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演习日期 | 关键技术突破 |
2019年12月 (以防御针对美国本土的巡航导弹攻击为作战想定) | GatewayONE成功地实现了美海、空军的F-35与空军F-22战斗机的直接通信和信息共享;首次演示了指挥人员通过安全云(CloudONE)访问机密级、基于云的作战管理与态势感知应用;验证了DARPA开发的适应性跨域杀伤网(ACK)和用于异构电子系统的体系技术集成工具链(STITCHES)等多项能力;“星链”(Starlink)卫星系统成功地实现与AC-130武装攻击机的直接连接。 |
2020年8月31日~9月3日 (以俄美对抗为作战想定) | 利用“星链”卫星,并整合了MQ-9无人机等诸多传感器与杀伤链,聚焦于作战指挥控制;将分布式传感器数据通过多域作战管理与指挥控制(CommandONE)传输给相关作战单元;验证了ABMS在地理分散的部队之间即时收集和融合数据,及其基于云的多域态势感知的数据共享与人工智能软件辅助指挥官决策的能力;通过4G和5G网络以及云计算将“杀伤链”由几分钟缩短到几秒钟。 |
2020年9月14日~25日 (以中美对抗为作战想定) | 使用了不同的ABMS备选产品连接前方多域作战中心(MOCF)的联合力量;指挥与控制事件管理应急响应应用程序(C2IMERA)集成来自大量传感器的数据并为司令部指挥官以及小型前沿作战基地的指挥官提供战场态势感知;安全云(CloudONE)等部分ABMS技术与能力已可投入部署应用。 |
2021年2月 | 基于“星链”低轨卫星以及美太空军的“通信环境多波段评估”能力等,完成了“联盟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CJADC2)的演示。 |
演习时间 | 演习重点内容 | 演习亮点/特点 |
2020年1月27日~2月14日 (20-1) | 首次在作战环境中部署并测试了作战指挥控制聊天/协作工具(one-Chat),以应用于JADC2;通过实兵、虚拟和构造仿真,开展空中、太空和赛博的一体化作战演练。 | 75%的演练内容由构造仿真系统完成,其余训练则由实兵与虚拟仿真系统完成;加入了太空作战单元;成功抵御了351个赛博攻击中的241个,保护了通信基础设施。 |
2020年3月 | 在实时训练场景中模拟在有争议的空中、太空和网络空间中的战争。 | 在模拟联盟环境中获取盟军经验,进一步演练美军的防空压制平台。 |
2020年8月 | 由F-35B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由B-1B以及F-15E于相邻的内华达测试与训练靶场协同执行打击与护航任务,并开展地面作战训练。 | 并未出动专门的空中优势中队,以执行进攻与防御防空等高端训练的核心任务,在防空演练的同时,聚焦于空对地作战训练。 |
2021年1月27日~2月14日 | 通过实兵、虚拟和构造仿真,开展模拟星载威胁下的海、陆、空以及太空和赛博等一体化作战演习与训练。 | 演习空域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两倍于“20-1”演习;将天基攻防能力融入现代化空战训练之中。 |
2021年3月 | 针对先进的防空战术,空对地动态目标演练。 | 每天80余架飞机起飞两次,可能会在空中停留长达五个小时,并进行夜间战斗操作训练。 |
2020年9~10月,“黑旗”演习与“橙旗“演习部队对未来盟友之间的协作进行了演练,澳大利亚空军的F-35参加了此次行动;
2021年3月10日,联合行动涉及第412联队与第53联队,实现了F-35和F-22战机在全程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成功地与地面、海上和空中传感器连接,并通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MT)的F-35A战斗机测试了排放控制(EMCON)战术;
演习时间 | 2019年12月10日 | 2020年7月 | 2020年10月 |
演习目标 | 聚焦于使用跨军事领域(空间、空中、陆地、地下和网络)的传感器,评估在密集威胁且具有作战代表性的环境中,以数据为依据的互操作性、杀伤力和生存能力,以及作战系统整合能力。 | ||
演习内容 | 由美空军F-35战斗机通过地面控制站和定制的F-35-IBCS适配套件向美陆军的一体化防空反导(AIAMD)作战指挥系统(IBCS)传输信息。 | IBCS将空军F-35战斗机的传感器数据通过U-2侦察机与陆军地面防空反导系统的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并通过地面PAC-3防空导弹系统打击空中目标。 | 联合地面部队、航天器和40多架飞机,测试包括卫星和网络空间的全部可用数据输入。 |
演习结果 | 成功实现F-35战斗机跟踪数据与IBCS的融合,验证了IBCS的大规模扩展能力与F-35的网络战能力扩展潜力。 | 验证了IBCS对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概念(JADC2)的支持,实现跨域防空反导能力。 | 横跨64000余公里,成功测试了用于战斗的测试数据的传输。 |
主要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目前所载内容为本公众号原创、网络转载或根据非密公开性信息资料编辑整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及学习交流使用。由于部分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相关争议,请跟我们联系。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