阐述。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卫星故障预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卫星故障预警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卫星故障预警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核心功能   实时状态监测: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09 19:49 159浏览
  • 什么是车用高效能运算(Automotive HPC)?高温条件为何是潜在威胁?作为电动车内的关键核心组件,由于Automotive HPC(CPU)具备高频高效能运算电子组件、高速传输接口以及复杂运算处理、资源分配等诸多特性,再加上各种车辆的复杂应用情境等等条件,不难发见Automotive HPC对整个平台讯号传输实时处理、系统稳定度、耐久度、兼容性与安全性将造成多大的考验。而在各种汽车使用者情境之中,「高温条件」就是你我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面临到的一种潜在威胁。不论是长时间将车辆停放在室外的高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4-10 15:09 71浏览
  • ‌亥姆霍兹线圈‌是由两组相同的线圈组成,线圈之间的距离等于它们的半径。当电流同时流过这两个线圈时,会在它们中间形成一个几乎均匀的磁场。这种设计克服了普通线圈磁场不均匀的缺陷,能够在中心区域形成稳定、均匀的磁场‌。‌亥姆霍兹线圈的应用领域‌包括材料、电子、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化学、应用物理等各个学科。由于其操作简便且能够提供极微弱的磁场直至数百高斯的磁场,亥姆霍兹线圈在各研究所、高等院校及企业中被广泛用于物质磁性或检测实验。‌亥姆霍兹线圈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磁场方向分类‌:‌一维亥
    锦正茂科技 2025-04-09 17:20 134浏览
  • 文/Leon编辑/侯煜‍关税大战一触即发,当地时间4月9日起,美国开始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总计104%的关税。对此,中国外交部回应道:中方绝不接受美方极限施压霸道霸凌,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同时,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对中国关税立刻提高至125%,并暂缓其他75个国家对等关税90天,在此期间适用于10%的税率。特朗普政府挑起关税大战的目的,实际上是寻求制造业回流至美国。据悉,特朗普政府此次宣布对全球18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10 16:39 95浏览
  • 政策驱动,AVAS成新能源车安全刚需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据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35%,而欧盟法规明确要求2024年后新能效车型必须配备低速提示音系统(AVAS)。在此背景下,低速报警器作为车辆主动安全的核心组件,其技术性能直接关乎行人安全与法规合规性。基于WT2003H芯片开发的AVAS解决方案,以高可靠性、强定制化能力及智能场景适配特性,正成为行业技术升级的新标杆。WT2003H方案技术亮点解析全场景音效精准触发方案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0 08:53 188浏览
  • 技术原理:非扫描式全局像的革新Flash激光雷达是一种纯固态激光雷达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面阵激光瞬时覆盖探测区域,配合高灵敏度传感器实现全局三维成像。其工作流程可分解为以下关键环节:1. 激光发射:采用二维点阵光源(如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通过光扩散器在单次脉冲中发射覆盖整个视场的面阵激光,视场角通常可达120°×75°,部分激光雷达产品可以做到120°×90°的超大视场角。不同于传统机械扫描或MEMS微振镜方案,Flash方案无需任何移动部件,直接通过电信号控制激光发射模式。2.
    robolab 2025-04-10 15:30 89浏览
  • 由西门子(Siemens)生产的SIMATIC S7 PLC在SCADA 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众多行业中,SCADA 应用都需要与这些 PLC 进行通信。那么,有哪些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呢?宏集为您提供多种选择。传统方案:通过OPC服务器与西门子 PLC 间接通信SIMATIC S7系列的PLC是工业可编程控制器,能够实现对生产流程的实时SCADA监控,提供关于设备和流程状态的准确、最新数据。S7Comm(全称S7 Communication),也被称为工业以太网或Profinet,是西门
    宏集科技 2025-04-10 13:44 76浏览
  •   海上电磁干扰训练系统:全方位解析      海上电磁干扰训练系统,作为模拟复杂海上电磁环境、锻炼人员应对电磁干扰能力的关键技术装备,在军事、科研以及民用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接下来从系统构成、功能特点、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展开详细解析。   应用案例   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就可以找到。   一、系统构成   核心组件   电磁信号模拟设备:负责生成各类复杂的电磁信号,模拟海上多样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0 16:45 94浏览
  •     前几天同事问我,电压到多少伏就不安全了?考虑到这位同事的非电专业背景,我做了最极端的答复——多少伏都不安全,非专业人员别摸带电的东西。    那么,是不是这么绝对呢?我查了一下标准,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标准的名字值得玩味——《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GB/T 13870.5 (IEC 60749-5)。里面对人、牛、尸体分类讨论(搞硬件的牛马一时恍惚,不知道自己算哪种)。    触电是电流造成的生理效应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09 22:35 178浏览
  • 行业痛点:电动车智能化催生语音交互刚需随着全球短途出行市场爆发式增长,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突破3.5亿辆。新国标实施推动行业向智能化、安全化转型,传统蜂鸣器报警方式因音效单一、缺乏场景适配性等问题,难以满足用户对智能交互体验的需求。WT2003HX系列语音芯片,以高性能处理器架构与灵活开发平台,为两轮电动车提供从基础报警到智能交互的全栈语音解决方案。WT2003HX芯片技术优势深度解读1. 高品质硬件性能,重塑语音交互标准搭载32位RISC处理器,主频高达120MHz,确保复杂算法流畅运行支持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0 09:12 163浏览
  •   天空卫星健康状况监测维护管理系统:全方位解析  在航天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卫星在轨运行的安全与可靠至关重要。整合多种技术,实现对卫星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健康评估以及维护决策,有力保障卫星长期稳定运转。  应用案例       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就可以找到。  一、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  数据采集层  数据处理层  智能分析层  决策支持层  二、关键技术  故障诊断技术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0 15:46 63浏览
  • 行业变局:从机械仪表到智能交互终端的跃迁全球两轮电动车市场正经历从“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转型浪潮。数据显示,2024年智能电动车仪表盘渗透率已突破42%,而传统LED仪表因交互单一、扩展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以下核心需求:适老化需求:35%中老年用户反映仪表信息辨识困难智能化缺口:78%用户期待仪表盘支持手机互联与语音交互成本敏感度:厂商需在15元以内BOM成本实现功能升级在此背景下,集成语音播报与蓝牙互联的WT2605C-32N芯片方案,以“极简设计+智能交互”重构仪表盘技术生态链。技术破局: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1 08:59 122浏览
  • 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资源、能源有效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保护和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有大量的固液分离问题需要解决。真空过滤器是是由负压形成真空过滤的固液分离机械。用过滤介质把容器分为上、下两层,利用负压,悬浮液加入上腔,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过滤介质进入下腔成为滤液,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吸附在过滤介质表面形成滤饼,滤液穿过过滤介质经中心轴内部排出,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目前市面上的过滤器多分为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两种。间歇操作的真空过滤机可过滤各种浓度的悬浮液,连续操作的真空过滤机适于过滤含
    宏集科技 2025-04-10 13:45 70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