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徐现刚教授领衔的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所和南砂晶圆团队采用物理气相传输法(PVT)扩径获得了 8 英寸 4H-SiC 籽晶,用于 8 英寸导电型 4H-SiC 晶体生长,并加工出厚度 520 μm 的 8 英寸 4H-SiC 衬底。使用拉曼光谱、全自动显微镜面扫描、非接触电阻率测试仪面扫描和高分辨 XRD 摇摆曲线对衬底的晶型、微管、电阻率和结晶质量进行了表征。衬底颜色均一并结合拉曼光谱表明衬底 4H-SiC 晶型面积的比例为 100%;衬底微管的密度小于 0.3cm-2;衬底电阻率范围 20~23 mΩ·cm,平均值为 22 mΩ·cm;(004)面高分辨 X射线摇摆曲线半峰宽 32.7 弧秒,表明衬底良好的结晶质量。
图:8英寸导电型4H-SiC晶锭与8英寸导电型4H-SiC衬底
为此,业界将目标锁定在 8 英寸 SiC 衬底上。业界领头羊Wolfspeed(原名 Cree )在 2015 年展示了8 英寸 SiC 样品,2019 年完成了首批 8 英寸 SiC 衬底样品的制样,并于今年开始量产 8 英寸 SiC 衬底。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从 2002 年开始启动碳化硅单晶的生长和衬底加工工作,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从 2018 年开始对 8 英寸籽晶和导电型 4HSiC 单晶生长和衬底加工进行了研究,经过多年的理论和技术攻关,实现了高质量 8 英寸导电型 4H-SiC 单晶和衬底的制备。
科研团队采用 6 英寸(0001) 表面偏向<11-20>方向 4°的 4H-SiC 碳面晶片作为籽晶,基于物理气相传输法( PVT)进行扩径生长,晶体生长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100~2300℃,生长压力小于 30 mbar。单晶多次迭代扩大直径,最终到达 8 英寸直径,晶体扩径生长时,不进行掺杂,背景氮浓度在 1017cm-3 量级。导电的 n+ 4H-SiC 单晶通过向生长气氛中通入氮气实现,采用标准的半导体加工工艺加工出 8 英寸导电型 4H-SiC 单晶衬底。使用全自动显微镜测试衬底微管密度及分布;使用非接触电阻率测试仪对衬底电阻率进行面扫描;使用高分辨 X 射线衍射仪对衬底进行了(004) 面高分辨 XRD 摇摆曲线测试。
8 英寸籽晶制备
要进行 8 英寸的碳化硅单晶生长,首先必须要得到高结晶质量的 8 英寸的碳化硅籽晶。为兼顾晶体质量及扩径尺寸,设计了合适的温场、流场及扩径装配,以 6 英寸的碳化硅籽晶为起点,每次设定一定的扩径尺寸进行单晶生长与加工。得到直径变大的新籽晶,以此类推进行籽晶迭代。通过多次迭代,逐步扩大 SiC晶体的尺寸直到达到 8 英寸。籽晶直径到达 8 英寸之后,通过多次晶体生长和加工逐步优化晶体扩径区域的结晶质量,提升 8 英寸籽晶的品质,直到满足衬底使用要求。图 1 为扩径过程中部分尺寸籽晶的照片。
8 英寸导电型晶体和衬底制备
高质量的 8 英寸籽晶获得后,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通入一定比例的氮气,进行 8 英寸导电型 SiC 晶体生长,优化大尺寸晶体生长的温场和流场设计,控制掺杂均匀性。晶体经过滚圆、磨平面整形后,获得标准直径的 8 英寸导电型 4H-SiC 晶锭,如图 2(a)所示。经过切割、研磨、抛光后,加工获得520μm 厚度的 8 英寸导电型 4H-SiC 衬底,如图 2(b)所示。从图 2(b)中可以看出,8 英寸 4H-SiC 衬底呈均一的棕黄色,结合拉曼测试,表明衬底中无 6H 和15R-SiC 等多型夹杂,4H 晶型面积比例达到了 100% 。
8 英寸导电型衬底性能表征
采用全自动显微镜对 8 英寸导电型 4H-SiC 衬底进行面扫描,测试了微管密度及分布,微管主要分布在 6 英寸以外的扩径区域,微管密度小于0.3cm-2,达到衬底使用要求。
采用非接触式涡流法电阻率测试仪对 8 英寸导电型 4H-SiC 衬底的电阻率进行面扫描,电阻率分布如图4所示,电阻率范围为20-23mΩ·cm,平均值22mΩ·cm,电阻率不均匀性小于 4%。
利用高分辨 X 射线衍射仪对衬底的结晶质量进行了表征,沿<11-20>直径方向测试 5 点,结果如图 5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衬底( 004)衍射面的 5 点摇摆曲线均为近对称的单峰,无多峰出现,说明衬底中没有小角度晶界缺陷,5 点摇摆曲线半峰宽平均值 32.7 弧秒,表明衬底具有良好的结晶质量。
结论:由徐现刚教授领衔的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所和南砂晶圆团队使用 PVT 生长方法制备了 8 英寸导电型 4H-SiC 单晶,并加工成了厚度520μm 的 8 英寸 4H-SiC 衬底。衬底微管密度小于 0.3/cm2,4H-SiC 晶型比例100%,电阻率平均值 22mΩ·cm,不均匀性小于 4%,衬底(004) 面高分辨 XRD 5点摇摆曲线半峰宽平均值 32.7 弧秒,说明衬底具有较高的结晶质量,边缘扩径区域没有小角度晶界缺陷。衬底中各类型位错密度的分布及控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徐现刚教授个人简介:
徐现刚
山东大学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主任
徐现刚,教授,凝聚态物理、半导体材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科技部973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核心基础元器件重大专项负责人。国家863计划半导体照明工程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以及第十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现任山东大学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晶体学会理事、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光电器件分会特聘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余篇,被引4000余次。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
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广州市南沙自贸区,是聚焦碳化硅单晶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早年在蒋民华院士的指导下,长江学者徐现刚特聘教授带领团队历经多年研发,成功突破了碳化硅单晶生长及衬底制备技术,为碳化硅衬底的国产商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项目规划总投资9亿元,预计实现年产碳化硅衬底晶片20万片。
公司在规划自有厂房的同时,已经在南沙珠江工业园建设约 3000平方米厂房,先后投入1亿元购置晶体生长炉和相关衬底加工设备,力争以最快速度实现产业化。产品以4英寸、6英寸导电和半绝缘SiC衬底为主,以后将视市场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线。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作为新基建的战略性材料,公司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力争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驰名的碳化硅半导体公司。
来源: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供稿/图
加速芯片国产化的进程刻不容缓!基于此,2022年11月16-18日,由DT新材料主办的第六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针对半导体产业链设置了碳化硅半导体论坛、金刚石前沿论坛、极端制造与超精密加工论坛,围绕半导体晶体材料制备、晶圆衬底加工、外延、封装热管理等技术以及高功率器件、量子技术等前沿话题展开话题讨论,探索第三代半导体应用的无限可能,加速推进芯片国产化!
碳化硅半导体论坛 | 金刚石前沿论坛 极端制造与超精密加工论坛 |
部分展商风采
免责声明 | 部分素材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