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K、高通、展锐手机SOC平台型号对比汇总(含详细参数,更新至2022年9月份)

原创 芯存社 2022-09-21 08:08

一、MTK 联发科手机平台汇总更新



此次MTK更新了天玑9000+、天玑9000、天玑8100 MAX、天玑8100、天玑8000 MAX、天玑8000、天玑1300、天玑1050、天玑930、G99以及MT8781。


天玑9000+处理器是当前联发科的最新最为顶级的处理器。天玑9000+在天玑9000的基础上,将单个超大核Cortex-X2的频率从3.05GHz提高到3.2GHz,性能号称提升5%。而GPU部分提升幅度相对大一些,达到了10%,算是一款改良款产品。


至于其他方面,天玑9000+的参数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例如支持LPDDR5X内存,基于联发科第五代AI处理器打造,也支持第三代北斗导航、Wi-Fi 6E、蓝牙5.3等技术。


2022年3月1日,联发科正式发布轻旗舰5G移动平台天玑8000系列,包含天玑8000和天玑8100两款芯片。


天玑8000 5G移动平台此次采用了台积电的5nm制程,拥有出色的性能和能效表现。配备4个主频为2.75GHz的Cortex-A78核心和4个Cortex-A55 能效核心,采用了ARM Mali-G610 六核 GPU。


近日,安兔兔公布了8月份安卓次旗舰手机性能排行榜,展现了搭载不同芯片新机的性能排行,不出所料,这次又被联发科天玑8000系列霸榜,总共10个席位,前8个被联发科天玑8100拿下,再加上第9位又被天玑8000占据,联发科天玑8000系列成功霸榜前10名中的9名,仅在第10位留存了一款高通骁龙870机型。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搭载天玑8000系列芯片的手机自今年5月以来第4次霸榜,已经连续一个季度刷屏了,每次排行榜公布都几乎占尽了次旗舰性能榜前10位置,性能表现被众多网友看好,尤其是天玑8100,除了优秀的性能,还有令人称赞的能效表现,多款搭载这颗芯片的手机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反馈,成为了网友口中的“年度神U”。


天玑1300基本上就是天玑1200的马甲,台积电6nm工艺制造,8核CPU设计,具体由1个3GHz的A78超大核心+3个2.6GHz的A78大核心+4个2GHz的A55小核心组成,GPU为Mali-G77 MC9,存储部分,支持LPDDR4X内存,UFS 3.1闪存。


集成了AI处理器APU 3.0,MediaTek Imagiq图像信号处理器,支持200MP单摄,32MP+16MP双摄,支持4K HDR视频拍摄,最高支持2520*1080P分辨率,168Hz刷新率屏幕,集成了5G基带,支持WIFI-6和蓝牙5.2等技术。


在AI部分,天玑1300的性能提升了10%,ISP部分也有性能提升,所以天玑1300相比天玑1200主要是在AI和ISP等外围进行了一点升级,至于很多人关心的CPU和GPU部分,基本上是维持不变,所以它的性能参考天玑1200就行了。

天玑 1050 采用台积电 6nm 制程,搭载八核心 CPU,包含两个主频 2.5GHz 的 Arm Cortex-A78 大核,GPU 采用新一代 Arm Mali-G610,支持 5G 毫米波和 Sub-6GHz 全频段网络的双连接和无缝切换。它是第一款支持 mmWave 5G 的联发科芯片组。有消息称搭载天玑 1050 的终端产品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亮相。


天玑 1050 还支持 5G 双卡双待(5G SA+5G SA)和双卡 VoNR 通话,搭载 AI 处理器 APU 550,支持 Wi-Fi 6E 2x2 MIMO。


除了天玑 1050 SoC,联发科还推出了天玑 930 SoC


天玑930也是6nm芯片,提供类似的2+6架构。但是,Cortex-A78内核的峰值频率为2.2GHz,首次使用IMGBXM-8-256进行图形处理。该芯片支持LPDDR5和LPDDR4XRAM,内置UFS3.1存储,分辨率为2520×1080像素,刷新率为120Hz,108MP摄像头,蓝牙5.2和Wi-Fi5。它还配备了HyperEngine3.0精简游戏技术。


还有一个新的联发科 Helio G99 SoC,它是联发科 Helio G96 的继任者。与 Helio G96 相比,4G 芯片组可为游戏节省 30% 以上的电量。该 SoC 将于 今年第二季度向客户供货。


MT8781处理器,这颗芯片基于6nm工艺制程打造,由台积电代工。MT8781由2×Cortex A76核心+6×Cortex A55核心组成,其中A76核心的时钟频率是2.2GHz,A55核心的时钟频率是2GHz,GPU为Mali-G57 MC2。Redmi 首款平板电脑将搭载此款芯片。



二、Qualcomm 高通、紫光展锐SOC平台汇总



1、高通此次更新型号骁龙4Gen1、骁龙6Gen1、骁龙7Gen1、骁龙8+Gen1以及目前最火的车载平台SA8155P、SA8195P、SA6155P。


近日,高通技术公司宣布推出第一代骁龙®6移动平台和第一代骁龙4移动平台,面向中端和海量智能手机市场,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第一代骁龙6提供出色的影像能力、强劲的游戏体验和直观的AI辅助。让更多用户能够全面体验覆盖广泛的连接以及持续稳定的高能效和性能。第一代骁龙4作为最新的骁龙4系移动平台,具有绝佳的性能和AI特性,支持无缝、直观的交互体验。此外,该平台凭借先进的影像特性能够支持出色的拍摄能力,并带来更佳的连接体验,让用户能够尽情分享。

第一代骁龙6和第一代骁龙4均在各自产品层级中实现了影像、连接、娱乐和AI方面的升级。


骁龙6Gen1 采用第七代高通AI引擎,与前代平台相比AI性能提升高达3倍,全面赋能基于AI的活动追踪等智能辅助功能。强劲的游戏特性使第一代骁龙6的图形渲染速度提升高达35%,处理速度[1]提升高达40%,从而在支持60+fps超流畅HDR游戏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实时响应和高清视觉效果,打造卓越娱乐体验。该平台采用骁龙X62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能够支持3GPP Release 16 5G规范和高达2.9Gbps的5G峰值下载速度,实现覆盖广泛的全球连接。第一代骁龙6也是首个采用高通FastConnect™ 6700移动连接系统的骁龙6系平台,能够支持2x2 Wi-Fi 6E。

骁龙4Gen1是首款6纳米的骁龙4系移动平台,能够带来绝佳的性能和多天电池续航。与前代平台相比,其CPU性能提升高达15%,GPU性能提升高达10%,支持用户流畅地进行多任务处理并享受沉浸式娱乐。第一代骁龙4拥有先进的影像技术,它采用三ISP并支持多帧降噪,能够拍摄清晰且细节丰富的照片。用户还可拍摄高达1.08亿像素的照片,这也是骁龙4系所能达到的最佳影像特性。同时,高通AI引擎带来更加无缝、直观的终端侧体验。利用回声和背景噪声抑制,用户可通过始终开启的语音助手获得即时支持或进行清晰的语音通话。不仅如此,第一代骁龙4采用的骁龙X51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能够支持2.5Gbps的超快5G峰值下载速度,同时高通FastConnect 6200能够轻松支持顶级2x2 Wi-Fi和蓝牙。


搭载第一代骁龙6的商用终端预计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面市,搭载第一代骁龙4的商用终端预计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面市。


骁龙7 Gen1处理器采用三星4nm工艺,1+3+4三丛集设计,集成Adreno 644 GPU。骁龙7gen1定位是一款中端处理器,略强于骁龙778G。



游戏:骁龙7支持部分Snapdragon Elite Gaming特性,比如Adreno图像运动引擎。该平台的Adreno GPU性能进一步增强,与骁龙778G相比,其图形渲染速度提升超过20%。

影像:第一代骁龙7采用Qualcomm Spectra三ISP,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三个摄像头进行拍摄,或拍摄分辨率高达2亿像素的照片,该特性首次在骁龙7系中实现支持。

AI:第一代骁龙7是首个支持第七代高通AI引擎的7系平台,与骁龙778G相比,骁龙7的AI性能提升高达30%。

安全: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包含专用信任管理引擎,并且符合Android Ready SE标准,该特性也是首次在骁龙7系中实现。 

连接: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采用第四代骁龙X62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和FastConnect 6900移动连接系统,能够支持出色的Wi-Fi和蓝牙功能,以及首次在骁龙7系中实现支持的Snapdragon Sound骁龙畅听技术,打造无抖动的极致沉浸式体验。


骁龙8+Gen1在骁龙8 Gen1的基础上可以说是质的提升,最主要是解决了上代功耗高的问题,整体功耗降低了15%,由原来的三星4nm工艺制程变成了台积电4nm工艺制程,CPU为1*3.2GHz(X2核心)+3*2.75GH(A710核心)+4*2.0GHz(A510核心),GPU规格为 Adren 730。


高通智能座舱芯片SA6155P、SA8155P、SA8195P


2020年,被业界定义为“智能电动汽车元年”,这一年电动汽车中智能座舱的比例开始迅速提升。如特斯拉升级MCU2,Modle3中控变身游戏机,奔驰升级MBUX计算芯片,带来了3D实景导航、多屏多媒体交互;小鹏i车型升级骁龙820A,G3的UI和流畅度瞬间跟上了高一档的P7。尽管购车群体还不会如同手机消费群体一样,因为一颗芯片选择购买一款车,但是这种趋势已经开始逐渐显现。


智能座舱的核心在于一颗芯片提供算力,实现多屏融合。同一芯片模组支持中控大屏、数字仪表、后座娱乐屏等设备,优势是减少ECU数量,避免多个芯片时的通信和性能问题,同时降低成本。以往实现一芯多屏的难点主要在于芯片需要强大的处理器以及复杂的软件操作系统,但是随着高通等消费电子领域的厂商杀入汽车领域,算力已经不再是瓶颈。


2014年CES,高通第一次展露自己的智能座舱计划。从602A到820A,高通还没有发力。直到2019年,高通将消费领域的产品平移到了车载平台。


从公开资料来看,高通座舱平台目前的算力遥遥领先其它竞争对手。2020年是高通座舱芯片的出货大年,核心出货量比较大的车型包括奥迪改款A4L、本田雅阁十代等,并且大部分新能源车型都选择高通820A作为座舱芯片。


高通第二代座舱芯片含三块芯片,分别是SA6155P、SA8155P、SA8195P,其中SA8155P源自高通手机芯片骁龙855,并且手机和车机855是同步开发并推出。SA6155P的原型是骁龙6150,一款未进入中国市场的消费级SOC。


相比820A,8155堪称划时代级别的升级,和手机领域的骁龙855一样,骁龙8155也采用了台积电7nm工艺,成为全球首款7nm工艺打造的车规级数字座舱SOC。


SA6155P采用了三星的11纳米工艺(本质上是14纳米优化版),两个大核心6个小核心的设计,性能略强于820A,但和8155同时支持WiFi6和蓝牙5.0。而作为旗舰产品的SA8195P,则源于源自PC系列平台骁龙8C。传言说凯迪拉克于2022年1季度上市的电动SUV即Lyriq第一个采用SA8195P,不过根据为Lyriq提供HMI界面的Altia的介绍,似乎Lyriq用的还是SA8155P。


SA8195P的推出,使得高通在智能座舱领域独孤求败,在同一时间内遥遥领先竞争对手,逐渐成为了中高端汽车的标配。短短6年,高通就从车载SOC领域的新人一跃登上性能王座,并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日紫光展锐5G和4G平台T820、T770、T760、T616、T612和T606完成了与Android 13的同步升级,这是紫光展锐首次实现多制程、多平台的产品同步向新一代系统升级,意味着紫光展锐整体技术实力再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以上欢迎各位补充指正,如需电子档请加微信:benny0078

欢迎大家转发分享,谢谢。了解更多资讯点击关注公众号。


专业存储行业交流丨诚邀各位精英加入


推荐阅读

科普;设计一颗芯片有多难,芯片是如何制造的,一片晶圆能切割多少片芯片?

MTK、高通、展锐手机SOC平台汇总(含详细参数对比,更新至2021年12月份)

一文看懂NAND、eMMC、UFS、eMCP、uMCP、DDR、LPDDR及存储器和内存区别

什么是集成电路、工艺、CPU、GPU、NPU、ISP、DSP ?存储器和内存的区别是什么

全面分析显示驱动芯片vs.晶圆代工厂制程节点和应用(专业收藏版)

WiFi发展史丨什么是WiFi6、WiFi6E和WiFi7以及参数对比

三星、苹果手机处理器参数及代表机型

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名单

一文看懂智能手机常用传感器

全球80家无线通信模组企业汇总及介绍

一个亿的融资在一家芯片初创公司可以烧多久?

全球移动通信射频前端厂商汇总(含晶圆、封测)

PCB板的价格是怎么算出来的(详解)

2022年高端智能手机六大趋势

MCU最强科普总结(收藏版)

揭秘手机二手芯片内幕,展锐郑重声明

天然砂是什么?

芯存社 移动通信芯片组、存储器、射频前端。
评论 (0)
  • 文/Leon编辑/cc孙聪颖‍步入 2025 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力度,家电国补政策将持续贯穿全年。这一利好举措,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的增长动力。(详情见:2025:消费提振要靠国补还是“看不见的手”?)但与此同时,也对家电企业在战略规划、产品打造以及市场营销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在刚刚落幕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家电行业的竞争呈现出胶着的态势,各大品牌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纷纷加大产品研发投入,积极推出新产品,试图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01 19:49 218浏览
  • 引言在语音芯片设计中,输出电路的设计直接影响音频质量与系统稳定性。WT588系列语音芯片(如WT588F02B、WT588F02A/04A/08A等),因其高集成度与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智能设备。然而,不同型号在硬件设计上存在关键差异,尤其是DAC加功放输出电路的配置要求。本文将从硬件架构、电路设计要点及选型建议三方面,解析WT588F02B与F02A/04A/08A的核心区别,帮助开发者高效完成产品设计。一、核心硬件差异对比WT588F02B与F02A/04A/08A系列芯片均支持PWM直推喇叭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1 08:53 199浏览
  • 在智能交互设备快速发展的今天,语音芯片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与产品竞争力。WT588F02B-8S语音芯片,凭借其静态功耗<5μA的卓越低功耗特性,成为物联网、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理想选择,为设备赋予“听得懂、说得清”的智能化能力。一、核心优势:低功耗与高性能的完美结合超低待机功耗WT588F02B-8S在休眠模式下待机电流仅为5μA以下,显著延长了电池供电设备的续航能力。例如,在电子锁、气体检测仪等需长期待机的场景中,用户无需频繁更换电池,降低了维护成本。灵活的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2 08:34 159浏览
  • 北京贞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紫光同芯授权代理商,专注于为客户提供车规级安全芯片的硬件供应与软件SDK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配备专业技术团队,为选型及定制需求提供现场指导与支持。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中汽协2024数据),智能驾驶向L3+快速演进,车规级MCU正迎来技术范式变革。作为汽车电子系统的"神经中枢",通过AEC-Q100 Grade 1认证的MCU芯片需在-40℃~150℃极端温度下保持μs级响应精度,同时满足ISO 26262 ASIL-D功能安全要求。在集中式
    贞光科技 2025-04-02 14:50 136浏览
  • 探针本身不需要对焦。探针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触被测物体表面来传递电信号,其精度和使用效果取决于探针的材质、形状以及与检测设备的匹配度,而非对焦操作。一、探针的工作原理探针是检测设备中的重要部件,常用于电子显微镜、坐标测量机等精密仪器中。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测物体的表面,将接触点的位置信息或电信号传递给检测设备,从而实现对物体表面形貌、尺寸或电性能等参数的测量。在这个过程中,探针的精度和稳定性对测量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二、探针的操作要求在使用探针进行测量时,需要确保探针与被测物体表面的良好
    锦正茂科技 2025-04-02 10:41 80浏览
  • 退火炉,作为热处理设备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退火处理。那么,退火炉究竟是干嘛用的呢?一、退火炉的主要用途退火炉主要用于金属材料(如钢、铁、铜等)的热处理,通过退火工艺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消除内应力和组织缺陷,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退火过程中,材料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达到改善材料性能的目的。二、退火炉的工作原理退火炉通过电热元件(如电阻丝、硅碳棒等)或燃气燃烧器加热炉膛,使炉内温度达到所需的退火温度。在退火过程中,炉内的温度、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都可以根
    锦正茂科技 2025-04-02 10:13 78浏览
  • 随着汽车向智能化、场景化加速演进,智能座舱已成为人车交互的核心承载。从驾驶员注意力监测到儿童遗留检测,从乘员识别到安全带状态判断,座舱内的每一次行为都蕴含着巨大的安全与体验价值。然而,这些感知系统要在多样驾驶行为、复杂座舱布局和极端光照条件下持续稳定运行,传统的真实数据采集方式已难以支撑其开发迭代需求。智能座舱的技术演进,正由“采集驱动”转向“仿真驱动”。一、智能座舱仿真的挑战与突破图1:座舱实例图智能座舱中的AI系统,不仅需要理解驾驶员的行为和状态,还要同时感知乘员、儿童、宠物乃至环境中的潜在
    康谋 2025-04-02 10:23 111浏览
  • 据先科电子官方信息,其产品包装标签将于2024年5月1日进行全面升级。作为电子元器件行业资讯平台,大鱼芯城为您梳理本次变更的核心内容及影响:一、标签变更核心要点标签整合与环保优化变更前:卷盘、内盒及外箱需分别粘贴2张标签(含独立环保标识)。变更后:环保标识(RoHS/HAF/PbF)整合至单张标签,减少重复贴标流程。标签尺寸调整卷盘/内盒标签:尺寸由5030mm升级至**8040mm**,信息展示更清晰。外箱标签:尺寸统一为8040mm(原7040mm),提升一致性。关键信息新增新增LOT批次编
    大鱼芯城 2025-04-01 15:02 206浏览
  • 职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初入职场的新人成长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骨干,背后需要经历一系列内在的蜕变。许多人误以为只需努力工作便能顺利晋升,其实核心在于思维方式的更新。走出舒适区、打破旧有框架,正是让自己与众不同的重要法宝。在这条道路上,你不只需要扎实的技能,更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不断自省的精神和前瞻的格局。今天,就来聊聊那改变命运的三大思维转变,让你在职场上稳步前行。工作初期,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最初,我们习惯于围绕手头任务来制定计划,专注于眼前的目标。然而,职场的竞争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队协
    优思学院 2025-04-01 17:29 210浏览
  • 提到“质量”这两个字,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奠定基础的大师们:休哈特、戴明、朱兰、克劳士比、费根堡姆、石川馨、田口玄一……正是他们的思想和实践,构筑了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体系,也深远影响了无数企业和管理者。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致敬这些质量管理的先驱!(最近流行『吉卜力风格』AI插图,我们也来玩玩用『吉卜力风格』重绘质量大师画象)1. 休哈特:统计质量控制的奠基者沃尔特·A·休哈特,美国工程师、统计学家,被誉为“统计质量控制之父”。1924年,他提出世界上第一张控制图,并于1931年出版《产品制造质量的经济
    优思学院 2025-04-01 14:02 152浏览
  • 文/郭楚妤编辑/cc孙聪颖‍不久前,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 年年会(CDF)刚刚落下帷幕。本次年会围绕 “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 这一主题,吸引了全球各界目光,众多重磅嘉宾的出席与发言成为舆论焦点。其中,韩国三星集团会长李在镕时隔两年的访华之行,更是引发广泛热议。一直以来,李在镕给外界的印象是不苟言笑。然而,在论坛开幕前一天,李在镕却意外打破固有形象。3 月 22 日,李在镕与高通公司总裁安蒙一同现身北京小米汽车工厂。小米方面极为重视此次会面,CEO 雷军亲自接待,小米副董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01 19:39 229浏览
我要评论
0
1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