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回顾计算机架构、商业大型机与超级电脑的诞生

智能计算芯世界 2022-09-17 00:00


俗语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和「政治」。同理可证,有产品的公司就有「腰斩」、「中止」和「任其自生自灭」,处理器业界亦不可免俗,计算机工业的历史洪流充满无数无缘与世人见面的梦幻逸品,与渐渐被后人遗忘却开辟崭新时代的旷世巨作。

不学无术的笔者,再次野人献曝,简述知名的梦幻处理器,这深入迷雾的探险过程,不仅让各位一窥庐山真面目,更是一段横跨超过半个多世纪光阴的宏大叙事曲与记录计算机工业演进的显微胶卷片。

1960 年代:计算机结构、商业大型主机与超级电脑的诞生

要挑选出一家最能代表计算机工业的商业公司,只要对历史脉络不会太不熟,多半还是会想到那大大的「三个大写英文字母」。不过这家公司也并非在所有领域「叫我第一名」,更多是「后发先至」,因一度领先的竞争者都纷纷成为历史遗迹,所谓「英雄就是比气长」大概就是这回事。

第二代(晶体管)与第三代(集成电路)电脑交错期的1960 年代,可谓计算机工业的曙光期,奠定今日我们对「电脑」的基础认知,包含提升执行效率的指令流水线处理(IBM 7030 ″Stretch″)、让更换电脑也不必替换软件的指令集回溯兼容性(IBM System/360 家族)、高可靠性的商业导向大型主机(IBM System/360 家族)、以浮点运算为主的高性能运算超级电脑(CDC6600)、处理器必备武装Cache 存储器(IBM System/360 Model 85)与构成今日高性能处理器微架构的动态指令排程与乱序指令执行(IBM System/360 Model 91),都是这时期的产物,距今超过60 年。

▲ 漫长的计算机工业历史,第三代电脑(集成电路)先驱的IBM System/360 可谓最重要的主角,没有之一,奠定今日对电脑的基本认知,相同指令集架构的电脑可彼此软件兼容、微码(Microcode)控制单元、软盘机(存放微码)、虚拟化、Cache 存储器、「1Byte(位元组)=8Bits(位元)」的工业标准、虚拟存储、乱序指令执行,堪称近代电脑技术发展的缩影。

「兼容性」并非理所当然的天赋人权

不过开始过目「受害者清单」前,得先稍微了解当时市场竞争态势与产品技术概况。

1961 年IBM 可谓统治电脑市场,北美拥有超过三分之二市占率。当年问世的IBM 7030 ″Stretch″,是史上第一台通用的指令流水线化(Pipeline)电脑与IBM 首款「晶体管化(第二代电脑)超级电脑」,利用四级流水线,互相重叠指令撷取、解码和执行得到1.6 倍效能,目标比前代IBM 704 快100 倍,也是昵称「Stretch」(延伸)的由来。

▲ 由Gene Amdahl 操刀的IBM 7030 Stretch″(1961 年)是计算机工业史第一台导入指令流水线的电脑。

在那个时代,不同电脑都有自己的独特指令集、专用操作系统与外围设备,意味购入或升级新电脑,就需要整个「砍掉重练」,连程序都要重新编写,极度不便,也严重妨碍电脑普及。

有鉴于此,一年营收25 亿美元(约今日230 亿美元)的IBM,1961 年12 月启动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商用产品开发计划(号称仅次登月计划和航天飞机),耗资50 亿美元(约今日的460 亿美元)、雇用6 万多名新员工、新建5 座工厂,历经4 年,1964 年4月7 日推出六种规格的System/360商用大型主机(Mainframe)和超过40 种扩充外围,开启第三代(集成电路)电脑序幕,价格从最低13 万美元一路延伸到最顶规550 万美元,客户可照需要选购不同机种和配件,或更省力全部用「租」的(这是大型主机常见的商用业模式)。

▲ 直到IBM System/360 1964 年出现后,世人才知道「原来升级电脑后,我还可以继续用现有应用软件与外围硬件」,这对电脑普及是最重要的一步。

最终到1971 年,包含NASA(美国太空总署)特化机型(曾在登月计划扮演重要角色),总计出现14 个System/360 型号,统一执行相同OS/360 操作系统,共用一致系统外围设备,彻底改变人类对电脑的理解,「兼容性」从此成为计算机工业的「基本价值观」,催生「计算机架构」(Computer Architecture)这象征「指令集向前兼容」的历史性名词,也让开发软件和研发外围,成为具高度获利价值的产业。对客户来说,可视眼前需求选购合用机型,日后升级亦可沿用现有软件与外围,这也是今日司空见惯的常识,但在那遥远的年代,却不是理所当然的「天赋人权」。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System/360 奠基于微码(Microcode)之上的CISC(复杂指令集电脑),但相较后进「同侪」,如DEC VAX 和英特尔x86 / iAPX432,指令编码格式和与定址模式(Addressing Mode)的对应关系,还是较简洁有条理,也让人不得不纳闷这票「后辈」到底在想什么,尤其是英特尔。就笔者印象所及,CISC 指令集唯一能与System/360 媲美者,好像也就只有Motorola 68000 了。

▲ 相对「毫无道理可循」的英特尔80x86(指令长度介于1~17Bytes)、乱成一团的DEC VAX(指令长度介于1~54Bytes)和史上最恐怖的英特尔iAPX432(指令长度介于6~321″Bits″,你绝对没看错),更古老的IBM System / 360 指令编码格式却异常简洁优美,也一路发展到现在64 位元System z 大型主机。

开创计算机结构的System/360,发表后第一个月就卖出超过一千台,之后半个世纪,以System/360 为首的IBM 大型主机产品线,贡献蓝色巨人超过一半利润。最新成员System z 更位居服务器世界顶峰,成为无数金融业核心帐务不可或缺的最可靠心脏。

System/360 主架构师Gene Amdahl(也曾负责IBM 7030)以「Amdahl′s Law」(针对电脑系统某特定元件最佳化,观察能改变多少整体系统效能)闻名于世。当时专案经理Frederick Brooks 事后根据System/360 软件开发经验,写成《人月神话:软件专案管理之道》(The Mythical Man-Month: Essay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记述人类工程史上里程碑式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美国企管学家Jim Collins 在《从A 到A+》(Good to Great)将IBM System/360 与福特T 型车、波音第一款喷气机波音707 齐名,列为史上最重要的三项企业成就。

源自二战美国海军密码破解团队的CDC 与定义「成功的超级电脑」的CDC6600

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电脑」大概不会有太多人敢反对的System/360,既然如此成功,为何会冒出被腰斩的全新产品?就只因一家1957 年草创时只有30 几个人的小公司CDC(Control Data Corporation)。但这些人来头可不小,神秘且显赫,都是来自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破解德国和日本密码的极机密工程团队,成员含首席架构师、大名鼎鼎的超级电脑大师Seymour Cray。

和System/360同年的9 月,有每秒300 万次浮点运算、足足是IBM 7030 三倍的CDC6600,1969年前都占据最快电脑宝座,销售总数超过100 台,定义了日后人类对「高性能运算」(HP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和「超级电脑」(Super Computer)的观感。少少34 名员工(只有14 名工程师和4 名程序设计师,剩下就是行政打杂看门之类)就能打造出这么高性能的产品,对IBM 高层更是极大的刺激。

▲ 由超级电脑大师Seymour Cray 主导设计的CDC6600(1964 年),可谓世界第一台「成功的超级电脑」,也让HPC 从此与高性能浮点运算划上等号。

CDC6600 之所以如此夸张,不外乎大量采用「超越时代」手段:近似超标量(Superscalar)的多派发指令执行单元,貌似乱序指令执行(Out-Of-Order Execution,OOOE)的记分板(Scoreboard)动态指令排程,神似多线程(Multithreading)的共用外围处理器(Peripheral Processor),RISC(精简指令集电脑)存储器载入/回存(Load / Store)架构、仅有两种运算元定址模式与区区74 个指令,以上种种都使CDC6600 成为RISC 与众多先进处理器高性能技术的起源。

假如要笔者用最短文字描述「大型主机」(Mainframe)和「超级电脑」的差异,唯一可想到的是「前者必须永不停机跑COBOL,后者则要吃奶加速冲FORTRAN」。相信内行人马上就了解笔者想表达的意思。

▲ 透过多达10个指令执行单元、「多线程共享」的外挂辅助处理器(Peripheral Processor)以及在指令执行的过程中可追踪指令间相依性的记分板(Scoreboard)以变相达成某种程度的乱序指令执行,CDC6600 实现前所未见的超高性能,并重打击IBM 高层的信心。

前面提到IBM System/360 以「兼容性」著称,那CDC6600 后面又如何?后继机型CDC7600(原CDC6800)为了避免「牺牲性能」,就仅维持「高级程序语言原代码的可携性」(意思就是重新编译代码),且连操作系统也不同。以今日观点看,为追求性能放弃兼容性看似舍本逐末,但在那个时代却习以为常。

功败垂成的IBM ACS

IBM 原先1961 年启动实验性专案「Project-Y」,目标达IBM 7030 百倍效能,1965 年转为加州ACS-1(Advanced Computer Systems-1)计划,动员超过200 名工程师。但IBM 在1968 年5 月却要求ACS 须兼容System/360,并改名为ACS-360。很明显的,要「兼容CISC 的System/360」并「性能超越『类』RISC 的CDC6600」完全相互矛盾。因此挣扎了一年,IBM 还是在1969 年5 月黯然中止ACS-360,也失去大量研发人员。

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IBM ACS 并非一无所获,不但得到比CDC6600 更多「前RISC」相关技术与诸多创新,更在编译器领域有突破,特别是IBM 首位女性院士、也是第一位得到计算机工业最高荣誉「图灵奖」(Turing Award)的女性Frances Allen,就是ACS 团队的一员,并在IBM 任职长达45 年之久。

划时代的电脑:IBM System/360 Model 91

但这笔者不得不提及划时代的电脑:IBM System/360 Model 91。

▲ 近代高性能处理器微架构必备的乱序指令执行,核心技术「暂存器重新命名」(Register Renaming)背后的灵魂「Tomasulo 演算法」,就是由IBM System/360 Model 91 为起点。上图摄于美国太空总署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原名Model 92 的Model 91,原先寄望性能可抗衡CDC6600,并有System/360 的指令兼容性。System/360 引入很多崭新观念,包含暂存器重新命名(Register Renaming)的Tomasulo 演算法、动态侦测存储器危障(Memory Hazard)、广义的运算元前馈(Operand Forwarding)机制,讲白话点就是「各位今天眼前看到所有乱序执行就是这样诞生的」,System/360 Model 91 更是第一台使用多通道存储器(Multi-Channel Memory)技术的电脑。

开创大量先进技术的System/360 Model 91,也成为当时最强的整数运算王者,每秒最多可执行1,660万个指令(16.6MIPS),假若不管指令集架构的差异和每个指令的平均工作量,这相当于「1991 年」时钟频率20MHz 的英特尔80486SX 或40MHz 的AMD 80386DX。

不幸的是,设计高复杂度使其较晚上市,且只卖了少少几台(生产总数,据信不超过20 台),市场并不成功,导致第一台有Cache 存储器的Model 85 还卖比较好。至于乡野流传IBM 发挥「简报王」本色,藉由耳语相传不存在的System/360 Model 92「暗示」潜在客户不要急着买CDC6600,乖乖等IBM 新产品的稗官野史,就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了。

无论System/360或CDC6600,关键技术和诸多想法都逐渐消失的25 年后,1990 年代再度复活──但仅限西方世界,下一篇文章的结尾会提及冷战时期的苏联

行文至此,是否各位有股「啊,原来一切的一切,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结束了」之慨?

来源:technews(台)  作者:痴汉水球
下载链接:
基于GPU统一内存优化的图计算框架设计
GPU技术专题下载链接
《GPU高性能计算概述》 
《GPU深度学习基础介绍》 
《OpenACC基本介绍》 
《CUDA CC 编程介绍》 
《CUDA Fortr基本介绍》
深度报告:GPU研究框架
半导体材料系列报告(上): 国产替代正当时,把握扩产窗口期
半导体材料系列报告(下):Chiplet引领封测行业新机遇
图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PCIe总线和NVMe SSD测试
PCIe Gen 4&5总线协议分析和SSD测试工具白皮书
异构芯片研究框架合集
《国产操作系统专题(3)》
《国产操作系统专题(2)》
《国产操作系统专题(1)》
《信创专题合集》
1、信创专题(二).pdf
2、信创专题(一).pdf
操作系统产业完全解析
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实践与思考
中兴新支点桌面操作系统用户手册


本号资料全部上传至知识星球,更多内容请登录智能计算芯知识(知识星球)星球下载全部资料。



免责申明:本号聚焦相关技术分享,内容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可追溯内容均注明来源,发布文章若存在版权等问题,请留言联系删除,谢谢。



电子书<服务器基础知识全解(终极版)>更新完毕。

获取方式: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182页 PPT可编辑版本和PDF阅读版本详情。


温馨提示:

请搜索“AI_Architect”或“扫码”关注公众号实时掌握深度技术分享,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原创技术干货。

智能计算芯世界 聚焦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异构计算、高性能计算等领域专业知识分享.
评论 (0)
  •   工业自动化领域电磁兼容与接地系统深度剖析   一、电磁兼容(EMC)基础认知   定义及关键意义   电磁兼容性(EMC),指的是设备或者系统在既定的电磁环境里,不但能按预期功能正常运转,而且不会对周边其他设备或系统造成难以承受的电磁干扰。在工业自动化不断发展的当下,大功率电机、变频器等设备被大量应用,现场总线、工业网络等技术也日益普及,致使工业自动化系统所处的电磁环境变得愈发复杂,电磁兼容(EMC)问题也越发严峻。   ​电磁兼容三大核心要素   屏蔽:屏蔽旨在切断电磁波的传播路
    北京华盛恒辉软件开发 2025-04-07 22:55 32浏览
  • 曾几何时,汽车之家可是汽车资讯平台领域响当当的“扛把子”。2005 年成立之初,它就像一位贴心的汽车小助手,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心。它不仅吸引了海量用户,更是成为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眼中的“香饽饽”,广告投放、合作推广不断,营收和利润一路高歌猛进,2013年成功在纽交所上市,风光无限。2021年更是在香港二次上市,达到了发展的巅峰,当年3月15日上市首日,港股股价一度高达184.6港元,市值可观。然而,如今的汽车之家却陷入了困境,业务下滑明显。业务增长瓶颈从近年来汽车之家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情况不容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07 21:48 31浏览
  • 文/Leon编辑/cc孙聪颖‍转手绢、跳舞、骑车、后空翻,就在宇树、智元等独角兽企业率领“机器人大军”入侵短视频时,却有资本和科技大佬向此产业泼了一盆冷水。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近日突然对人形机器人发难,他表示“最近几个月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只是买回去做研究的,或者买回去做展示的,这种都不是我们意义上的商业化,谁会花十几万买一个机器人去干这些活?”朱啸虎吐槽。不过,朱啸虎的观点很快就遭到驳斥,众擎机器人的创始人、董事长赵同阳回怼道:“(朱啸虎)甚至问出了人形机器人在这个阶段有什么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07 19:24 42浏览
  •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语音交互正以颠覆性的方式重塑我们的生活体验。WTK6900系列语音识别芯片凭借其离线高性能、抗噪远场识别、毫秒级响应的核心优势,为智能家居领域注入全新活力。以智能风扇为起点,我们开启一场“解放双手”的科技革命,让每一缕凉风都随“声”而至。一、核心技术:精准识别,无惧环境挑战自适应降噪,听懂你的每一句话WTK6900系列芯片搭载前沿信号处理技术,通过自适应降噪算法,可智能过滤环境噪声干扰。无论是家中电视声、户外虫鸣声,还是厨房烹饪的嘈杂声,芯片均能精准提取有效指令,识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8 08:40 29浏览
  • 及时生产 JIT(Just In Time)的起源JIT 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爆发的全球石油危机和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短缺,这对仰赖进口原物料发展经济的日本冲击最大。当时日本的生产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提高产品利润,在原物料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下,只能从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寻找利润源,降低库存、库存和运输等方面的生产性费用。根据这种思想,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一种具有特色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即 JIT,并由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由于它不断地用于汽车生产,随后被越来越多的许多行业和企业所采用,为日
    优思学院 2025-04-07 11:56 89浏览
  • 在追求环境质量升级与产业效能突破的当下,温湿度控制正成为横跨多个行业领域的核心命题。作为环境参数中的关键指标,温湿度的精准调控不仅承载着人们对舒适人居环境的期待,更深度关联着工业生产、科研实验及仓储物流等场景的运营效率与安全标准。从应用场景上看,智能家居领域要求温湿度系统实现与人体节律的协同调节,半导体洁净车间要求控制温湿度范围及其波动以保障良品率,而现代化仓储物流体系则依赖温湿度的实时监测预防各种产品的腐损与锈化。温湿度传感器作为实现温湿度监测的关键元器件,其重要性正在各行各业中凸显而出。温湿
    华普微HOPERF 2025-04-07 10:05 78浏览
  • 引言:POPO声的成因与影响在语音芯片应用中,WT588F08A作为一款支持DAC+功放输出的高集成方案,常因电路设计或信号处理不当,在音频播放结束后出现POPO声(瞬态噪声)。这种噪声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暴露电路设计缺陷。本文将基于实际案例,解析POPO声的成因并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一、POPO声的根源分析1. 功放电路状态切换的瞬态冲击当DAC输出的音频信号突然停止时,功放芯片的输入端若处于高阻态或无信号状态,其内部放大电路会因电源电压突变产生瞬态电流,通过喇叭表现为POPO声。关键因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7 09:01 91浏览
  • 在万物互联时代,智能化安防需求持续升级,传统报警系统已难以满足实时性、可靠性与安全性并重的要求。WT2003H-16S低功耗语音芯片方案,以4G实时音频传输、超低功耗设计、端云加密交互为核心,重新定义智能报警设备的性能边界,为家庭、工业、公共安防等领域提供高效、稳定的安全守护。一、技术内核:五大核心突破,构建全场景安防基座1. 双模音频传输,灵活应对复杂场景实时音频流传输:内置高灵敏度MIC,支持环境音实时采集,通过4G模块直接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响应速度低至毫秒级,适用于火灾警报、紧急呼救等需即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8 08:59 30浏览
  • 在全球电子产业面临供应链波动、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安博电子始终秉持“让合作伙伴赢得更多一点”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稳健、高效、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依托覆盖供应商管理、品质检测、智能交付的全链路品控体系,安博电子不仅能确保电子元器件的高可靠性与一致性,更以高透明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助力客户降低风险、提升运营效率,推动行业标准升级,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塑造更具前瞻性的产业生态。动态优选机制:构建纯净供应链生态安博电子将供应商管理视为供应链安全的根基。打造动态优选管控体系,以严格
    电子资讯报 2025-04-07 17:06 26浏览
  •     根据 IEC术语,瞬态过电压是指持续时间几个毫秒及以下的过高电压,通常是以高阻尼(快速衰减)形式出现,波形可以是振荡的,也可以是非振荡的。    瞬态过电压的成因和机理,IEC 60664-1给出了以下四种:    1. 自然放电,最典型的例子是雷击,感应到电力线路上,并通过电网配电系统传输,抵达用户端;        2. 电网中非特定感性负载通断。例如热处理工厂、机加工工厂对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07 22:59 23浏览
  • 医疗影像设备(如CT、MRI、超声诊断仪等)对PCB的精度、可靠性和信号完整性要求极高。这类设备需要处理微伏级信号、高频数据传输,同时需通过严格的EMC/EMI测试。制造此类PCB需从材料选择、层叠设计、工艺控制等多维度优化。以下是关键技术与经验分享。 1. 材料选择:高频与生物兼容性优先医疗影像设备PCB常采用 Rogers RO4000系列 或 Isola FR4高速材料,以降低介电损耗并保证信号稳定性。例如,捷多邦在客户案例中曾为某超声探头厂商推荐 Rogers RO4350B
    捷多邦 2025-04-07 10:22 82浏览
  • 贞光科技作为三星电机车规电容代理商,针对电动汽车领域日益复杂的电容选型难题,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解决方案。面对高温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纹波电流和小型化等严苛要求,三星车规电容凭借完整产品矩阵和卓越技术优势,完美满足BMS、电机控制器和OBC等核心系统需求。无论技术选型、供应链保障、样品测试还是成本优化,贞光科技助力客户在电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中占据技术先机。在电动汽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汽车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器件,电容的选型已成为困扰许多工程师和采购人员的难题。如何在众多参数和型号中找到最
    贞光科技 2025-04-07 17:06 17浏览
  •     在研究Corona现象时发现:临界电压与介电材料表面的清洁程度有关。表面越清洁的介电材料,临界电压越高;表面污染物越多的地方,越容易“爬电”。关于Corona现象,另见基础理论第007篇。    这里说的“污染物”,定义为——可能影响介电强度或表面电阻率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电离气体)的任何情况。    IEC 60664-1 (对应GB/T 16935.1-2023) 定义了 Pollution Degree,中文术语是“污染等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07 22:06 23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