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汽车巨头的转型需要加快了,转型的节奏和战略目标似乎一个比一个激进,来看看自主巨头提出的到 2025 年规划:
长城汽车 2025 战略: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 1000 亿元,2025 年实现全球年销量 400 万辆,其中 80% 为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超 6000 亿元。 吉利汽车「智能吉利 2025」战略:5 年内研发投入 1500 亿元,实现 L4 级自动驾驶商业化,2025 年销量目标 365 万辆。 长安汽车 2025 战略:预计在新能源、智能化、数字转型等重点领域投入超 800 亿元,实现企业转型和 2025 年 400 万辆的总销量目标。
奇瑞汽车也在积累多年之后,9 月 16 日,在「瑶光 2025 奇瑞科技 DAY」上,奇瑞汽车正式启动了「瑶光 2025」战略计划。
了解「瑶光 2025 战略」先从名字开始:
为什么是「瑶光」?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经理、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给出了解释:「瑶光」是北斗七星中相对位置最东边的一颗星,古时中国将瑶光视为祥瑞之星,而今年也是奇瑞成立 25 年,此时发布 2025 战略,很应景。
这个战略里,包括了奇瑞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核心技术积累以及未来的研发规划,主要有:
在这 4 大核心技术领域的基础上,奇瑞汽车将投入研发力量和资源打造包含平台架构、三电、智能驾驶、智云平台、生态伙伴在内的 13 大核心技术。
具体到投入力度上,奇瑞计划在未来 5 年,研发投资 1000 亿元以上,计划培养研发人才 2 万人以上,其中软件人才超 1 万人,同时还要在全球建 300 个「瑶光实验室」,以此来支持交叉科学和跨界技术研究。
而且研发布局也是全球化的,奇瑞将同步布局包括芜湖、上海、北美、南美、欧洲、中亚六大研发中心,施行全球一体化管理。
如果将 1000 亿元分摊到未来 5 年,奇瑞汽车 2021 年卖出超 96 万台车,年营收超千亿元计算,基本上一年的研发投入就是年营收的 20%,这个研发投入比例是国内汽车自主品牌车企没法比的。
作为参考,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 5.11%,比亚迪汽车为 3.6%,长安汽车为 3.41%。
一句话总结:舍得花钱。
除了大规模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以及在核心技术领域深耕研发,奇瑞汽车的产品高端化也是「瑶光 2025」战略的重要目标。
目前,奇瑞汽车旗下有奇瑞、捷途、星途三大自主品牌,奇瑞、捷途走的是中低端车型市场,而星途则是 2018 年成立的主打中高端市场的品牌。但从成果来看,目前奇瑞的高端化战略收效甚微。这也是所有自主品牌的广泛性问题,品牌向上难。
好在,奇瑞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抓手,那就是:华为。
根据 36 氪今年 6 月的报道,奇瑞汽车已经与华为智选车业务达成合作,双方至少有两款车型的合作。华为智选车业务成功的代表就是问界系列,奇瑞也想借着华为吹响高端化的号角。
后续,又有传闻称奇瑞有意与华为打造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基于代号 E0X 的纯电平台规划的前两款车 E03 和 E0Y 分别是一款纯电轿车和一款 SUV 车型,后续还有 E05 车型。智能化方面,E0X 平台在设计规划时,车型将搭载大算力计算平台,具备城市场景的辅助驾驶能力。
而在这一次「瑶光 2025」战略发布之后,奇瑞汽车执行副总经理、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奇瑞星途首款高端纯电中型轿车 E03 将于 2023 年第四季度推出,新车基于纯电平台打造,配备有华为智能座舱。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
动力方面,E03 将搭载宁德时代最新麒麟电池,纯电续航里程超 700 公里,零百加速 3 秒级,新车还支持快充并可实现 10 分钟充电续航 200 公里,在自动驾驶方面能做到高速、城区导航辅助驾驶能力。
而且据我们所知奇瑞汽车与华为智选车的合作更多还是基于星途品牌进行,目前不考虑再独立出一个品牌,而 E0X 平台则是奇瑞星途与华为智选车合作的主力车型平台,后续 E03、E0Y、E05 等车型,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现绝对值得期待。
接下来几年,外界对于奇瑞汽车的关注焦点,将主要集中在「瑶光 2025」战略的落地以及与华为智选车等业务层面的合作上。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
相比于其他自主品牌车企,奇瑞提出自己的 2025 战略的时机并不早,外界可能会质疑奇瑞是在跟风,但奇瑞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和技术储备,认为此时发布「瑶光 2025」是一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如前文所述,「瑶光 2025」战略具体包括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科技、银河生态四大核心技术领域。
那么这四大技术领域里,奇瑞现在有什么?未来还要搞什么?
造车先造平台,同时需要规划好车型的电子电气架构,为后续的智能化打基础,也提供更多灵活性。
「火星架构」其实就包含了车型平台架构和 EEA 电子电气架构这两项重点技术。
为何叫火星架构?
2020 年北京车展,奇瑞星途品牌发布了 M3X 火星架构,M 代表火星(Mars),3 代表柔性硬件平台、智能网络架构以及动力总成三大核心技术,X 代表无限可能。M3X 火星架构简单理解就是「智能模块化造车架构」。
到了 2022 年成都车展,M3X 火星架构升级到 2.0 版本,这个版本在安全、舒适、动力和智能四大维度实现了六大科技提升,该架构可实现产品矩阵覆盖 A+、B 级 SUV / 轿车 / MPV 市场,涵盖 PHEV / ICE / REEV 等动力形式,模块化造车,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类似「变形金刚」。
用奇瑞官方的话来说:M3X 火星架构 2.0 整合了奇瑞全球顶级战略资源,按照豪华车标准开发和制造,是代表星途产品旗舰价值和前瞻技术的先进架构,也是驱动星途迈向智能化、电混化时代的技术载体。
当然,M3X 火星架构 2.0 并不是进化的终点,后续还将不断衍生出新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比如前文所提及的 E0X 高端智能电动车平台,后续也将引入华为的技术和资源。
如果再往细看,在车型平台架构方面,奇瑞现有全系产品均基于 T1X、M1X、M3X 和新能源专属平台四大产品平台开发:
T1X 平台是专业 SUV 平台,瑞虎 8、瑞虎 7、瑞虎 5x 均基于此平台开发。 M1X 平台是轿车平台,主要承载奇瑞 A 级与 A+ 级轿车的开发生产工作,并可延伸支撑 7 座 MPV、混合动力与纯电动等多种产品。艾瑞泽 GX 以及艾瑞泽 5 都诞生于这个平台。 M3X 是一款智能、互联、电动的模块化高端整车平台,兼容轿车和 SUV,可开发传统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比如星途的多款车型就是基于这个平台打造。 在新能源专属平台方面,奇瑞自 1999 年开始研发新能源技术,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已累计申报专利 1000 多项,获得授权专利 600 多项。未来会涵盖纯电动、混动、增程、燃料电池等技术。
而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25 年来,奇瑞自研的电子电气架构已量产 4 代。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推进,自 2020 年开始预研、开发的 EEA 5.0,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升级:
另外,奇瑞的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EEA 6.0)也在预研中,将采用车端服务器与云端服务器共享算力资源。
在「瑶光 2025」战略发布会上,奇瑞还公布了一款基于上下车体分离解耦设计的超级滑板平台 EXIII 平台,它能够支持轿车、SUV、MPV、皮卡、厢式货车以及自动驾驶小巴等不同尺寸、档次和用途的电动车型,基于该平台研发的产品将具有全线控底盘、新型悬架、CTC 电池、轮毂电机、支持可插拔 EEA 6.0 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特点。
造平台和架构,奇瑞汽车的策略是超前的,但最终还要看落地量产的成效。
在动力系统方面,奇瑞有自己的「鲲鹏动力」,这套系统在奇瑞、捷途、星途等品牌车型上都有搭载,它包含了混动发动机、混动箱、电驱、电池、氢能在内的五大核心技术。
目前奇瑞在混动领域有自己的专用发动机,用于自家的混动车型上。鲲鹏动力第五代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有效热效率超过 44%,作为向新能源全面转型的过渡期产品,这套发动机的产品力并不弱。
而在电驱动方面,奇瑞在研的有智能单电机电驱,也有智能矢量控制双电机。
单电机电驱拥有 800V 电压平台、SiC 功率模块系统,最大功率可达 265kW,最大扭矩为 5000N·m;双电机系统则可以拥有 400kW 功率和 6000N·m 扭矩。
动力电池方面,奇瑞也有自己的规划,在「瑶光 2025」战略发布时,奇瑞表示其基于 CTB 技术研发的高能电池产品将于 2023 年推出,续航里程可达到 700+ 公里,配合 800V 高压平台,充电 10 分钟即可拥有 200 公里续航里程。
到 2025 年,奇瑞还会推出基于 CTC 技术研发的全新动力电池产品,续航里程将提升至 1000+ 公里,充电 15 分钟即可拥有 600+ 公里续航里程,其采用的大圆柱新型电芯。总之就是续航长、充电快、安全性高。
此外,奇瑞还要布局氢燃料电池系统,其最大有效电能转化效率超 60%;其中,电堆功率密度为 4.0kw/L、寿命长达 20000+ 小时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将于 2023 年量产;电堆功率密度为 5.0kw/L、寿命长达 30000+ 小时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将于 2025 年量产。
根据奇瑞的规划,在新能源方面,其目标是覆盖各个细分市场,包括 A 级到 C 级的轿车产品和 B 级到 D 级的 SUV 产品,动力形式涵盖纯电、插混、增程、氢燃料电池等。
但从目前战绩来看,奇瑞的新能源车型销量担当是小蚂蚁、QQ 等微型车产品,奇瑞需要一款主流智能电动汽车产品打入市场,并打造成爆款来证明自己的产品号召力。
雄狮科技目前是奇瑞汽车智能化的重要载体。
2018 年 4 月,奇瑞发布了「雄狮 LION」智能化战略,包括「智驾」、「智云」、「智造」、「智赢」和「智行」,战略涉及自动驾驶、车联网、数字营销、移动出行、智能制造五个板块。还专门成立了雄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由汽车圈和互联网圈的跨界大牛邬学斌担任 CEO。
事实上,在智能驾驶层面,奇瑞起步很早。
2010 年至 2013 年,奇瑞主要进行了主动安全技术的研发,并在这期间推出了小蚂蚁概念车,该车可实现包括车辆检测、前方碰撞预警、车道线检测、车辆偏离预警等技术。自 2014 年开始,奇瑞开始搭建智能驾驶平台,设立了芜湖市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并于当年底完成了第一代智能车的开发。
另外,奇瑞也一直是百度 Apollo 计划的核心成员:
2018 年雄狮科技成立后,奇瑞与百度 Apollo 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2021 上海车展,奇瑞与百度 Apollo 展开车云一体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打造自动驾驶引擎、大数据引擎和汽车安全引擎。
奇瑞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一直坚持自研和引入外部供应商两条腿走路,外部供应商主要有博世、百度 Apollo 以及后续还有华为等等。
根据奇瑞在「瑶光 2025」战略中的最新计划,奇瑞将自研 Chery Pilot 平台,这个平台包括了智驾产品和研发能力,奇瑞也希望在智能驾驶层面构建自研能力。
根据计划,目前奇瑞:
奇瑞方面透露,Chery Pilot 3.0 智能驾驶系统,全车最多可以接入 48 个传感器,其中包括最多 5 个激光雷达、13 个摄像头以及其他最多 30 个各种雷达等其他传感器,芯片的最高算力超过 1000 TOPS,按照这个算力。
难道奇瑞的智能驾驶系统也要用英伟达的 Orin 芯片?对于奇瑞的 Chery Pilot 3.0 智能驾驶系统,外界可以小小期待一下。
事实上,在奇瑞星途最新款的 SUV 车型「星途瑶光」(AtlantiX 概念车)上,就应用了华为 MDC 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而且还预留了激光雷达的安装位置。
在智能座舱方面,奇瑞有雄狮科技自研的雄狮智云系统,在应用生态方面以及车机系统方面与百度的小度车载有深度的合作。
从产品布局上来看,首款雄狮智云 4.0 智能座舱已于 2020 年量产搭载在燃油车型之上,到今年,该智能座舱完成升级,搭载在燃油车和混动车型之上;未来,雄狮智云智能座舱还将在 2023-2024 年升级至 6.0 并搭载在 E0X 平台架构打造的车型上;2025 年升级到 7.0 版本「空间 + 元宇宙」式的智能座舱,且在全系车型上进行搭载。
具体到量产车型上,目前雄狮智云 5.0 会在最新的瑞虎 7 PLUS 上首发,配备双联屏和高通 8155 芯片,雄狮智云今后也还将基于高通的芯片打造座舱体验。
最后的「银河生态」其实就是针对智能汽车的可升级能力以及数据共享、内容共创等方面的生态,具体指的是:
这个生态以汽车为数据载体,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之下对数据进行脱敏清洗应用,包括标注平台、算法平台和仿真平台的数据应用,为之后实现断点升级、多端推广、数据分析、SOTA、FOTA、合并升级、版本管理软件仓库等产品功能打下基础。
如此多的技术储备、前瞻技术研发以及发展规划,最终要落地到产品端才能被消费者感知和应用。
所以在产品规划上,奇瑞打算怎么做?
如果奇瑞不再开启全新的高端品牌,那其高端化探索的重担仍将落在「星途品牌」身上。
星途品牌目前是奇瑞最先进技术的应用示范田,奇瑞很多的前沿技术都会在星途的车型上进行落地。同时,这些车型也会融合目前行业里各个模块最为先进的技术,以此来保证高端品牌的调性和产品竞争力。
目前在星途的产品序列里,概念车 AtlantiX 关注度很高,内部代号 M38T,基于 M3X 火星架构 2.0 打造,中文名为「瑶光」,这款车应该是奇瑞「瑶光 2025」战略开局的首款车型。
从目前放出的一些官图来看,星途瑶光应该会有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版本。动力形式方面,除了有燃油版,后续应该还会有混动版本车型出来。
这次「瑶光 2025」战略发布会上,奇瑞还发布了基因(GENE)概念车,展示了其对于未来智能电动汽车的畅想。
再往后走,就是奇瑞星途的首款高端纯电中型轿车 E03,将于 2023 年第四季度推出,新车基于纯电平台打造,配备有华为智能座舱;而且还有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在自动驾驶方面能做到高速、城区导航辅助驾驶能力。
这款车将是奇瑞跨入主流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标杆车型。
奇瑞汽车成立 25 年,到 2021 年销量达到了历史性的 96 万辆,但抛开合资品牌奇瑞捷豹路虎,奇瑞所售车型的价格都处在中低端层级(6 - 18万元)。
拿 2021 年的数据来看:
奇瑞品牌全年销量 65.68 万辆,主力车型是定位在 8-18 万元的瑞虎 8 家族; 捷途品牌全年销量 15.4 万辆,覆盖 6.5 - 16 万元的价格区间; 星途品牌销量 3.72 万辆,覆盖 11 - 22 万元价格区间; 奇瑞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实现总销量 95625 辆,奇瑞小蚂蚁单一款车型销量达到了 89682 辆,覆盖 7-10 万元区间。
这样的一个销量矩阵,对于想走高端的奇瑞来说,肯定是不及格的,特别是星途品牌的年销量有些惨淡。
反观其他几家头部自主品牌车企,比亚迪售价 20 - 30 万元的电动轿车汉月销量已稳定在 2 万辆以上,吉利汽车定位 30 - 40 万元的极氪品牌,不到 1 年交付超 4 万辆。
其他的还有长安阿维塔,首款车型阿维塔 11 起步价就 35 万元,顶配版本更高达 60 万元;比亚迪高端品牌、吉利路特斯、长城沙龙、上汽智己、东风岚图、北汽极狐 …… 纷纷都把价格打到了 35-40 万级别。
2023 - 2025 年的国内高端新能源车市场可谓是一片混战。
奇瑞也有高端梦,这个梦还需要一个给力的推手。
这个推手可能是华为,如果奇瑞的车型进入到华为智选车业务合作模式,那么相关车型就有机会在产品力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借助华为的销售渠道能力,焕发新的战斗力。
其实,无论是奇瑞基于星途与华为进行智选车模式合作,还是与华为联手再造一个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对于奇瑞来说都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但奇瑞在自研能力要更强,同时也更加积极,从「瑶光 2025」战略也可以看出,这家自主品牌车企力求自己掌握智能电动汽车研发和制造的方方面面,即使不做全栈自研,也要掌握相应技术的 Know - How。
所以拿出一些车型来与华为智选车进行合作,不至于全盘出让「灵魂」,这也是很合理的选择。
事实上,奇瑞和华为的合作几年前就开始了:
双方计划在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智能网联、智能座舱、车载计算及自动驾驶、智能能源、智能车云服务等领域全面合作。
而后的 2021 年 3 月,奇瑞捷途也宣布与华为展开深入合作,双方将在电子电气架构、车载计算及自动驾驶等合作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未来奇瑞捷途还将联手华为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并将延伸至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能源、车联网云服务、国际化业务拓展等更多合作领域。
2021 年 7 月,奇瑞捷途 X-1(后续命名为捷途大圣)正式亮相,搭载了华为 iDVP 智能数字汽车平台(包括计算与通信架构 CCA、车载操作系统、多域协同软件框架 HAS Core 和完善的整车级工具链),其上也搭载了华为 HiCar 方案。
通过这些合作,从奇瑞汽车集团到各个子品牌,与华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但问题是,这些合作都没有打出像样的声量,和华为 HI 合作模式以及华为智选车合作模式的声量相比,没有吸引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讨论。
眼看着这两年赛力斯依靠着华为智选,打造出问界品牌,而且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奇瑞也希望能借此圆自己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梦。
接下来就看奇瑞星途和华为智选在 E0X 平台上能否创造新的成功。
此外,在奇瑞新能源方面,也有机会去冲击高端纯电车型,同样可以与华为车 BU 开展具有想象力的合作模式。
从「瑶光 2025」战略,可以看出奇瑞在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储备层面的决心,过去 25 年间,奇瑞汽车所申请的专利技术多达 2.3 万余件,位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位置。
从奇瑞积极与百度 Apollo、华为车 BU 等领先的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行业供应商合作的尝试,也能看出这家老牌车企并不守旧。
修炼内功、补足外供,才有机会在内卷严重的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卷回去。5 年 1000 亿元的投入,失去的仅仅是短期的利润,换来的是奇瑞长远的未来。
添加微信,找到作者
更多阅读
混动系统专题|奇瑞鲲鹏 DHT:三档结构是为「面面俱到」?
特斯拉连续 7 季度盈利:自动驾驶加快雷达退出向纯视觉切换
特斯拉 Model S Plaid:迄今为止的最快量产车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