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害怕机器,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由于机器的生产力远胜人类,引发了工具对人的替代、人与技术的关系、技术决定论以及技术恐惧症等一系列思潮,随着工业生产对社会的全面改造,这些思考也深刻嵌入各种社会议题。这一时期,人们对机器生产可能剥夺劳动者工作岗位的焦虑,即“替代恐惧”成为社会最突出的焦虑。极端表现为成规模的“卢德运动”。
但是时代变了——人与机器的关系,或许会因为劳动力拐点的到来,出现新的故事。
冰点丨特约作者
陈闷雷丨编辑
果壳硬科技丨策划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工业生产发展进步,人力成本以及人口结构的改变,劳动力短缺已经代替劳动力过剩,成了主要制造业国家面临的主要矛盾。
例如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短缺,几乎成为常态。但工业生产的某些特质决定了,提薪招工仅是权宜之计,大多数制造业的利润空间不太可能支持薪资持续上涨,这也是制造业向低人力成本地区转移的基本内在逻辑。
无论是想降低人力成本,还是解决劳动力短缺,用机器人投入生产,成了制造业必然的选择,是我国近年工业机器人行业繁荣的主要驱动力。
从市场规模看,尽管中美贸易冲突对行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全球范围内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仍在稳步增长。根据IFR(世界机器人联盟)数据显示,2020年的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301.5万台,较2019年增长10.4%,在10年内增长超过160%(2011年为115.3万台)[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且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根据IFR的统计,2020年中国机器人的年安装量排名第一,达到16.8万台,超过了第2~15名的总和,是十年前的7倍有余(2.3万台)[1]。
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概况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度如何?
减速器:RV减速器成为“卡脖子”的关键
伺服系统: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控制器:硬件国产化差距较小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References:
电源管理:LDO、DCDC、ACDC、DRIVER、功放、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